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奉節老關廟遺址發掘與史前考古”(項目負責人,時間1998 ~ 2000,項目變更:98JD780002)。
3.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嫩江流域新石器至青銅時代考古文化序列及相關問題研究”(項目負責人,時間2002-2005,項目編號:02JAZD780003)。
4.教育部重大研究項目——“中朝歷史、考古、邊界與政治”(參與人,時間2001 ~ 2004,項目號:01JBZ810001)。
5.中國社會科學院專項研究基金項目——“中國與朝鮮半島考古文化比較研究”(項目負責人,2002-2005年)。
6.吉林大學石川二壹基金項目——“東北青銅時代文化”(項目負責人,時間1995 ~ 1998)。
7.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東北石器時代考古學”(項目負責人,時間2001 ~ 2003,項目編號:2001XX009)
8.重慶奉節縣白帝城博物館橫向委托項目——“老關廟遺址發掘整理”(項目負責人,時間1997 ~ 2000)。
9.重慶市三峽辦橫向委托項目——“重慶市奉節縣劉家院壩遺址發掘”(項目負責人,2002-2003年)。
10.重慶三峽辦橫向委托項目——“重慶奉節縣頭塘堡遺址發掘”(項目負責人,2002-2003年)。
11.重慶三峽辦橫向委托項目——“重慶奉節縣和尚坪遺址發掘”(項目負責人,時間2002-2003)。1.東北石器時代考古,吉林大學出版社,2003,65438+2月。
2.東北舊石器文化(朝鮮文),紀文堂出版社,2006年2月。
3.《東北新石器文化》(韓文),紀文堂出版社,1996年4月。
4.《東北地區夏季至日戰國時期考古文化研究》,科學出版社,2007年。1.左家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分期及相關文化遺存的年代順序,考古1990第3期(合作)。
2.遼寧阜新、彰武1988 ~ 1989青銅時代主要考古成果。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16(合作)。
3.半坡文化研究,華夏考古,2號,1992。
4.舊官文化與臺灣再研究,江漢考古,第2期,1992。
5.《高泰山文化若幹問題探討》,《清國集》第1號,知識出版社,1993。
6.關於半坡文化的村落布局和社會制度,韓中考古研究(韓國),叢書2,1995。
7.趙堡溝文化的分期與起源,中國考古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
8.奉節老關廟遺址第三次發掘成果,中國文物報,1996 3月24日。
9.論老觀寺下層文化,四川考古隨筆,文物出版社,1996。
10.關於考古分期及相關問題,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青年論文專輯,1996,3期。
11.吉林省出土史前玉器及相關問題,東亞玉器,第1卷,鄧聰主編,香港中文大學,1998。
12.奉節縣原始文化初探,《青果集》第2期,知識出版社,1999。
13.吉林省新石器時代玉器初步研究,博物館研究,2001,1。
14.史前經濟形態的轉變與突變——以遼東半島黃海沿岸新石器文化為例,《博物館研究》,2002年第4期(合作)。
15.東北新石器時代文化結構及其與周邊文化的關系。
16.松嫩平原早期青銅文化的發現與認識,中國邊疆考古研究1系列,科學出版社,2002年6月5438+00。
17.關於遼西史前玉器的幾個問題,玉之魂與國之魂——中國古代玉器與傳統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65438+2002年2月。
18.重慶三峽庫區新石器時代考古新認識,2003年三峽文物保護與考古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03年7月。
19.嫩江流域三種新石器文化辨析,邊疆考古研究第二輯,科學出版社,2003年。
20.重慶奉節先秦時期考古的主要成就——長江三峽庫區的兩個考古實例,《歷史資料》2004年第3期。
21.重慶峽江地區的四個新石器時代文化,《文物》2004年第8期。
22.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的發展階段和區域特征,《社會科學前沿》,2004年第4期。
23.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分期與特征,《求是》雜誌,2004年第4期。
24.考古文化的命名與更名——以“老官廟下層文化”和“燒棚嘴文化”概念為例,《東南文化》2004年第4期。
25.考古發掘材料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毋庸置疑——與北京大學孫華先生商榷。2004年增補了考古與文物。
26.寶墩文化的發現及其來源的考察,《中國文化論壇》,2004年第2期(合著,第2期)。
27.《白金寶遺址的四個階段和白金寶文化遺存三部曲》,紀念張中培先生七十大壽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04年7月。
28.紅山文化研究歷程及相關問題的再認識,《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29.對小河巖文化的壹些認識,《文物》2005年第7期。
30.興隆窪文化類型、分期及聚落結構研究,考古與文物,編號1,2006。
31.《東北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學、古文化與古環境》,《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2期。
32.從中壩和大溪看老官廟下層文化的分期和時代,《考古》2006年第6期。
33.東北新石器時代文化模式及其與周邊文化的關系,《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2期。
34.嫩江流域新石器時代用人模式研究,新世紀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重互動,故宮出版社,2006年4月。1.農安縣左家山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國考古年鑒1986,文物出版社,1988三月。
2.農安左家山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學報,第2期,1989。
3.遼寧彰武平安堡遺址發掘簡報,《遼海文物學報》第2期,1989。
4.彰武縣平安堡青銅時代遺址,中國考古年鑒1989,文物出版社,1990,10。
5.阜新縣平頂山青銅時代遺址,中國考古年鑒1990,文物出版社,1991年。
6.遼寧彰武平安堡遺址,考古學報,第4期,1992。
7.遼寧阜新平頂山石城遺址發掘報告,考古5號,1992。
8.肇源縣拉哈新石器時代至鐵器時代遺址,中國考古年鑒1993,文物出版社,1995年6月。
9.黑龍江省肇源縣小拉哈遺址發掘簡報,北方文物,編號1997,編號1。
10.奉節縣老官廟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周代,中國考古年鑒1996,文物出版社,1998年6月。
11.四川奉節老觀廟遺址第三次發掘,四川考古報告,文物出版社,1998。
12.黑龍江省肇源縣小拉哈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8,1。
13.四川奉節縣營盤堡東漢墓葬清理簡報,江漢考古,第1999號,第1號。
14.四川奉節老觀廟遺址第壹、二次發掘,江漢考古,第3號,1999。
15.四川奉節油坊舊址試掘報告,江漢考古1999,第3期。
16.四川奉節三峽庫區磚墓清理報告,江漢考古,第3期,1999。
17.奉節縣新鋪商周遺址,中國考古年鑒1998,文物出版社,2000年9月。
18.奉節新鋪遺址發掘報告,《重慶庫區考古報告匯編》(第1997卷),科學出版社,2001+01。
19.奉節縣頭堂堡遺址東漢至明清時期,中國考古年鑒2003,文物出版社,2004年8月。
20.奉節縣劉家院壩舊石器時代至明清遺址,《中國考古年鑒2003》,文物出版社,2004年8月。
21.奉節縣河上坪東漢至明清遺址,《中國考古年鑒2003》,文物出版社,2004年8月。
22.重慶奉節縣三峽庫區崖墓清理,考古,2004,第1期(合作)。
23.重慶奉節老關廟遺址墓坑清理,《考古》2006年第8期。
24.奉節縣劉家院壩遺址2002年發掘報告,《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2002卷,科學出版社(合作)。
25.奉節縣和尚坪遺址2002年發掘報告,《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2002卷,科學出版社,(合作)。
26奉節縣頭塘堡遺址2002年發掘報告,《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2002卷,科學出版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