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粵港澳大灣區各功能城市區域金融產業布局
1改革開放後地區發展差異
改革開放以來,傳統的粵港澳地區基於“前店後廠”的傳統模式形成了區域分工,但與港澳的距離差異使得粵港澳大灣區地區的發展存在差異,粵港澳大灣區東側的經濟走廊領先於西側的經濟走廊。近年來,珠三角地區面臨著自主創新能力低下、低成本資源優勢難以為繼的挑戰,急需轉型。作為跨境合作區,粵港澳大灣區在區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廣州、深圳、珠海差距明顯。即使近年來廣州行政區劃調整、深圳經濟特區擴至全市,改變了原來以市轄區為主的資源配置模式,但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市轄區與郊區的發展差距依然顯著。
表2粵港澳大灣區功能城市區域等級順序
東莞、佛山、中山鎮經濟實力都很強,有些鎮甚至接近城市核心。《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群協調發展規劃(2004-2020)》提出了建設廣佛肇、深莞惠、珠江三大都市圈的發展目標。2010年5月通過的珠三角地區五大壹體化規劃,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協調布局、基本公共服務、城鄉規劃、環境保護等方面,為珠三角地區設定了區域壹體化目標。
2粵港澳大灣區空間競爭與分異
空間治理包括經濟主導、行政管理、發展倡議以及投資和貿易權利。區域協調需要地方政府的長遠眼光和相互協調。雖然空間管治模式有助於降低交易成本,長期提升區域整體發展潛力。但由於涉及行政權力、發展權力和治理權力,往往是地方政府和城市居民關註的焦點。因此,空間治理需要形成政府、市場和公民的多方認知,需要壹個長期的博弈過程。
以分權和多集權為基礎,從空間治理的角度重構合作與競爭的關系,強調政治權力的平衡與分散,形成促進合作的差異化財稅管理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合作與競爭相互關聯,差異化的財稅管理模式對企業的個體選擇和公共選擇產生重大影響,推動資源和資本的顯著傾斜。
合作經營的誤區體現在利益分配、主導權的確定和土地管理上。不同地區公共權力和財稅模式的差異對區域合作有顯著影響。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建立在各城市獨立發展的基礎上,多核驅動引入適度競爭。政府治理面臨以下問題:
(1)行政壁壘和地方利益。行政壁壘助長了各地的獨立發展。各地憑借行政權力,形成了顯著的邊界效應,阻礙了資源和生產要素的自由高效流動,形成了典型的諸侯經濟,形成了各地之間的多重交通“死角”,只能在省級層面控制。地方利益表現為給各地企業提供稅收優惠和物質獎勵。
(2)考核制度和財務制度。考核制度源於地方政績對政府的影響,即基於GDP的考核制度。財政體制源於地方經濟、權力和義務的分配。投資體制和融資體制的差異對政府結構有重大影響。
(3)產業相似性和核心帶動性,與廣佛不同,珠江、深圳、東莞有壹定程度的產業同構,發展核心不顯著。
(4)城鄉和鄉鎮經濟壹體化,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壹個顯著特點,促進了城鎮和城區的和諧統壹,促進了城鄉特色的壹體化發展。
3粵港澳大灣區政府管治分化
具體表現在:
(1)廣佛治理模式:強化核心地位。歷史上,廣佛曾經是壹個行政區,民眾的自發融入是重要原因。2009年,廣佛簽署了《廣州佛山同城建設合作協議》及多項兩市對接協議。同城體現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和錯位發展,以建設核心加強對周邊地區的影響。
(2)東海岸治理模式:優化功能格局。受城市經濟結構網絡化和廣佛肇合作的影響,粵港澳大灣區的東海岸合作進入了壹個新階段。深圳毗鄰香港。改革開放後,這裏已成為中國南方的金融和物流中心。快速城市化導致了四個“不可持續”,其發展面臨瓶頸。被稱為“世界工廠”的東莞,正面臨著從粗放型外向型經濟向新型工業增長方式轉變的挑戰,試圖改變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成發展基金和高科技密集型產業。
與廣州是廣佛合作的主角不同,深圳與東莞的經濟合作面臨深度博弈,發展階段相對落後。由於需要對地方事務的管理和資金投入進行重新分配,涉及利益分配、主導權的確定和土地管理,需要獲取多方知識,因此博弈過程緩慢。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有助於實現區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涉及地方政府的績效,需要廣泛的討論和深入的研究。
(3)約旦河西岸的治理模式:提高發展水平。粵港澳大灣區西海岸的中珠經濟實力相當,與粵港澳大灣區東海岸城市經濟差距明顯。具體的融合措施尚未實施。珠江西岸的壹體化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
2009年簽署了《珠江與長江緊密合作框架協議》及其配套協議,涉及年票互換、通信壹體化、電視節目相互落地等。珠海中江城市規劃合作暨珠海中山跨境斷頭路開通。但《珠三角勞動保障工作緊密合作框架協議》中社保城鎮化等核心協議難以推進。
中國外資負面清單的逐步減少,使得外資獲得了更加理想的國內投資和產業發展環境。其中,國際金融業進入中國後對中國的發展形成了雙面。壹方面,國際金融業帶來的經驗有助於規範國內金融發展模式,優化金融業空間格局;另壹方面,國際金融業給國內金融業帶來的競爭會擠壓原有的發展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對海外人才的稅率優化,有助於粵港澳大灣區吸引高端產業和人才,金融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輔助產業,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粵港澳大灣區的建立將有助於該地區逐步實現與國際金融的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