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配合泉州的旅遊節,讓更多的人了解泉州,泉州市政府於2000年建成了閩南建築博物館。它位於溫嶺路和胡鑫街交界處的洪氏宗祠。紅石大宗祠距今約150年。
第二,現狀
閩南建築博物館很簡單。主樓是壹棟低矮的平房。在裏面站了壹會兒,感覺很悶。有些展品有蜘蛛絲。看來這裏壹定很冷清。
雖然博物館看起來很醜,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裏面的藏品很豐富。古建築、牌坊、寺廟、教堂、泉州發展史、中山路改造成功經驗等建築圖片900余張...有從泉州各地收集來的古建築,具體數量會在新樓建成後由相關專家鑒定統計。壹張大床給我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它非常大,被漆成紅色。床的四周雕刻著許多圖案:精致的圖案,金碧輝煌。這些圖案來自壹些歷史故事。這是古代有錢人用的。古宅也很有意思。不用壹顆螺絲或壹顆釘子,橫梁、立柱和各種木制家具都被巧妙地拼接在壹起。古代人真的很神奇!
黃爺爺說,這些展品體現了泉州的建築特色——紅磚白石,小巧玲瓏,雕梁畫棟,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小學生應該經常來看看,多了解壹下自己的家鄉。
我們還在紅石大宗祠的墻上發現了很多書法作品,其中有兩本是英文的。壹問黃爺爺,才知道這是各級領導和外國朋友來參觀時寫的。雖然不太懂,但是能感覺到還是有很多人在關心和保護這些古建築,這是古代勞動人民留下的寶貴財富。
三、未來篇
黃爺爺告訴我們,新館正在建設中,計劃建在西湖旁邊,占地200多畝,是現在的10倍。新館將在燈光、音像方面加大投入,力求展品展示更加生動形象;配備解說員,讓遊客更加了解泉州的建築特色。我們還會聯系教育局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中小學生了解我們的家鄉,將來讓我們的家鄉更美好。
閩南原本屬於古代福建和越南,現在大部分居民都是從中原遷來的。初唐時,晉江縣東南由南安而設,是泉州府附屬的走廊。所以古建築,多為中原沿線,相關資料顯示,閩南地區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的房屋。
早期的民居建築以土、木為主,墻體用硬土夯築,俗稱“土樓撞”。這種“築土碰撞”就是簡單地用硬土夯實,更多的是紅土粘土滲入粗砂混合夯實。也有老地塊滲透著碎石,夾雜著貝殼灰。這種材料多在城鎮。真正精妙的“堆土碰撞”是使用混凝土,即紅壤土、粗砂、貝殼灰按壹定比例混合夯墻,並加入糖水。用這種混凝土夯墻建造的古城堡非常堅固,有些甚至比混凝土還要堅固。用墻體模板、保險杠等工具,用“造土碰撞”的方式建造房屋。以前,在鄰居的幫助下,把墻夯到壹定高度,用木梁支撐,鋪上粘土燒瓦,裝上門窗,就可以安居了。也用土坯代替“堆土碰撞”,即將紅粘土或農田“成土”印成綠色塊,曬幹備用。石灰更細膩的滲透和混合稱為“石灰成土”。這種土木結構的房子,內外墻用砂漿抹平,就成了可以安居的私房。這種民間的房子,俗稱“擔土”,是較早時代閩南城鄉常見的房子。
除了土木結構,閩南還有壹種磚木結構的民居。墻是用粘土燒制的磚砌成的,木柱上架著木梁,釘著樹枝。然後在樹枝上抹上壹層薄薄的泥,然後按順序鋪上瓷磚和瓦片。這是“從宮裏開始”的規矩,不管宮廟還是祠堂。典型的民居建築也是由落、中落、落後組成,即三室三進三開間,兩邊有回廊,其規定與宮廟相同。所以形式上的三落(三進)是不折不扣的“宮升”。唯壹不同的是規定比較少。隨著時代的發展,來自“宮”的房屋也從三開間發展到五開間。房間數量有所增加,但監管形式仍保留著古老的制度。
閩南僑鄉對傳統民居古建築有不同的規定。壹個是梁(構件)的深度和數量,從七個到十三個,另壹個是開間,從三個到七個,後面會描述。
七架:主殿正廳脊杖前後各有三根木梁,共七根中央脊,俗稱“七架”,是閩南最常見的規矩。這種民居壹般沒有大房,也沒有後房。但七大條規勉強留了個“口”。
九架:即正殿的木梁用九根脊梁連接。有嘴就沒有密室,有密室就沒有嘴。
十壹:正廳連接十壹根骨幹,有口,後室寬敞。
十三:書脊有十三根橫梁之多,是最寬敞的古民居,有寬大的口和後房,還有壹條後房巷通往大後廳,有七廳壹廳六室。壹般建十壹個大房子就夠了,十三個大房子很少。
開間:俗稱開間,正統古風為三開間。後來人口繁盛,建了五個海灣。至於有七個開間的房子,那是很少見的。
附屬建築:除主體建築外,還有以下附屬建築。
走廊:又稱護欄,傳統古民居為兩室三廳,兩側有護欄,五護欄壹廳四室,多用作廚房和儲藏室。
南廳:俗稱反方向,即按照主樓的規定,在主樓對面的院子裏建三到五個房間,呈壹條直線,正對著主樓。如果帶陽臺,房間數量會增加。
據墻:也有在大門上建賭墻而不建南廳的,俗稱據墻,比廳略高,墻口上的“福”字嵌在中間,表示吉祥。
角尺樓:古代的五開間建築,在大屋的側室入口處,往往蓋著壹座小樓。過去由於舊觀念的影響,角尺樓不能高過屋脊,所以往往低而少。
雙層建築:到了現代,潮流逐漸開放。古代的五開間兩側建為兩層小樓,後來兩層小樓又建為兩層小樓,成了中西合璧的異形住宅。
除了上述傳統規範的古代大戶型,還有簡單的單落式和小排屋。
單跌是進入古建築的入口(跌),前面是平墻,中間是大門。入戶門有中間天井和兩側天井,天井上方是正廳和房間。有三開間和五開間的單間。
丁排厝是壹條直線的平屋,三間到五七間不等。是最簡單的沒有圍墻的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