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針灸治療腦血管意外(中風)的規律、取穴、針刺及醫案

針灸治療腦血管意外(中風)的規律、取穴、針刺及醫案

中風表現為突然昏厥,意識不清,口眼?歪歪斜斜,語言不好,半身不遂或從不昏厥,但伴有半身不遂,口?這是主要癥狀。

中風是西醫的腦血管疾病,如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腦供血不足(TIA發作)。

本病發病機制相當復雜,病因多與風、火、痰、虛、瘀有關,與心、肝、腎陰陽失調密切相關。再加上焦慮、憤怒、過度勞累,煽風煽火,心火熾盛,肝陽逆逆。或因飲食不節,暴飲暴食,脾虛痰熱,火風,蒙蔽清竅而致上虛下虛,陰不固。急性期過後,氣血凝滯,經絡不通,肌肉抽筋,導致長期無法治愈的偏癱。

臨床上根據部位的深淺和病情的嚴重程度,分為中脈和中臟腑兩大類。中脈患者病情較輕,多為頭暈、手腳麻木、口眼麻木?歪歪斜斜,語言別扭,半身不遂。臟腑方面,患者病情危重,突然虛脫,神誌不清,牙關緊咬,舌強失語,面紅氣厚,半身不遂,為閉合性綜合征;更有甚者,張口閉眼,鼻子打呼嚕,手尿尿,四肢冰涼。這是壹種分離綜合征,預後很差。

熄風降逆,滋陰潛陽,行氣活血,通絡活絡。

封閉證:四神聰、合谷、太沖、太溪、庭宮、足三裏、環跳、陽陵泉、曲池等。失格:氣海、神闕、關元。

封閉證:采用微疏毫針、強行疏絡放血的方法,多采用瀉法;祛魅:重用艾灸。

例1李,男,57歲。

主訴:左半球活動不利,連續數日語言不清。

病史:前幾天下樓突然左半身不遂,語言不清,口眼不清?沒有頭痛和尿失禁,沒有虛脫。送到急診科,診斷為腦梗。用抗血栓藥物治療。當晚患者病情加重,嘔吐兩次,但無意識障礙。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Nake,很容易調整。

檢查:左上肢麻痹,面色蒼白,舌苔白膩,微黃,中心厚。

脈診:脈沈細。

體格檢查:意識清楚,語言不清,左上下肢肌力3級,舌向左伸,左上下肢錐體征(+)。

辨證:體內氣虛,經絡在風。

治療原則:調理陰陽,祛風通絡。

穴位:宮庭、列確、條口。

針刺:所有患者均輔以毫針及光刺激,每日治療65438±0次。

1確診後,患者感覺輕松,精神狀態良好。講話明顯進步,吐字比以前更清晰。確診後患者自覺肌力明顯增強,舉臂擡腿活動度增加。他可以在幫助下行走,他的語言接近正常。他的肌肉力量在3級以上,走路很平穩。原處方、原方法不變,繼續治療至10會診臨床治愈,語言流暢,行走自如,無不適。

例2李,男,35歲。

主訴:左側偏癱,語言差3天。

病史:高血壓數年,血壓不穩定,最高180/120mmHg*,最低120/ 80mmHg。昨晚從座位上站起來的時候,突然覺得頭暈,摔倒在地上,然後語言就很別扭。歪歪斜斜又流口水。左側上下肢不能動,被送到對方醫院急診科。確診為“腦出血”,用脫水藥和止血藥治療。來門診兩天,癥狀沒有變化,大小便正常。

檢查:左上肢麻痹,舌尖紅,苔黃燥。

脈診:脈串的滑動數。

體檢:意識清楚,語言不清,口眼不清?斜,左側上下肢肌力3級。舌伸偏左,左上肢錐體束征(+),BP: 220/120mmhg。

辨證:陰虛陽亢,肝風內動,導致中風。

治療原則:滋陰潛陽,平肝熄風。

穴位:四神聰、合谷、太沖、太溪。

針刺方法:四神聰刺放血,合谷、太沖瀉下,太溪補虛,留針30分鐘。每天治療1次。

確診時,患者頭暈改善,口齒不清似有改善,流涎明顯改善,血壓:200/1.20 mmHg,但身體活動無改善。脈象趨於溫和,舌苔仍黃,幹燥已減輕,舌尖發紅。3.放血用沈聰四刺,合谷、太溪、太沖、曲池、陽陵泉、足三裏、環跳並用。其中,導瀉法是循環跳躍的最佳方法,要求針感下肢更佳。金金、葉宇放血,要求放血要新鮮,不能發黑。確診的時候語言不清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能聽懂,但是發音還是不清楚。流口水基本消失了。體力活動改善,肌力3級。脈象平緩,黃苔有所減少,BP:160/110 mmhg,以上穴位加頰車,地下倉。確診時,患者精神狀態良好,神誌清醒,語言流利。嘴巴?明顯改善,且流涎已停止* 1mmhg = 133.322pa舌伸仍為左側,左上下肢肌力4級。意識清醒有力,靈巧性比以前更好,可以攙扶著走路。脈弦有所減少,舌苔由黃變白,還油膩。血壓:150/100毫米汞柱.針灸治療減筋和筋,玉液放血,其余治療同前。診斷過程中語言流暢清晰。患側上下肢肌力已達到5級,舌伸大致在中,BP: 120/80 mmhg,治療同前。

經過10多次會診,患者自我感覺良好,體檢語言流暢,肌力5級,臨床治愈。

例3翁,女,53歲。

主訴:右上下肢活動不靈,語言不利1天。

病史:昨天領導突然頭暈。斜眼,臟話。漸漸的,右上肢的漂浮效果不佳,可以接受,容易調整,睡眠安全。

檢查:舌紅少苔。

脈診:脈沈細。

體格檢查:意識清醒,語言流利,口微斜,左上肢下肢肌力4級。疼痛減輕,左上肢錐體束征(+),舌偏左,BP: 180/120mmhg。

辨證分型:陰虛陽亢,肝風內動,風於經脈。

治療原則:滋陰潛陽,平肝熄風,疏通經絡。

穴位:四神聰、曲池、合谷、陽陵泉、足三裏、太沖、氣海。

刺:四神刺,流血。曲池、合谷、陽陵泉采用瀉下療法,足三裏、太沖穴采用補虛療法,氣海采用艾灸療法,每日1次。

確診時,患者主訴精神好轉,恐懼消失,肢體活動恢復,能用手拿東西。頭暈明顯好轉,血壓:160/100 mmHg,舌脈如前,效果不佳,針刺方法不變,連續治療10次以上,癥狀完全消失,語言及肢體功能活動正常。血壓:160/90 mmHg,臨床治愈。

例4徐,女,13歲。

主訴:左肢體麻木不能活動,語言不清3天。

病史:3天前,我在體育活動中突然感到左肢麻木,然後不能動彈。爭吵是右傾的,語言不清。被對方醫院診斷為“兒童腦血管畸形”。患病兒童壹般情況良好,厭食,尿頻,排便頻繁。

檢查:左上肢癱瘓,舌苔白。

脈診:脈略細。

體檢:意識清醒,語言不流利,左鼻唇溝淺,口右偏,左上肢肌力3,左下肢肌力4。舌頭伸出不偏左,左上下肢的錐束征(+)。

辨證:先天稟賦不足,風邪復染,風中經絡,氣血凝滯,筋脈失養。

治療原則:祛風邪,祛風通絡,調和氣血。

穴位:頰車、曲池、合谷、環跳、足三裏、厥陰。

針刺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患側毫針治療,采用補瀉法,以局部酸脹為度,不留針。每天治療1次。

確診後效果明顯,活動功能有所恢復,手能拿東西,能獨立跛行,尿頻如故,苔薄白,前往足三裏,加陽陵泉、石豐。確診時,患者反映患側上下肢較以前強壯,各關節可自由屈伸,活動自如,語言清晰流暢。鼻唇溝對稱,舌頭中間伸,四肢肌力5級。終端接頭處於活動狀態。指導患者進行1次針灸鞏固療效,針灸治療6次,患兒恢復正常。

例5王,男,53歲。

主訴:左上肢2個月不能活動。

病史:2個月前嘔吐、頭痛、頭暈和腹瀉導致口齒不清和左上肢不動。我接受過中西藥物治療。聲音大,可以調節。

檢查:左上肢癱瘓,舌苔白,中間黃。

脈診:脈沈。

體檢:語言不流利,嘴向右歪,左上肢肌力3級,肌張力高。患指關節僵硬,不能張開,有明顯的腫脹和疼痛。舌右偏,BP:160/110 mmhg。

辨證:素體陰虛陽亢,肝風內動,氣血不和,血液循環不暢,經絡不利。

治療原則: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穴位:庭宮、八邪穴、阿是穴。

針刺方法:針刺子宮輔以毫針,火針速刺關節八邪、阿是穴,均刺患側。

2次會診後,患者感覺四肢放松,3次會診後,患者感覺患肢疼痛減輕,腫脹稍減輕,手指感覺有點靈巧。5次確診後,手指疼痛消失,腫脹明顯消退,上肢及手腕靈巧度增加,活動略強。8確診後,患側肌張力開始逐漸降低,手指可以張開,腫脹消失,前法不變。經過10多次會診,患肢疼痛腫脹消失,肌張力趨於正常,肌力提高到5級。經過幾次鞏固治療,治療結束。

例6高,女,54歲。

主訴:右手無力不靈活1年以上。

病史:1年前因中風導致右側癱瘓,治療後癥狀好轉。他可以自己走路,但他的右手很虛弱,他不能拿東西,他感到寒冷,緊張,麻木和腫脹。經常頭暈,大便幹燥。晚上尿頻,腰痛,睡眠不好。

檢查:右上肢癱瘓,舌苔白。

脈診:脈沈細。

體檢:右手不靈巧,腕關節肌力3級,手指關節肌力3級,肌張力高。手掌和手指腫脹,伸屈困難,摸起來冰涼。局部白皙紅潤,皮膚粗糙。

辨證:氣血失和,瘀血阻滯,經絡不利。

治療原則:調和氣血,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穴位:列確、太溪穴、局部阿是穴、聽宮穴。

針刺:列確、太溪穴以毫針為輔,兩側均為針刺。耳宮毫針補瀉,先補後瀉,針刺雙側手指等局部阿是穴,火針每次針刺5點左右,隔日治療1次。

確診後患手麻木、畏寒、僵硬、腫脹改善,取穴方法不變。5次確診後,肌張力增高明顯緩解,麻木、畏寒等癥狀基本消失。肌肉力量提升到5級。經過10以上的會診,手部癥狀基本消失,肌張力明顯緩解,肌力基本正常,治療結束。

例7胡,女,56歲。

主訴:左手手指不能伸屈3年。

病史:3年前高血壓導致左側偏癱。經過各種中西藥物治療,左上肢活動壹般正常。血壓穩定,現在左手手指不能伸屈,局部腫脹,發冷,顏色暗,皮膚粗糙。第二,調整語氣。

檢查:左上肢癱瘓,舌苔白。

脈診:脈沈細。

體檢:左手手指肌力3級,肌張力高,局部皮膚營養不良,冰冷粗糙。

辨證:氣血不暢,經絡停滯,指尖失榮。

治療原則:溫經通絡,調和氣血,祛瘀散結。

穴位:手指關節八邪穴、阿是穴。

針刺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火針不留針針刺,每次6 10穴,隔日治療1次。

火針點刺治療後手指馬上能伸,能握拳,手指紅潤。6診後手指變冷消失,關節屈伸明顯增加,局部紅腫粗糙改善,過度肌張力明顯緩解,2診後結束治療。

例8白,女,42歲。

主訴:左大腿後外側冷感明顯兩年。

病史:兩年前因腦梗塞,左上肢偏癱,經過各種治療,上下肢活動基本正常。我的左大腿後側有壹種冷的感覺。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Nake,很容易調整。

檢查:面黃,舌苔白。

脈診:脈沈細。

辨證:氣血不暢,經絡不通,皮膚失光。

治療原則:調和氣血,通經活絡,滋養肌膚。

取穴:局部阿是穴。

刺法:火針快速刺法。

經過兩次火針治療,患者自覺局部寒戰明顯減輕,依法治療。此後,每次確診後,局部寒戰逐漸減少。經過10多次治療,癥狀已完全消失,臨床治愈滿意。

(編輯或作者的)註釋/評論/備註

中風是針灸最常見的臨床癥狀之壹。作為壹個病名,中風最早出現在蘇文,臟腑病又稱“中風”。主要指突然昏迷,意識不清,口眼?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等癥狀,又稱“大厥”、“瘦厥”、“偏燥”、“風疳”。

唐宋以前中風病因多以“外感風”為主。東漢《金匱要略》中說病因風生:“風為病,致半身不遂”。根據病的深淺和輕重的不同,分為中經絡和中臟腑。雲:“邪在絡脈,皮之不仁;惡在經,即太重;邪入腑,即人無知;邪入汙,舌難言,口吐。”唐宋以來,對中風有了新的認識。為了區分面癱、外感疾病、肢體疼痛等各種外感風引起的真中風,將上述中風納入“內風”範疇,簡稱“準中風”。到了金元時期,病因大致分為風、火、痰、虛四個因素。清代王清任從瘀論治本病,治療多采用活血化瘀法。因此,中風的病因病機可概括為風、火、痰、虛、瘀五型。《蘇文調經論》雲:“氣血並上,則為厥,厥則驟死,氣復生,不復則亡。”筆者認為,不管病因如何,中風綜合征最根本的病機是氣血相爭,血氣困於腦中,氣郁氣滯受阻。應根據經絡和臟腑對證候進行分析和總結。治療原則強調針灸的運用,以調絡涼血化痰為主要方法。通過“行氣活血”、“行氣活血”的作用,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對於各種中風,急性發作的治療宜早不宜遲,取穴宜少不宜多。在急性發作期多采用強制活血結合微針治療,在恢復期采用微針結合溫火針灸治療,在後遺癥期采用艾灸治療。

1.治療急性中風時突然昏迷,意識不清,口眼?無論腦出血還是腦梗塞,當出現斜視、流涎、語言不清、偏癱等內臟癥狀時,都應盡早治療。因為它的癥狀是氣血同上,經絡氣血凝滯於腦,它的病情是急的,所以要緊急施治,清除血氣,化瘀消滯。為了使血氣下降,經氣通暢,氣歸來世。

急性發作的穴位多為四神聰、宣石、薛婧、金金、俞曄、合谷、太沖。四神聰位於頭頂,使其出血,可以減少上半身的血氣,平衡劇烈緊張中的陽氣,疏通瘀血經絡。用三棱針穿刺出血,出血量要多。神誌不清者取井穴穿刺放血,調和陰陽之氣,醒腦開竅。體熱面紅者,刺十穴放血,以泄經絡氣血之熱。若語言不清,則應反復用金金、俞曄止血,以止血為度,疏通舌脈和瘀血。針刺合谷穴、太沖穴進行瀉下,打通氣血四經,使全身氣血通達,經絡通暢。每天可治療1 2次。如果病情危重,患者發病突然,癥狀為遺尿、鼻鼾閉眼、瞳孔散大無法治愈,則給予艾灸急救。

急性期後,癥狀穩定時,根據患者的病情、寒熱選擇不同的穴位,采用微溝通的方法進行治療。持久的治療不應該操之過急。太溪、太沖、氣海、足三裏等。為虛證所選,以陰經穴為主。在實證研究中,選取了環跳、陽陵泉、曲池、合谷、厥谷、四神聰等。都是多用,陽經的穴位主要是用來加強疏通經絡的功能,同時補瀉,給予適當的刺激,要按方治療。

筆者認為,中風無論是出血還是梗塞,其原因和機理雖然不同,但根本原因都是瘀血阻滯經絡。經絡是運行氣血的通道,氣血是滋養四肢臟腑的物質。生理上相互依存,“氣為帥血,血為氣之母”互為用。不管是什麽原因,最終都會導致經絡氣血不通,經絡氣血不通。因此,運用活血通絡的方法,強制經絡暢通,是治療急性中風的重要壹環。行氣則行血,行血則行氣活血,從而達到清心開竅、平肝潛陽、滋陰熄風、疏經活絡的功效。

2.後遺癥的治療急性期過後半年仍留有癥狀的急性中風稱為後遺癥,臨床上很難治療,使人喪失勞動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給患者、患者家屬甚至社會帶來很多問題。

中風後遺癥患者大多肌肉緊張度高,行走困難,關節屈伸困難,手指不能伸直,形成“提籃”“畫圈”的姿勢。中醫認為,四肢緊繃,屈伸不利,多因寒凝,氣血凝滯,筋骨失榮,腫脹所致。

筆者主要采用溫經微通的方法治療中風後遺癥,認為火針是治療經絡疾病的最佳方法。使用火針,首先要根據要刺的部位,選擇粗細相同的火針。要求將針燒紅燒透,在針極熱的情況下迅速刺入皮膚和肌肉,然後拔出。所選穴位多為局部阿是穴,配以相應穴位。比如:肩關節疼痛僵硬,肘關節疼痛僵硬,要用火針快速穿刺陽明經穴;手指關節腫脹僵硬,無法伸屈。用火針快速刺掌指關節、指關節、八邪及陽經沿線部位。不能上步,膝關節活動不靈,可刺小腿鼻子和局部穴位。除火針溫外,太溪、太沖、環跳、庭宮、陽陵泉、合谷也是常用的方法。太溪、太沖能滋補肝腎,使氣血有生化之源。周身跳貫穿上下陰陽氣血大穴,能疏通全身氣血,是疏通氣血經絡的要穴。針刺時,麻木感要達到下肢,針刺感不能太強。聽宮是手太陽的穴位,與太陽是連續的。太陽是主筋,太陽是氣所能及的,全身的經絡都可以得到滋潤。應用聽宮穴是作者長期臨床經驗的總結。聽宮穴與環跳配合使用,可疏通全身氣血經絡,是治療經絡和中風後遺癥的重要穴位之壹。

除了掌握以上幾點,重要的是要根據頑固的病情,堅持認清癥狀,對癥治療。只要選穴正確,就不要頻繁改變穴位方法,也不要急於求成,否則欲速則不達。作為臨床癥狀,典型發作少,非典型發作多;疾病不那麽簡單,更復雜。這裏引用的案例只是為了方便讀者分析應用而要討論的典型,切不可不加分析就應用。

  • 上一篇:美容服務業實施營銷的策略
  • 下一篇:蘇州夜生活好去處演出+夜遊蘇州夜生活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