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本身就是音樂”——已故長調民歌大師哈紮布的名言,打破了馬與長調民歌的關系。人們經常會問這樣壹個問題,長調民歌中精致多彩的裝飾音是怎麽形成的?其實只要騎上壹匹駿馬,輕輕壹磕,就能隨著馬蹄聲的節奏唱起壹首長調民歌,隨著氣息的起伏,自然會唱出裝飾音“諾古拉”。駿馬的雄壯英氣,給長調民歌增添了自由奔放的氣息。
在花和風的甜蜜季節,騎在草原上,擡頭遠望,草是藍色的。只有閑雲飄零,牛羊遮野,幾條毯子裹著。整個世界除了妳自己什麽都沒有。啊,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空虛無助,仿佛徘徊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處。更何況周圍沒有人,壹切都很安靜。我不禁從心底深處吶喊,如絲如夢...
這就是——《吾日汀道》——壹首長調民歌,蒙古族傳統民歌體裁。蒙古族牧民在長期的遊牧勞動中創造了這種獨特的民歌形式,用以抒發自己的感情,表達遊牧生活。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長調民歌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包括草原牧歌、贊美詩、鄉愁歌、婚禮歌、情歌等不同類型的歌曲。
長調民歌音域寬廣,曲調優美流暢,旋律線條多呈起伏狀,表現了遼闊的草原自然環境。節奏長,字數多,字數少。敘事性的語言節奏、抒情性的長節奏和裝飾性的“諾古拉”節奏巧妙地結合在壹起,形成了長調民歌的節奏。
長調民歌是綠色生態藝術,遵循自然規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壹。靈魂的自由,極致的抒情,帶有濃厚的浪漫色彩。歌唱草原、贊美駿馬、關愛父母、敬仰英雄、謳歌愛情是長調民歌常見的主題。遼闊的草原是長調民歌的搖籃,長調民歌是音樂化的草原。長調民歌中有很多關於唱草原的精彩歌曲。科爾沁民歌《巴彥查幹草原》是這樣唱的:
巴彥查草原,
妳是多麽的廣闊。
河流和泉水清澈流動,
四季牧場牛羊肥!
蒙古人得天獨厚,享受著大自然無私的恩惠。但是,對於蒙古族人民來說,草原也是壹位極其嚴厲的母親,隨時用空虛、孤獨、風雪、幹旱考驗著草原兒女。的確,在草原大自然面前,個體是多麽的渺小和脆弱!但蒙古人畢竟是英雄民族,渴望身心解放,力求平衡。於是,蒙古族人民對草原、對自然的熱情終於像火山爆發壹樣迸發出來,變成了“五裏亭道學”。誠然,人們經常會從長調民歌中聽到孤獨、悲傷的聲音,但這並不是長調民歌的主旋律,更談不上它的精髓。反之,長調民歌的基調是熱情豪放,積極進取,堅定自信,不甘寂寞。難怪,幾百首民謠中,沒有壹首是關於自然災害和遷徙的,這是偶然的嗎?答案很清楚。蒙古人通過唱長調民歌,不僅發泄了胸中的怨氣,也擁抱了無所不能的大自然,超越了自己,達到了心靈與外界平衡的最高境界!
長調民歌反映草原生活,草原生活離不開長調民歌。因為有長調民歌,牧羊人壹年四季都可以放牧,不會累。由於長調民歌的熏陶,蒙古族會有健康的子子孫孫,感情豐富。從這個意義上說,長調民歌不僅是草原生活的組成部分,也是遊牧生產力的重要因素。
遊牧封建社會的蒙古牧民不同於奴隸制社會的“會說話的工具”奴隸,也不同於中原王朝的漢族農民。他們不需要固定在狹窄的土地上,面朝黃土,面朝天空。相反,蒙古牧民必須在廣闊的生存空間裏,每天每時面對草原自然,騎馬放牧。思想自由,行為自主,無疑是從事畜牧業的必要條件。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對於長調民歌來說,心靈的自由,行為的自主,哪怕只是相對的,有條件的,都是那麽重要!可見,長調民歌的高度抒情性,其實是由遊牧生產和勞動本身決定的。
說到長調民歌,就不能不談馬。
每壹個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都生來就有壹匹好馬。牧民、馬和草原永遠分不開。它們構成了遊牧社會生產力的基本要素,也是蒙古族創作長調民歌的主要依據。毫不誇張地說,包括長調民歌在內的燦爛的草原文化歷史,實際上是蒙古人和馬駿人共同創造的。
蒙古族民間樂器藝術
胡俟:也被稱為絲鼓子、絲弦或小提琴。蒙古人稱之為Huri。是北方民族使用的壹種古老弓弦樂器。主要流行於內蒙古,其他地方如山西、陜西、河北、河南、四川也很流行。其四弦發音成對,兩根弓毛分別夾在第壹、二、三、四弦之間,為絲弦或金屬弦。胡俟不僅能演奏單旋律,還能演奏簡單的和聲音程和復調旋律。有高音,中音,低音。按弦法分指壓弦和釘頂弦兩種,前者多用於高音四須,後者多用於中低音四須。鞠躬技巧包括全弓、開弓、快弓、搖弓、鞠躬和打弓。指法技巧包括啜、擦、滑、墊指法和打字。藝術家孫亮、鐵鋼等人有壹定的演奏技巧和理論研究水平。
鼓:蒙古打擊鼓,蒙古語統稱“亨格日格”。蒙古族鼓的種類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興盛於元代的戰鼓。《元史》卷七十壹《禮樂錄》雲;“以棍擊鼓者,作細腰木架,帶皮取之,上彩繡帶,右擊壹棍,左手拍壹掌。”在更早的匈奴時期,騎在馬上打鼓更為普遍。如揭鼓;它的形狀像壹個桶。唐代改為“乘牙床,鼓打兩面具”。參見《結古錄》。史傳唐最喜愛鼓,又稱“雙棒結鼓”。
Yatok:蒙古族古箏。蒙古古箏在結構和技法上與中原流傳的古箏基本相同,只是內蒙古流行的古箏演奏的音樂是蒙古族民歌和器樂。
霍布斯:在明代文人的作品中,霍布斯有多種譯法,如琥珀槌、胡博詞、四兒等。元明時期的蒙古人,從大臣可汗到普通武士,能歌善舞,不思火。正統十四年,“每逢宰馬設宴,必先奉上皇帝(明英宗)之酒,兒將歌唱,使異之以齊。”火不僅流行於蒙古草原,也流行於明朝的中原地區。不僅北方人善於玩火,內地的漢族人也愛玩火。
口琴:口琴又稱口弦、口簧,是壹種鐵彈撥樂器。蒙古人稱之為“特穆爾赫爾”。蒙古族有吹口弦的習俗,尤其是女子。從明代開始,口弦在蒙古族音樂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被納入宮廷樂隊。除了上述樂器之外,草原上還流傳著許多原生態的蒙古族民間樂器,如胡琴、潮吾爾、箏等。
皮巴呼勒:皮巴,古蒙古語發音讀畢巴,是匈奴彈撥樂,四弦。韓留熙《名樂器釋》載:“批判以無義為據,立即擊鼓。”在匈奴語中,畢指天,巴指地。有人批評胡熱是指用上下法(指法)演奏的樂器。後來傳入中原,興盛於唐代,正式稱為“琵琶”。歷史上匈奴有壹位“琵琶”公主,意思是“天地間的公主或獨壹無二的公主”。
Xi琴:根據蒙古族三年通史,琴是中國弓弦音樂的前身。源於東方的宇文鮮卑先民。宋代楊晨《樂書》載:“Xi琴原是匈奴樂,因弦而形似,Xi部享之。”它的形狀是壹個圓形的鋼琴桶,有兩根弦,由竹片卷成。傳入中原後,又稱秦琴。
修德日喀則:修德日喀則在蒙古語中也叫“Xi安澤”,“黑仔”的中文翻譯也叫“三弦”,因為它有三根弦。壹種彈撥音樂。鋼琴大概是匈奴時期生產的。
托布秀爾:蒙古族彈撥樂的壹種,有兩根弦,琴桿多為硬木,弦為秋季宰殺的羊腸。鋼琴音色獨特,常用於呼麥演唱英雄史詩《江格爾》時。托布秀爾是蒙古語,意思是像紐扣壹樣的鋼琴。鋼琴很像蒙古袍上的壹顆紐扣。盒子是圓形的,像壹個扣子,琴桿像壹個蒙古袍扣子的“Sileb”(扣好的繩子),而Sileb上的兩針像耳朵(弦軸),因此得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