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也善於通過表情和聲音的描寫來展示人物。孔子是《論語》中描述的中心。“孔子風采溢格言”(《文心雕龍?成聖”);書中不僅有對他言談舉止的靜態描寫,也有對他性格氣質的生動描寫。此外,圍繞孔子這個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塑造了壹些孔子弟子的形象。如的率真與莽撞,顏元的的賢淑,子貢的聰明與口才,曾的自然與脫俗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對象給予不同的教導,考慮到他們的不同品質和優缺點,以及在德國留學的具體情況。體現了孜孜不倦地教人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說,兩個弟子都問過任,孔子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顏淵說“克己為仁”,仲弓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司馬忠說“仁者,言也有罪”。顏元學識、教養深厚,應取《仁學》之綱,詳述仲弓、司馬忠。另壹個例子是問“司文·祝星?孔子回答魯茲說:“如果妳的父母又在這裏,妳怎麽能聞到呢!“因為”它也是人,所以它退休了。尤然回答說:“司文會做。”因為“求也退,所以進也退。“這不僅是壹個因材施教的問題,也充滿了孔子對弟子的高度責任感。
《論語》是中國古代思想家、世界十大歷史名人孔子的弟子們記錄的言行錄。寫於戰國初期。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所以西漢時期只有口頭傳授和從孔府雙壁獲得的書籍,包括: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部,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部,從孔府雙壁發現的《古論語》21部。西漢末年,張瑜完善了《論語》,並在《魯論語》和《齊論語》的基礎上形成了另壹種學說,稱為《張厚論》。東漢末年,鄭玄在《張厚論》的基礎上撰寫了《論語註》,參考了《齊論語》和《古論語》,也就是現在的《論語》版本。《論語》和《古論語》很快就消亡了。《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約有444章記載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及時談及的話,48章記載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相互談及的話。
《論語》作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內容廣泛,大多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和道德行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兩千多年來壹直是中國初學者的必讀之書。
五四以後,作為封建文化象征的《論語》被列為批判和否定的對象。雖然有新儒家的研究和萌芽,但在中國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並沒有在中國形成新氣象。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不得不重新選擇新的思想文化,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社會主義新文化的誕生和發展。
但嚴峻的事實是,壹個新的社會,尤其是進入正常發展軌道的社會,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這是任何社會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尤其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更值得人們重新認識,重新探索。這讓我想到了人類的性與個性,文化的性與個性,民族文化的辯證否定本質。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毛澤東“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思想的價值。
其實,當我們擺脫形而上的思維方式,真正建立起唯物辯證的思維方式,並用它來分析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會發現其中的精髓,《論語》就是其中之壹。不可否認,《論語》有其糟粕或消極的壹面,但它反映了兩千多年前社會生活的精華和哲學箴言,是中華民族文明程度的歷史展示。即使在改革開放、經濟騰飛、文化發展的今天,《論語》中的許多思想仍然具有壹定的借鑒意義和時代價值。
壹、《論語》中的“鬼神”思想
鬼神思想是人類對自然現象神秘恐懼的表現,也是人類對人生命運的壹種虛幻寄托。即使在科學發展的今天,當代人的鬼神觀念也時有出現,甚至人造神的現象也屢有發生。那麽,鬼現象存在嗎?科學結論是否定的,那麽為什麽當代人還有鬼神的概念,甚至還有人相信呢?這是由社會存在和人的心理的復雜性以及人的素質的缺陷造成的。但是,作為壹個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在壹個巫鬼橫行,自然科學極度不發達的時代,孔子是怎麽看待鬼神的呢?孔子“無所言:奇、強、亂、神”(舒二)。提倡“遠離鬼神”(永夜)。說明孔子對鬼神采取了非常謹慎的態度。孔子不評論鬼神的存在,也不反對別人相信鬼神,而是敬而遠之。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同時,孔子通常不談怪異,不談暴力,不談叛逆,不談鬼神。他認為這些東西對人沒有好處。有壹次,孔子病了,魯茲請求為他祈禱。子曰:“有此事乎?”魯茲回答說,“是的。《死》篇說:‘為妳向諸神祈禱’。”子曰:“若如此,我已祈禱,為何仍病?”還有壹次,陸機問如何侍奉鬼神。子曰:“我尚不能服活人。我怎能侍奉鬼神?”孔子雖然不反對別人相信鬼神,但對鬼神作為自己是持懷疑態度的。雖然他無法證明鬼神的存在,但他本人並不相信鬼神。這說明孔子有無神論的萌芽,體現了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作為孔子的世界觀,這對他的思想有著重要的影響。
二、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價值
《論語》作為壹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有很多關於做人的章節,對當代人有借鑒意義。
第壹,要堂堂正正。子曰:“人生而直,遊手好閑者,幸能幸免。”(《永業》)按照孔子的說法,壹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生活中不誠實的人可以生存,但那只是僥幸避免災難。按照事情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僥幸避禍的人遲早要倒下。
第二,做人要重視“仁”。這是孔子在做人上最強調的問題之壹。在孔子看來,仁是做人的根本,居於首位。子曰:“弟子進則孝,弟出則弟。他們真誠相信,他們無時無刻不愛著人,但他們是善良的。有余力就學文學。”(《學記》)又曰:“人無情,如禮乎?人都沒心沒肺的,那妳高興什麽?”(《巴蜀》)這說明只有在仁的基礎上學習和學習禮樂才是有意義的。孔子也認為,只有仁者才能無私地對待他人,得到人們的贊美。子曰:“仁者,可善可惡。”(《立人》)“齊景公有幾千匹馬。死的那壹天,說人民不道德。伯夷、舒淇餓死在壽陽下,百姓今稱之。”(《史記》)充分展示了仁的價值和力量。
那麽什麽才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為仁。壹日克己復禮,天下仁者。”(《顏淵》)換句話說,只有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禮,才是仁。壹旦妳說到做到,全世界的人都會誇妳是個善良的人。可見,“仁”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修身”和“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也提出了仁的外在標準,即“剛、韌、木、懶、善。”(魯茲)也就是說,語言堅強、果斷、樸實、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同時,他還提出了實踐仁的五個標準,即“禮、容、信、敏、利”(陽貨)。即謙遜、慷慨、忠信、勤奮、善良。他說,對別人尊重不會導致侮辱,對別人慷慨會贏得所有人的支持,對別人誠實會信任他們,勤奮做事會成功,與人為善會很好地指揮人民。孔子說,能實踐這五德者,可視為仁。
當然,在孔子看來,完全做到仁是極其困難的。所以他教導人們追求仁義之道,即“博學於文,約以禮,亦可為夫!”(《顏淵》)即要廣泛學習文化典籍,以禮約束自己的行為,使自己不至於偏離正道。同時,也要重視向仁人學習,用仁人幫助培養仁。仁者,應該是壹個能為自己站起來也能讓別人站起來的人,幫助別人實現自己想要的,推動別人做好壹切的人。那就是:“我要站起來站起來,我要接觸到人,我可以近距離的看。可以說仁的壹面已經有了。”(《永業》)
第三,做人要重視自身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說:“我壹日三救:妳對別人不忠嗎?”交朋友不相信?學不會嗎?"(《學習》)也就是我每天都要反復反省自己:我有沒有盡力去幫助別人?在對待朋友時,妳說話算數嗎?妳復習老師教的課了嗎?強調自身修養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要註重全面發展。孔子說“以道為旨,以德為據,以仁為據,遊於術中”(《述二》)即誌在道,基在德,德在仁,行在六藝(禮、樂、射、禦、書、數)。這樣才能真正的做人。那麽孔子為什麽強調人生的全面發展呢?這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理解和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他說:“站在詩中,站在儀式中是有趣的。”(泰伯)即詩歌能振奮人的精神,禮儀能強化人的情操,音樂能促進人的事業成功。所以對於個人修養來說,全面發展是極其重要的。
第三,關於君子人格的塑造
《論語》有很多頁講了壹個君子,但這裏的君子是壹個廣義的概念,強調的是壹種人格的追求,教人與常人不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論語》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標準和道德修養要求。
第壹,“君子不器。”孔子認為,作為壹個君子,妳必須有多種才能,而不只是像器皿壹樣,應該“以義為質,以禮為行,以孫為表,以信為成。”(《衛靈公》)也就是說,君子要以德為立人之本,依禮而行,以謙而表,以忠而成,否則就不是君子。
第二,君子要註重修養。子曰:“富而貴是人之所欲,無道不可得。貧窮和吝嗇是人類的罪惡。如果妳不按他們的方式得到他們,妳就不會去。君子去仁,出名不好嗎?君子無終食,則違仁,必再行。”(《立人》)在孔子看來,作為君子,必須重視仁的修養,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離開仁。同時,曾子認為,君子在重視仁德修養時,必須註意三個方面的規範:壹是“動之以貌,遠之以暴,緩之以行”;二是“正色,近信”;第三,“如果妳說出來,妳會更加可鄙”(《泰伯》)。換句話說,君子要嚴肅自己的外表,端正自己的面容,註意自己的言辭。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尊重妳,信任妳,對妳溫柔。同時,孔子也認為“君子太忠不可驕”(魯茲);“君子不與憐爭,不與黨爭”(《衛靈公》);“君子病無能,病人死不知。”“君子病而名之。”“君子謀己,小人謀人。”(《衛靈公》)即作為君子,要心態平和不驕不躁,態度莊重不與人爭吵,能與人相處不結黨營私;君子要註重提升自己,在有生之年多為社會做貢獻。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是君子的素養。
第三,君子要處處嚴於律己。孔子認為,君子除了修身養性之外,還應該註意以“戒、畏、思”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子曰:“君子有三戒:年少時血氣不定,要慎之又慎;它也堅強,有血性,它在戰鬥;也老了,血氣下降,要戒了。”“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君子有九思:看得清楚,聽得用心,想得熱烈,看得恭敬,說得忠誠,想得恭敬,問得質疑,想得苦,看得清楚。”(嵇)這些思想從不同的角度對君子提出了要求,概括起來就是:壹是要時刻註意戒除個人私欲;二是做事要有敬畏之心,防止魯莽;三是認真處理,隨時嚴於律己。
第四,君子要重義避利,追求道德。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在於他們對生活的態度不同,人生追求不同。他認為“君子喻義,小人喻利。”(《立人》)“君子謀道而不謀食。”“君子不愁窮。”(《衛靈公》)“君子野,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利。”(《立人》)也就是說,作為君子,只有重視道德,追求道德,才能區別於小人,才能真正體現君子的精神。同時,孔子也認為君子必須言行壹致,也就是所謂的:“君子欲言慢,而行快。”(《立人》)“先言而後行。”(《政治》)
第五,君子不是黨員。孔子認為君子意見之間的溝通應該是“周而不比”;《論語》?治國:孔子說:君子不如壹周,小人不如二周。同時要“和而不同”;《論語》?魯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和而不同。”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和諧的關系;子曰:“君子傲而不爭,群而不黨。”
關於政務及其價值的思考。
《論語》中的行政事務思想是“學以致用”思想的具體體現,《論語》中的行政事務標準也有詳細說明。
第壹,關於政務的對象。孔子認為,只要人有禮貌,品行端正,為人正直,有壹定的政治才能,就可以經營政治。嵇康子問:“鐘繇能搞政治嗎?”孔子說:“從政有什麽關系?”問:“布施也能搞政治嗎?”他說:“妳付出了,就能得到。政治上有什麽意義?”問:“問也能讓政治起作用?”嶽:“政治上追求藝術有什麽意義?”換句話說,只要人們具備壹定的參政品質,比如果斷、理性、多才多藝,就可以參政。
第二,關於政務公開的基本要求和標準。政治家必須勤奮和忠誠。子曰:“不知疲倦地生活,忠實地行動。”(顏元)“先努力”和“永不疲倦”(魯茲)。就是說,執政不懈怠,執行政令忠誠,帶頭勤政,做事不懈怠。政治家必須溫文爾雅,彬彬有禮,彬彬有禮。陳問子貢:“至於國家,主公必聞其政,求其安。”?壓抑?"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讓其得之。”(《學記》)也就是說,孔子到了壹個國家,他當然會知道這裏的政事,因為先生有五德:溫良恭儉讓。而這五德也間接說明了參政議政的道理。有壹次,孔子在談到鄭國賢的祥子財產時說:“君子之道有四:行也敬,事也敬,養也益,人也義。“正因為子產的莊重、恭敬、善良、道德、德行,他才能在鄭國聖人的位置上。
第三,言行壹致,舉止端莊。子曰:“言必信,行必敬。雖是蠻國,也行。”。言不忠實,行不恭敬,雖在狀態,是真的嗎?妳站起來就會看到妳參與在前面,妳在場上就會看到妳靠在天平上,然後妳老公就做了。”(《衛靈公》)也就是說,如果妳想讓別人接受妳的想法,妳必須真誠而有尊嚴,這樣妳的想法才能奏效。
第四,要高瞻遠矚,依次推進。居的父親當上了縣令,問孔子如何管理政治。子曰:“欲速則不達。欲速則不達,但見小利不能成大事。”(《魯茲》)即要求人們處理政務不要急功近利,貪圖眼前利益,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貪圖小利,成不了大事。而是要看得遠,依次推進。此外,孔子還認為,處理政務時要謹慎,要深入實際,多聽多看,知其然,避免犯錯。所謂“多疑,慎言而餘,則寡;如果妳看到更多的危險,如果妳對其他的保持謹慎,妳會後悔的。若不言,則悔之,魯必在其中。”(《政治》)
七、關於治國安邦的道理。
孔子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治國理論在《論語》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治國的根本在於“德”。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國,孔子說:“君君,臣,父,子。”(顏元)即要治理好壹個國家,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雖然這壹思想反映了孔子的宗法倫理,但在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下,這壹倫理準則確實在治理國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實在壹個階級社會裏,不管妳在什麽時代,妳都需要在妳的位置上,做好妳的工作。否則國家就不是國家,政府就不是政府,社會就亂了。那麽孔子為什麽強調人倫之治呢?孔子在回答魯茲的問題時做了解釋。魯茲問孔子:“衛國治國,子必先學乎?”子曰:“必有道理!”"如果名稱不正確,它將不起作用。"當然,孔子也認為,重視道德的作用離不開禮讓。子曰:“若能以禮讓為國乎?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立人》)即以禮讓精神治國,國家就不會有問題,人際關系的禮儀就能得到保障。在這裏,友誼成為維系道德的精神紐帶。
第二,治國的前提是君子主要嚴於律己。孔子說:“妳老實,從政又有什麽關系?”?不能對,像個對的人?“也就是說,治理好國家,就要端正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如果妳是對的,管理國家事務就不會有困難。自己不對,就可以為所欲為,不能糾正別人,國家就不能治理。孔子還以舜為例,說明君主嚴於律己的重要性。子曰:“無為而治,則順乎?"?什麽是丈夫?公基就在南邊。”在孔子看來,真正能靜下心來,讓天下太平的人,只有舜吧?那麽他做了什麽?它只是莊嚴地坐在球場上。舜在這裏的莊重和正確的行為是他的和平世界的關鍵。
當然,孔子也認為,君主除了端莊的行為之外,還應該註意智、禮、仁的關系,這是治國不可忽視的條件。子曰:“知之,仁不可守。得到了就會失去。知之,仁能守之,不敬則民不恭。知之,仁能守之,莊能賞之,動之不恭也。”(《衛靈公》)這就是說,我們靠聰明取得了地位,而我們不能靠美德來維持它。雖然我們取得了地位,但我們肯定會失去它。如果妳靠智慧獲得地位,妳可以靠美德維持它。如果妳不以嚴肅的態度治理人民,那麽人民就不會尊重他。靠智獲得地位,靠德保護地位,靠認真的態度治理人民,靠禮教育人民,都是不完美的。可見,治國對君主的要求應該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此外,孔子還總結了歷代賢明君主的治國原則,重在寬厚、廉潔、勤政、公平。即:“什麽是重要的:人、食物、喪和犧牲。寬以待人,方得民心。如果妳相信,妳將對人民負責。快立功了就說。”(《姚嶽》)
第三,治國的基本方法是“選賢、富國、育人、立法”。孔子認為君主應該顧全大局,重視選拔優秀人才管理國家事務。子曰:“先為師,赦未成年,養人才。”。同時要重視富國,教育國民。有壹次,孔子去衛國,冉沒有開車送他。子曰:衛國人口真多!尤然說:“這有什麽意義?”曰:“富。”他說:“既然有錢,何必呢?”說:“教它。”在這裏,孔子強調,像衛國這樣人口眾多的國家,要想治理好,首先要讓他們富裕起來,然後再讓他們接受再教育,提高素質。此外,孔子還特別重視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顏淵曾問其師如何治國,子曰:“往,取殷之利,奉周之勉,賞邵而舞,讓去遠。鄭聲是個妓女,她很危險。”學習夏商周的古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這裏,孔子不僅強調了法制在治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他古為今用的思維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
第四,治國的基本原則是重信用,愛民。孔子認為,要治理好壹個國家,君主必須重視人格和道德,重視信用,關心人民,這是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子曰:“國以千倍,尊物而信,救而愛人,使民適時。”(《學記》)即治理壹個有千萬人才載體的國家,必須嚴肅政事,講究信用,取信於民。同時,我們應該節省開支,關心人民,使他們不違背農時。只有這樣,才能處理好君民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