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保險
2007年,保險業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幹意見》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從構建和諧社會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大局出發,積極推動各級政府出臺發展農業保險和涉農保險的政策措施,使中央和地方政府對農業保險的政策性補貼邁出實質性步伐。
今年,中央財政安排65438+億元,在吉林、內蒙古、新疆、江蘇、四川、湖南6省區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包括玉米、水稻、大豆、棉花、小麥和能繁母豬在內的五種作物被納入補貼範圍。
除中央財政補貼的6個省外,24個非中央財政補貼的省、市、自治區安排了生豬、能繁母豬、家禽、役畜和當地主要農作物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使中央和地方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金額達到20億元。預計今年全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有望突破50億元,增速將是去年8.46億元的6倍,農業保險業務收入、農業保險承保面積、承保範圍等主要指標將徹底改寫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歷史。
除了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的農業保險業務,保險監管部門和相關保險公司也在涉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其他領域進行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中國保監會在福建和浙江啟動了政策性農房保險制度。在各級政府的引導下,農民積極參保,保費由省、市(縣)財政和農民個人共同承擔。這壹保險制度不僅提高了農民災後重建的能力,而且對完善政府救災體系也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積極為農產品出口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及相關服務,已為28個省、市、自治區的近3000家農產品出口企業提供信用保險保障,保險金額近6543.8+000億美元,進壹步增強了農業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
在農村醫療和養老保險層面,積極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試點。僅上半年,保險業就在121個縣市參與新農合試點,參合人數達2760萬人,籌集合作醫療基金167億元,提供補償7.5億元。15省市開展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業務,累計發放養老金30多億元,為被征地農民提供了穩定的養老金和生活保障。同時,保險業也適應了農村市場的特點,推出了小額簡易壽險等產品。
今年以來,各級保險監管部門和相關保險公司充分利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和發展的若幹意見》的契機,積極配合各級政府的農村經濟發展政策, 使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能夠從農村保險業務的發展實踐中逐步重視保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為保險業的發展提供政策傾斜和科學指導。 因此,農村保險的快速增長既包含政治價值,也包含社會價值,這是2007年中國保險業的重要收獲。
標準化
今年,中國保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完成了《保險標準化工作指南》、《保險術語(新增和調整部分)》、《保險基礎數據目錄》、《保險行業機構代碼編碼規範》、《保險業務代碼集》、《再保險數據交換規範》和《銀行保險業務財產保險數據交換規範》。在七項標準中,《保險標準化指南》不僅規定了保險標準化的目標、原則、方法、組織結構和操作程序,還對保險標準的編制程序、原則和方法提出了基本要求,是制定標準的標準。保險基礎數據元數據目錄、保險業務代碼集和保險行業組織機構代碼代碼規範作為我國保險行業標準體系框架中基礎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化工程建設的基礎標準,也是制定行業監管標準、統計標準、行業內和行業間信息交換標準等其他標準的重要基石。《再保險數據交換規範》作為首個明確再保險公司與直接保險公司數據交換原則的標準,將達到統壹再保險業務中業務報文標準和跨專業技術報文標準的目的。《銀行保險財產保險數據交換規範》主要規定了基於銀行保險財產保險的數據交換標準,將適用於銀行和保險雙方以及去年頒布的《銀行保險人身保險數據交換規範》,* * *將為銀行保險業務數據交換規範構建完整的標準框架。保險標準化戰略是保險信息化戰略和業務發展戰略的基礎。標準化水平直接反映了保險業的發展水平,是加強和改善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系統性風險的根本保障。
同時,保險業在關系公眾切身利益的重疾險、機動車輛險標準化建設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2007年,我國保險業完成了《重疾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標準》和新版《機動車輛商業保險行業基本條款》。重疾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標準統壹了重疾保險條款,明確了如何使用。重疾險?以成人命名的保險產品必須包含25種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6種疾病。
新版《機動車商業保險行業基本條款》的正式啟用,使相關保險公司可以選擇使用車險行業條款或自主開發車險條款,並可以在車險行業條款的基礎上開發補充車險產品和其他專用車險產品。重疾險和機動車輛險都是市場需求較大的保險產品。這兩類產品的標準化將對維護消費者利益、規範操作、簡化手續、便利投保、優化理賠、提升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水平起到積極作用。消費者和保險公司都將從中受益,而廣大的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無疑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標準化建設不僅有助於公眾了解、理解和相信保險,擴大在保險市場的業務份額,還將促進保險監管和經營的標準化,這是我國保險業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的壹項重要基礎工作。
合規管理
在初步形成償付能力、公司治理結構和市場行為監管相結合的現代保險監管體系的基礎上,保監會繼續完善保險監管體系,特別是著力提高三大支柱的執行力和約束力。
首先,成立了中國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標準委員會,頒布了子公司、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動態償付能力測試(壽險公司)、年度報告和季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等四項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制規則。對原《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第2號:貨幣資金和結構性存款》進行修訂,更名為《保險》。對從組織和制度上進壹步提高我國保險公司償付能力評價的科學性和償付能力監管的效率,建立以償付能力監管為核心的保險監管體系,完善保險公司內部風險管理機制,促進保險市場又好又快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其次,年內保監會發布了《保險公司獨立董事管理暫行辦法》、《保險公司關聯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保險公司內部審計指引(試行)》和《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指引(試行)》四個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規範性和指導性文件,進壹步細化了2006年頒布的《關於規範保險公司公司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的相關規定,增強了其可操作性和指導性。通過了《保險公司合規管理指引》和《保險公司總精算師管理辦法》兩項規定。
最後,保監會對2007年保險市場監管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重點整治保險理賠難、銷售誤導、價格競爭不合理、數據不真實等問題,加大對償付能力不足公司、市場秩序不良地區和違規行為突出業務的查處力度,進壹步完善規範保險市場行為的制度措施,推進行業誠信建設,提高行業服務水平。為規範執法,中國保監會編制了《保險監管行政處罰指導手冊》,對實施行政處罰反映的典型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
今年第三季度,各保監局共派出738個檢查組***2782人次,對774家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和保險中介機構進行了現場檢查。對186家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和保險中介機構實施行政處罰187起,同比增長130.86%;責令更換高管33人,同比增加153.85%;罰款735.65萬元,同比增加1.4031%;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12;吊銷執照1;警告40家機構,88人。
保險單位
2007年,中國三大保險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今年1.9上市的中國人壽,發行價格為18.88元,凍結資金8300億元。上市的開盤價是37元,收盤價是1.25元。今年3月1,中國平安發行價33.80元,凍結資金1.1萬億元,上市開盤價50元,2月25日收盤價107.72元。中國太保今年2月25日65438上市發行價30元,凍結資金2.8萬億,上市開盤價51元,2月25日收盤價48.17元。
通過三家保險公司的上市數據可以發現,凍結認購資金的規模越來越大。除了剛剛上市的太保,其余兩家公司目前的股價都大大超過了上市開盤價。保險股發行時凍結資金的數據顯示,社會投資者對保險股的投資熱情越來越高。同時,無論是發行價還是上市半年後的股價表現,都好於同期上市的銀行股。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已經成為中國股市的重要風向標,也是各大基金和機構投資者的重倉股。
保險股的投資熱潮壹方面說明社會投資者普遍看好中國保險業,另壹方面也說明中國保險業已經開始準備公開征求意見。事實上,上市保險公司是在包括被保險人在內的公眾以及行業監管部門的監督下經營和發展的。公眾監督保險公司的發展質量,行業監管部門監督保險公司的經營規則。如何通過強調質量、遵守規則的透明公開的運作模式,讓上市保險公司的股東在研究、分析、監督公司的過程中成為公司的客戶,是已經上市或即將上市的保險公司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當前,保險市場浮躁風氣依然嚴重,重保費規模,輕保險技術,重投資理財,輕保險保障,重機海戰術,輕人才素質,重銷售展業,輕風險控制,重理賠程序,輕售後服務;更註重投資收益而非承保利潤。因此,整個行業的發展質量和運行規則都面臨著許多需要解決和調整的問題。那些沒有解決質量和規則問題的保險公司就壹定不能為了上市而上市?開襠褲?拉什包裝成為公眾公司,壹旦外包裝出現紕漏,就會損害整個行業的形象。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今年,公眾關註度最高的保險業務是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以下簡稱?強制保險?),強制保險成為今年媒體出現頻率最高的保險術語。自2006年7月強制保險制度實施以來,社會各界對強制保險的討論和爭議頗多,2007年5月以來出現了階段性高潮。
由於我國擁有各類機動車1.5億輛,公共道路是最常見、最基本的交通渠道,強制保險直接涉及公眾的整體利益。公眾對強制保險的高度關註是正常的。強制保險制度旨在規範道路交通秩序,保護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權益。應該說是壹個對構建和諧社會有非常積極意義的制度。然而,由於?強制保險?在我國是壹項新制度,存在實施細則不完善、配套措施不到位、相關計算數據不足、運營管理經驗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需要通過相關立法機構、政府機構、保險行業和社會利益團體的關註和合作來解決。
中國保險監管部門和保險業本著對社會和人民負責的態度,面對有關強制保險的爭議,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主動公開與強制保險相關的運營數據,並通過聽證會公開征求社會各界對完善強制保險制度和費率的意見,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使強制保險的決策機制更加科學、透明和民主,使強制保險制度的完善和發展惠及人民。 正是保險監管部門和整個保險行業在處理交強險糾紛過程中所采取的積極主動的態度,使得廣大群眾從關於交強險的爭議和討論中進壹步了解和關註保險。因此,強制保險聽證的形式實際上成為宣傳和普及保險知識的有效途徑,使社會和群眾更加關註保險、監督保險,從而促進我國保險業的健康發展,發揮保險對和諧社會建設和人民福祉的作用。當然,另壹方面,交強險之爭讓我們在今後更加清醒和理性地研究和分析相關保險制度和規則在建設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諸多問題,充分了解因人們對保險的關註而日趨成熟的保險文化和保險理念,進壹步改進我們的工作,完善與民生相關的各項保險制度建設,學會因勢利導, 並借助社會對保險的熱情宣傳和普及科學的保險文化和保險理念,為我國保險業做好、做快、做強打下堅實基礎。
投資連結保險
今年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也傳遞到了保險行業。許多公司調整了產品結構,投資了連接保險和分紅型家庭財產保險,創造了壹些壽險公司和財產保險公司的收入記錄,保險產品連接的財富管理功能得到了進壹步挖掘。同時,產品結構的調整也帶來了市場結構的變化。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的高保費吸引了眾多投保人投資理財型保險產品,實現貨幣財富的增值。
央行連續六次加息,明顯降低了分紅和萬能產品的吸引力。去年以來,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為淡出市場多年的投連險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諸多利好因素促使投連險在儲蓄搬家的大背景下迅速成長為保險市場的重要力量。許多壽險公司競相推出新壹代投連險產品,壹些非壽險公司也推出了準基金產品。
新壹代投連險產品的特點是采用多賬戶方式,允許客戶根據風險偏好進行選擇,保險公司選擇資金投向表現較好的基金,銷售渠道主要采用公眾相對信任的銀行櫃臺或網上銀行。預計全年投連險產品業務收入接近400億元,比去年增長約550%,占當年全部壽險業務收入的8%。
保險業在今年的投連險業務中做出了科學的市場定位。其中,外資壽險公司以專賣店的形式與外資銀行聯姻,客戶導向在中高收入群體中大比例銷售高平均件保費的投連險產品,成為今年投連險市場的最大贏家。
由於中國壽險公司大多采用超市或百貨商場的經營模式,面對各類收入群體,在投連險業務上相對謹慎,僅在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的壹線城市謹慎推廣投連險業務,通過向基金產品和投連險派發專項紅利來捍衛分紅險的市場份額。
實際上,投連險是針對高收入群體的壽險產品。在按照監管部門要求滿足壹定比例保險保障條件的基礎上,充分滿足特定群體投資、理財和保險保障的雙重需求。中國的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學習百貨公司的專賣店來鎖定客戶群體。
因此,透過今年投連險的熱銷,有兩個問題值得認真思考:壹是如何對全國性大公司實施差異化管理;二是在銷售投資理財產品的過程中,如何恪守保險產品的個性。
外國保險
今年有壹半外資保險公司為了擴大市場而增加註冊資本,甚至有部分外資公司年內兩次註資。近30家外資公司在全國近60個大中城市設立機構,覆蓋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18。外資保險公司的產品可以從北方的黑龍江、南方的廣西和中部的河南、河北、安徽、湖北購買。同時,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南非、百慕大、香港和臺灣省的17家保險機構在中國設立了代表處。
目前,外資財險公司在上海、深圳、廣州的產品責任保險市場和國際貨物運輸等高科技保險市場占據主要地位;外資壽險公司通過與國際知名商業銀行的合作和嚴格的客戶導向,鎖定了相當壹部分高收入群體。外資壽險公司今年市場份額有望超過8%,外資壽險公司整體保險業務收入有望達到400億元。
憑借相對先進的管理技術、服務模式和精英的銷售團隊,輔以具有戰略眼光的市場公關活動,外資開始潛移默化地帶領國人對比中外保險公司。今年以來,外資保險公司及其代表機構協辦了中國高等保險教育論壇,發布了中國人壽保險指數,贊助了全國高校模擬保險法庭和京津保險論壇,並繼續向高校保險專業學生發放獎學金逾百萬元。許多外國公司還通過各種形式的沙龍和文體活動來接觸和影響現有客戶和潛在客戶。
外資公司在與本土保險公司競爭的過程中,大多通過差異化經營努力避免直接競爭,通過獨特的產品銷售策略、售後服務策略和社會公關策略吸引高端客戶。與外資同時進入市場的國內公司非常有必要從國外公司的發展過程中學習和理解競爭的真諦。
但是,外資保險公司的發展也存在嚴重的不平衡。兩極分化?現象。23家中外合資壽險公司中,年均保險收入近6543.8+0億元。外資股東來自歐美的中外合資保險公司大多發展良好,而外資股東來自亞洲國家或地區的中外合資保險公司發展現狀並不理想,有3家公司年保險收入在6000萬元以下。發展狀況不盡如人意的中外合資保險公司也有同樣的特點,中高層管理人員的本土化程度較低,使得其多年來仍排名市場墊底。
養老金和健康
目前,全國共有51家壽險公司,其中5家專業養老保險公司相繼開業,積累養老保險資金超過2000億元,形成了各類主體共同經營養老保險的局面。保險業開發了100多種養老保險產品,包括個人養老金、團體養老金和企業年金。
為加強養老保險業務管理,中國保監會發布了我國保險業第壹部部門規章《保險公司養老保險業務管理辦法》,對於推動養老保險專業化發展、促進產品創新、規範市場行為、保護被保險人和受益人權益、改善外部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同樣,保監會也對職業健康保險的發展給予了全力支持。PICC健康保險公司的業務增長迅速,保險業務收入是去年的近3倍,占中國專業健康保險市場的99%。
預計今年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的保費收入將與去年持平。如果加上商業保險通過委托管理模式積極參與新農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城鎮職工補充醫療保險等領域的經辦服務,基金規模約為60億元,兩項業務合計較上年增長約65,438+04%。
然而,我國養老和健康保險正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存在總體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低、外部經營環境有待改善等問題。事實上,中國的養老和健康保險業務有著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如何將這種需求轉化為現實的市場需求,需要我國保險監管部門和養老、健康保險專業機構深入研究。
目前,我國專業養老保險和專業健康保險機構的業務收入占全國壽險市場總業務收入的比例不到1%,屬於市場邊緣業務,部分專業養老和專業健康保險公司面臨生存困難。以健康險為例,如果剔除整體市場通過委托管理模式辦理的業務規模,今年全國健康險業務收入將比去年下降至少壹個百分點,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和專業健康險公司面臨著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局面。
由於商業養老和健康保險的發展將有效促進民生對保險業的依賴,因此,要實現商業養老和健康保險市場的突破,相關專業機構不僅要努力向政府營銷,還要從服務民生的角度為政府提供和設計政策。同時,保險監管部門和相關保險集團應?上馬送壹程?呼籲社會和政府充分認識專業養老保險業務和專業健康保險業務對民生的重要性,為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和專業健康保險公司創造良性發展的政策和市場空間。
總資產
活躍的資本市場不僅使投資理財型保險產品熱銷,也使保險資金運用進入歷史最好時期。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穩步拓寬,制度建設不斷加強。
受益於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和投資渠道的拓展,今年1-10期間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2.6萬億元,收益率為10.87%,為近年來最好水平。股票市場方面,今年年初保險資金直接入市比例由5%上調至10%。境外投資方面,保險機構可以購買外匯投資全球資本市場,投資範圍向金融衍生品放開。截至6月底,已有20家保險公司獲得QDII資格。另外,中小保險公司通過第三方理財直接進入市場。
面對中小保險公司拓展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呼聲,保監會適時出臺了資產管理公司試點開展第三方委托業務的相關規定。由於我國保險業是朝陽產業,保險公司的快速發展增加了對資本的需求,相關保險公司的股東不斷加大對所投資保險公司的戰略註資。年內,22家中外資保險公司和65,438+0家再保險公司增資擴股,40多家保險中介機構也加入增資擴股行列。此外,14家中外資保險公司獲準設立,近1000億元資本充實了保險業總資產。社會資本進入保險市場的意願非常明顯。
同時,今年以來保險業經受住了壽險保單到期給付和基金銷售相對集中的考驗,保險業務收入穩中有升。正是由於保險業務收入規模的增長、保險資金運用的良好收益和保險資金的持續增加,今年僅用了10個月,就使保險業總資產在上年基礎上增加了1萬億元,到2007年底保險業總資產成功突破3000億元。
保險業務規模對總資產的貢獻很大。在整體保險市場中,保險業務收入超過100億元的壽險公司數量沒有變化,去年依然是5家。強者恒強的市場格局沒有根本改變。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平洋和中國PICC控制了70%的市場份額。
由於缺乏差異化經營意識,國內二三線保險公司仍以模仿為基本發展思路,在產品開發、客戶定位、銷售渠道、服務模式等方面明顯不穩地跟隨大公司。因此,在社會資本和戰略資本普遍看好中國保險市場的環境下,投資者開始成熟,投保人開始成熟,而保險公司自身的成熟是滯後的。
以財險市場為例,低技術含量的機動車輛保險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有壹定技術含量的業務普遍萎縮。無論是國際貨物運輸保險,還是大型商業保險業務,在低費率的惡性競爭環境下,高技術保險業務收入逐年下滑,國際市場再保險難度加大,而外資悄然接手中資視為雞肋的高技術保險業務。因此,在保險業總資產快速增加的同時,保險業必須警惕專業技術水平的下降。任何具有長遠發展眼光的戰略資本,更看重的是保險業在某個技術平臺上形成的可持續發展實力。
保險中介
在2007年的保險銷售市場中,傳統的個人營銷和兼職代理人仍然控制著近80%的保險產品銷售渠道。而以電話銷售、網絡銷售、加盟連鎖保險中介銷售為代表的新型銷售渠道開始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電話和網上銷售模式以便捷、低成本的方式,極大地惠及了保險產品銷售給投保人的中間成本。如果能做到優質的售後服務和理賠業務保障,會吸引和穩定優質客戶,主要是中等收入群體。
保險中介連鎖銷售的典型代表是泛華保險服務集團與康華金融合作建立的全國加盟連鎖模式的綜合保險銷售服務體系。這種銷售模式的特點是獨立於任何保險公司,並通過獨特的?備份平臺+個人創業?開展保險中介業務的模式可以幫助客戶購買任何允許銷售的簽約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
由於個人營銷體系廣受社會詬病,兼職代理成本高,綜合理財趨勢似乎呼之欲出,國際資本對我國保險中介服務渠道創新充滿希望。
2007年,泛華保險服務集團作為亞洲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保險中介,股票代碼為CISG,發行價為16美元,募集資金達到65438美元+0.816億元。花旗集團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桑迪?威爾入股北京明亞保險經紀公司,成為這家成立不到三年的保險經紀公司的第四大股東;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收購北京百合保險經紀有限公司24.51%股份,並更名為蘇黎世保險經紀(北京)有限公司;中國最大的保險代理銷售連鎖企業中國中和公司表示,在獲得紅杉資本18萬美元後,將有可能在近期啟動第二輪融資。美國IDG風險投資基金向康華金融註資2500萬美元;美國安泰集團全資收購香港嘉健玉環,曲線進入內地保險中介市場。
保險中介市場的壹系列革命性動作只是開始。這些舉動不僅在挑戰個人代理人制度和兼職代理模式,也在挑戰保險公司的產品、服務、理賠等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