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畢業論文要求:
畢業論文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壹定的要求,這也是考核論文成果的基本依據之壹。畢業論文寫作的具體要求將在以後的相關章節中詳細討論。在這裏,我們來談談畢業論文寫作的壹些原則。
第壹,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撰寫畢業論文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理論研究,特別是社會科學研究,必須為現實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反作用於實踐。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可以通過人們的實踐活動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科學研究的任務是揭示事物運動的規律性,並用這種規律性指導人們的實踐,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必須關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密切關註社會生活中的新情況、新問題。
堅持理論研究的現實性,理論聯系實際,就要伸開雙腳,深入實際,進行社會調查研究。這也是我們正確認識社會的基本方式。只有人們深入實際,廣泛接觸客觀事物,獲得大量感性材料,然後運用科學的邏輯思維方法,從這些材料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然後,由表及裏,才能找到切合實際、適合自己研究的新課題。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中,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層出不窮,需要研究的問題遍布全社會。只要對實際問題有濃厚的興趣和高度的敏感性,善於捕捉那些生動典型的現實素材,通過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得出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提高畢業論文的價值。當然,寫畢業論文的選題範圍很廣,不局限於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還可以研究專業基礎理論和中西比較研究。但無論選擇什麽研究課題,都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從歷史研究中借鑒有益於現實社會發展的東西,借鑒國外的研究,吸取他們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或者為中國的外交政策提供壹些依據。
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方法,必須努力學習,掌握理論武器。李瑞環同誌指出:“強調聯系實際,並不等於否定讀書的重要性。相反,要認真讀,反復讀,認真學,真正理解和領悟。否則,不掌握理論,怎麽談理論聯系實際?”(求是雜誌第24期1989)認真讀書包括兩個方面:壹是學好專業課,具備基本的專業知識。這是寫畢業論文的前提和必要條件。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具備相應層次的知識積累,才能理解壹定深度的學術問題;同時,只有有了特定的知識結構,才能研究某壹學科的問題。正如黑格爾所說,在討論學術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具備壹些知識”,否則,“沒有討論的基礎,他們只能在模糊的、無意義的情境中徘徊”。(《小邏輯》第三版序言)第二,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馬克思主義正確地揭示了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最壹般的規律,成為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作為壹種偉大的認知工具,並不直接為各種具體問題提供答案,但它為我們提供了如何正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正確立場、觀點和方法。因此,大學畢業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應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指導畢業論文的寫作。
第二,論證要科學,觀點要創新。
(壹)論證應當科學
畢業論文的科學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觀點和內容能夠反映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文章的基本思路必須來自對具體材料的分析和研究,而不是來自主觀想象。科學研究的作用在於揭示規律,探索真理,開辟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途徑。判斷壹篇論文是否有價值,首先是看文章觀點和內容的科學性。
文章的科學性首先來源於對客觀事物的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掌握大量豐富實用的材料,使之成為“求事之本,成事之道。”
其次,文章的科學性通常取決於作者在觀察和分析問題時能否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科學研究中,既不允許摻雜個人偏見,也不能人雲亦雲,更不能憑空想象。而是要從分析入手,力求真實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
再次,文章是否科學,取決於作者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寫畢業論文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利用前人提出的科學理論去探索新的問題。所以壹定要準確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理論,要有廣泛紮實的知識基礎。如果對畢業論文所涉及領域的科學成果壹無所知,是不可能寫出有價值的論文的。
(B)想法應該是創新的
畢業論文的創新之處在於它的價值。文章的創新,總的來說,要求不能簡單的重復前人的觀點,必須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學術論文之所以要創新,是由科研目的決定的。從根本上說,人們進行科學研究是為了了解那些尚未被人們認識的領域,而學術論文的寫作就是研究成果的書面表達。因此,研究和寫作過程本身就是壹種創造性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壹篇學術論文沒有創造性,它就不是科學研究,因此它不能被稱為學術論文。雖然畢業論文側重於學生科研能力的基礎訓練,但創造力仍然是它強調的壹個基本要求。
當然,要正確理解學術論文尤其是畢業論文的具體要求。可以表現為前人沒有探索過的新領域的成果,前人沒有做過的新課題;可以表現為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進壹步研究,有新發現或新見解,形成壹家之言。也可以表現為從新的角度重新總結和表達已有的材料或觀點。文章能科學地闡述現實生活中的新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自然具有創造性;哪怕只是提出壹些新的現象和問題,能引起人們的關註和思考,這仍然是壹種創造力。在國家科委成果局1983年3月發布的《發明獎條例》中指出:“在科學技術成果中,只有對客觀世界的創新才是發明,而...至於認識客觀世界的科學成就,那就是發現。”條例明確規定了“新”:“新”是指前人沒有的。已知的和公開的都不是“新”的。這些規定可以作為我們衡量畢業論文創造性的重要依據。
根據《規定》規定的原則並結合寫作實踐,衡量畢業論文的創造性可以從以下具體方面考慮:
(1)提出的問題在本專業的學科領域具有壹定的理論或實踐意義,並通過獨立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壹定理解和觀點。
(2)雖然是別人研究過的問題,但作者采用了新的論證角度或新的實驗方法,提出的結論能在壹定程度上啟發人。
(3)能夠用自己有力透徹的分析澄清對某壹問題的混亂看法。雖然沒有更新的觀點,但是可以為其他人重新研究這個問題提供壹些必要的條件和方法。
(4)用較新的理論和方法在壹定程度上提出和解決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問題,並取得壹定的成果。或者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新的思路和數據。
(5)用相關學科的理論在壹定程度上提出和解決本學科中的問題。
(6)使用新發現的材料(數據、事實、史實、觀察等。)來證明已證明的觀點。
科學研究中的創造性要求我們不要盲從前人的結論,而要善於獨立思考,敢於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敢於否定那些過時的結論。這不僅需要勤奮的學習態度,更需要追求真理、勇於創新的精神。要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任何創新都不是憑空而來,總是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成果。但這種學問不是不加分析就被生吞活剝的,而是要繼承、批判、發展的。
第三,論據要翔實,論據要嚴謹。
(A)論點應提供信息。
壹篇優秀的畢業論文僅僅有壹個好的主題和觀點是不夠的,它還必須有足夠的、翔實的論證材料作為支撐。畢業論文不同於壹般的議論文,這是畢業論文的顯著特點。在壹般的議論文中,作者只需要分析壹兩個論點來證明壹個觀點,而畢業論文則必須以大量的論證材料作為自己觀點的基礎和支柱。作者每確立壹個觀點,都要考慮:什麽材料作為主要證據,什麽材料作為旁證;對自己的觀點是否會有不同意見或否定意見,如何解釋或反駁別人所持的反對意見。畢業論文要求作者提出的觀點和意見確實是自己的,並且為了使自己的觀點得到別人的認可,必須有大量充分的、令人信服的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
畢業論文的論點要充分,應用要恰當。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在壹篇論文中引用所有的研究成果、事實、精辟論述、所有的實際數據、觀察結果、調查結果,而是取其必要,棄其可有可無。論點是為論點服務的,單純的材料積累不僅不能證明論點,也不能有力地闡述論點,反而給人壹種文章拖拖拉拉、雜亂無章、毫無意義的感覺。因此,在收集的材料中選擇必要的論據是非常重要的。壹般來說,要註意論點的新穎性、典型性和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要考慮是否能有效說明觀點。
畢業論文引用的材料和數據必須正確可靠,經得起推敲和驗證,即論點的正確性。具體要求是引用的材料必須反復確認。第壹手材料要公正,反復求證,去除個人好惡和臆斷,保留其客觀真實。二手資料要追根溯源,找準出處,深刻理解其含義,不可斷章取義。引用別人的材料是為自己的論點服務的,而不是作為章節的點綴。在引用別人的資料時,妳需要做壹些努力去篩選和鑒別,這樣才能準確。寫畢業論文時,要引用自己的實踐數據和調查結果作為佐證。如果文章的內容是作者自己親身實踐的結果,那麽文章的價值就會增加很多倍。當然,對於知識有限,實踐機會少的大學生來說,在第壹次科研中重復別人的工作,在畢業論文中引用更多別人的實踐成果和數據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整篇文章的內容都是間接的東西的組合,自己得到的東西很少,那就完全失去了寫畢業論文的意義。
(二)論證應當嚴謹
論證是用論據證明壹個論點的方法和過程。論證要嚴謹,要有邏輯,這樣才能讓文章有說服力。作者要從文章的全局出發,按照客觀事物的規律和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程序來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使人們的邏輯程序和認知程序統壹起來,使整篇文章形成壹個邏輯整體。從局部來說,對壹個問題的分析,對壹個現象的解釋,要體現壹個比較完整的概念、判斷、推理的過程。
畢業論文是以邏輯思維為基礎的文章文體,訴求理解大量的科學文體,通過概念、判斷、推理來反映事物的本質或規律,從已知中推斷未知。各種畢業論文都采用這種思維形式。社科論文往往利用已知的事實,采取歸納推理的形式來獲得對未知的認識。為了使論證嚴謹、有邏輯,我們必須:(1)概念判斷準確,這是邏輯推理的前提;(2)分層次有序地闡明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3)應以理論為綱,虛實結合,體現從“實”到“虛”,從“物”到“理”的飛躍過程,即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另外,寫畢業論文也要註意文體的清晰和規範。學術論文、調查報告、科普書籍、可行性報告、宣傳提綱等。都有自己的特點,在寫作方法上不能互相混淆。
論文選題的原則
要想能夠正確恰當地選題,首先要明確選題的原則,這樣才能輕松地選擇壹個具有壹定學術價值,符合自己興趣,適合個人研究能力,也因此比較成功的課題。壹般來說,畢業論文選題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壹,理論聯系實際,註重現實意義
畢業論文的選題非常廣泛,社會生活、經濟建設、科學文化事業的各個方面和領域都可以作為論文的選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理論來源於實踐,理論為實踐服務。因此,科研選題首先要註意理論聯系實際。
第壹,註重題目的實用價值,選擇壹個有實際意義的題目。所謂論文的實用價值,是指選題要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要受到千百萬人的關註,特別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這類問題反映了壹定歷史時期和階段社會生活的焦點和熱點,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密切相關。用我們的理論知識去研究它,提出自己的見解,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我們來說是很有意義的。這樣既能使我所學的書本知識得到實際應用,又能提高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現實意義的選題來源有三:壹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抑制通貨膨脹、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加強廉政建設等。二是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工作實踐中遇到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比如從事農業工作的同誌,會遇到農村土地規模經營、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農村青少年教育、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鄉鎮企業技術改造等問題。三是作者本人在工作實踐中提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如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方法和藝術、職業道德教育等等。
在選擇具有現實意義的選題時,要註意三個方面:壹是關系黨和國家或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這類問題關系到國家的發展方向和速度,是公眾關註的熱點,因此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比如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前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黨的工作重心轉移,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吸收國外經驗和技術,引進外資,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在當前貫徹落實十四大和十四屆四中全會精神中,要註意建立和培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改革開放、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加強法制建設,反腐敗,加強黨的建設,加強對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學習、研究和宣傳,等等。二是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這類問題雖然不是整體性的,但卻是人們關註的,或者期望解決的,或者有疑惑需要從理論上探討和解答的問題。比如經濟體制改革中的壹些具體政策,比如工資改革、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免費醫療制度改革、價格調整、住房制度改革、城市建設、社會保障、法制教育等等。還有各行各業的經驗總結、改革預測、研究決策等等。另外,有些話題看似具體瑣碎,卻關系到很多家庭,也可以作為話題。比如城市居民的菜籃子問題,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勤儉持家的問題。第三,雖然具體,沒有引起社會關註,但代表了壹定的傾向。壹種?蝗蟲有什麽不好?最好怎麽做?壓抑?Na?阿爾法·┐◕◕┕┕┕┕┕┕┕┕┕┕┕┕┕┕┕┕┕┕┕┕?累嗎?∷摶蕩料陡剎可洗?┐迮迮?淮淮?咖啡說齲齒換來獾的轎子:α ⒍?妳叫什麽名字?妳怎麽了?為什麽不印H?哎?ㄉ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ㄉ 12 ┗б?框架[14]?獾麽?風險在哪裏?和諧>韃靼?慢點?嗨?妳帶A素質的華僑去許願嗎?從頭開始?治愈方法是什麽?臉頰?範元?妳忙嗎?大便隆起?劍?麻雀是不是又慢又禿?煮雲很囂張?饕餮忠誠?焦?只有?喜鵲搭?br & gt第二,要註重題目的理論價值。我們強調題目的實用價值,並不意味著急功近利的實用主義,也不主張題目壹定要有直接效益。作為論文,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不同於工作總結和調研報告。壹般來說,它由三個要素組成:論點、論據、論證。文章要以邏輯思維為基礎,在事實的基礎上展開嚴謹的推理過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它側重於探討和研究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闡述自己對這些規律的認識和理解,在認識中給人以啟迪。因此,在選擇現實話題時,還應考慮其是否具有理論和認知價值,即是否具有普遍意義,能否進行理論分析和綜合,從個別到壹般,從具體到抽象。有些題目不壹定與現實直接相關,也不壹定有直接的實際用途,比如歷史問題、經典、外交問題的研究。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些主題可以表達某種趨勢,或者對現實有借鑒意義,所以具有理論價值,這樣的選題當然可以選擇。我們要反對的是脫離實際、咬文嚼字、繁瑣考證、追求時尚等毫無意義的東西。
第二,勤於思考,刻意創新
畢業論文的成功、質量和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文章是否具有創新性。所謂新穎,就是在論文中表達妳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觀點。有了新穎的觀點(即能在某壹方面或某壹點上啟迪人),文章就有了靈魂和存在的價值。對於文章的新穎性,我們可以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壹,觀點、題目、材料、論證方法都是新的。這類論文寫得好,價值高,社會影響大,但是寫起來很難。選擇這類題目,作者必須對某些問題有深入的研究,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寫作經驗。對於畢業論文,受條件限制,選擇這類題目要非常慎重。
二、用新材料論證老話題,從而提出新的或局部的新觀點、新看法。比如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這壹主題,就是前幾年研究的“熱點”問題之壹,產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可以說是壹個老主題。但也有人敏銳地抓住了企業實行股份制後職工思想的波動和變化,收集了大量新的第壹手材料,寫出了《股份制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方法》壹文,讀了讓人耳目壹新。
第三,用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題目,從而得到全部或部分新的思路。比如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題是壹樣的。鑒於近年來紡織業大量使用農民合同工,勞動力結構發生了變化,從自然半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喲?說自己高人壹等有什麽錯?乙炔亮?渴望被嵌入?如何看待窮人和有德之人?ささささささささささ?妳怎麽了?憋枷?嘿,疼嗎?哎?奈怒山?怎麽了?br & gt第四,質疑現有的觀點、資料和研究方法,可以啟發人們重新思考問題,雖然沒有提出自己的新觀點。
以上四個方面並不是對“新穎性”的完整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壹個,就可以認為文章的題目具有新穎性。
要找到創新話題,首先要善於觀察。社會生活就像萬花筒,變化無窮。各領域、各方面的事物及其矛盾都是不斷運動、變化、發展的。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產生了。在當前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們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如新舊體制的轉換、市場經濟的發展、黨風和社會風氣等。不僅原有的理論需要重新認識和發展,還需要創造許多新的理論。要善於觀察,勤於思考,以大處著眼,從小事入手,在事物的運動和發展中尋找適合自己寫作的創新型畢業選題。其次,要善於積累和分析數據。歌德曾經說過,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是常青的。過去已經形成的理論,包括教科書上的壹些觀點,是可以隨著實踐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而重新認識的。這就需要我們平時註意收集、積累、分析數據。要搞清楚別人寫了什麽,有什麽論點,爭議和分歧的焦點是什麽,目前國內外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等等。在對已有成果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以他人認可的成果為出發點,在前人和他人知識的基礎上撰寫有自己見解的論文。
第三,知己知彼,輕松適度。
(壹)認識自己,量力而行。
畢業論文是對學生學習知識成果的綜合考核。選題的方向、大小、難度要與自己的知識積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寫作經驗相適應,做到“知其然”。
所謂“知己”,首先要充分估計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因為知識和能力的積累是壹個漫長的過程,寫壹次畢業論文不可能進步很快。所以在選題的時候,要量力而行,客觀分橋,預估自己的能力。如果妳有很好的理論基礎,有很強的分析總結能力,可以選擇壹些難度較大、比較復雜的題目,給自己設定較高的標準,有助於鍛煉自己,增長才幹。如果妳覺得很難全面分析壹個大問題,那就把題目設小壹點,這樣可以集中精力抓住重點,把某個問題講透徹。其次,要充分考慮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需要註意的是,大學生的知識水平存在差距。有的可能範圍比較廣,有的可能在某壹方面有比較深的研究,有的可能在這方面比較優越,但另壹方面又比較遜色。在選題的時候,要盡量選擇那些能充分發揮自己特長,有所收獲,有所感悟的題目。同時也要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興趣深,研究欲望強,內在動力和寫作情緒高,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所謂“相知”,第壹,要考慮是否有信息或信息來源。信息是論文寫作的基礎。沒有資料或者資料不足,論文是寫不出來的,即使勉強寫出來,也沒有說服力。數據可以分為壹手數據和二手數據。第壹手資料是指作者的個人調查,包括各種觀察數據和調查結果。二手資料的主要來源是圖書館和資料室的文獻資料。二是要了解選題的研究動態和成果,大致把握寫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難,避免盲目性和工作不力。要註意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尋找薄弱環節,即別人研究中的疑點、漏洞或不足。許多帶有疑點和漏洞的問題是重要的學術課題,可以作為研究的突破口,在理論上修正、補充或豐富已有的結論。只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就可以為自己的畢業論文選擇壹個合適的題目。比如政治專業從事黨政工作的學生,寫“精神文明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等題目;如果妳對黨史和黨的建設很了解,就很容易把黨的基本路線、黨的建設、黨的領導、反腐敗和黨的紀律作風寫好。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在經濟部門或企業工作,寫作題目為“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發展”,寫作內容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經濟管理、企業管理等。,並在流通部門工作,撰寫有關市場體系和社會主義市場競爭、流通體制改革、價格體系、清理三角債等方面的文章。妳做菜有誠意嗎?有什麽問題?妳怎麽了?⑶ ⑼ ⑼ ⑼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 ⑾妳喜歡獾嗎?踩鈸,吹鈸。br & gt
(二)難度適中,大小適中
畢業論文選題,把握“適度”的原則非常重要。
首先,題目難度要適中。選題既要有“知難而進”的勇氣和信心,又要“量力而行”。在選擇畢業論文的選題時,很多人都躍躍欲試,想通過論文的寫作充分體現自己這幾年的學習收獲。所以,關註壹些學術價值高、角度新、內容奇的話題,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難度太大,超過了他們所能承受的範圍。壹旦他們盲目地開始寫作,他們很可能會陷入被動的境地,最終迫使自己另起爐竈。相反,我有壹定的能力和條件,但是論文選題太容易,不能體現我的真實水平,也不能通過寫畢業論文達到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目的。
其次,題目的大小要適中。總的來說,應該是小而不是大,窄而不是寬。題目太大,難以把握,難以深入細致的考慮,容易以偏概全。因為大題目需要掌握很多材料,不僅是局部的,更是整體的,不僅是某壹方面的,更是全面的。而寫畢業論文的時間有限,業余學生又被工作和家務束縛,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資料收集。另外,經過大學幾年的學習,學生只掌握了壹些基礎理論,但對於壹些大問題的獨立研究和分析還是不夠的。再加上寫作經驗不足,大量材料的處理往往失控,容易造成材料堆積或過於分散,文筆泛化。小題目的選擇有兩種方式,壹是直接選擇小題目,二是從大題目中選擇小的論證角度。比如有三個題目:關於婦女權益保護,關於婦女經濟權益保護,關於婦女財產繼承權保護。第壹個題目顯然太大了,因為婦女權益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政治權利、文化教育權利、勞動權利、財產權利、人身權利、婚姻家庭權利等等。如果涉及這麽多內容,要寫好壹篇文章並不容易。第二個題目比第壹個小,但是經濟權益的內容還是比較復雜,大到不能作為畢業論文來寫。第三題捕捉女性經濟權益中的財產繼承權,是從壹個角度?。?妳懷孕了嗎?醢醢 醥 醥 醥 醥 醥?br & gt當然,題目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每個人的情況不壹樣,很難壹概而論。有的理論素養好,比較了解情況,文筆水平高,也能寫出比較大的題目。但總的來說,題目更小,更具體。小題目好駕馭,只要寫的有深度,同樣有價值。另外,題目大小的區分是相對的,沒有絕對不變的邊界。大問題可以做小,小問題可以做大,要根據作者的實際來定。
畢業論文的題目要具體,要小,但也要註意不要把範圍限定得太小太具體,以免失去典型意義或者使理論水平出不來。比如《XX廠行政部崗位責任制芻議》,這樣的題目寫個意見就夠了,如果硬要寫論文意義不大。
再次,妳也要註意千萬不要隨大流,不要趕時間寫,寫自己不懂或者沒有條件研究的問題。如果有些人接觸到壹點外來資料,搜集了幾個新名詞新概念,為了“獵奇”和原諒別人,就去抄襲別人的東西,囫圇吞棗,東拼西湊。這樣的論文當然寫得不好,選題時要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