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老師告訴我們,任何有用的東西都是從無意義開始的...
別急,我們先來看看:廚房發展史。
1,無廚房
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祖先的祖先是由猴子演變而來的。最早的祖先不知道如何用火把烤食物,住在天然的洞穴裏,過著吃鳥毛和血的生活。
2.唐火
很久以後,人們開始蓋房子,吃烤的食物。許多人圍著壹堆火邊吃邊聊。這種房子叫火塘,至今還保留在哈尼族、侗族、羌族、佤族等少數民族的房子裏。圍著火堆吃飯聊天,我們的祖先好浪漫啊!
3.傳統廚房
封建社會的家庭都是大家庭。壹個家庭幾代人住在壹起,大家庭雇傭專門的“廚師”。在廚房做飯的小家庭,大部分都是家裏的成年女性。到了明代,方桌開始流行,每桌八人,壹大家子人吃飯需要很多桌子。這種廚房在我國廣大農村仍然隨處可見。
4.共用廚房
上世紀60年代,平房、筒子樓和很多家庭共用壹個廚房,壹家人擠在20平米的房間裏。門壹開,餐桌就開了,每張床之間只能拉上壹個簾子。雖然條件還是比較艱苦,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第壹個像樣的家。
5.獨立廚房
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家庭獨立廚房的萌芽期。其實在20世紀60年代就出現了壹些獨棟住宅,只是沒有完全普及。那時,廚房擁擠簡陋。在那個福利分房的年代,有壹個帶廚房的家是很幸福的。
6.現代廚房
這個就不用介紹了。妳可能會問,可心,說這些有什麽用?
當然,請看:
請想壹想人在不同發育時期的飲食方式。不難發現,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分為兩部分:
在唐火時代,壹家人圍坐在壹起,其樂融融;封建時代男尊女卑,女人負責做飯,所以不上桌吃飯。這張方桌是給男人用的。共享廚房時代,妳家我家不分家;盡管條件簡陋,但獨立廚房的時代又回到了壹家人其樂融融的時代。
在壹起久了,就會分裂。在壹起久了,就會分裂。
歷史發展的規律就像壹條河流。如果長期封閉,就會分裂。現代廚房會不會又到了岔路口?中國的家庭關系出現拐點了嗎?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妳不相信我,請看:
1,家庭人口發展規律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中國的家庭人口為3-4人,已經進入小家庭時代,即核心家庭。核心家庭的突出特征是告別自然經濟,進入工業文明。自然經濟主要依靠土地,工業文明人可以擺脫土地的束縛,在任何地方定居。這個時代家庭成員減少,主要關系是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在當代中國,幾代人住在壹個屋檐下是很罕見的。
2.家庭交流的減少。
在小家庭成為主流的背景下,城市生活的壓力讓大多數人忙於工作。成年人很少和孩子進行深入的交談,家庭訪客的數量也在減少。大多數家庭的平均探視次數不到壹個月三次。民政調查顯示,從1978到2012,我國家庭離婚率上升了2.1個百分點。
3、在家吃飯次數的減少。
不需要過多的調查。目前有很多家庭在外面吃早餐。中午由於交通不便,在辦公室叫外賣,在單位食堂吃飯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壹日三餐,其實家裏只有壹頓飯,這頓飯有時候會被朋友聚會和工作娛樂代替。
嗯,我想知道我的廚房應該如何布置!
如果不是為了掃盲,我真的不想說這個。老司機可以跳過。
1,嵌入式布局
2.雙邊布局
3.l形布局
4.u形布局
好了,言歸正傳。
很多人真的忽略了,我們壹家人壹起吃飯的頻率已經下降到壹天不到壹次了!這已經不是布局能解決的了!
“媽媽,我今天不回去吃飯了。”這則公益廣告已經在央視播出很久了。多陪陪家人,是奢望。妳能和家人壹起做飯嗎?
也許我們需要壹個廚房來和家人壹起做飯。
所以,廚房分為三類:
1,封閉式廚房
我國城市家庭的廚房普遍存在空間小、油煙重、清潔度不夠、收納淩亂等特點,能容納兩個人的廚房真的不多。
2.半開放式廚房
半開放式廚房就是把廚房的壹面墻做成吧臺的形式。
3.開放式廚房
開放式廚房可以實現廚房和餐飲的壹體化,更加開放。
從封閉式廚房到半開放式廚房,開放程度逐漸提高。開放式的廚房更有利於家庭成員之間的合作,做飯時可以照顧孩子。在家庭成員的交流關系方面,開放更為緊密。
中餐和西餐最大的區別就是煎、炸會產生大量的油煙,這可能是因為油煙對健康的影響。超過60%的人不喜歡開放式廚房,即使這樣最有利於家庭和睦,另有20%的人認為油煙問題解決後可以接受,只有10%的人可以接受開放式廚房。
也許廚房開不開都不能成為壹起做飯的借口。還是有5%左右的人反對情侶廚房,40%左右的人覺得無所謂,40%的人覺得它喜歡,15%的人表示無可奉告。
和家人壹起做飯,哪怕只有壹頓飯,也是溫暖的。
這是《生活之道》的研究室,促進深入的家居日常生活。歡迎關註。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