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靈寶市有哪些小吃?

靈寶市有哪些小吃?

靈寶風味小吃

1,庫高

鍋貼是靈寶的地方風味小吃。相傳是幾百年前從陜西傳入的。甑是壹種底部有小孔的甑,所以甑餅也叫強餅。據說甑產生於原始社會後期,陶制甑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發展為青銅鑄造。鐵器制作出來後就成了鐵甑,近年來也用白鐵葉焊接。陶贊蒸的品質最好。甑餅的原料是糯米(傳統無錫糯米)和大棗(靈寶毛頭大棗最佳),配比為每鍋10斤糯米和3斤大棗,對泡米、裝甑、加水、煮制都有嚴格要求。鍋貼,形色俱佳,軟硬適中,軟糯香甜,口感醇厚,真是冬春早餐佳品。

2、肥肉燒餅

脂肪燒餅,也叫脂肪燒餅,是靈寶的名吃。呈扁圓形,螺線交錯,外表褐亮,咬後層次分明,每層薄如紙,外酥內軟,清香撲鼻。油脂型煤工藝精湛,主要原料有面粉、豬脂肪、棉油、鹽、堿面等。有兩種吃法。壹個辦法就是讓廚師擠壹擠,抖出來。壹眨眼的功夫,壹個餅就堆了壹盤子,又蓬松又切片,用筷子夾著吃。另壹個是保持蛋糕的原狀。食物有它自己的味道。

3.石頭包子

石頭包子,也叫石頭餅幹。因豆石煮在煙草底部而得名,歷史悠久,制作方法獨特。是靈寶特有的美食。主要原料有:面粉、豬油、小油(植物油)、鹽、大料、花椒、蔥等。石燒餅外觀棕亮,凹邊凸出,像壹個橢圓形的小金盆。咬下後層次分明,外脆內軟,鹹鮮可口,經久耐貯。

4.靈寶大棗

靈寶大棗是靈寶三大名寶(大棗、蘋果、黃金)之壹。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主要產於靈寶市黃河沿岸的沙土中。品種以圓棗為主,又名疙瘩棗。果實大,多為短圓柱形,單果重約25克,最大的可達33克。果皮深紅,肉厚核小,韌汁少,味甜,肉軟,味香,含糖量高,適合制作幹棗、大棗。幹棗有彈性,可壓縮復原,適合長途運輸,因此聞名全國。魯迅先生曾稱贊:“紅棗極好,由華南所購。”著名翻譯家曹靖華也寫過壹首贊美的詩:“倔強的猴子在枝頭探頭,蟠桃不新鮮。

據測定,靈寶大棗營養豐富,其果實含有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粘液、維生素A、B2、C及微量的鈣、磷、鐵等。可鮮食,制成蜜棗、熏棗、酒棗等。,還制成棗面、棗泥、棗糕、棗酒、棗醋等。它的藥用價值也很高,最適合脾病患者食用。近年來應用於肝炎、高血壓、貧血等疾病的治療或輔助治療。

5.貴妃杏

貴妃杏產於靈寶市黃河沿岸沙地。相傳,唐朝的貴妃楊玉環年輕時就住在靈寶。她的臉雖然白但不嫩,皮膚細但不滋潤,長得也不怎麽好看。在她的院子裏,有壹棵杏子紮的杏兒,又大又黃,特別甜。玉環每年都吃,長大後變得如花似玉。所以楊玉環入宮被追封為貴妃後,人們就稱這種杏為“貴妃杏”。

貴妃杏果實大如鴨蛋,平均80克,最大200克。果實外形宜人,果皮和果肉呈橘紅色,晨側有紅暈,肉質細膩,無纖維,汁液豐富,酸甜可口,香氣濃郁,適合鮮食,也可加工成果脯或糖水罐頭。石頭味道微甜,可食用或入藥。

6.甘蓮

甘蓮是靈寶市的主要特產之壹,因產於原甘香縣而得名。這種蓮藕色香俱佳,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它的主要特點是肉質細白,帶點蓮絲,脆而多汁,香甜可口,非常爽口。蓮藕和普通的蓮藕有很大的區別。這種蓮藕壹般有九個孔,比平時多兩個,也叫“九孔蓮”。

7.靈寶線椒

線椒主要產於靈寶市尹莊鎮樓下村。古有“麻辣半郡”之譽,已有200多年歷史。線椒色澤鮮艷,紅而有光澤,辣味濃,油潤,果肉厚,大小均勻,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線辣椒主要用作調料。因為果實小如線,幹了之後皮膚會有皺紋。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河南皺皮椒”,年出口量達3萬公斤。

8、蕨山蔥

蕨山蔥又名“鞭蔥”,產於靈寶市尹莊鎮趙山村。它的莖又長又粗,長度壹般在26厘米以上,最長的有40厘米。蔥白細香,入口麻辣甜。蕨山蔥不僅是美味的調味品,還可以入藥治病,功效比其他蔥好。洋蔥曾經供應給熏香市場,深受好評。

9、大刀臉

刀削面是靈寶市最受歡迎的小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切割面上的大刀長3英尺,寬5英寸,頗似鍘草機。搟成壹尺多寬的薄面團,搟成十幾層,用大刀切成面條。因為九法的不同,大刀面分為四個品種:細面,細如掛面;窗簾厚如門簾;寬面,像韭菜壹樣寬(多做成掛面)閃刀面,像兩片韭菜葉壹樣寬,切片時,居然切了壹刀又閃了壹刀,故名閃刀。通常早上賣細面條和窗簾面條,中午賣寬面條。調料以酸辣為主,醬料和配菜可以根據季節變化。

  • 上一篇:如何理解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 下一篇:鹿泉傳統工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