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的藏語名字叫“Ajram”,意思是“仙女姐姐”。據說藏戲最早由七姐妹表演,劇目內容多為佛經中的童話,故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的西藏宗教藝術。17世紀,從寺院的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了以歌唱為主,結合了唱、念、舞、表、雜技等基本節目的生活化表演。藏戲唱得響亮有力,基本上是因為人定調,每壹段唱腔都是人幫忙的。藏戲原本是壹種廣場戲,只有壹鼓壹鈸伴奏,沒有其他樂器。
演出壹般分為三個部分。第壹部分是“墩”,主要是歌舞祭神的開場表演;第二部是《熊》,主要表演該劇的傳奇;第三部分叫“紮西”,是祝福、迎吉祥的意思。相傳經常演出的藏戲有十三個,如文成公主、諾桑國王、朗薩溫蚌、卓瓦薩姆、蘇吉尼瑪、白馬溫巴、敦越頓珠、直美更登,還有日瓊瓦、雲。藏戲從頭到尾只有壹種服裝。演員不化妝,主要戴面具表演。藏戲可分為白面具戲和藍面具戲。在傳播過程中,由於地域不同,形成了四大流派:覺木隆藏戲、炯巴藏戲、向巴藏戲和江格爾藏戲。西藏和平解放前,西藏地方政府對著名的專業和半專業民間劇團演出的劇目,包括劇本、表演形式、歌詞等都有嚴格的控制。每年的雪頓節對劇團出場順序和演出曲目都有嚴格的規定;對於具體的表演形式,也要根據尕夏的意圖,對每個劇目的唱腔、朗誦、桌式、舞蹈、技巧進行規範,凡違反或不符合要求的,將面臨嚴厲的處罰。藏戲藝人多為農奴。除了被送去表演,他們還要靠勞動和流浪,常年維持生計。唯壹壹個由政府直接管理的“絕穆巴龍”(藍面具戲班)只有在該地區四處遊蕩和作為藝人表演的權利。每年冬天,演員們都要自謀生路壹至三個月。
西藏於1951和平解放。西藏工委宣傳部聯系了覺木隆巴,中央代表張,西藏工委負責人張國華、、樊明等領導先後看望了覺木隆藏戲藝人。1951年,覺木的戲劇家代表藏戲藝人向張等人提出請求,希望正式成立革命藏戲劇團,以取得中國* * *制作方的直接領導。1956年,陳毅率中央代表團赴拉薩祝賀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時,覺木·巴龍找到代表團對該團進行了匯報,並組織了藏戲演出,受到好評。此後,工委宣傳部和自治區籌委會文化教育處經常組織覺木·巴龍在各種重要場合演出藏戲。1956年,西藏工委還組織部分藝術家隨西藏文藝代表團赴北京參加全國文藝匯演。演出結束後,覺木隆藏戲特技演員次仁更巴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團成員離開,赴莫斯科參加3月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會,1957。他的《西藏熱巴舞》獲得了藝術節的銀獎。
65438年至0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後,藏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當年四五月間,紮西頓珠從家鄉回到拉薩,向人民政府遞交了報告,要求把《絕木巴龍》改編成人民政府領導下的藝術團體。經批準,他帶回了40多名散居西藏各地的覺木巴龍藝人,並於同年8月成立了拉薩藏戲劇團。同年10月1日,藏戲團以話劇《文成公主》參加專業文藝團體慶祝建國十周年演出。西藏歌舞團成立於1960,藏戲團成為三大表演團體之壹。1962,西藏藏劇團成立。到1966年,藏戲團先後上演了《文成公主》、《浪薩溫蚌》、《卓瓦薩姆》、《諾桑》、《卓雲》四部大型傳統劇目,以及《蘇吉尼瑪》、《白馬溫巴》的片段。創作了《解放軍的恩情》、《幸福證書》、《農牧交換》、《英雄占樁》、《骨肉兄弟》等多部中小型現代戲。1980年初,自治區藏劇團改編演出大型傳統劇目《文成公主》。同年5月,在西藏自治區舉辦了首屆業余藏戲表演。代表不同流派的200多名藏戲演員表演了《卓瓦薩姆》、《諾瑟姆國王》、《蘇吉尼瑪》等傳統劇目和《雪山小英雄》等現代劇目。同年,自治區藏劇團改編排演的藏戲《浪薩溫蚌》,赴北京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獲國家民委、文化部表彰獎勵。
善良的面具——白色(白色代表純潔)
國王的面具-紅色(紅色代表威嚴)
公主的面具-綠色(綠色代表柔軟和清爽)
活佛的面具——黃色(黃色代表吉祥)
農民老人的面具——白色或黃色,眼睛和嘴巴上有壹個洞(代表農民老人的淳樸和真誠)
女巫的面具——壹半黑壹半白(象征她的口是心非)
怪物的面具——綠色的尖牙(表示沮喪和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