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產黨為什麽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產黨為什麽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摘要:生態文明建設在當今社會尤其重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生態文明建設也應該加快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它有助於喚醒全民族的生態憂患意識,認清生態環境問題的復雜性、長期性和艱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盡最大可能地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關鍵字:生態文明建設,意義,可持續發展 壹、生態文明的內涵 1、什麽是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社會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過程中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所付出的努力及其獲得的全部積極成果.生態文明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善和優化

人與自然的關系,建設科學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體現了人類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理念.建設生態文明,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汙 染控制和生態恢復,

而是克服工業文明弊端,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的過程.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包括人類在生態問題上所有積極的、進步的思想觀念建設,而且包括生態意識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設.生態文明,是以生態產業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態.它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費模式以及和睦和諧關系為主要內涵,倡導人類在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客觀規律基礎上追求物質與精神財富的創造和積累. 2,為什麽要進行生態文明建設 我國是壹個人口大國,人均資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國中處於低位;同時,我國的資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關,許多資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環境惡劣且難以開發的中西部地區,而人口集中的東部地區資源卻較為稀缺,人均可利用資源相對匱乏.這些現實的情況,決定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不能走資源消耗型之路,在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不可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生態文明建設,能夠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質基礎;生態文明觀念,作為壹種基礎的價值導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二.怎樣建設生態文明

1.借鑒經驗 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加快政府法制層面、企業層面以及公眾三個層面的生態文明建設創新,形成政府、企業與民眾相結合的治理模式;促進環境保護制度發展、循環經濟發展、民眾生活方式的進步,最終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 盡快建立我國的“綠色GDP”指標考核體系,推進政府行政的全面創新——包括幹部選舉制度、考核制度的創新,推行“綠色GDP”核算,根本扭轉現行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以消除地方保護主義,遏止利益集團形成.加速完善我國的環境保護法規制度,高度重視市場機制的重要杠桿作用,以新的稅收制度支持環保科技和環保產業的發展,促進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 2. 樹立人與自然協調發展觀念

首先是要樹立環境友好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具體說來,它是壹種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以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遵循自然規律為核心,以綠色科技為動力,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合理進行功能區劃分,倡導環境文化和生態文明,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禦能力.其次,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汙權、水權交易試點.最後,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由此,生態文明建設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這就意味著生態文明建設既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並列從而形成五大建設,又要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過程中融入生態文明理念、觀點、方法. 三.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1.促進“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構建.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產黨的“和諧理念”在內政上的重要體現.它不僅包括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也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之壹.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努力建設生態文明,不僅能夠保證人類有個舒心的生活環境與良好的生活質量,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且能夠保證壹代接壹代地永續發展,實現代際公平與代際和諧.構建和諧世界是中國***產黨的“和諧理念”在外交上的重要體現.它既可以保證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創造和平的國際環境,也是我國作為壹個大國應該承擔的國際責任.生態文明是基於生態危機、反思傳統發展觀念而進行的理性選擇.把生態建設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們黨對人類文明趨勢認識的不斷深化.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有效途徑之壹,可逐漸緩解我國資源、環境的“瓶頸”制約,減緩生態環境的破壞速度,使我們擺脫能源危機、生態危機和生存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

2、進壹步豐富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內涵 強調要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

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相統壹、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均衡發展指明了路徑.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特別是環境權益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有之義.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幹凈的水、新鮮的空氣、潔凈的食品、優美宜居的環境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建設生態文明,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不僅是改善民生的需要,而且拓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領域和範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經濟發達、政治民主、文化先進、社會和諧的社會,也應該是生態環境良好的社會.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都搞好,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原則、目標等深刻融入和貫穿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才能全面推進現代化,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3.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黨的十七大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設生態文明”既是目標任務之壹,也是實現“更高要求”的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必將促進全民族生態道德文化素質的提高.我國環境惡化遲遲不能根本好轉,這與人們的生態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關系.近些年來,我國城鄉人民的生態意識、環保觀念日益增強,參與生態治理、環境保護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我國是具有悠久生態道德文化與倫理的國家,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而樸素的生態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壹”理念就代表了中華民族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壹的精神境界.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如果我國率先跨入生態文明社會,不但會使全國的經濟、社會、生態、環境、人文、民生面貌為之壹新,而且必將大大加快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四.結束語: 建設生態文明,昭示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意味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變,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也是全黨全國的壹項重大戰略任務.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 上一篇:壹種麻辣燙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中國傳統曲藝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