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疾病是指發生在肛門和大腸的疾病,大多數發生在肛腸段。常見的肛門疾病有痔瘡、肛裂、肛門弛緩、肛周膿腫、肛門乳頭狀瘤、肛門隱窩炎、化膿性汗腺炎、肛門狹窄、肛門失禁、肛門濕疣、肛門濕疹、肛門瘙癢癥、肛周神經性皮炎、肛門接觸性皮炎、肛門白化病、肛癬、肛門閉鎖、肛門炎癥、恥骨直腸肌綜合征、骶尾部畸胎瘤、肛門良惡性。直腸類癌、直腸息肉、脫肛、直腸炎(潰瘍性、放射性、淋球菌性、非淋球菌性、非特異性等。)、克羅恩病、直腸陰道弛緩、直腸腸套疊、肛門直腸損傷和異物、糞便嵌塞、肛門直腸神經官能癥和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征。
肛腸科的幾種常見疾病
第壹,痔瘡
痔瘡的傳統概念是直腸末端粘膜下層和肛管、肛緣皮下靜脈叢擴張、曲張形成的軟靜脈團,而現在主要理解是肛墊病理性肥大、移位,肛門周圍皮下血管叢淤血形成的團。根據表現形式和部位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
1、內痔:是肛墊、血管叢、動靜脈吻合口等支撐結構的病變和移位。
內痔主要表現為便血和腫塊脫垂,可合並血栓形成、嵌頓和排便困難。根據內痔癥狀的嚴重程度,分為四個階段:
I期內痔主要表現為排便時有血或滴血,排便後血止住,無脫垂。
ⅱ期內痔主要表現為便血頻繁,排便時痔核脫出,排便後自行回縮。
三期內痔主要表現為便血、排便或長時間站立、咳嗽時痔核脫出、疲勞、負重大,不能自行回縮,需用手恢復。
四。內痔便血少,痔核持續脫出不能回縮,有時表現為嵌頓。
2.外痔是齒線遠側皮下血管叢擴張、瘀血血栓形成或組織增生。根據組織病理學的不同特征,外痔可分為結締組織型、血栓型、靜脈曲張型和炎性外痔四種類型。
結締外痔:主要表現為排便後肛門異物感或肛門清潔困難,分泌物過長時可出現肛門潮濕瘙癢。
靜脈曲張性外痔:主要表現為肛門腫脹不適,排便時明顯,肛緣可見不規則腫脹,皮膚呈暗紫色,摸起來柔軟。
血栓性外痔:壹般表現為排便後肛門邊緣突起的圓形腫塊,疼痛劇烈。可以看到肛緣有壹個深紫色的腫塊,摸起來很硬,很痛。
炎性外痔:主要表現為肛門灼痛、潮濕、瘙癢,排便或活動時明顯。
3.混合痔:是內痔和相應的外痔血管叢相互融合形成的壹個整體。主要表現為內痔和外痔並存,重度混合痔可表現為環狀痔核脫出。
二、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是由肛腺感染,膿性擴散至肛周間隙而形成的膿腫。肛腸疾病發病率占25%,多發生在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
肛周膿腫主要表現為肛門疼痛、排便困難,常伴有寒戰、發熱等全身癥狀。局部可見腫脹,按之有波動感。
肛周膿腫壹旦化膿,應及時切開引流,防止膿腫進壹步發展擴大。
三、肛瘺
肛瘺,簡稱肛瘺,是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破裂形成的遺腹癥。其特點是直腸內外管道相通,兩端生瘡稱為瘺管。直腸內的瘡是肛門外的內口和外口。肛瘺的發病率占肛腸疾病的1.67-3.6%,好發於青壯年和嬰幼兒。
肛瘺約95%是由肛周膿腫發展而來,是由有效的肛隱窩感染引起的,肛瘺是肛周膿腫破裂後形成的,可以說是同壹疾病的不同階段。
肛瘺可分為單純性肛瘺和復雜性肛瘺,根據病變部位可分為低位肛瘺和高位肛瘺。
需要註意的是,肛瘺壹旦形成,基本沒有自愈的可能,只能手術治愈,術後要堅持正確的換藥方法,防止假愈。
第四,肛裂
肛裂是壹種肛管皮膚慢性非特異性縱向感染性潰瘍。創面呈梭形或橢圓形,長約0.5-25px。是壹種常見病,占肛腸疾病的20%,僅次於痔瘡。青壯年頻繁。
早期肛裂傷口新鮮,裂緣整齊,底部較淺,呈紅色有彈性,慢性肛裂因創面反復感染常伴有肛乳頭肥大、前哨痔、皮下瘺,肉芽不新鮮,傷口邊緣堅硬呈灰色。
肛裂主要表現為肛門周期性疼痛、便血、便秘。肛裂痛是周期性的,排便時疼痛,排便後幾分鐘即可緩解,然後劇烈疼痛可持續數小時,壹般在肛管後部,其次是前部。肛裂大便出血可表現為血滴,或大便帶血絲,衛生紙帶血,顏色鮮紅,量少。便秘是因為疼痛對排便的恐懼,使糞便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吸收,形成硬便,而便秘又會導致肛裂的形成,形成惡性循環。
肛裂的治療原則是緩解疼痛,促進潰瘍愈合。早期肛裂可保守治療,如保持排便通暢、局部用藥、擴肛、註射等。慢性慢性肛裂要手術治療。
5.肛竇炎(肛隱窩炎):是壹種發生在肛門、肛竇和肛門腺的急慢性炎癥性疾病,常伴有肛門乳頭炎和肛門乳頭纖維瘤。它是肛腸疾病中非常重要的潛在感染病竈,約85%的肛腸疾病與肛竇感染有關。主要表現為肛門緊縮、觸痛、肛門隱窩加深等炎癥發生的地方。檢查顯示充血、水腫和分泌物。
六、肛門乳頭炎是人體的壹種慢性炎癥增生性疾病,可有或無纖維化,常伴有肛竇炎,是肛裂、肛瘺等的常見並發癥。,也可以單獨存在。
七、肛門乳頭纖維瘤檢測肛門乳頭瘤是由於糞便刺激和慢性炎癥對肛門乳頭的長期刺激。嚴重纖維化和增生增加並變硬。是肛門常見的良性腫瘤,有惡變傾向,主張早期切除。
八、直腸息肉
息肉是指中空器官向腔內突出、膨出的所有病變。
大腸息肉是壹個通用的診斷術語,是大腸黏膜隆起性病變的總稱。根據息肉的形態可分為寬基型、亞蒂型和蒂型。根據息肉的數量,單個息肉最常見。多發性息肉就是多發性息肉,100以上就是息肉病。
息肉往往是惡性的。如發現息肉,應立即切除,待組織學明確後再決定最終治療方案。
九、大腸癌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壹,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在整個大腸中,好發腫瘤的部位依次是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其中,直腸癌和乙狀結腸癌占60%以上。
直腸癌是壹種發生在齒線和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的癌癥。直腸癌的發病相對隱蔽。早期癥狀不明顯,缺乏特異性。隨著腫瘤的生長,相應的癥狀逐漸出現。早期主要表現為便血或排便習慣改變,如排便頻繁、內急、排便不暢等。中期可表現為腹痛、腹脹、大便稀薄,甚至排便困難。晚期,腫瘤侵犯周圍的前列腺。
關於直腸癌的治療原則,手術切除仍是最主要的方法,輔以放療、化療或免疫治療,以及中藥提高治療效果。
疾病癥狀
1、便血:可發生在排便前或排便後,或單純便血或混有糞便。
2、肛腸疼痛:由於肛門神經豐富且敏感,受到刺激後容易出現疼痛或劇烈疼痛。如果表現為刺痛、腫脹、灼痛、墜痛等。,可發生在排便時、排便後或其他時間。
3、肛門直腸膨出:是直腸病變局部刺激引起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輕者只看到局部的豐滿和下降;最壞的情況下,頻繁上廁所,排便後再次摔倒,非常痛苦。
4、肛門腫瘤脫垂:是指直腸或肛管內的突起或贅生物,經肛門脫垂,輕者僅在排便時脫垂於肛門外。嚴重者可在腹壓增高時脫垂,如咳嗽、下蹲、強行擡重物等。
5、肛門分泌物:可從瘺管溢出。也可從肛門排出或從肛周皮膚溢出。
6.肛門瘙癢:多是由於肛門及周圍皮膚受到刺激而產生的瘙癢不適。
7.腹痛:肛腸疾病的腹痛多集中在小腹和小腹,主要由腹腔和盆腔內組織器官的病變或功能障礙引起。
8.腹脹:結腸、直腸、肛管病變常可引起腹部脹滿不適。
9.腹瀉:患者往往大便次數較多。糞便物稀或水樣,也可見膿血。
常見姿勢
肛腸外科常用的體位如下:
(1)側臥位:通常采用左側臥位,有時由於患者身體原因或診療需要,也可采用右側臥位。正確的側臥姿勢是臀部緊貼床,臀部和膝蓋上部屈曲90度,臀部和膝蓋下部屈曲45度。該體位適合肛腸小手術或重病、年老體弱患者的檢查;
(2)膝胸臥位:患者屈膝,跪在床上,肘部緊貼床面,胸部盡量下壓,臀部擡高。這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查姿勢,但不能持續太久,不適合重病患者或老年人。
(3)蹲位:患者蹲下深呼吸,強行增加腹壓,排便,適用於直腸脫垂、直腸息肉、痔脫垂、直腸腫瘤患者。
治療原則
消、托、補三法是肛腸外科疾病的三大總治原則。
1,補碼方法:
這是壹種恢復正氣,幫助患處再生,使瘡、瘺盡快愈合的滋補藥物。此法適用於身體虛弱,氣血虛弱,潰瘍晚期,或肛腸疾病術後,熱毒已去,病竈已除,神疲乏力,元氣虛弱,膿液稀,傷口難愈的老年人,以及便血、脫肛患者。氣血虛弱者要補氣血,脾胃虛弱者要調理脾胃,肝腎不足者要滋補肝腎。但在毒素未盡時,不要過早用進補的方法,以免病邪內涵。
2.淘汰:
這是用消散藥來消散初期的肛周癰和炎性外痔,避免膿腫和切口的疼痛。此法適用於肛周癰、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無膿腫的肛裂。但具體用法極其靈活,因為各種疾病的病因不壹樣,疾病的性質也不壹樣,所以治療方法也必須根據疾病而有所不同。若有表邪,則除表邪,除裏邪,除熱毒,溫寒邪,通氣滯,活血化瘀。同時要根據患者的體力和所屬經絡的不同,靈活治療癰。未化膿者,可內消,即使不能,亦可由深及淺,轉重為輕;如果膿液已經發展,不能用內消的方法,以免養膿,毒不收,血氣受損,膿液被遏制,侵蝕好肉,潰爛後難以收斂。
3.拓法:
這是壹種補氣血,助正氣,助毒泄出的藥物,防止毒沈進去。此法適用於肛周膿腫的虛證,如正氣虛弱,毒邪過盛,不能托出有毒物質,肛周癰外觀扁平,根底足散,不易崩爛。如果毒氣旺盛但正氣不降,可使用透膿藥物,促使其盡快排膿,以減輕腫痛,避免膿液外泄,造成後患。術前護理
1,調整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辛辣食物,避免飲酒;
2、保持大便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便秘的人可以用瀉藥,比如蓖麻油、液體石蠟。
3.熱水坐浴:可用1: 5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溫度43-46℃,每日2-3次,包括排便後坐浴,每次20-30分鐘,便盆要大而深,可盛3000毫升溶液;
4、糾正擡轎差:因痔瘡長期反復便血會導致貧血,嚴重貧血者輸血,患者排便或坐浴時應有人陪伴,以免摔倒;
腸道準備:術前三天進少量食物,並口服瀉藥或腸道殺菌劑以防感染,術前壹天進流質食物,術前清潔灌腸。
術後護理
1.病情觀察:術後應定期觀察血壓、脈搏、呼吸及傷口出血情況,警惕內出血的發生。?
2、疼痛護理:術後劇烈疼痛常因肛管肌肉痙攣或肛管內填塞藥物等引起。,可適當使用止痛藥,必要時放填塞物,註意防止壓迫傷口;
3、尿瀦留的治療,肛管手術後,局部因手術、麻醉刺激、疼痛及肛管填塞包紮,均可引起尿瀦留,可采用誘導排尿、針刺或導尿等方法治療;
4、飲食管理:術後2-3天轉為流質飲食,然後放無渣或少渣飲食;
5、控制排便:術後48小時內服用阿片酊可減少腸道蠕動,控制排便;術後3天內避免排便,有利於作品的愈合。如有便秘,可使用瀉藥,但禁止灌腸;
6、溫水浴:術後或排便後(術後48小時)每天溫水浴;
7、預防並發癥:術後5-10天可用於擴肛,1天壹次,術後3天可做提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