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用200到300字介紹無錫的地方戲劇——戲劇的歷史發展和基本特征。

用200到300字介紹無錫的地方戲劇——戲劇的歷史發展和基本特征。

無錫戲劇

錫劇

錫劇、傳統戲曲和流派。流行於江蘇南部和上海。起源於太湖之濱的無錫、常州農村,最早被村民用當地民歌說唱故事自娛自樂,稱為“東鄉調”,後逐漸發展為民間藝術形式的“灘泉”,因唱腔風格略有不同,可分為“無錫灘泉”和“常州灘泉”。之後,灘泉吸收了江南民間舞蹈《采茶燈》的肢體動作,開始吟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大部分是兩個人壹檔,在農村活動。他們表演的節目只有壹次,為了生活(或者為了醜),比如《雙發》、《磨豆腐腦》、《拉蘭花》、《會安堂》,稱之為“二人轉”。入城後發展成幾十人壹起表演的“大同戲”,劇目還增加了明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麗君、玉鏈等劇種。辛亥革命前後,無錫、常州的譚春戲正式搬上舞臺,並陸續進入上海。不久,他們逐漸加入班級演出,改名為“昌文戲”,並命名為錫劇1952。目前,江蘇、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共有32個錫劇團。

錫劇是壹種善於抒發情感,具有江南水鄉味道和特色的劇種。它的詠嘆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格式變化結構,上下句之間常插壹個或長或短的空白板。主調是春調。20世紀30年代還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調(由蘇彈、評彈演變而來的說唱調)的零陵調,蘇彈、屈伸的迷調、三角板,京劇的高八子、【春調】、【紫竹調】、【九環】、【繡兜】。新中國成立後,音樂家和演員密切合作,統壹了錫劇的音樂風格並區分輕重緩急,先後改編創作了多種板式唱腔。改革後的錫劇音樂面貌煥然壹新,曲調柔和、流暢、輕快,具有“江南絲竹”的特色。伴奏樂器以二胡為主,副二胡為輔,琵琶、三弦、揚琴為輔,笛子、簫等管樂器也開始伴奏演唱。

錫戲劇

錫劇是江蘇省主要的地方劇種之壹。它已經有壹百多年的歷史了。這是和平的壹天

在全國範圍內,由無錫灘泉和常州灘泉合並發展而逐漸形成。解放前,它被稱為“昌文戲”

解放後改為“常錫劇”或簡稱“錫劇”。

錫劇的音樂抒情悠揚,有江南水鄉的優美風格。戲曲音樂

屬於曲牌板腔復合體,具有雌雄腔分離的顯著特征。錫歌劇樂隊最初只有

壹個二胡,現在除了二胡,還有琵琶,三弦,小提琴,笛子,笛子,中國胡,小提琴。

大提琴伴奏。打擊樂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

著名劇目有傳統劇目《雙推磨》、《祠堂認母》、《安堂相會》、《李夢》

君,明珠塔,雙珠鳳,還有現代戲紅花歌,海島女民兵。

當代錫劇有許多著名演員,如姚澄、、梅蘭珍、、王、、王等。

、楊、吳亞彤、薛景珍。

無錫是錫劇的發源地。錫劇在清代流行於無錫農村,民國初年進入城市。錫劇最早的名字叫《譚春天》,起源於無錫羊尖、嚴家橋壹帶的農村,由民歌演變而來。早期以采茶燈、花鼓戲的形式演出,故又稱“花鼓灘泉”。解放後,在錫劇藝人的共同努力和其他文藝工作者的幫助下,錫劇在表演藝術、音樂唱腔、舞臺美術設計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成為江蘇省的主要劇種和華東三大劇種之壹。

錫劇,俗稱“無錫灘泉”,(據文獻記載:清代乾隆至嘉慶年間(1736-1820),灘泉流行於無錫、江陰、武進城鄉。)在蘇南地區極為流行。解放後,逐漸從原來的太湖地區擴散到長江三角洲。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錫劇的“黃金時代”。上海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賢,浙江的嘉興,安徽的郎溪,都有40多個錫劇團。成為華東三大劇種之壹,江蘇主要地方劇種之壹。目前,江蘇省有十多個錫劇團。錫劇在民國時期稱為“新戲”,抗戰時期稱為“文藝戲”,建國前後稱為“長戲”。1954年“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後才統稱為“錫劇”。

無錫灘泉原名“無錫東鄉調”或“東鄉小曲”。巫溪縣東北鄉楊戩嚴家橋,擅長唱民歌。東鄉調原是農民自唱自娛的民歌小調。它從太湖之濱流傳開來,受到說唱文學形式的影響,特別是巫溪縣農村特有的民間舞蹈“跳彩茶”,在“灘春戲”中初具雛形。它和吳歌有血緣關系。當時葉聖陶先生在北京觀看錫劇演出,稱贊為“太湖紅梅”。

錫劇的特點是植根於農村,與農民關系密切。感情純樸,語言生動,地方色彩濃厚,既是地方戲曲之花,也是膾炙人口的農民戲和農民文藝。

無錫海灘泉是由民歌發展而來的。其特點如下:第壹,錫劇保留了唱山歌的本色。至今錫劇的唱法都是用自己的聲音來唱,與壹些地方戲真假聲結合的唱法不同。二、錫劇音樂的結構是調起、板清、調落。只不過曲調起起落落時有音樂伴奏,中間全是清唱。胡琴不需要蓋腔,唱詞比腔多,只是開頭和結尾略多,基本上是敘事民歌的風格。第三,歌詞是口語化、大眾化的大眾語言,有的則是民歌和民謠的合流。它起源於民歌,在流傳過程中受到“彈詞”、“玄卷”、“因果律”的影響,逐漸發展成為錫劇。

錫劇歷史

錫劇的形成和發展,在譚春天階段,大致分為三大演變過程,即:二人轉階段、小場戲階段和大場戲階段。

“對偶戲”:表演形式比較簡單,凡是兩個人、壹男壹女壹起唱的表演,都叫“單對偶戲”;兩個男的壹組,兩個女的壹組壹起唱,叫“雙對戲”,然後就有了“散對戲”的獨立表演和“頭對頭對戲”的連貫表演,壹開始她在田頭或打谷場上唱,不設舞臺,不化妝。後來她拼湊了四張八仙桌,或者用凳子、門板、長生板組裝了壹個舞臺,在後臺化了妝,化了壹點妝。當時的女演員都是男扮女裝,給新郎新娘穿臨時借來的衣服。壹開始沒有使用任何道具,男丹用手帕,年輕學生用折扇畫出各種動作。唱歌時,丹嬌先出來,唱四句“開場”,小步扭斜方向,移到另壹個角落。這種變換位置的唱法叫“走來走去”,照顧了很多觀眾,至今還保留在傳統的表演節目中。“對偶戲”主要由“蕭聲、肖丹”或“小醜、肖丹”組成,所以又叫“三小戲”表演主要反映農村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大多反抗封建婚姻和舊禮教,有的嘲弄地主階級。表演樸實真誠,生活氣息濃厚,語言生動有趣,是無錫灘泉的原始形態。

“合戲”:清末由於“分戲”的發展,內容增多,事件復雜。沒有三、四、五個演員同時出場,就無法應對和突破,於是“合拍劇”開始出現。在發展過程中,可分為“小領域”和“大領域”兩個階段。

前壹個階段叫做“小領域”。演員越來越多,戲份也越來越多,劇中對環境、地點、時間轉換的限制也消除了。到了清末民初,後期稱為“大同”,即大部分演員同時登臺,甚至有十幾個演員表演。“小場”是下鄉演出的產物,“大場”是進城的產物。入城後,大部分劇目采用了《宣卷》(寶卷)中的故事,對彈詞故事的吸收也很明顯。壹方面,城市中戲劇交流方便,容易接受其他藝術、電影、戲劇、曲藝的影響,使灘純戲劇的形式發展壯大。另壹方面,在表演內容上,“堆笑”時期的劇目逐漸消失,農民開始退出舞臺,最終完全讓位於兒子、夫人和妻子。城市反過來影響農村,這是錫劇發展的壹個重要轉折點。

20世紀20年代初,開始出現“京春聯合班”,即譚春隊與京劇演員的合作。由於錫劇藝人的需要,壹些從沒落的京劇隊伍中走出來的演員自然轉向錫劇班做業務指導。1927左右,已經形成壹種氛圍,比如在秦香蓮,陳世美唱京腔,秦香蓮唱春調;《玉堂春》中,王金龍去醫院時唱的是《春調》,蘇三“解脫”時唱的是京腔,也就是所謂的“雨夾雪”。20世紀30年代初,宜興人何曾在京劇團點燃壹盞油燈。他工作了二十年,天天看京劇,記住了很多京劇。後來加入李廷秀李氏家族班當“皮箱”(服裝總管),把《換刀殺妻》、《貍貓換太子》、《胡奎賣頭》等京劇帶入錫劇,排名第壹。黃是京劇界的元老,轉行錫劇後壹直從事錫劇工作。解放後,她成為無錫錫劇團的壹名老兵。

“無錫灘泉”形成的時間,在道光五年(1825)出版的《園中談》中有記載。此時的海灘泉已經用“新奇”取代了“老戲”。20世紀50年代,蘇南文聯舉辦了藝術家培訓班。錫劇老藝術家周友良說,他父親十多歲的時候(指道光十年左右)就在無錫農村看過譚春戲。更早的時候,唱《沙灘春光》的多是竹工、木匠、瓦工、縫紉工等。他們在農忙時生產,在農閑時唱歌。他們都是唱山歌和“調采茶”的能手,在春節和村裏的“等秋齋”(慶祝豐收的活動)時被邀請去唱歌。後來有了季節隊,旺季班,淡季班,四季班,出現了半職業和職業班俱樂部。

《任擎雷抄》根據“探春”的名稱說:“探春藝人以彈唱為業之壹。”於是,“灘”就是“說話”的意思,“泉”就是“唱歌”的意思,“灘泉”其實就是“說唱”的意思。

“無錫聞喜戲”的誕生,進入了聞喜戲的階段,這是又壹個重要的轉折點。1935江蘇禁止沙灘溫泉。江蘇省第壹區偽黨務指導員辦公室命令巫溪縣黨部嚴令取締“淫穢劇”。9月27日,無錫壹中、中東、中央、瑤姬等戰區在報紙上聯合發表宣言,指責當局“不改善、不阻止灘泉改善,對不起無錫社會”。同時,各戰區聯合向偽省黨部、偽省教育廳聲明“誓死抵制任何不公正待遇”,要求其“派員赴無錫調查處理”。65438年10月5日,偽滿省黨部委員潘來調查觀看。無錫第壹站在《人民日報》和《錫日報》刊登廣告,用“無錫文藝劇”的名字演出《柯寶橋》。潘委員在評審後表示“非常滿意”,並表示“無錫文藝和戲劇在藝術和社會教育方面的評價很高”,“如果海灘泉能做到這壹點,那就絕對不壹樣了”,並對壹份關於無錫文藝和戲劇改進的意見書表示贊同。

無錫文學戲劇改良委員會隨即成立,並聘請當時在無錫蛇橋的江蘇省立教育學院戲劇系教授顧為委員(顧教授是浙江上虞人,20世紀20年代初與等人在滬組織成立了戲劇協會,還與、鄭振鐸等人成立了人民戲劇協會,影響很大)。在顧的主持下,無錫文戲改良委員會討論了徹底改革無錫文戲的方案,發布了征求社會各界批評改良的意見,制定了培訓《談春》演員的措施,並計劃定期出版專題研究專刊,使無錫《談春》進入了文戲時期,開創了戲曲的新局面。隨後,蘇州成立了“蘇溫戲改良協會”,上海成立了“常溫戲改良協會”,江陰成立了辦事處。後來文人戲逐漸衰落,錫劇又分為“錫幫”(包括江陰、蘇州、常熟)和“長幫”(包括宜興),定名為“長戲”。

在其發展的每個階段,錫劇都產生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劇目。據江蘇省地方劇院19610發布的《錫劇老藝術家座談會》、《錫劇傳統作品座談會》統計,錫劇傳統作品約277部。

1.堆戲時期的劇種約有60種,是譚春戲時期戲的劇種。其中,有壹些帶有“賣”字的劇種,如“賣餛飩”、“賣桃”、“賣餃子”、“賣花”、“賣草”,也有壹部分是吸收和改編自蘇壇的。有壹些“摘”劇,比如摘毛桃、摘菜心、摘石榴,也有壹些“借”劇,比如借汗巾、借鬥篷、借黃糠。這些劇大多以農村民間日常生活中男女之間的愛情和歡樂故事為題材,屬於農村小劇。這類劇涉及男女之間的曖昧關系,往往占很大比重。據女花旦楚介紹,有些劇長期受到老壹輩藝人的抵制,很快就退出了該劇,如《母女挑菜》、《土地上賣餅》等與父子同題材,只聞其說,內容不詳,有的則只有劇名,情節難尋。還有壹些看藝人功力的戲,比如《盤陀山燒香》。在燒香的路上,遇到三百六十行,就要唱出各行各業的特色,比如算命、相面、賣拳、剃頭等等。,而且壹定要用各地方言唱。

二、該劇同期劇目約102部,為譚春戲後期錫劇劇目。其中“姬”的戲份很多,如牙痕、燒骨、咬舌、灰蘭、藍衫、金環、鯽魚、紅鞋等。這些劇的主題從農村現實生活轉向了古代生活,人物形象顯著增加。

第三,京派和何春派時期的劇目約有34部。京劇藝人的介入帶來了壹批京劇劇目,錫劇主要吸收文人劇,從才子佳人和公案劇開始。如《呂布與丟辛的故事》、《蓮花燈》、《赤鬃烈馬》、《宋武殺嫂》、《薛剛燈節》、《玉女奴》、《割經堂》等。,大多是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產品。整部劇的表演依然充滿了錫劇的語言特色和鄉土氣息。如《昭君出塞》、《陳杏園與範》(即二李)、《楊迪看瓊花》等。,主要穿插“采茶”、花燈、花鼓、小曲等蘇南民間舞蹈。其他劇目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玉簪記》都是在越劇的影響下移植過來的。

第四,掛靠臺灣的劇大概有29部,每部10-20不等。如《火燒紅蓮寺》、《野河邊的女人》、《包公安》、《貓王》、《斷頭臺》等。,演出的重點就轉移到了機關布景和燈籠上,所以通常被稱為“彩戲”。在這類劇中,往往會出現“空中飛人”、“泳池女郎洗澡”、“骷髏舞”等以新奇取勝的場景。連豬八戒、蜘蛛精都在絲洞,和大公主在鹿臺上喝酒取樂,看“西舞”。其內容多為超自然荒誕的故事。但也有壹些“尋迷劇”,與占領時期的群眾心態有關,從側面反映了民眾反抗的呼聲。

五、彈詞劇,約39部,這些彈詞故事是民間最熟悉的軼事、傳說、傳說,演出效果良好。如《明珠塔》、《孿生珠鳳》、《玉蜻蜓》、《白蛇傳》、《孟麗君》、《孟姜女》、《何文秀》、《楊乃武與白菜》、《金鳳凰的描寫》等。,因為彈詞的篇章風格與描寫、敘事、歌詞、戲劇接近,所以可以在不大幅改變故事結構的情況下搬上舞臺。

六、時尚劇,有七部。比如哭笑不得的因緣,海棠,射顏,黃慧如和盧根榮,惡業的女單幫等等都是改編自電影和小說,有的來自滬劇,俗稱“西裝旗袍戲”,有的來自滑稽戲和通俗戲。

七、地方戲,有六部戲。如《布王靈》、《陳阿健》、《三桿黃瓜》、《仙營橋》等,都是根據當地的事實和民間傳說寫成的,深受觀眾的歡迎。

錫劇演唱

錫劇是壹種善於抒發情感,具有江南水鄉味道和特色的劇種。它的詠嘆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狀變體結構,上下句之間常插入壹個或長或短的空白板。主調是春調。20世紀30年代還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調(由蘇彈、評彈演變而來的說唱調)的零陵調,蘇彈、屈伸的迷調、三角板,京劇的高八子、【春調】、【紫竹調】、【九環】、【繡兜】。新中國成立後,音樂家和演員密切合作,統壹了錫劇的音樂風格並區分輕重緩急,先後改編創作了多種板式唱腔。改革後的錫劇音樂面貌煥然壹新,曲調柔和、流暢、輕快,具有“江南絲竹”的特色。伴奏樂器以二胡為主,副二胡為輔,琵琶、三弦、揚琴為輔,笛子、簫等管樂器也開始伴奏演唱。

  • 上一篇:現代人怎麽唱傳統詩詞
  • 下一篇:男朋友骨子裏的傳統文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