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灣是壹個美麗的名字,因其礦山和汙染而聞名。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名字會因為湘江保衛戰而載入史冊,那是壹場治汙攻堅戰。三十六灣區位於臨武縣西北部山區,地處甘溪河上遊,礦區面積48平方公裏。
臨武縣位於湖南省南部湘粵交界處,南嶺東段北麓九嶷山和齊天山之間。它被稱為“出頭嶽薇”,是湘南最古老的縣之壹。戰國時建立林武邑,漢高祖五年建縣。據《水鏡》註,巫溪在縣東,故稱臨武縣。全縣面積1375平方公裏,總人口32萬。歷史上,臨武是南楚的古驛堡,是古代中原通往廣東的必經之路,是商業和置業的繁華之地。
臨武縣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的9大類50多種礦產,占全省已知礦產的1/3,其中有色金屬11種,稀有金屬165438種,分散元素7種,黑色金屬2種,非金屬6種,累計礦床90處。此外,還富含碳酸鈣、光學螢石、冰洲石、水晶石等特種非金屬礦物,其中香花石世界獨樹壹幟,享有“國寶”的美譽;碳酸鈣純度高,儲量大,前景好。
三十六灣地區是臨武縣有色金屬礦山的主要集中區,蘊藏著鉛、鋅、錫、鎢、銅、金、銀、鋰、銦等。鉛、鋅、錫、鎢等有色金屬含量較高,其中礦產資源分別為鉛220830噸、鋅10040噸、錫68345噸、鎢68345噸。相鄰的香花嶺礦區位於南嶺東西向稀有金屬成礦帶中段,已探明錫礦床4.52萬噸,達到大型礦床規模。錫礦物產於兔子嶺黑雲母花崗巖體及其外側的泥盆系砂巖和灰巖中。此外,還發現了熱液錫礦床和層狀鉛鋅礦床。
香花石是我國地質學家發現的第壹種新礦物,以湖南省臨武縣香花嶺命名。中國香花嶺是壹種獨特的、形似動物的大熊貓,被譽為“國寶”。田童寺,位於香花嶺,海拔1594米,方園約100平方公裏。田童寺所在的田童山盛產以應時為主的田童玉和含有少量高嶺石、蒙脫石等礦物的應時玉。它質地細膩,晶瑩剔透,色彩豐富,通常有白色和黃色、紅色、棕色、灰色和藍色。據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院和湖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初步調查,田童玉石儲量豐富。
三十六灣地區有著悠久的采礦歷史。據相關史料記載,早在中國五代時期,也就是公元907年,就有人在這裏開采和冶煉銅。後來,在明朝萬歷年間,也就是公元1573-1602年,李太平發現了錫和砷礦。從明朝到清朝到民國的300年間,大小公司34家,兩萬多人在這裏開采錫、硫、砷。到1949,根據山上留下的許多老采礦孔的體積計算,至少已開采了10000噸錫礦。
第二,36灣怎麽了?
據統計,有兩組數字來看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六灣礦區的現狀:
1994年,三十六灣區有色礦山126個,其中16年產值500萬元。
2008年,36灣區擁有采礦許可證的企業有19家。當時,臨武縣持有采礦許可證的企業有81家,其中煤炭企業28家,非煤礦山企業49家(有色礦35家,石墨礦1家,采石場13家)。三十六灣區有色礦山企業19家,占全縣三十五家的壹半以上。年均采煤654.38+0.5萬噸,有色金屬礦8萬多噸。
2008年初,我在臨武工作的時候,去36灣礦區暗訪過幾次。由於冰災的影響,依山而建的梯級選礦廠遍布山野,有的廠房已經倒塌,有的年久失修。蜂窩狀的地雷到處都是,有的已經被封鎖,有的還在開采。依山而建的尾礦庫比比皆是。有的沒有擋土墻,山坡上全是傾倒物。在滿庫,壹些尾礦壩堆積成山。汙泥濁水,廢渣尾礦,各種垃圾,漫山遍野。
沿著幾乎垂直的山脈和懸崖,有蜂巢般的隧道和沿山而建的梯級選礦廠。難以想象它們是如何建造的。礦區生活區和工作區相互重疊,各企業的工廠相互重疊。礦工們穿梭在壹排排工棚之間,令人嘆為觀止。空中幾十條簡易的鋼絲索道將山頭串起來,鬥車載著礦石來回穿梭。場面比美國西部片描述的畫面還要慘。山坡上的巖壁下,是十幾條流入甘溪的小溪和溝壑。數以千計的小型選礦廠和毛毯廠密集分布在小溪和溝壑的兩側,重金屬被重新選擇。選礦廢水和廢渣直接排到了沖溝裏,沖溝旁邊上千名選礦工人排放的生活糞便和垃圾混雜在壹起,壹片狼藉。
據了解,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礦業鼎盛時期,三十六灣礦區被稱為“小香港”。最高峰時有來自河南、貴州、江西等9個省份的65438+萬淘金者。白天人聲鼎沸,機器轟鳴,夜晚人來人往,燈火通明,發廊夜市燈火通明,“小香港”的稱號不脛而走。
工業文明的巨大財富,伴隨著馬達日以繼夜的呼嘯,源源不斷地流入人們的口袋,造就了壹批又壹批的富人。當地人說,三十六灣礦區有六個億萬富翁,幾十個千萬富翁。2008年,我去三十六灣所在的萬水某村,看到別墅和豪車,讓人羨慕。當時還聽說為了拿下村裏的壹塊地蓋房子,幾個老板居然出了幾千萬。可想而知,村裏有些人富得流油。
在巨大的利益和致富的驅動下,36灣礦區成為掠奪資源的戰場,少數人受益,多數人受害。
三十六灣區礦區的汙染直接汙染了山腳的甘溪河,傷害了甘溪坪村的村民。
甘溪河是臨武縣境內流入湘江的河流之壹。屬於湘江四支流,湘江壹支流涪陵二支流。它是三十灣礦區地表的主流,發源於田童寺。從源頭流經香花嶺礦、甘溪坪、潭下坪。全長17.5公裏,流域面積58.79平方公裏。甘溪河源區是高山地區,山坡陡峭,植被良好。中遊是36灣礦區,采礦集中,人類活動頻繁,植被破壞嚴重,廢礦尾礦沖擊,水土流失加劇,導致甘溪河遇洪水泛濫,河岸經常被淹,泥沙堆積數尺厚。
據當地人介紹,甘溪河下遊有兩段陰河,在潭下坪進入地下河,約650米後從浸沒池南側返回地面,再從浸沒池西側進入地下河約1200米,再返回地面進入陶佳河。實際上,甘溪河中下遊屬於喀斯特地貌,天然溶洞密集。礦區多年的尾礦廢水直接倒入溶洞,影響不可估量。
甘溪河是壹條甘甜的河流,因其甘甜的溪流而得名。現實中的甘溪河是壹條汙水溝,受到那36灣礦區采選企業排放的尾礦和廢水的嚴重汙染。因為工作原因,我在2001,2004,2006,2008,2009,2010,2011,2013,2016工作。我在這裏爭論過,吵過,罵過,十幾年來壹直耿耿於懷。2013之前我在這裏看到的景象就像“火星”,震撼心靈,是我20多年環保看到的汙染最嚴重的地方。太令人震驚了!不僅汙染了當地,也嚴重影響了湘江。
三、三十六灣改造戰
三十灣礦區最近三四十年,伴隨著巨大財富的,是鮮為人知的災難。礦主換了壹茬又壹茬的莊稼,留下了黑漆漆的礦洞和滿目瘡痍的大山。富含重金屬的尾礦就像“定時炸彈”,威脅著湘江流域的水環境。隨處堆放的廢石、廢砂、廢渣被雨水沖走,鋅、鉛、錫、砷等重金屬嚴重超標的濁流通過36灣兩河口流向湘江四級支流甘溪河。
山體支離破碎,汙染觸目驚心,治理需要出重拳。從2006年開始,國土資源部、監察部、環保部對郴州36灣上市進行督查。湖南省委、省政府多次向省環保廳、郴州市下達“死亡命令”,將36灣列為湘江重金屬汙染治理“主戰場”之壹。
重壓之下,36灣的改造沒有退路,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壹場“休克療法”整治風暴席卷而來,礦區數千家采選企業關停。燒毀廠房2870間,炸毀非法電線桿1146根,拆除被炸毀設備3500件,刑事立案29起,拘留87人。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徹底摧毀了36灣的非法礦井,89000多名礦工被送回家。昔日的“小香港”陷入沈寂。
2008年,我在臨武掛職負責環保等工作,親自參與並帶隊開展了全縣所有礦區的“百日會戰”集中專項整治。這壹年,共關閉、炸毀非法反彈礦井1170座。其中,僅在香花嶺36灣礦區整治中,就組織上千名執法隊員,開展了36次大規模集中打擊礦區非法反彈行動。53個歷史礦井井口按標準永久關閉,數百家非法選礦廠和數千家毛毯廠被摧毀,2000多間燒毀的工棚被拆除。這壹年,我深刻體會到了先治礦、先礦、先亂、先民的重要性。
2009年,三十六灣礦區采礦秩序和環境汙染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然而,隨著礦產價格的逐步回升,非法開采又死灰復燃。為了鞏固整改成果。我部還組織開展了三次集中執法行動,特別是重點針對興隆礦238隊擅自恢復生產的選礦廠直接排放尾礦廢水汙染飲用水源的行為,采取現場執法,停止選礦廠生產,炸毀生產設備,強行拆除供電設施。對36灣非法采選企業是極大的震懾,得到了周邊群眾的支持和歡迎。
36灣礦區整治除了嚴格執法、集中打擊外,還重點抓好執法、采選分離、汙染治理三件大事。首先是執法模式。為防死防反彈,推進治理整合,三十六灣礦區實行切片承包礦到單位的責任模式,確保管死、管得住、不反彈。二是采選分離模式。為從根本上解決亂采濫挖、采選分離問題,徹底解決汙染問題,探索資源整合、礦權集中、選礦集中、采選分離的模式,在外塘36灣官鋪註冊十個持證礦山,成立南方礦業。西部礦業與香溪公司合作收購了該礦區的7個認證礦井。同時,推進土樓沖集中選礦項目區建設,大力推進采選分離。三是甘溪河汙染治理模式。香花嶺36灣甘溪河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將納入湘江重金屬汙染治理重點工程並推進。
回顧整改過程,依然覺得驚心動魄。有礦主曾揚言“誰敢砸礦就打死誰”。壹些礦主還煽動不明真相的礦工和群眾,圍攻執法人員。有些人甚至在執法人員登船時從山上滾下石塊並投擲汽油瓶,威脅與執法人員對抗。我個人被圍攻過五次,暗訪礦區時輪胎被紮破。幸好我有驚無險。這些紛擾絲毫沒有動搖我的決心和信心。幾經較量,非法采礦選礦廠被擊敗,三十六灣礦區整治初見成效。
第四,三十六灣“鳳凰涅槃”
2010年初,我從臨武掛職十幾年回來。我雖然沒有在壹線戰鬥過,但我壹直關心著臨武,關心著36灣,也壹直關註著臨武,尤其是36灣的變化。
2010,三十六灣礦區正式列入湘江流域重金屬汙染治理國家重點區域。
2013三石灣礦區管理進入新階段,面臨新機遇。三十六灣礦區治理列入湖南省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壹號重點工程”範疇。
2014年,三十六灣礦區及湘江支流陶家河流域汙染治理被列為湘江流域五大重點整治區域之壹,編制了三十六灣重金屬汙染綜合防治實施方案,啟動三十六灣地區30個綜合整治項目。
2015年,第壹個三年行動計劃結束,36灣礦區交出的成績單是:礦區河流水質從全線超標到短期季節性達標,部分尾礦庫突出安全問題得到緩解,部分地區重金屬汙染的安全飲用水和水利設施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2018,三十六灣礦區成功申報國家第三批風景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修復試點。通過實施采損山體修復、采損水體修復等工程,新增或恢復森林和草原4500畝。消除地質災害隱患,修復區域生態環境。到2020年,項目管理面積將達到289平方公裏。
2013臨武縣整合田童寶玉石資源,推動寶玉石產業向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促進寶玉石產業可持續發展。截至2020年底,寶玉石產業園已入駐企業120家,產業總規模15億元。
36灣礦區的恢復治理為廢棄有色金屬礦山的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既要控制礦山生態環境問題的增加,又要積極減少礦山生態環境問題的存量,真正把“壹山壹水壹草壹木”保護落到實處,展現生態文明建設新成效。
如今,三十六灣已成為臨武的“空中花園”,介紹中也是信心滿滿:三十六灣礦產豐富,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爭奇鬥艷,奇花異草遍地。
灣內三十六奇,臘月冰封,披著白柳絮,壹條被腳融化的之字形道路,像黃燦燦的金燦燦的路,在山脊上均勻對稱地延伸到天邊,仿佛沒有盡頭。
三十六灣的美在於徒步。從白玉齡的腳底開始,每個海灣都有壹個故事,每個海灣都有壹道風景。山澗中的溪水、鳥兒的歌唱、高山草甸中的濤聲和清脆的牛鈴聲,在這裏組成了歡快的“高山交響曲”。有人說去三十六灣不是為了觀光,而是為了聽音樂。
2018年初,回到36號灣,看到獨特而美麗的風塔若隱若現,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構成了壹幅美麗動人的畫卷,讓我心曠神怡,浮想聯翩。
三十六灣順應時代“進化”,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實現了綠色的“蝶變”。
?劉帥在長沙。
?2021 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