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夏陽傳統民俗迎媽祖。

夏陽傳統民俗迎媽祖。

?□胡賽彪

?中國著名的僑鄉夏陽鎮,迎接天上聖母巡遊全國,夏陽的元宵節是兩項重要的民俗活動。

三年壹次的迎媽祖習俗起源於中川村的迎媽祖活動,現在擴展到下洋鎮。中川村最早迎接媽祖是什麽時候,無法考證,但它的發源地在中川,大概與中川最早的華僑到南洋尋求媽祖的庇護和安寧,修建天後宮有關。

中川華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600年左右,約400年前,也就是胡十兄弟和胡趁熱打鐵漂洋過海來到沙撈越。據《中川史》記載,中川八祖聖人在唐子閣獻田造舟擺渡行人,修建天後宮,距今約335年,是康熙十七年(1678)。

原建於西覺寺左側,清時重修於岐山半側。天後宮掛在綠樹掩映的岐山腳下,緊挨著依山傍水的焦壇。景色幽靜宜人,景色優美。它經歷了幾次翻新和擴建。馬來西亞錫礦大王胡躍均的“重修天後宮”石刻、旅星詩人胡朗曼的“修天後宮碑”,矗立在應生亭旁,依山而建有“劉放碑”。天後宮的戶部像壹枚印章,用篆書刻著“弘仁”和“普濟”兩個字,是媽祖的爵位。

北宋劍龍元年(960年)3月23日,福建莆田市湄洲島誕生了壹位神奇的女性——媽祖。因為她從出生到第二個月都沒有哭過,所以被取名為莫林,綽號叫“莫娘”。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因颶風折斷船桅,墜海身亡,時年27歲。墨娘從小聰明,八歲開悟,熟讀文意。那時候,福建資本檢查的父親林是願意愛她的。長大後精通天文,精通水,精通醫學,立誌不嫁,慈悲為懷,壹心行善,濟世。媽祖壹生馳騁海上,扶危濟困,有求必應,救死扶傷,深受人們的愛戴和崇敬。它被提升後,被沿海人民尊為“海之女神”,並建廟祭祀,反復展示她的神靈。從宋高宗二十六年(1156)起,媽祖被封為“惠玲夫人”,宋、元、明、清共被褒揚36次,封號從“夫人”、“公主”、“天妃”、“天女”不等。時至今日,追求“真善美”的媽祖信仰已傳遍海內外。

明末清初,永定客家人前往東南亞尋求發展。起初,當他們的親戚送走“逾越”的人時,他們肯定會請他們吃水鴨,這意味著和平和壹路順風。為了保護親人的安全,沿海地區廣泛信仰的航海守護神媽祖逐漸成為客家山區人們信仰的神,下洋堂子閣的天後宮成為金鳳地區最著名的媽祖廟。

解放以來第壹次迎媽祖是在1996年,第二次是在2000年(媽祖廟在1996年被八·八水災摧毀,胡國防在1999年率先修復),第三次是在2003年,第三次迎媽祖是在胡國防當宰相的時候。2012 4月13日(農歷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1052生日的紀念日。夏陽鎮的迎媽祖活動是全國最盛大的旅遊。13早上6: 30,迎神隊伍在湯子閣天後宮前集中。早上7點,媽祖像開光儀式在中川唐子閣天後宮正殿舉行。首先,夏陽德高望重的司儀宣讀祈禱文。氣氛肅穆,儀式莊嚴。媽祖像開出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聲音很大。“以女神補天之功,海可為延河,清可屢贊封侯。於霞防洪後,復浪復浪,安瀾慶。”星馬詩人胡朗曼題寫的這副對聯,表達了海內外中華兒女對媽祖永恒的敬仰和美好的祝願。

遊行隊伍前方,綿延數裏,浩浩蕩蕩,蔚為壯觀。首先,團隊前往夏萍村接壇,並在壇上提供壹大壹小的媽祖轎子和“袁俊女神”牌轎子。媽祖心地善良,安詳安詳,接受了鄉親們的供奉,燒香。9點左右,媽祖遊行隊伍來到月街大橋旁的“夏薇祥和路補給場”,補給臺金碧輝煌。對聯上寫著:“賜福眾民而永勝,使四海富庶。”這時,路上的橋上擠滿了人。壹些村民在家門前擺好祭祀桌,點燈燒香迎媽祖,鞭炮齊鳴,鼓聲鏗鏘,照片和視頻踮起腳尖,內心隨著有節奏的鑼鼓起伏,激動不已。十幾個戴著草帽的ware隊員飛快地跑到醫院旁邊的小溪邊點燃了“三連”,空中傳來震耳欲聾的“砰砰砰”的聲音。會場前的方桌壹字排開。桌案上擺著雞鴨豬羊肉和各種瓜果糕點。香煙飄飄,燭光閃耀,紙錢呼呼作響,信徒們絞著手,彎腰禮拜,喃喃自語。在司儀嘹亮的歌聲下,戴著黑色氈帽、紮著紅色繃帶的祭司長們跪拜獻祭,村民們跟著獻祭,煙霧彌漫。

祭祀結束後,迎神隊伍前往新圩進行懺悔。在遊行隊伍的最前面,是負責驅邪開道的威武勇士,後面是由胡愈生、胡適南、胡、胡、胡等總理率領的籌委會成員,後面是高舉“避”、“肅靜”、“天佑聖母”、“護國利民無量”牌匾的儀仗隊,然後,身著紅衣、紅褲、 紅頭巾、紅雨傘、神腳隊、彩旗隊、鑼鼓隊、八音隊、舞獅隊、舞龍隊、腰鼓隊、號子隊、五彩車隊、尼姑隊、花環隊 ...魚貫而入,整個隊伍有上千人去拜神。

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景象是:五顏六色的車隊或中川牌樓、虎豹塔、虎豹別墅、慶忌樓的模型,或三條飛龍的展示,或孩子們高高坐著的八仙裝扮,裝飾著五顏六色迷人的花朵,孩子們戴著五顏六色的皇冠,搖著扇子,吹著笛子,仿佛他們就是神。有扮成穆的,有扮成孫猴子大鬧天宮的,有扮成陽門女人的等等。以前是四個人擡,現在是汽車擡,高達五六米。八仙的神仙們拿著他們心愛的東西,穿著古典風格的衣服,引人註目。外請的平和縣南盛女子管樂隊,白色短褲,壹襲紅帽披風,儀容整潔,擊鼓有節奏,訓練有素。壹眼就能看出,讓人感動的並不是客家的淳樸風格。岐嶺龍湖腰鼓隊、夏陽三腰鼓隊舞姿優雅,盡顯女性風采。中川的男子鑼鼓隊和浮石的女子鑼鼓隊,聲音洪亮,氣勢磅礴,難以分辨。舞龍隊的兩條火龍和金龍上下飛舞,騰躍穿插,盤旋造型,讓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歡迎上帝的人絡繹不絕。所到之處,鞭炮劈啪作響,火光四起,濃煙彌漫,震耳欲聾。孩子們被蒙上眼睛,年輕人在笑著拍照,老人在盯著看...

迎神全程路線如下堂子閣→夏萍村壇→夏薇祥和路壇→新街壇→沿河南路→中橋路→沿河北路→橫街→老街曹無壇→僑興大道→華僑新街→農貿市場→溫泉路→祥和路→安定路壇→胡愛香亭→省道203 →富川村壇→中川石牌樓→和諧坊→

神駕所到之處,鑼鼓喧天,管樂悠揚,槍炮齊鳴;祭壇和宮殿前有許多香案,供品如山。四鄉八鄰數萬人聚集觀看,人潮空空,盛況空前。從高舉的牌匾可以知道,參賽隊伍主要有:中川村、明清、安定路、夏薇香河路、李記、夏萍村、絕川村、富川村、富坑片(含富石峽、塘可裏、上寶坑、好石柯、岐頭、青坑、胡寶)、謝豪片、下洋新街等

中午12左右,浩浩蕩蕩的迎媽祖隊伍抵達中川宮(虎豹別墅旁的大草坪),這是整個活動的高潮。虎豹大道,氣球高高飄,彩旗飄揚,人流如織,車輛如水。中川宮的燈籠閃爍,彩帶縱橫,渲染出濃濃的節日氣氛。紅色橫幅用金色寫著“中川宮天上聖母”,兩邊對聯寫著:“聖母享虔誠,媽祖護良。”宮前香案如林,供品如山,朝拜虔誠,場面壯觀。龍巖電視臺等媒體跟蹤拍攝報道。皇宮對面搭起大舞臺,三天三夜上演漢劇。主要劇目有《打八仙》、《拜花堂》、《儒生傳奇》。夜晚,煙花燃放,舞臺上歌聲悠揚,看漢劇的人密密麻麻。中川全村沈浸在“火樹銀花夜不停歇,歡騰已過”的節日歡樂中。

三天後,覺川村迎來了媽祖女神的轎子,由全體村民進村祭拜,充分表達了僑鄉人民對媽祖的真摯熱愛。媽祖訪洋慶典到此結束。最後,媽祖轎子被恭敬地送回中川唐子閣天後宮,媽祖三年慶典圓滿成功。

  • 上一篇:粵劇的歷史和演變
  • 下一篇:美食家評價食物的句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