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理解語言表達能力的意義
團幹部常常為如何運用好語言表達的藝術,即“寫”和“說”的藝術,特別是“說”而頭疼,說什麽、怎麽說,壹時難以把握。因此,掌握語言表達的方法和藝術,對團幹部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人類成為萬物之靈,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語言,用語言可以思考復雜的思想,互相傳授各種知識和觀點,從而獲得智慧和運氣;正是依靠語言能力和語言文明,我們才能揭示各種事物和思想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規律,組織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從而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所以古人說:“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會說話;人不會說話,怎麽可能是人?”
現代人的語言能力更強大,不僅懂得自己的語言,還掌握其他民族的語言;不僅有報刊,還有網絡、論壇、手機等多種語言。人們更加依賴語言,更加註重語言表達,對個人語言表達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正如俄羅斯壹個古老的謎語所說:什麽東西能粘住壹切?答案是“語言”。
語言表達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語言是信息的第壹載體,是“思想的直接現實”。壹個人的語言表達得體、機智,會為壹個人的自我形象、交際水平、工作成效增光添彩;但是,如果妳說話粗暴,不把意思表達出來,妳的自我形象、溝通水平、工作成效也會受到損害。美國成功科學家戴爾·卡耐基在他的著作《語言的突破》中指出,“盡妳所能培養壹種能力,讓別人看到妳的頭腦和內心。壹個人在別人和公眾面前清晰地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想法。當妳如此努力,不斷進步的時候,妳會發現,妳——真正的自己——正在人們心中塑造著前所未有的印象,產生著前所未有的震撼。從這個處方,妳將獲得雙重好處。當妳學會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妳的自信心也會增強,妳的整個人格也會變得越來越溫暖美好……”。壹個人怎麽說話,怎麽說話,也顯示了他的胸懷、修養、氣質和性格,顯示了他在生活中的態度、層次、水平和特點。
語言表達主要包括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寫和說。與書面語相比,口語有六個特點:①以聲傳意——簡單而廣泛實用;②直接交流——表達和反饋的雙重性;(3)即興——適時誘導的靈活性;④情境協調——動態直觀的整體性;⑤通俗易懂——生動形象;⑥短句結構——快速轉換的靈活性。在這六個特征中,前四個是最重要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口語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比寫作的能力更需要,也更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和實踐學習。雖然寫作需要學習和動腦,但作為壹種語言活動,還是可以慢慢思考,冷靜構思,反復斟酌修改,不用面對面就可以直接與人交流。英語口語不僅要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廣泛使用,而且要與某些對象進行雙向交流和直接交流。需要即興創作,即興創作,壹次性完成。還需要適應場合,控制情緒,有合適的姿勢...這壹系列特征必然要求壹個人具有語言歸納、思維想象、觀察和自控等能力。要敏捷靈活,這樣說話才有效、流利、有魅力。因此,口才的能力比任何職業和專業活動更能促進壹個人的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還能促進壹個人積極的心態、自信、主動、開發潛能、思維敏捷、良好的人際交往和精神交流。
口語也是應用最廣泛、最經濟、最簡單的表達和交流方式。中國是文明古國,也是禮儀之邦。它不僅擁有以四大發明、萬裏長城、唐詩宋詞為代表的燦爛傳統文化,而且在口才和交際藝術上也是世界首屈壹指的。歷史上,孔子用口技進行教育,使楚能言善辯。蘇秦用口才掛上了六國的印章;張儀四處遊說建功立業;範雎稱秦王;摸龍說那趙娘娘;藺相如“完全還了趙”;諸葛亮聯吳抗曹,以儒論道...近代還出現了梁啟超、孫中山、聞壹多、魯迅、毛澤東、周恩來等。可見,口才的繁榮與文化發展、思維活躍、人才輩出是密切相關、同步的。
有這樣壹個場景:人們聽壹個領導的報告。如果演講者照本宣科,演講稿是秘書寫的,他連通順都讀不出來,那就會讓人覺得領導沒有真才實學,真的不好。即使報道的內容再好,也不會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相反,如果領導講話沒有講稿,講得恰如其分、生動有趣,自然會引起聽眾的註意和興趣,會讓人覺得這位領導有智慧、有才華,值得尊重和信任。所以,口才不同,信息價值不同,人的價值也不同。
在壹個交流更加頻繁快捷的社會,團幹部的口頭表達自然與提高實際工作能力和自身發展聯系在壹起。團幹部要時刻傳達上級的指示和精神,代表青年的利益;組織團學活動,在團員青年中開展調查,動員青年提高學習和創新能力,都需要團幹部具備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另外,共青團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服務的對象是青年。要經常和青年溝通交流,要經常和青年談心。講得不好,青年不買賬,工作難以開展。社會發展也要求團幹部作為組織的代表與其他社會團體和個人打交道。如果他們不會說話,就很難完成任務,對團的工作會有壹定的影響。另外,團幹部本身作為青年個體也在發展,他們需要別人的幫助,也需要與社會的接觸和融合。如果他們缺乏與社會的接觸,很難與他人深入交流,也會給自己帶來不便,影響發展。因此,掌握語言表達的要領,熟悉演講稿、演講稿等必要的工作,配合適當的姿勢形式,對處理各種青年和青年工作事務,提高自身素質,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都可以起到有益的作用。
有些團幹部或團員認為,會寫字是真功夫,會說話算什麽。有些人甚至認為能言善辯只是嘴上說說。這是壹個誤解。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壹些人喜歡說空話,吹牛。這其實不是口才好,而是學問和技巧的欠缺。因為口才意味著傳達的信息要有價值。那些淺薄庸俗的油腔滑調,空洞無聊的陳詞濫調,不僅振振有詞,而且扭曲敗壞。真正的口才是建立在積極的態度和豐富的知識基礎上的口頭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是“心靈美而言美”、“充滿詩意而自強不息”的。語言表達的具體要求1。說話時對音量、語調和非語言信息的要求。
下面是說話時的壹些規則和具體要求。需要發言、做報告或向青少年傳達相關文件精神時可以參考。
(1)這是壹種應該註意的有效的口頭交流。(1)音量:說話聲音要大,讓所有人都能聽到,但不要讓坐得最近的人覺得刺耳;您可以在幻燈機或其他設備運行時調節音量;飛機或重型設備經過時不要提高嗓門,要等它經過後再繼續。②發音:發音清晰。把難詞或專業詞中的單詞壹個壹個讀出來;口齒清晰保持良好的發音。3語速:讓妳的語速適應聽眾;語速變了;為了強調重要的材料,說話要慢。④停頓:停頓表示特別強調的詞語;停頓壹下,讓聽眾有時間思考重要的想法或觀點。⑤變化:改變語調,以免使聽者疲勞;改變短語的長度,避免重復使用“好”“不”“喜歡”“妳懂的”“嗯”等短語。6語氣:放松聲音;換個調子,避免單調。
(2)這是壹種有效的非語言交流。①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用臉、嘴、眼睛、額頭、眉毛來豐富表情;在課堂上,讓所有的聽眾都在妳的視線之下。姿勢:用姿勢來表達妳對正在講授的話題的態度(例如,身體前傾以示熱情);采取有助於說話的姿勢。③肢體動作:用動作來強調和保持聽者的註意力;點頭(並微笑)鼓勵聽者參與進來;避免走來走去,沒有必要走路的時候就站著不動。4手勢:用手勢來加強妳的意圖(如手部動作)。⑤著裝:著裝要適合當時的環境(比如在衣著、整潔、醒目等方面能達到“專業”標準)。
2.說話或談話時的幾個小技巧
(1)表現出對別人的興趣,刺激別人說話。在談論別人感興趣的話題時,先滿足人家的自尊,再滿足人家的自尊。現實中,我們知道妳越在乎別人,別人越在乎妳。如果妳真的對壹個人感興趣,妳的興趣會用語言表達出來。接下來,妳會和他分享妳的煩惱和快樂,在他需要的時候盡力幫助他。後來妳發現他給妳的遠比妳給他的多。會上說話的時候,也有責任喚起他們參與談話。“天氣真好,不是嗎?”這是壹個常見的開場白。雖然有點生硬,但畢竟傳達了妳的善意。如果妳發現很難讓妳的談話對象開口說話,妳可以用“為什麽……”、“妳怎麽想的……”、“妳怎麽想的……”、“妳怎麽會碰巧……”和“妳能舉個例子嗎?”等問題互相交流。“如何”、“是什麽”、“為什麽”是提問的三寶。如果對方反應不好,可能是因為害羞;或許是冷漠;也許有點傻;況且妳還沒觸及他的興趣。提前了解對方可能是激發對方談話興趣的壹種方式。
(2)有條不紊的說。談之前最好想好:目的,時間,談什麽問題等。,直奔主題,切中要害,不東拉西扯。防止重復,漫談,啰嗦,控制時間。
(3)忌“我”字。排他性的談話,讓別人在情境控制上不占優勢,會讓對方感到不安。避免關註自己。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經常告誡:不要說“我想”,而要說“妳怎麽看?”在比較平衡的情況下,溝通會加深,彼此都會覺得有所收獲。
(4)不要打岔。隨意打斷別人的談話,壹方面很粗魯,另壹方面也會傷害到別人。不要用不相幹的問題打斷別人的談話;不要用不相幹的話打斷別人;不要急著替別人說完話;不要因為爭論不重要的細節而打斷別人。反正別插嘴。
(5)避免枯燥的話題。壹些個人話題,比如狗,孩子,吃什麽,身體不適,壹些運動,家庭的煩惱,最好不要在公共場合討論。也許這是妳感興趣的話題,但有些人不是為了這個而來。把健康問題留給醫生,家務留在家裏,心理問題留給心理咨詢師。
(6)不要得罪別人。對周圍的情況保持敏感,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不要批評或談論與這些人有關的話題。題目是否合適,取決於妳周圍的人和當時的氣氛。不要侵犯別人的隱私,不要詢問別人的收入或年齡;不要用傷人的話,多體諒別人。
(7)不談人的長短。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在別人不在場的情況下談論別人可能不願意透露的個人瑣事,是對別人不夠尊重;或者通過透露別人不知道的秘密來提升自己的自我價值,那就沒意思了。
(8)討論而不是爭論。尤其是在朋友之間,妳贏了,其實妳輸了,妳失去了朋友的親密感,因為妳的勝利可能會侵犯他的尊嚴,威脅他的自我價值感。爭論會使人分離,但討論會使人團結。家庭爭吵往往會帶來更大的問題。
(9)遷就他人。如果妳在說話,不要忽略任何人。妳的眼神輪番和大家交流,熱情親切。註意每個人對妳發言的反應,妳會註意到別人對妳的肯定。尤其是那些似乎不被註意的人。每個人都不希望大家在壹起,他也不合群。
(10)聽著。好的談話有壹半靠聽,不僅是耳朵,還有其他感官;不僅用腦,還要用心。當別人在說話時,妳的眼睛是否呆滯無力?甚至又冷又無聊?妳是想讓他快點完成,還是上去自己說...如果有,請盡快改正。
3.講話的基本要求
團幹部在工作中經常需要通過演講與團員青年交流。下面簡單介紹壹下演講的特點和要求。
演講是演講人在特定的時間和環境中,借助自己的有聲語言和體態語言信息載體,針對社會的實際問題,面向廣大聽眾,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以此來激勵聽眾,促使他們行動的社會活動。
演講有三個特點:現實性、個性和藝術性。
現實是指言論屬於社會活動的範疇,為現實服務。它不是藝術創作。它不朽的生命力在於它與社會現實和時代節奏的同步,即人們對言論的需要。
個性化是指說話人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思,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特征,因此具有不同於他人的風格。列寧的講話總是旗幟鮮明,催人奮進,像高舉的火炬點燃群眾的奮鬥熱情;而丘吉爾的演講則善於將嫻熟的語言與巧妙的表演相結合,往往靈活、機動、感人。孫中山的演講莊重大方,情理交融。它既有高雅謙虛的文化修養,又有立誌救國的革命精神...講話也因人而異,風格各異:有的是振聾發聵,鼓聲催人奮進;有的鞭成理智,理智透徹,令人擔憂;有的如千裏奔流的江河,氣勢喜人;有的像綿綿春雨,浸潤人心,令人深思;有的以涉獵廣泛、知識豐富著稱;他們中的壹些人被他們的簡單和真實的感情所感動...演講最重要的不僅是要有出眾的口才,還要有敢想敢說的勇氣和獨立見解。
藝術性是指壹篇講話的思想內容和語言情態的表達比日常講話更集中、完整、簡潔、優美、新穎,而不能像平常講話那樣隨意、散亂、繁雜;演講是口頭藝術的集中表現,也是演講人的外貌、表情、手勢、姿態以及對空間、物體等非語言形式的運用的整體風度展示;同時要營造現場氛圍,因為演講者是即興的,即興的,他要和聽眾產生共鳴和交流。
演講的準備可以分為三個步驟。準備演講稿的第壹步是結合聽眾的需求和自身的優勢,追求新穎的主題和新的內容,並兼顧環境因素,做到有見地、有個性的演講。演講準備的第二步是寫演講稿或提綱。這壹步主要解決的是演講稿的結構。演講準備的第三步是設計非語言形式,將主題、結構、語言、表達技巧與樂器、體態、空間、物體等非語言形式相結合,進行試講,鍛煉自己的風格。這壹步準備的具體要求和方法在於演講的個性和藝術性的特點以及“吸引和追求表達的魅力”。
演講的結構安排。壹篇演講稿壹般是“三分思想”。就是設計怎麽開始,中間部分說什麽,怎麽結束。
首先,壹開始就要有魅力。壹開始就要吸引觀眾的註意力和好感,確定風格,引入話題。精彩的開頭可以是各種各樣的,也可以是構思非凡的精彩小故事;或者壹句意味深長的諺語,給人耳目壹新的感覺;或者壹個震撼的觀點,出乎意料;或者是壹個難以回答的封閉問題,引發了壹個猜測性的懸念...這些都各有優勢,可以隨意選擇設計,但壹定要緊扣主題,合理,巧妙,有吸引力。
其次,主體結構要有運行線。演講的主要結構主要是材料的組合,明確主題,包括很多內容,有幾個層次和段落,妳可以根據內容的需要選擇自己的方式。但無論采用哪種方式,主要部分最容易出現散、鈍、雜的問題,所以結構的關鍵在於順序安排和線索。當然順序的安排是先說什麽,後說什麽。它的作用不僅是井然有序,條理清晰,而且是曲折迂回,見異思遷。為了連貫統壹、集中緊湊、緊扣主題,主體結構要有壹定的線索。主體結構的層次性標誌和線索,可以用在相似的句子,相同的反問句,遞進的內容,情緒的發展,壹些肢體語言和客體語言中。這裏沒有壹定的規律,只能根據內容的需要和結構的方式來設計。總的要求是壹致的,連貫的,緊湊的。連貫性和統壹性,更重要的是為跌宕起伏和曲折奠定基礎。有了這個基礎,現場發言就會有情緒起伏和節奏變化。
最後是結尾,如鐘。古人寫詩總是註重結論句的力量。”每壹句話,當如鞭炮聲,驟然輕易響起;和句子,當它像壹個鐘,有超過清音。”演講的結尾也是“像敲鐘壹樣”。到高潮的時候,決定性的結束,戛然而止。其意猶未盡,給人以強烈的激勵或無盡的回味。到了結束的時候,不要宣稱要結束,也不要用看表之類的表情表現出來。而是壹到高潮就包起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演講的結尾要通過總結和濃縮來加強,給人完整生動的印象,引起聽眾的回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