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浪鼓
撥浪鼓
中國最傳統、最古老的玩具之壹。據史料記載,早在周朝就已問世。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
豬鬃男
豬鬃男
由粘土、稻草、棉花、彩色衣服和豬鬃制成。鬃毛男身高約9厘米,均以皮影戲和京劇中的人物為角色,塑造不同的形象。演奏時,將鬃毛人放在銅板中,輕輕敲擊銅板,鬃毛人就會隨著銅板的聲音有節奏地旋轉。在底座的幫助下,在鬃毛上附著壹圈大約兩三厘米長的鬃毛。鬃毛是有彈性的,由於排列角度的不同和擊打銅板的力度,鬃毛可以向前或向後旋轉。因為它和清明劇壹樣有趣,老北京人親切地稱之為“盤中戲”。
面團雕像
面團雕像
以面粉為主要原料,加入各種顏色,擠出不同形狀的人。老北京的大街小巷都有賣,尤其是白塔寺、護國寺、東嶽廟等較大的廟會。是當時最喜歡的小觀賞和擺設。目前故宮裏還珍藏著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欣賞的面塑。
稻草玩具
稻草玩具
這是壹個稻草做的玩具,過去北京的孩子們經常玩。它是由壹種叫做馬立安的稻草制成的,所以它也被稱為馬立安玩具。
矛
矛
木制玩具。其造型仿照古代兵器長槍;木頭做的。這種玩具簡單、輕便、無害,是老北京男孩子們喜愛的玩具。至今還保存著。
風箏
風箏
又稱“紙風箏”;它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砍柴供喜鵲騎行的記載。在古代,風箏多為戰爭服務,成為有效的通訊工具。風箏作為壹種民間娛樂工具,最早見於宋代畫家蘇漢臣的畫中。在明清時期,人們要在清明節前後出門放風箏。當時北京最有代表性的風箏是“黑鍋底”和“瘦腿”。
空竹
空竹
由竹木制成,中空,故名;清代與空鐘混用,俗稱響葫蘆;江南也叫拉鐘。它是產於北京和天津的最著名的壹種。空竹分為單輪(木軸壹端有圓盤)和雙輪(木軸兩端有圓盤)。雙輪空竹比單輪空竹更容易操作。圓盤周圍的哨聲根據每個圓盤上哨聲的數量分為壹個作為低音孔的大哨聲和幾個作為高音孔的小哨聲。
說起劇場,劇場歷史悠久——據《辭海》“劇場”詞條記載,公元前西漢時期,就有露天廣場,進行樂舞雜技表演,這是露天劇場的雛形。據《金悅誌》記載,當時京都洛陽有壹座叫平樂觀的鼓樓,經常上演數百出戲。平樂的概念,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代的早期劇場。
隋唐時期,數百種戲劇蓬勃發展,當時的表演都在寺廟中進行。各個寺廟裏的“戲樓”和後世的“廟臺”,成了演出上百種戲曲的戲樓。據《隋書樂記》記載,公元606年正月,楊迪下令將全國各地的數百出劇目集中到洛陽進行演出,並在皇宮外搭建“觀戲棚”,供皇帝和貴族觀看。這座雅致的室內劇場,當時被稱為“舞宴”、“錦宴”。到了宋代,戲劇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時期,技術成熟,劇目多樣,商業劇場開始出現,稱為“邀棚”、“勾欄”或“瓦棚”,即以欄桿隔開的簡易劇場。
遼金元時期,老北京的戲臺多設在寺廟裏,門口掛著壹紙單子,標明當天要上演的劇目。那時候舞臺已經建好了,在前面很顯眼,三面都可以看。臺前有帳篷,臺後有墻,上下兩道門進出,已經有了中國傳統戲劇的基本形態。到了北京明朝末年,臨時劇場已經被固定劇場所取代,成為後世劇場建築的源頭。
清代時,劇場的建築規模更大,劇場內的裝飾和布局也更為精致。在紫禁城裏,寧壽宮有尹暢亭戲臺。慈禧六十大壽,在頤和園花了765,438+20萬兩銀子,修建了德和園劇場、宏偉的三層戲樓、戲服樓、樂毅廳、戲樓等。,前後進院,占地3800多平方米。
舞臺的設計很獨特,上面有天井,下面有井,舞臺上有滑輪。能在演戲的時候“從天而降”,從地下“鉆鬼”,在當時是相當神奇的。在這個劇場裏,宮內的宦官劇團和宮外的譚鑫培、楊月樓的三清班、同春班經常演出,而慈禧喜歡看黃鶴樓、定軍山、英雄、四君子、金山寺。相傳慈禧是壹個戲迷。她經常住在頤和園,整天在德和園看戲。她從不疲倦。十三年來,她看了兩百多部不同內容的劇。
民間從清初開始,北京的會館裏就有了茶園、茶館操場和戲臺。當時按照不得影響宮中貴族寧靜生活的規定,都設在外城,所以大部分劇場都集中在前門外的繁華鬧市。
清朝早、中、晚三百年間,有當時所謂的“四大名園”:早期的有太平園、思怡園、月明樓、茶家樓;中期建立了防虎齋、蓬萊軒、升平軒、漁光和茶樓。後期建立了廣德樓、廣和樓、三清園、清樂園戲曲園。
所謂查家樓、廣和查樓、廣和查樓,就是最早最有名的“查樓”。茶樓原為明末鹽臣查氏的花園。《陳語安簡史》上說:“茶樓在肉市,是明代巨室茶事所建的劇場”。起初,查的後人把花園改成了茶園,建了壹個小戲臺。賣茶的同時,藝人們說評書,表演雜技。清同治年間易手,由北京東郊“地瓜王”王敬齋經營,改名為“廣和樓”,增加了舞臺面積,經常邀請好劇團演出,成為老北京最早為老百姓演出劇目的劇場。、梅蘭芳、馬、譚、秋、等。都是在這裏連續表演的。
起初,廣和樓等劇場的布局是“茶園”式,配有茶點:臺前有兩根大柱子,臺前有壹張長桌或幾張方桌,兩邊有大板凳。茶壺、茶碗和食物可以放在桌子上,人們應該側身坐著看戲。兩個門廊下和後排都是散席的大板凳,樓上和前排都是包廂,包廂後面都是散席。直到20世紀20年代,劇院裏的座位才改成壹排排的長椅子。剛開始不允許女性進劇場,漸漸的男性坐在樓下,女性坐在樓上。最後,男人和女人可以坐在壹起看戲。
當時劇場裏除了拿喇叭的吆喝,還有前臺的“三條線”,即茶水線、小賣線、毛巾把手線。正如侯先生的相聲中所描述的,當時劇場裏壹片嘈雜,有泡茶倒水的,有賣煙賣花生瓜子的,有扔毛巾的,直到大結局開始才安靜下來。
民國以後,倡導新的文明風尚,脫離封建傳統的舊習,夜間演出北京第壹家劇場,文明看戲,也營造了女演員可以和演員同臺演出的新氣象。在內外城新開了劇院,如長安大劇院、吉祥劇院、開明劇院、第壹舞臺、華北劇院等。,演出反封建的新京劇、新評劇、話劇等文明劇目。著名的女演員如劉曾在華北劇院轟動壹時,曹禺的《雷雨》和《日出》也曾在長安劇院和北京飯店上演。
另壹方面,會館戲樓反映了北京戲劇和戲曲的發展史。在清代,城南有許多大殿,如正義寺殷浩殿、湖廣殿等。,所有這些都有舞臺,用歌劇和其他節目來娛樂村民,以聯絡感情,促進商業交易。最早建於1667前門外西江邊的正壹寺殷浩會館,規模雖小,但院落、戲臺、柱子古色古香,成為老北京獨壹無二的會館劇場。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余叔巖等大師經常出現在京昆劇、曲藝、雜技或舉行教會會議中。如今,正壹寺銀殿更名為正壹寺戲樓,仍有外國戲曲演出,是老京戲園中保護最完好的古戲樓。
解放後,市內建起了首都劇場、天橋劇場、人民劇場、北站劇場等大型現代化劇場,原長安大劇場也進行了大修、搬遷和擴建。原劇團並入中國京劇院、中國評劇院、北京京劇團、北京曲藝團等演出團體,堅持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古今並舉的方針。多年來,演出了許多京劇、評劇、戲劇、戲曲、曲藝和歌舞節目,每個劇場都成為不可或缺的文化陣地。首都劇場和原青少年宮,50年代初,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和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上演了《龍須溝》、《長征》、《屈原》、《雷雨》等優秀劇目。
著名京劇評劇藝術家還創新性地編排和表演了許多新老劇目。天橋劇場經常上演歌劇和歌舞節目,如《白毛女》和《茶花女》。目前,北京的劇院、劇場、設施、建築和劇團的舞臺技術裝備與時俱進,演出豐富多彩。影劇院已成為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此外,國家大劇院即將竣工,它將成為全國最高的高科技藝術殿堂。未來將演出藝術品位高、國內外矚目的芭蕾舞、交響樂、戲劇、歌舞等優秀節目。國家大劇院的建成,不僅將為藝術家和觀眾提供壹個展示和欣賞藝術的舞臺,也將是首都中心區最大的文化休閑廣場,與北京壹道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