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提高道德兒童的道德修養,使道德觀念深入人心。易經說:“德載物”就是“壹個人只有品德高尚,才能享受金錢、名譽和利益”。另壹方面,沒有高尚道德品質的人即使獲得了大量的金錢、名譽和利益,也不會長久享受。如今,“敬德載物”早已成為清華的校訓。中國沒有古典式的提倡“先做人,後學藝術”的教育理念。所以古代人的啟蒙讀物,比如《聖紫晶》、《弟子規》,都是告訴孩子如何做人的。《弟子規》開篇引用了《論語》中的壹句話,即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誠則信,愛眾則仁。有余力就學課文。”《弟子規》全文圍繞這句話分八章闡述。國學經典體現道德修養高於六藝之學(禮樂射禦書數)。壹個人只有品德好,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古人學而優則仕,“學而優則仕”)。因此,在古代,有“孟母三大運動”。在《聖紫晶》的開頭,他說:“生命的開始在本質上是好的;性相近,學遠;不教則性動。”下面是幾個經典的句子。我們不妨看看古人是如何闡述道德修養的重要性的:
(2)讓孩子樂於孝順,學會感恩“孝”,即關愛父母;贊是指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也包括與朋友之間的情誼。孔子非常重視孝,孝是做人和學習的根本。子曰:“君子之事,立於其基。孝也是仁的根本!”——《論語》。學”。孝道不是教條,而是培育人性的光輝大愛,是中華文化的精神。中國的傳統說法是“教育,孝順”。以孝為本,通過孝道教育,培養孩子對血緣的尊重,培養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所有的美德都把孝放在第壹位,可見孝在古人的道德修養中起著首要的作用。為此,古代出現了兩部著名的道德小冊子,即《孝經》和《二十四孝》。
(3)讓孩子學會“設身處地”。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在爺爺奶奶的悉心照顧下,從來不懂得關心別人,自然就產生了自私的缺點。自責的心怨別人,原諒自己的心原諒別人。——《增廣賢文》。人與人之間多壹些關心,整個社會就不會有人際內鬥、家庭矛盾、貧富懸殊;如果人們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那麽國家之間的戰爭威脅就會減少甚至消失,因為國家之間的關系屬於
根本原因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樣,社會才是和諧的、和諧的社會。因此,在當今世界,學會相互理解和寬容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傳承國學經典中的理解與寬恕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的學生仲弓問如何實踐仁。子曰:“出門見大客,使民如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州內無怨,家內無怨。”孔子的學生子貢也說:“我不要別人加我,我也要加別人。”“我不想對自己做,也不想對別人做。”如果每個人都自覺地按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不會有怨恨和不愉快的事情,和諧的社會就會出現。
(4)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學會反思,知錯能改現在的孩子,學習被動,往往忽視老師的關心和教育,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是因為孩子沒有學會明辨是非,什麽是“榮”,什麽是“恥”;沒有學會反思自己的行為。國學經典中有很多文章和句子是教育人明辨是非,進行反思的。孟子說:“人不可無恥,無恥之恥,無恥之徒。”——《孟子》。敬業”,意思是壹個人不能沒有羞恥心。不要臉的無恥才是最無恥的。也就是說,壹個人必須明辨是非。“知恥”,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在心裏建立壹個標準和壹個底線,就是要有羞恥感。是壹個人言行的底線。如果他有羞恥感,他會自律,自覺不做不道德的會導致羞恥的事;當他做錯事情時,他會感到不安,並試圖糾正它。只有慚愧,才能做錯事,自覺走上正道。反之,不要臉就肆無忌憚,不擇手段,無藥可救。所以,恥感壹直是中國文化所重視的。早在春秋時期,管子就說過:“禮、義、誠是國家的四個維度。四維不開,則國亡。”孟子曰:“無恥之惡,非人也。”知道了什麽是“是”,什麽是“不是”,自然就會知道“反思”。曾子說:“我壹日三救:妳對別人不忠嗎?”交朋友不相信?學不會嗎?”——《論語》。學”。先驗,第二次,第二次,第二次,第二次,第二次,第二次,第二次,第二次。——(李詠《兩宋》卷壹)意思是先查自己犯了什麽錯誤,再從思想上查自己犯錯誤的原因。後悔自己以前的錯誤,切斷再次犯錯的根源。努力達到沒有想法不純,沒有時間稍微放松的地步。國學經典是代代相傳的民族文化精髓。讓我們帶著虔誠和敬仰引領孩子走上讀經之路,讓經典伴隨他們成長,讓孩子在醇厚的文化熏陶下傳承優秀的民族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