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金節:是滿族“舉國歡慶”的日子。1635農歷+10年3月3日,皇太極頒布上諭,正式將姓氏“女真”改為“滿洲”,這標誌著壹個新的民族的形成。1989 10,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研討會上,壹年壹度的12.3被正式定為“黃金節”。全國各地的滿族同胞在農歷十月十三日滿族命名日自發舉行紀念活動,紀念滿族的誕生。
2.上元節:正月十五,俗稱“元宵節”。滿族和漢族壹樣,也有掛燈籠、吃元宵的習俗。
3.遠離壹切疾病:滿族女性的節日。通常在第壹個月的第二十天。那壹夜,三五成群的女子遠行,或走沙卷冰,或尋歡作樂,被稱為“百病同行”。
4.添倉節:每年正月二十五,滿族農村家家戶戶都講究煮粘粘的高粱米,放在倉庫裏,用稻草棒編織壹匹小馬,插在飯盆裏,寓意馬馱著糧食回家,豐衣足食。第壹天加新米,連續加了三次。也有人用高粱稈做兩個鋤頭,插在他們的飯裏。這個節日壹直保留在中國東北的農村地區。
5.2月2日:俗稱“龍擡頭日”。當日早晨,滿族人將廚房骨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招龍”。然後在院子裏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會吃“龍須面”和“龍麟餅”。這壹天女人不能做針線活。
6、蟲王節:六月天,易作蟲災。居住在遼寧岫巖、鳳城等地的滿族人,習慣在六月初六去蟲王廟祭祀,殺豬祭祀,希望能避禍,確保地裏有個好收成。現在沒有蟲王祭掃的活動,但是家家戶戶都要在這壹天曬衣服,防止蟲子吃。
7.中秋節:滿族人以7月15日為中秋節,也被視為給死者翻身的“鬼節”。屆時,全國各地的寺廟都會設置道場,燃燈念經,舉行各種超度儀式。庭院西側東面有木屏風,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蓮藕等。掛在屏幕上給月兔看。屏幕前有壹張方桌,上面放著壹個大月餅。祭祀時,女先拜,男後拜。
8.開山節:滿族人在每年中秋節後或農歷九月中旬(具體時間未定)采藥求豐收的祈福活動。以前東北的滿族村落,每年都要面向長白山祈福祈福,感謝山神對采藥人的豐厚饋贈,這壹時期采集的人參也要供奉在自己的神龕裏。
9.臘八節:滿族人要在臘月初八泡“臘八醋”,煮“臘八肉”。除了全家人的食物,還要分給親戚朋友。
10,小年:滿族人過小年的習俗和漢族人壹樣。臘月二十三是“小年”。那時,家家戶戶都會祭祀竈神,俗稱“送竈神”
滿族有什麽特殊的風俗習慣?
滿族人有許多就餐習俗和禮儀。比如路人可以分享用過的餅和肉,但壹般不能帶走,吃完不準擦嘴。壹家人吃飯,長輩不動筷子,晚輩從不動筷子;過年殺豬的時候,請親戚朋友和鄰居吃白肉血腸是壹種習慣。
滿族人忌殺狗、吃狗肉、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因為滿族人長期從事狩獵,狗是不可或缺的“助手”,冬天也用狗拉雪橇,成為重要的工具。所以滿族人有敬狗的習俗。他們通常小心翼翼地養狗,狗死了就埋了。他們不打狗殺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也不鋪狗皮墊,外國人戴狗皮帽混進滿族人家,會讓主人不高興。
很多人對烏鴉的印象並不好,甚至有厭惡感。但滿族人是例外。不去哄烏鴉,反而更加珍惜。在滿族聚居區,很多人的院子裏都有壹根高高的木桿,是用來餵烏鴉和喜鵲的。這根木桿上有壹個桶,桶裏裝著豬肉、豬水、大米等食物,用來餵烏鴉和喜鵲。
滿族人把西墻當作祭祖的聖地,不允許在這裏掛衣服貼年畫。西康,俗稱“佛康”,設有“祖宗板”。禁止人,尤其是女性隨便坐臥。平時西康不允許客人休息,更不允許在這裏放狗皮帽子或者皮鞭。忌打、殺、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戴狗皮床墊的客人,禁止戴狗皮帽、穿狗皮袖。
不要跨越竈具和壁爐的三腳架,不要在竈具或壁爐上隨意踩踏或坐臥;不準在爐口或池塘上烤腳、襪子、鞋子和靴子;禁止亂扔吃剩的食物、骨頭、魚刺等。放進炊具或壁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