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次於茶,中國對歐洲人生活最重要的貢獻也許是"中國"本身?中國人在唐朝發明的堅硬半透明的釉陶,我們也稱之為瓷器。中國很久以前就通過絲綢之路向波斯和土耳其出口瓷器,公元1500年前的精美瓷器至今仍在那裏日常使用。(壹個英國外交官收集了差不多五噸(!)在伊朗服役時的明件1875。)在中國貿易出現之前的歐洲,陶工藝術的最高成就是燒制壹種陶器,然後塗上壹層不透明的釉料,再燒制,固定顏料的顏色。這通常是根據其假定的原產地命名的,在意大利被稱為majolica,在法國被稱為彩陶,在低地國家被稱為Delft,等等。沒有壹種陶器能經得起沸水而不溶解,在歐洲也沒有人知道如何將窯加熱到4100度左右,使粘土玻璃化並使其不受液體(無論沸騰與否)的影響。即使像弗朗西斯·培根爵士這樣聰明的人也只能把瓷器看作是壹種灰泥,經過長時間埋在地下,“凝結並上釉成為那種精美的物質。”其他作家推測它是由龍蝦殼或雞蛋搗成粉末制成的。
瓷器最終成為唯壹壹種在受歡迎程度上能與茶媲美的中國進口商品。富人大規模地收集它,甚至中產階級也變得如此飄飄然,以至於丹尼爾·笛福可以“在每壹個壁爐架上,直到天花板上”抱怨中國,但這變成了壹種抱怨。如此豐富的半個世界遠離它的制造地是因為它被用作船只的壓艙物。中國貿易可能依賴於兩種對水敏感的高價值商品:絲綢和茶葉。這些必須放在船的中間,以防止水損壞,但為了使船平穩,使船正常航行,大約壹半的貨物重量(而不是體積)需要放在船底吃水線以下。非常粗略地說,所有進口茶葉的四分之壹必須與壓艙物相匹配,從現有的船只記錄來看,似乎所有壓艙物的四分之壹是瓷器。在公元1700年期間,英國可能進口了24000噸瓷器,而歐洲和美洲殖民地也進口了大致相同數量的瓷器。
為了滿足這種需求,景德鎮,中國自宋代以來的主要制瓷中心,早在1712就需要保持三千個窯日夜燒制。價格跌到了可笑的低水平——200人的茶具要7英鎊7先令,1730,每件茶具上都裝飾著訂購它的大使的徽章;茶壺,5000個裝在1732裏,每只進口不到兩便士。即使我們將這些價格乘以100來近似今天的價格,對於這種質量的瓷器來說,這也是非常便宜的成本。在大約1800年歐洲制造的瓷器開始普遍使用之前,英國和歐洲的中產階級享用他們的茶和膳食,這些茶和膳食來自除了非常富有的人之外的任何人使用過的最優質的瓷器,這種生活質量是由茶葉貿易直接造成的。
在茶出現之前的許多年裏,所有歐洲陶工都夢想著自己生產瓷器。英國的Elers兄弟掌握了炻器,但他們復制中國的努力被證明是徒勞的,歐洲所有其他壹流陶藝家的努力也是如此。法國聖克勞德的制陶工人發明了壹種替代品,現在被稱為軟陶瓷器,但直到壹位名叫約翰·弗裏德裏克·博特格的藥劑師學徒出現,才有人接近真正的瓷器。
19歲時,鮑特格在柏林遇到了神秘的煉金術士拉斯卡裏斯,並收到了他贈送的大約兩盎司的嬗變粉末。如果妳拒絕相信煉金術士和嬗變術,妳也可以假設拉斯卡裏斯先生是從不明飛行物中走出來的,因為他和博格職業生涯的故事已經被充分記錄下來,不容忽視。毫無疑問,正如拉斯卡爾斯所想的那樣,博特格忍不住展示了粉末的力量。不幸的是,他還聲稱自己取得了可預見的結果,他很快就擁有了德國所有的王冠。他終於到達了安全的地方,所以他想,在德累斯頓,在“強者”薩克森選帝侯和波蘭國王的庇護下。但由於奢侈的禮物和放縱的生活,他的火藥儲備很快就耗盡了,他的“保護者”證明並不是他看起來那樣無私的祝福者。可憐的Bott ger發現自己被限制在Konigstein的城堡裏,在那裏他得到了壹個實驗室進行研究,並清楚地知道如果他倒下了會有什麽樣的命運。
他最終說服了他的獄卒,壹個叫Tschirnhaus的伯爵,他並不擅長spagyric藝術,而僅僅是壹個示範者。伯爵提議,如果那樣的話,他應該把實驗室用於研究制造瓷器的秘密,因為除了黃金和權力之外,收集日本和中國的瓷器是奧古斯都最大的愛好。(他去世時,他的收藏已經裝滿了壹座宮殿——大約兩萬件,而且還在增加。幸運的是,對於這位囚犯研究員來說,薩克森盛產制造瓷器的兩種主要原料——瓷土或高嶺土,以及所謂的瓷石,這是壹種主要由二氧化矽和氧化鋁組成的巖石,用作熔劑,使瓷器具有半透明性。博特格首先生產炻器,然後,經過無數次失敗的開始,終於在1703獲得了硬糊紅色瓷器。這座窯已經燒了五天五夜,他的皇家資助人被邀請來見證它的成功。據報道,Bottger拿出來贈送給Augustus的第壹件產品是上等的紅色te apot。尋找已久的秘密終於被發現了,又過了幾年,博特格設法制造出了真正的硬瓷。
完全恢復了青睞,這個年輕人承認他從來沒有嬗變的秘密;他得到了正式的原諒,並迅速被任命為歐洲第壹家中國工廠的廠長。它建立在德累斯頓附近的壹個叫Me issen的小村莊裏,對奧古斯都來說,它的價值幾乎和魔法石壹樣。在17 13年全面生產後不久,僅邁森雕像的出口市場就達到了數百萬個。在壹封1746的信中,霍勒斯·沃波爾抱怨英國貴族宴會上餐桌裝飾的新時尚:“果凍、餅幹、糖、李子和奶油早已讓位於小醜、船夫、土耳其人、中國人和撒克遜中國的牧羊女。”茶壺和茶杯的產量也越來越多。
在1740年代,工業間諜將瓷器制造的秘密傳播到了德國之外,15名英國企業家聯合起來創建了沃切斯特皇家瓷器廠。令每壹位法國王子和公爵懊惱不已的是,他們慷慨地資助自己的壹件小瓷器,國王所鐘愛的蓬帕杜夫人決定將她的瓷器贈予塞夫爾凡爾賽附近的壹家小工廠。路易十五在1759買下它是為了取悅她,為了確保它會繁榮,他訂購了那裏生產的皇家瓷器。當需要錢的時候,國王有時會強迫凡爾賽的朝臣以過高的價格購買大量的Sevres。
十八世紀的英國瓷器公司不斷試驗從歐洲大陸偷來的配方,了解J. Spode先生如何首先想到使用使英國區別於所有其他瓷器的成分——燒過的瓷器的灰燼是很有趣的。是的,弗吉尼亞,骨瓷是名副其實的。從壹開始,在沃切斯特、切爾西、斯波德、利摩日和歐洲所有其他中國制造中心的主要生產是茶葉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