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的歷史源遠流長。1644年,清軍入關,統壹了中國,形成了滿漢長期雜居的局面。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語改稱滿語。
滿語最初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屬於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語創建於16年底,借用蒙古語字母。17的40年代,大批滿族入關後,普遍開始使用漢語。
滿族人自古以來就喜愛歌舞,古代舞蹈是由狩獵和戰鬥活動演變而來的。滿族人最喜歡的娛樂活動包括跳馬、跳駱駝和滑冰。18世紀中葉,“八旗子弟”創造了壹種新的鼓詞,用鼓板和三弦演唱時稱為“印青子弟書”。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歡穿藍色長袍和夾克,頭發和辮子在腦後,圓頂和褲子。而女性則喜歡穿旗袍,梳蝴蝶結或“發髻”,戴戒指,腰間掛手帕。滿族入關後,服飾與漢族趨於壹致,但旗袍卻以其獨特的魅力流傳下來,成為中國女性的傳統服飾。
習俗
滿族人孝敬長輩,講究禮儀,路上遇到長輩要側身鞠躬,雙手鞠躬,等待長輩經過;不僅晚輩要問候長輩,晚輩也要問候長輩。親戚朋友見面,除了握手打招呼,有的人還會腰打招呼。春節期間,每兩年要拜壹次,三十日晚拜壹次,辭舊歲,大年初壹拜壹次,稱為迎新年。
滿族傳統民居壹般分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西房在西邊叫上房,中房叫廳堂,東房在東邊叫下房。西有三康,即南、西、北。西康貴,北康大,南康小。來客住西炕,長輩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禁忌:室內西康不準隨意坐臥、堆放雜物;忌打、殺、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戴狗皮床墊的客人,禁止戴狗皮帽、穿狗皮袖。
婚俗
滿族婚禮既有當地人民的濃厚特色,又融合了許多漢族的風俗禮儀。壹般來說,它必須經過以下程序:
訂婚:滿族青年男女之間的訂婚有兩種形式。第壹,青年男女的父母是熟人,互相了解,有意結婚,所以請媒人答應孩子壹輩子。有些男人向女人求婚,有些女人向男人求婚。另壹種是男女互不相識,委托媒人為子女訂婚,媒人會交給雙方的“門戶貼”,出具他們的旗幟、履歷、姓氏、三代。此外,我們應該互相測試生日。
釋放:即送禮物。有放大和放大兩種。放小丁走,就是未來媳婦去拜訪男方家的親戚,比如姑姑、哥哥、嫂子,得到財物。放大壹點叫“大禮”,俗稱“大菜”,就是選個黃道吉日,男方會把彩禮送到女方家。
婚禮前壹天,送別家人的人要喝“迎風酒”。新娘離家入住男方借的好公寓,俗稱“打下來”。第二天早上,女子用花車為她送行,由她的哥哥護送。比如魯豫水井、寺廟、墳墓都鋪著紅地毯,俗稱“辟邪”。同時,男方還用彩車迎接新娘。兩車半路相遇,外軸不對。新娘被哥哥擡上婚車,稱為“插車”。花車到了新郎家,洞房前的地上有壹個火盆,俗稱“過猶不及辟邪”。為了趕走或殺死隨轎子而來的鬼魂,新郎要向轎子門射三箭;也有實拍的,不過壹般都是在轎子底下拍,以免傷到新娘。然後,新娘被攙扶出轎子來到天地,與新郎壹起朝北磕頭三次,俗稱“拜北鬥”。目的是祈求上帝保佑新婚夫婦,讓他們的子孫滿堂,白頭偕老。
這些儀式結束後,新娘由全科醫生(即父母和孩子都在的人)帶入洞房。新娘跨門檻時,門檻上有個馬鞍,新娘必須跨過去。新房子的床必須是所有修行人鋪的。新房鋪好後,要在房間裏放音樂,這叫“響室”。新娘進洞房時,壹個小女孩手裏拿著兩個銅鏡,給新娘照了張相,然後把銅鏡掛在新娘的胸前和背上。接著,另壹個小女孩遞過來兩個鐵罐,裏面裝著大米、錢等。新娘要麽把它們抱在懷裏,要麽放在腋下,俗稱“抱抱瓶”或“抱抱媒鍋”。當新娘穩穩地坐在床上時,新郎用秤砣將覆蓋在新娘頭上的紅布揭下,稱為“揭開面紗”。接下來,夫妻二人幹杯,吃開心面、長壽面或兒童蛋糕。
飲食習俗
滿族人在農忙時吃三餐,在農閑時吃兩餐。主食多為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和幹大米。我喜歡在米飯中加入紅小豆或烘豆,如高粱米豆幹米飯。在壹些地區,玉米是主食,玉米粉發酵制成“酸湯”。滿族的糕點歷史悠久,在清代成為宮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禦膳“栗子面窩窩頭”,又名小窩頭。滿族點心薩其瑪也成為中國著名的糕點。比較有名的是清東陵的餅,也叫清東陵大餅,北京小吃的餅,河北承德小吃的餅,湖北荊州小吃豬油的餅。
北方冬天天氣冷,沒有新鮮蔬菜。滿族人秋冬季常以酸菜(泡菜)為主食。據說腌制保存蔬菜的方法始於清朝順治時期。酸菜煮白肉粉條是滿族人入冬後的常見菜。此外,日常蔬菜包括蘿蔔和豆類。
滿族人愛吃豬肉,經常用白煮。遼寧省沈陽市的滿族餐廳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經營的白肉血腸,號稱正宗滿族風味。
典型美食:滿族人居住分散,各地都有代表性的典型美食,主要有:白肉血腸、火鍋、酸湯、清東陵糕點等。又稱東清墓。大餅每斤八塊,俗稱清東陵八塊;小餅每斤十六塊,俗稱清東陵八塊。大小餅的品種主要有太師餅、松餅、玫瑰餅、龍鳳餅、山楂桃等。還有七星點子,八分餅,核桃餅,脆皮餅。
假日和節日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中秋節。傳統體育活動如“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壹般在節日期間舉行。
黃金節:是滿族“國慶”的日子。1635農歷+10年3月3日,皇太極頒布上諭,正式將姓氏“女真”改為“滿洲”,這標誌著新的民族身份的形成。1989 10,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研討會上,12.3被定為每年的“黃金節”。
遠離壹切疾病:滿族女性的節日。通常在第壹個月的第十六天。那壹夜,三五成群的女子遠行,或走沙卷冰,或尋歡作樂,被稱為“百病同行”。
2月2日:俗稱“龍擡頭日”。當日早晨,滿族人將廚房骨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招龍”。然後在院子裏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會吃“龍須面”和“龍麟餅”。這壹天女人不能做針線活。
清明節:上墳祭祖時,不是漢族人做好紙錢後在墳頂上壓錢,而是在墳裏插壹朵“佛花”。“佛多”是滿語,翻譯成漢語是“柳樹”或“柳枝”。按照滿族的信仰,柳樹是人的祖先,人是柳樹的後代。為了表示後繼有人,墳墓裏要插柳樹。
談論旗袍
旗袍是現代流行服裝之壹,在國際服裝櫥窗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旗袍是由古代滿族服飾演變而來的。
旗袍在滿語中被稱為“易捷”。古代泛指滿洲、蒙古、漢軍八旗男女所穿的衣服。
清初的服裝款式有幾個特點:無領、箭袖、左開衩、四開衩、束腰。箭袖是壹種窄袖,袖頭呈半圓形,形似馬蹄形,又稱“馬蹄袖”。馬蹄袖平日擡高,狩獵行動時放下,遮住手背,冬天可以禦寒。四開衩,即袍邊開衩至膝蓋。左腿和腰,緊身保暖,壹束腰帶,遛豬的時候,可以把幹糧和器皿放到前面。男袍多為藍、灰、青色,女旗多為白色。
滿族旗袍還有壹個特點,就是在旗袍外套上收腰。馬甲有壹對翻領、壹個扭翻領、壹個琵琶翻領和壹個直翻領。穿個馬甲,騎個馬,很精幹利落。
滿族南遷遼沈,入主中原後,與漢族結合,受漢族“大領大袖”服飾影響,由箭袖變為喇叭袖,四開衩演變為左右開衩。
到了20世紀30年代,滿族男女都穿直筒式長袖長袍。女式旗袍下擺至(左骨右軀幹)(小腿),繡有花卉圖案。男士旗袍下擺及腳踝,無紋飾。20世紀40年代以後,由於國內外新時尚的沖擊,滿族男子旗袍被廢棄。女式旗袍由寬袖變為窄袖,直筒變得緊身貼近腰部,臀部略大,下擺回收,壹直到腳踝。逐漸形成了今天各種註重色彩裝飾和人體線條之美的旗袍風格。由於旗袍非常適合中國婦女的身材、賢惠的性格和民族氣質,這種起源於滿族的傳統服飾逐漸成為中國民族文化的寶庫,受到國內外婦女的青睞和欣賞。
風味bobo
波波是滿族人平時和節日的主要食物。這蛋糕是用糯米做的。有豆面餅、蘇葉餅和粘餅。豆面餅是將大黃米、小米磨成細粉,再加入黃豆粉蒸熟而成。這種蛋糕是金黃色的,又粘又好吃。蘇葉饸饹是用粘粘的高粱面糊和豆沙做成的,再裹上蘇葉蒸熟。它具有蘇葉的特殊香氣和獨特的風味。粘糕、餅用大黃米浸泡後磨成面粉,在黃麥中間加點豆瓣醬蒸熟。這種蛋糕可以油炸或蘸糖吃。既香又甜。
滿族糕點很餓,攜帶方便,風味獨特,至今仍是相當受歡迎的食品。
酸湯也是滿族的傳統食品。它是由玉米粉發酵制成的。先把玉米泡在水裏,磨成水面,然後用布袋去渣,把水面放在桶裏發酵。酸了就用漏鬥或者機器擠成面,煮熟。有時發酵過大,略酸,故又稱“臭飯”。在遼寧叫“(左火右叉)子”。東北城鄉,也有壹個(左火右叉)分館,專做“臭米飯”。
薩其瑪是中國著名的滿族糕點。它的前身是滿族傳統糕點——搓包包。制作面團,先將蒸好的米飯放在打餅石上用木錘反復打成面團,然後蘸黃豆搓成條狀,煎好後切成片,再配上壹層厚厚的熟黃豆即可食用。搓餅是過去滿族的重要祭品,所以又叫“打餅牡丹條”。後來把煮好的豆粉換成白糖,就成了“糖包”,改名為薩其瑪。人們也稱它為糖膏蛋糕。這種蛋糕色、香、味、形俱佳,深受人們喜愛。
滿族糕點種類繁多,各有特色。金黃的小籠包,酥脆的煎餃,松軟的年糕,精致的大鍋糕,此外,還有金絲糕、太陽糕、涼糕、酒糕、春糕等。,數量眾多,獨領風騷,都是滿族傳統風味。
“出家”的習俗
滿族稱嬰兒的出生為“落草”。女人臨產時,把炕掃壹掃,放壹塊石頭在上面,炕上放些稻草,在草地上生下孩子,所以叫“落草”。這種習俗有著狩獵民族強烈的原始和粗獷的傳統。幹草可以防潮防寒。
如果生的是男孩,家裏的前門會掛壹個木制的弓箭,俗稱“公子箭”。這不是真的弓箭,而是用紅布包裹的樹枝和三支箭做成的弓,祝願孩子長大成名後成為壹個騎射俱佳的人。如果生的是女孩,大門右側掛壹條紅布條,象征好運。掛紅布條逐漸演變成產房的標誌。不允許任何人闖入產房,因為陌生人會把奶拿走,這叫“收奶”。如果有陌生人不小心闖入,他要做壹碗湯送去,這叫“回奶”。孩子出生時,要先請壹個能力大、性格好、長相好的人到產房,這叫“踩命”。都說孩子長大了誰踩誰就像誰。
孩子出生後第三天,請壹位有聲望的老太太給孩子洗澡。洗澡是在壹個大銅盆裏進行的,盆裏放滿了槐枝、艾葉和熱水。老太太壹手抱著孩子,壹手給孩子洗澡。邊洗邊唱:“洗頭做王子;洗洗腰,壹代比壹代高;洗臉,當知府,洗溝,當知府。”最後老太太用壹根蔥打了寶寶三下,說:“壹打巧,二打巧,三打明。”打完架,孩子父親把洋蔥扔進房間,親朋好友壹起慶祝。
孩子滿月後,把掛在門上的“公子箭”和紅布收回來,綁在孩子的繩子上,放在西墻中間北側的孩子的袋子裏,旁邊供奉著“佛母”,是保嬰神。每到春秋兩季,滿族家庭都要祭祀佛母祈福。祭祀的時候,把兒孫們從神龕裏拉到院子裏的柳枝上。家中未婚男女和帶著孩子的婦女在案前跪拜,眾人跪拜。薩滿將柳枝蘸水灑在孩子頭上,讓孩子在香盤前抽,以驅邪。然後他把孩子們繩子上的五顏六色的線拿下來,套在孩子的脖子上。三天後,把五顏六色的線拿回來,存放在孩子的書包裏。因為五彩線叫“鎖線”,所以這個習俗叫“換鎖”。
滿月後悠閑地騎行是滿族人的傳統方式。休閑車由薄木板制成,長2米,寬1.5米,兩端圓形,有底,仿船風格。用四根繩子把孩子綁在橫梁上,離地壹定距離,把孩子放在娛樂車上。寶寶不哭的話哭著搖是很輕的。母親也可以做壹些家務。滿族家庭生了第壹個男孩,休閑車是姥姥家給的。
為了防止孩子從休閑車上掉下來,同時考慮到孩子長大後射箭臂是直的,騎馬腿的位置是正確的,所以用帶子綁住孩子的手肘、腿膝、腳踝,讓孩子只能仰臥。所以滿族少年身體健壯,很少彎腰。滿族人以扁頭為美,所以壹般會把小米或高粱當枕頭放在孩子的頭下,俗稱“睡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