鐵觀音茶的采摘技術很特別。不是采摘很嫩的芽葉,而是從成熟的新梢上采摘2-3片葉子,俗稱“露臉采摘”,是指在所有葉子都已展開並形成芽時采摘。采集的鮮葉新鮮完整,然後經過冷卻、幹燥、搖勻(變綠),直到釋放出天然的花香。香味濃時,將它們炒、絞、包(用棉布卷),使茶葉卷成顆粒,再用文火焙制。做好生茶後,經過篩選、風選、采摘、勻堆、包裝,制成商品茶。
涼綠、曬綠、涼綠:鮮葉按標準采收,涼透後曬幹。宜在下午4點陽光柔和的時候曬太陽,葉子要攤薄失去原有光澤,葉子變黑,手工成型的葉子柔軟。頂生葉下垂,重量減少約6-9%。然後把它搬進房間冷卻,然後做。
造青:搖青和攤青交替進行,統稱為青。制青的高科技和靈活性是決定生茶品質的關鍵。搖動葉片導致葉片邊緣被摩擦,葉片邊緣細胞受損,進而擴散。在壹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隨著葉片水分的逐漸流失,葉片中的多酚類物質被酶緩慢氧化並引起壹系列化學變化,從而形成烏龍茶的獨特品質。鐵觀音的鮮葉比較厚,需要再次搖青,延長做青時間。搖它們3-5次,每次搖的轉數從少到多。搖動後,攤放時間由短到長,攤放葉片厚度由薄到厚。第二次和第三次搖青壹定要做到青味濃郁,鮮葉僵硬,俗稱“還陽”,莖葉中的水分重新分配平衡。第四、五次搖青,視綠葉色、香味變化程度而定。綠色適中的葉,葉緣朱紅,葉中部黃綠色(半熟香蕉皮色),葉表面凸起,葉緣向後卷,從葉背呈勺形,散發蘭花香味,葉緣微有光澤,葉緣充滿鮮紅色,莖表皮有皺紋。
炒青:及時炒青。隨著綠朱莉婭氣味的消失,應該在香氣第壹次出現時就做。
揉撚烘焙:鐵觀音的揉撚是反復多次的。先揉3-4分鐘左右,解塊後第壹次烘烤。烤至五六成幹,不粘手時再烤,趁熱包好,揉、壓、擦、撓、縮,然後在50-60℃的溫度下慢慢烘烤,使成品香味濃郁,口感醇厚,外觀有光澤,茶條表面有壹層白霜。包裹、揉撚、烘烤重復多次。直到外觀滿意為止。最好將成品烘幹。
風選:將慢焙的茶葉最後風選,去除梗和雜質,得到成品。
鐵觀音搖青技術
以下是鐵觀音初抖手法舉例:
1“走水”獲得高香和“保綠”是關鍵
搖青是做好鐵觀音的關鍵,“流水”是搖青的主要目的之壹。所謂“流水”,是指“嫩莖中含有相當數量的芳香物質”,含量比芽葉高l-2倍的氨基酸和非酯型兒茶素隨水擴散到葉片中,與葉片中的有效物質結合,轉化為更高更強的芳香物質,這也是烏龍茶香氣高的重要原因。“流水”的過程不僅要求葉片處於運動狀態,還要求莖葉具有壹定的含水量差異,保持葉肉細胞的生理功能(親水能力),也就是茶農所說的“保綠”。相反,如果葉肉細胞的生理活性過早喪失,則稱為“死青”,“死青”做不出好茶,因為它不能“排水”,在搖青過程中葉片得不到水分的補充,葉片失水過多,造成外觀幹燥,內在香味低。
2抖綠操作的“三守壹攻壹補”
鐵觀音的搖青操作有“三守壹攻壹補”之稱,即第壹次和第二次搖青要輕,轉數不要太多,停青間隔要短,壹般第壹次搖3分鐘,第二次搖5分鐘,避免水分流失過多,以維持綠葉的生理活性,使枯萎的葉子慢慢“活”起來。到第三次第四次搖的時候,妳得搖得夠狠,才能把葉緣破壞到壹定程度,綠色和異味就出來了。壹般第三搖需要10分鐘,第四搖需要30分鐘。“壹補”就是第四次搖不夠,葉子不“紅”的時候,再搖壹次。每搖轉數要從少到多,停綠時間要從短到長。第壹次、第二次、第三次停青,直到綠氣消失,表面的葉子變軟,防止葉子因失水過多而“死綠”。
3鐵觀音搖青“水”的掌握程度
“消水”就是茶青的失水。適當掌握“水消”就是抖綠的技術。在搖動綠葉攤涼的過程中,如果攤涼時間過長,得不到及時搖動,造成水分流失過多,手中有沙沙聲,有厭煩感,稱為“跑水”。如果綠葉停得不夠,出水不夠,綠葉還是“假”的,芽還挺立著,滿是水,手感覺斷了,就能把綠葉打死,這叫“大水”。“水盡”葉制成的成品茶,外觀松散,色澤發黃。由“大水”葉制成的成品茶外觀不夠緊實,顏色呈青灰色。這兩個質量都不好。
適當控制“消水”往往因季節、氣候、品種而異。鐵觀音要掌握“春褪夏皺秋留”的原則,因為春季氣溫低氣溫高,茶青肥水潤,所以在做青的過程中要多蒸發水分,也就是能搖得更重,停得更久。綠色適中時,莖葉要“褪”,即嫩莖幹,外觀有彈性。至於夏天夏天茶園溫度高,要用陜西的水蒸紡,水分流失少,莖葉略皺,發酵可以適度。因為秋茶含水量少,只有鮮、鮮才會形成濃郁的香氣,所以在中度青的時候,莖葉還是微微有光澤的,能體現出秋茶的秋香特征。
4“發酵”的掌握程度
根據老茶農的經驗,認為要掌握好“發酵”的度。要做到“春秋等香,夏夏等紅”的原則,因為春秋兩季氣溫比較低,葉子慢慢變紅,這樣就可以搖動葉子,直到莖葉中的水分消失,露出更高的花香,然後去綠。而夏、夏的茶葉溫度高,葉子邊搖邊“發酵”,不能等“莖葉消香高”。主要是當葉紅變得適中時,要立即殺綠,否則會過度“發酵”,降低品質。
5低溫低濕北風日
北風是制作高檔茶葉的好天氣。因為在這種天氣下,葉片中多酚類物質的酶促氧化相對較慢,葉片的發酵也相對較慢,可以將葉片搖至葉片消失,使葉片中的內容物充分轉化為茶葉的香氣和滋味物質。同時,在低溫和低溫條件下,葉內物質的化學變化相對較慢,物質的轉化大於消耗,有利於“保綠”,而“保綠”後莖中豐富的有效物質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所以說“北風日”是制茶的好天氣。
總之,要做出好的鐵調,要配合“天地人”天氣就是“天氣”,也就是泡茶者和天氣。土地是“地理位置”,指的是鐵觀音獨特的生長環境和良好的鮮葉原料,這也是制作高品質鐵觀音的前提條件。另外,人要“適人”,也就是泡茶的技術水平。要做好鐵觀音,就要懂得“望青使青”,掌握搖制過程的操作要領和程度,這是做好鐵觀音的主觀因素。
酸拖曳法
壹個是變綠,壹個是拉綠,第三個是拖綠。與炒茶相比,區別如下:
壹、炒茶:采青後第二天中午11-12炒茶。粗茶呈條帶狀,渾圓,色澤深綠,香氣濃郁,有蘭香味,滋味醇厚但略澀,韻明亮,湯色金黃。
二、返青法:青采摘後第二天15-18炒青。粗茶條索緊實,色澤翠綠,香氣濃郁,滋味醇厚,韻調清晰,有花生味和酸甜,但滋味較淡,湯色金黃翠綠。
三、拔青法:采摘青後第二天22-24時炒青(殺青),毛茶條索較緊,色澤深綠,香氣高,醇厚有節奏感,酸甜可口,湯色黃或深金黃色。
四、拖青法:挑青後第三天6-10炒青(定青)。粗茶外形略緊,色澤深綠,香氣尚高,不夠純正,韻淡,滋味醇厚,酸味濃郁。如果泡久了,茶湯會變成橙黃色,葉底會變硬,呈深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