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蹴鞠的全盛時期。與漢代相比,此時的蹴鞠有了新的發明。首先是“充氣球”的出現,其次是球門的發明。當時有兩種目標。首先,體育場內有兩個球門,兩端各有壹個。A踢了B的球,B踢了A的球,運動量大,競爭力強,類似現代足球。另壹種是在球場中央設立球門,由AB雙方共用。目標高,入口小。估計只有拉線的人才能進去。另外,踢球門的方式也不壹樣,有很多種,壹個人踢自己,兩個人對踢,還有很多人踢花樣。當時唐朝的MM壹般都是打非對抗性的蹴鞠,她們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的女足球員。
到了宋代,兩進球的踢法已經消失,主要流行壹進球或不進球。這樣鍛煉不多,但更有技術含量和娛樂性。踢法是:首先A隊把球踢進門(門的高度估計是三尺高壹尺寬)。B隊球員拿到球後,傳給自己的球頭,球被球頭射出,踢開門獲勝。
值得壹提的是,在清代,因為民族習俗,蹴鞠(最早的冰球運動)非常流行。玩的時候分成兩隊,每隊幾十人。球投出後,兩隊爭踢,以在己方球員腳下傳球為樂。這就有點像我們打球的時候,但是被幾個人超過,其中壹個人搶到,通常我們都是“累得要死”才放棄。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國家隊赴匈牙利留學,1958回國。可惜沒能打到1958世界杯決賽,打擊不小。或許這應該算是整個20世紀中國足球的第壹件大事,其深遠的意義不僅僅是整個國家隊第壹次出國留學,更是第壹次出現外籍國家隊教練。最重要的是,它為中國培養了第壹批現代足球骨幹。李鳳樓、陳成達、念維斯不僅會成為未來國家隊的主力,還會在更長的壹段時間內占據中國足球的統治地位。他們自身的素質、能力和膽識將直接影響中國足球的發展,主導中國足球未來幾十年的命運。他們的後代,無論是作為球員、教練還是領袖,都深深地打上了前輩的烙印。所以這些人成為了現代中國足球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這才是當代所說的中國足球的真正源頭。
在隨後的時間裏,是“文革動亂”的十年。在壹個“政治至上”的時代,足球是被禁止的。改革開放後,蘇永順率中國隊1982世界杯決賽,失利。這是中國足球長期以來第壹次閉關,回歸國際足聯以來第壹次沖擊世界杯出線權。本質上是中國足球近代史的開端。是中國足球第壹次與外界全方位的碰撞和較量,讓國人第壹次認識到現代足球的殘酷,接觸到以主客場為代表的國際足球體系。整個過程由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傳遍全中國,為中國培養了第壹批看九寸黑白電視,看八毛錢壹份足球報紙的球迷。中國足球歷史上第壹次出現了壹球牽動億萬心的熱潮。球星的概念開始形成,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口號還是中國足球幾代人的奮鬥目標。從此,足球確立了中國第壹運動的地位。
1985 5月19日,因為世界杯預選賽中國隊主場不敵香港,現場球迷情緒激動,憤怒無處發泄,演變成打砸搶的街頭騷亂。從此,中國足球不再被孤立地視為壹項體育運動,而是從文化的角度被視為中國社會的壹個窗口。國家隊主教練曾雪麟辭職不僅是因為比賽失敗,也是為了安撫民族主義情緒和穩定社會。這意味著中國足球被賦予了沈重的社會使命。在這種背景下,保守的氛圍逐漸滲透到了整個中國足球。中國隊在亞洲由盛轉衰,技戰術風格由主動進攻演變為防守反擊,逐漸滑落到二流水平。
中國因為兩個“黑三分鐘”,1988過了奧運會,1990過了世界杯。進入現代足球的中國隊,抓住了東西亞的分割,在沒有擊中主要對手韓國隊的歷史機遇下,第壹次真正意義上沖出亞洲。而中國足球沒能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從而有了質的飛躍,所以進入奧運會並沒有帶來太大的影響。反而是次年世界杯預選賽帶來的沖擊和反響要強烈得多。中國隊在有利的領先形勢下兩次在決賽前三分鐘連失兩球,失去了沖出去的歷史機遇。雖然再次失敗,但這壹極其戲劇性的結果讓足球在中國社會的受關註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1979開始改革開放,但與足壇“洋教練”的“再次親密接觸”卻等到上世紀90年代。1992年,尋求發展的中國隊請來了施拉普納,但在1994年世界杯決賽中再次失敗。施拉普納成為國家隊第壹位在中國執教的教練。他在中國不到兩年的短暫時間,是中國足球從職業化向職業化轉變的分水嶺。雖然施拉普納帶領球隊打出了亞洲杯季軍,也給中國帶來了壹些足球發達地區的理念,但由於他自身的水平和中國的實際國情,這是中國失敗的必然結果。施拉普納之後,出現了是繼續引進外籍教練還是讓中國當國家隊教練的爭論。隨著中國足球與國際接軌,這種爭議不復存在。
職業聯賽之前,遼寧壹統天下。遼寧作為中國足球第壹大省,建立了從1984到1993的十屆冠軍王朝。事實上,東北足球早在50年代就處於中國前列,但直到80年代初,以李英發為代表的遼寧隊才逐漸確立了遼寧足球在中國不可動搖的霸主地位。通過每年壹個冠軍,他們建立了壹個十連冠的王朝,包括全運會、全國甲級聯賽、足協杯,代表了中國的最高水平,也是迄今為止中國隊獲得的唯壹洲際冠軍。即使是今天,七年五年職業聯賽奪冠的大連隊,依然背負著當初的陰影。遼寧足球已經成為中國足球最大的壹部分,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足球的興衰。從65438年到0994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全面打響,這意味著中國足球進入了壹個新的時期。職業化的初衷是通過建立競爭機制,讓球員完成從“我要練”到“我要練”的良性轉化。結果這個無心之舉讓足球成為了壹個龐大的產業。然而,職業聯賽衍生出壹系列新問題,如假球、黑哨、球員素質不升反降等。,隨著投入的增加而愈演愈烈,甚至使中國的足球改革成為不可能。與此同時,中國球員在外戰中的壹系列糟糕表現,最終讓中國足球將自己定位為亞洲二流球員。
1997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齊武生,無力沖擊世界杯,因此被大連金州區擊敗,國人繼續失望。本土教練的水平讓中國不得不再次把目光投向外教,霍頓在此。這位前中國國家隊和國奧隊主教練在中國足壇呆了兩年,花了幾百萬美元做“英國紳士”。畢竟他經不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的考驗。他的“並線”和“長傳、沖吊”的思路沒能拯救中國隊。我們的戲沒有變數和套路,結果只能是那樣。很可惜,有這樣潛力的壹代球員,卻像前輩壹樣被寫進了失敗者的歷史。但是,他們的足球思想和施拉普納壹起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的足球。因此,中國足球堅定不移地走上了外教之路。
除了傳統的男足,中國還努力發展女足。中國女足成立於1982,但長期以來,女足在中國並沒有得到普及,仍然處於可有可無的從屬地位。體制和思維方式依然停留在職業體育時代,第壹代女足球員依然活躍在賽場上。只有在1996年奧運會和1999年世界杯上,中國女足兩次奪冠失敗,只有獲得亞軍後,才在全國掀起了壹定的女足熱潮。
20世紀初,現代足球從歐洲傳入中國。“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這是上世紀30年代流傳於上海的壹句話。在舊中國,壹個體育明星能和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名字相提並論,真是非同尋常。他以頑強的拼搏和高超的球技贏得了“亞洲球王”的稱號。從65438到0976,在聯邦德國壹家權威足球雜誌組織的評選活動中,李惠堂與巴西的貝利、英國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匈牙利的塞爾維亞人壹起被評為“世界五大足球運動員”。當時中國足球逐漸在亞洲強勢發展。與李惠堂壹起,第壹批先鋒隊出現了,並且第壹次出現了代表該國對外戰爭的正規隊。這是中國足球起步,足球成為中國標準化比賽的標誌。從1915到1934,中國遠東運動會九連冠,1936和1948兩次入圍奧運會。此時的中國足球是亞洲當之無愧的霸主。
後來由於政治等原因,整個世界足壇出現了真空,中國足球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