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水系專著《水鏡》中有關於澧水的記載,澧水之地以龔宇命名。據記載,麗水的幹流分為北、中、南三源。主要來自北部,發源於桑植縣杉木群落,中間來自桑植縣八大公山東麓,南部來自永順縣龍家寨,第三個來自桑植縣龍江河口。交匯後向南流經桑植、永順至董娜大溶溪,再流經大溶那如至慈利那。到石門取水、黃水、溫水,經臨澧張家橋,入澧縣那道水、淶水、淶水,經小渡口、石龜山、林家灘入安鄉、常德。在它通往漢壽柳林的小渡口下面是麗水泄洪道。澧水河從桑植縣的杉木到小渡口,全長388公裏,灌溉滋養了1.85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壹路走來,她像慈母壹樣,把成千上萬條小溪攬入自己無拘無束、寬廣的懷抱。就這樣,由於麗水的慷慨,這片自古就被麗水滋潤的土地,從此被深深地烙上了“李”的烙印。澧水源頭桑植、京大湧(張家界)、川茨裏、裏石門、臨澧、李唐縣、大津市、饒安鄉先後接納汝水、綏水、湟水、溫水、綏水、綏水、倒水八條壹級支流。所以這八條帶“黎”字的壹級支流,與澧水幹流壹起,也統稱為“九裏”,於是“九裏”就成了澧水流域的代名詞,澧水流域也就成了約定俗成的“九裏”。
“九裏”中的八條支流,為麗水註入了永恒的活力和永恒的源泉。乳水發源於大庸(張家界)西北的山,全長60公裏,東流李。漣水是澧水最大的支流,發源於湖北鶴峰縣七眼泉,經桑植楊斯寺、慈利江埡、石翔,全長220公裏,在慈利縣西北郊流入澧水。有北、中、南三個水源,北源來自湖北五峰縣香日坪,稱為北溪河。中原發源於石門縣南鎮全平村高家街,名為全平河。南苑分為何謙河和後河,前者源頭在石門縣南鎮北崖。後河發源於石門縣南鎮龍門洞,順流8次。5公裏處為兩河口與何謙河的匯合處,還有眾多溪流匯入金河,稱為金家河。三個源頭中,南源後河水量最大,是水源地的主要河流。三源先後在江平鄉匯入龍洞河,再向東下行,經泥城、黃虎崗、索市、磨市、元公渡、陽泉、皂市、新關,全長165公裏,在三江口流入麗水。黃水發源於石門縣西北的黃石山,因溪中雄黃而得名,全長40公裏,沿城流入水中。溫水發源於石門縣西北的陽峰山下石,長達20余尺。因為水是沸騰的,所以俗稱熱流,全長75公裏。它將穿過河流,從魚溪流入水中。漣水發源於石門縣,北苑石門燕子圈門店;南苑石門瓜子谷艾家山,有兩條支流在臨澧官廳水庫匯合,流經臨澧、澧縣,到達吳公嘴、環水,全長60公裏,流出小渡口匯入澧水。水也分為兩個源頭,北源頭是澧縣大吉山東的白潞巖壁,南源頭是石門的燕子山。兩條支流在王家場水庫匯合後,流經大堰,到達五公嘴並水合物,全長114km,再流出小渡口匯入澧水。倒水也分南北兩個源頭。北源來自慈利縣陶子溪壹帶,為溪泉合流。南起慈利縣吳磊山,兩支流在石門縣廣福橋匯合,再流經臨澧、澧縣、金石,到達道河口匯入澧水,全長101 km。就這樣,經過三次大流動,麗水壹路向東。
(2)
那麽,“九裏”究竟起源於何時?據《直隸蠡州誌》記載:“:荊、衡陽僅居荊州,江漢朝居海,九江(洞庭)居孔、殷。岷山引河,東為沱(沱水),發源於石門縣穿山河鄉石背崖,經太平、、水田崗,入大鶴洲水。總長度為45。5公裏),東至李;過了九江,至於東陵(嶽陽),恐怕就很難說得更準確了。然而,人以水為生的事實,經過考古學家的壹系列發掘和論證,完全證明了“九裏”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孕育和創造了古老燦爛的文明和中華民族的輝煌。
1964年沁水東岸皂市文化遺存的發掘,被考古學家命名為“皂市亞文化”,揭開了澧水流域的古文明,後被考古學家命名為“皂市亞文化”。1977年,考古人員在安鄉劉家嘴村發現了唐家崗古遺址。隨後在1986年,考古學家在蓬頭山古文化遺址發現了9000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打破了“中國栽培水稻起源於印度”的傳統觀念,改寫了人類文明史。1991年,城頭山古文化遺址被漣水古道發掘,使城頭山這座6000年前的古城展現了中國第壹座古城的魅力,再現了階級與國家、家庭與社會誕生之初的原始氏族社會,展現了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與轉折。同時,考古學家過去只尋找古代的米粒。2005年,位於天津市澧水下遊主要河流旁的澧水流域文化群早期典型代表虎爪山的進壹步發掘,使我們有幸跟隨考古學家穿越時光隧道,看到了我們的祖先在40-50萬年前制作的各種石器。此時的先民並不知道,與此同時,北京的周口店也有同樣智慧的山頂洞人,他們是迄今為止南方文明和北方文明的共同締造者。還有安鄉的唐家崗古文化遺址、花城崗、白家崗、大古臺遺址、蔡家溪窯址;臨澧縣宋禹城遺址、沈明城遺址、鄒家山遺址;位於石門縣,有古城堤遺址和燕兒洞遺址;羅家臺、朱墨灣、真驢、邵家嘴等地;位於澧縣境內,有澧州古城、八十擔、十裏崗、三元宮遺址等...這些都是澧水流域文化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考古學家驚嘆澧水流域曾經是長江流域文化的核心,中華文明的源頭與北方並駕齊驅。
(3)
人們說水是有靈性的。什麽是靈性?《辭海》說:還是聰明。在這壹點上,“九黎”是最不容置疑和最具代表性的。當初,正是“九裏”孕育並創造了城頭山古文化遺址、宋禹城城遺址等壹系列黎州古文化遺址的輝煌與輝煌,並使其生機勃勃。然而,正是“九黎”為了不讓它們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殘忍地摧毀和埋葬了她自己培育和創造的輝煌與輝煌。那些古文化遺址,無論是皂市、虎爪還是城頭山,都被她無情的吞噬而深埋。城頭山古城誕生於6000多年前,4000年前的某壹天突然消失,完全被洪水淹沒,被厚厚的泥沙掩埋。正是因為這種無情和埋葬,這些古文化遺址的真實歷史痕跡才得以記錄和保存,成就了這些古文化遺址被重新發現的奇跡。才有幸揭示了它們在世界上兩千多年逐漸形成和完善的過程中留下的寶貴信息,如土地利用、城鎮建設、喪葬祭祀、手工制作、稻作種植、階級與國家、家庭與社會等等,從而與我們古老的祖先進行對話。這種創造與湮滅、熱鬧與寂靜的必然選擇,就是對“九黎”靈性的最好證明。
曾經,“九黎”的靈性不止於此,而是因為她寫出了澧水流域的風光與人的美,激起了人們對這壹方水土的景仰與敬仰。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在《離騷》中吟詠“望陽寄蒲”和“離寄蒲”。漫遊“陽古道”時,留下“元有,裏有蘭”的名句,為麗水贏得了“蘭江”的美譽,使李元之地名揚天下。楚襄王之子熊琬,在秦國9年的人質生涯中,始終思念著楚國故土,留下了悲憤之作。被譽為“初唐四傑”之壹的政治家、詩人陸寫下了“朝陽河明月色”的美景。岑參,唐代詩人,湖北江陵人。因為仰慕澧州之美,曾經以“妳去澧水北,我家在澧水西”為榮。“唐宋八大家”之壹的柳宗元留下了壹句名句:“自漢至南,美人之邦,十七八,莫李若”。就連明代文學家袁宗道也以“舉家遷居麗水”的心願表達了對澧州的喜愛。
也許,在著名畫家吳冠中於1980年1月發表《孕育在壹個內室,無人認識她》的優美散文,向世人推薦風景秀麗的明珠張家界之前,屈原、柳宗元等人並沒有領略到麗水的巧奪天工所造就的張家界的美妙風光,而是對澧州山水產生了發自內心的向往。這是因為利州有獨特的風景美、自然美和人文美。在人們越來越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今天,吳冠中先生、央視《長江故事》、《暢談長江》節目組將美麗的澧水推向全國、推向世界,是歷史的必然。因此,位於澧水源頭的武陵源風景區迅速崛起並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也就順理成章了。後來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城頭山古文化遺址、蓬頭山古文化遺址、八當古文化遺址、魚枷牌坊、八大公山、“世界珍稀物種基因庫”、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門山和嘉善國家森林公園、嘉善省級森林公園、天公山和黃山頭。以及以禮州文廟、普光寺、玉皇洞石窟、禮州古城、賀龍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起點紀念碑、林紀念館、定陵紀念館、九溪尾古城、興國寺梅花堂、範仲淹讀書臺等為代表的壹大批人文景觀,是裝點“九裏”的亮點。
生活在“九裏”的人們在麗水喝著、泡著長大,麗水的靈性生生不息,毫無保留地傳遞給她的人民。我們很難想象,在生產方式非常落後,沒有語言和文字的情況下,生活在趙虎的祖先是如何挖掘出各種各樣的石器的。居住在城頭山的先民在修建古城時,是用什麽方法將東西門和南北門定位在同壹水平垂線上,以至於幾千年後的今天,中國和日本的考古學家在用最先進的測繪儀器進行測繪時,都驚嘆於他們高超的測繪定位技術;如何看待利用漣水河天然支流和人工河道形成防護能力強的護城河?並對城市中的居住區、作坊區、農耕區、祭祀區、墓葬區和蓄水取水區進行統壹規劃;精美的玉飾經過打磨,鉆有頭發絲般粗細的孔供佩戴。這些驚人的創造力和智慧讓我們看到,我們的祖先在改造自然、推動社會進步的時候,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謎團。這就是我們可以引以為豪的祖宗,喝了麗水的祖宗。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壹的屈原是開創《楚辭》的偉人。宋玉,與屈原並稱為“屈宋”的大詩人;囊影夜讀的晉朝吏部尚書車胤;唐高祖的第十二個兒子唐高祖被任命為的國王彭,他在歷州有16年的歷史。唐憲宗春麗的女婿,周莉·拉·杜詩·胡安;最早在湘走向全國的晚唐詩人李群玉,存全唐詩260余首;在今天的墨池蠡縣第壹中學,範仲淹在宋代以“來到伍子(車胤)的故鄉,向穆文山(李群玉)學藝”,“自幼打螢,勤讀書”而聞名;宋代宗室拜翰林學士兼禮部尚書趙延若。元朝狀元郝希賢;李是明朝在澧州百姓中的壹位清官,曾在兩個大臣手下做官。它在李延續了***11代,在華陽王朱元璋之後,達到了221年;隱居山林的李自成和堅守天宮山輔仁村17的妻子高;打響推翻中國封建王朝第壹槍,被孫中山先生譽為“中華民國國父”的蔣翊武;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有賀龍元帥、林、、袁仁元;丁玲,中國現代女作家、社會活動家,在麗水以喝酒泡澡聞名。難怪清代學者龔誌明曾贊嘆:“李居洞庭之西,誌在稱仙洞府,劉子厚亦稱之美,不愧為壹個正直、文章、曲折、宋代、車武子的文學名邦。”
是居住在“九裏”的漢族、白族、苗族、土家族的人民。他們在世世代代的和諧共處中為保衛國家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僅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隨賀龍加入紅軍的就有15000人,為革命犧牲的烈士近兩萬人。他們都是麗水養育的英雄兒女。與此同時,“九裏”各族人民演繹和傳承著他們豐富多彩的民俗和民間藝術,讓麗水這片土地充滿了生機。桑植民歌、溧水船夫號子、土家族擺手舞、土家族舞蹈、土家織錦技藝、苗族銀飾鍛造技藝、理州荊河戲等都入選了中國“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外,許多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也為九裏註入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豐富的文化發展、想象空間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壹方水土養壹方人,這應該是“九黎”的精神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