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母親說,有壹次她四歲的女兒提著東西,已經過了晚上12點,孩子記不清了。她開始有點瘋狂,最後精神崩潰的媽媽開始扇自己耳光。女兒壹卡住,媽媽就打自己耳光,孩子變得特別害怕。
客人李成儒認為母親的方式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壓力。
觀察員卞也表示不贊成這位母親的做法。她指出,“有罪教育”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恐懼,對他們的成長產生了不利影響。
以前網上有壹個很火的視頻。當孩子犯錯時,父親認為“孩子不是教父的錯”,命令孩子打自己。孩子不敢,父親就拿著棍子當著孩子的面狠狠地打自己。
最可怕的是,下面全是贊美“這是我爸爸”“我爸爸深愛著我”“要是我爸爸小時候也這樣教育我就好了”...
這種教育,表面上是通過父母懲罰自己讓孩子產生負罪感,會產生變好的動力,但他們沒有意識到,父母的這種懲罰其實是對孩子的情感綁架。
父母不斷地和孩子強調自己的辛苦,通過傷害自己來表現自己的辛苦和大愛。其實他們是在用“自虐”換取對孩子的精神控制。父母用自己的犧牲和努力,變相地脅迫孩子變得聽話。
孩子會因為父母犧牲了自己的健康、事業甚至自己,而被迫去報答父母的恩情,會不斷地感到愧疚和內疚。
蒙臺梭利認為,讓孩子服從大人的意誌是大人犯下的最大也是最可恥的錯誤。而這種犧牲自己讓孩子聽話的做法就更不對了。
在壹期《七帕的故事》中,黃誌忠講了壹個故事,每次吃魚,媽媽都會給孩子吃,自己吃魚頭。直到母親去世,她才告訴兒子,“我從來都不是很喜歡吃魚頭。”
黃執中說,“中國的關系很奇怪,我們要慶祝壹種關系,叫做‘妳要犧牲,他要報恩’”。事實上,母親用壹個魚頭綁架了孩子壹輩子,讓他永遠活在愧疚中。
這孩子還小,不知道真話和假話的區別。面對“有罪教育”,他的第壹反應是“都是我的錯”。孩子會認為自己是父母的負擔,是家庭不幸的來源。如果他沒有自己,他的父母會過得更好。
在這種心理狀態下長大的孩子,會有強烈的自我懷疑,敏感多疑,自卑膽小,甚至輕視自己的生存價值。在青春期,有些孩子會因為這種強烈的內疚感而出現情緒和心理問題。
即使在他們成年後,他們仍然背負著負罪感。
在《小歡喜》中,宋倩總是和女兒壹起強調,“妳是和媽媽壹個人長大的。白天要上課,晚上要備課。我得早起給妳買菜做飯,照顧妳的日常生活。對我來說容易嗎?我壓力不大?”
這些話讓英子很內疚,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接受母親的愛,違心地迎合母親。最終,英子不堪重負,選擇了自殺。自殺前,她對母親說:“我只想逃離妳。我知道這對妳來說不容易。我不值得妳給我的愛。我不知道我怎麽了...對不起,我沒有成為妳的女兒,卻沒有成為妳想要的樣子。”
孩子還小,就得被動接受這種消極的“罪惡感教育”。壹旦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覺醒,有些孩子就開始對這種“罪惡感教育”產生逆反心理。父母說類似的話,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他們開始反抗,掙脫,希望重塑自己。
這時候親子關系就會緊張,破裂。
壹旦家長把付出或犧牲作為換取孩子聽話的籌碼,就說明家庭教育開始出問題了。如果繼續下去,只有悲劇會卷土重來。
美國作家珍妮·阿裏木曾說過:孩子有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主導者,缺乏正確的教育孩子的觀念和方法。
想要教育好孩子,家長首先要改變自己,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引導孩子。
“內疚教育”是讓孩子從負面情緒中尋找進步的動力。其實這個動力不是來自孩子本身,而是來自父母。是內疚感讓孩子不得不努力。這種沈重的內驅力最終只會拖累孩子。
與其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讓孩子有負罪感,不如讓自己跑在孩子前面,做他們的榜樣和引路人。
當孩子發現父母的優秀時,會主動向父母靠攏。這種內驅力是積極的,放松的。
鄭老師曾經說過,“我從來不跟我的孩子說妳要努力什麽,只對自己說‘鄭妳要努力,妳有孩子’,然後我就努力給孩子看,讓我家窮富起來。”他的兩個孩子中,壹個事業有成,另壹個學業有成。
我們不應該讓孩子看到父母失去了多少,而應該讓孩子發現父母有多優秀。
老壹輩的家長最擅長“有罪教育”,而作為新壹代的家長,我們必須斬斷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不能讓錯誤的教育繼續下去。
白說:“我們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壹門需要終身學習的大生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承擔的責任至少是565,438+0%。不要總怨天尤人,先改變自己。”
家長壹定要多讀書,學習新的育兒理念,學會去偽存真,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我們應該反思自己,在養育孩子的方式上多思考。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孩子和過去不壹樣了。他們有很多信息來源,他們變得更有思想,更早熟。家長壹定要跟上孩子的步伐,甚至走在孩子前面,才能正確教育孩子。
北京大學健腦兒童發育醫學中心教授認為,孩子真正需要父母給予的,是正確的、適合的家庭教育方式。
錯誤的教育方式可以毀掉壹個孩子,正確的教育方式可以造就壹個孩子。不要讓“有罪教育”成為妳和孩子沈重的野心。選擇積極陽光的教育方式,妳會收獲同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