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和日期如下:
春節:正月初壹,即農歷新年,是壹年的開始,傳統意義上的“大年初壹”;
2.元宵節(上元節):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元宵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之壹;
3.土地生日(龍擡頭):二月初二,也叫“社交日”。社交日分為春季社交日和秋季社交日。春社是立春後的第五天,秋社是立秋後的第五天。
4.上巳節:三月的第三天,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這個節日在文字描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在“岸上沐浴”活動中舉行的最重要的節日。
5.寒食節:清明節前壹天,夏歷冬至後105天,清明節前壹兩天。這是節日的第壹天,不抽煙,只吃冷食;
6.清明節:公歷4月5日前後,又稱踏青節、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氣在仲春和晚春之交;
7.端午節: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節、午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
8.七夕:七月初七,又稱乞巧、七巧、雙七、甜日、星期日、藍夜、女兒節或七姐妹生日。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現象的崇拜;
9.七月半(中秋節):七月十四日/十五日,即七月半祭祖的節日,又稱石鼓、鬼節、拉客孤節、地方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祭拜亡魂、燒紙錠等。
10.中秋節:8月15日,又稱農歷大年初壹、中秋節、中秋節、八月節、八月節、追月節、賞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漢字文化圈眾多民族和國家流行的傳統文化節日;
11.重陽節:九月初九,《易經》定義“九”為陽數,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故稱“重陽節”;
12.寒衣節:十月初壹,又稱十月朝,祭祖節,亡靈節。人們稱它為鬼頭節,這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據說它起源於周朝。
13.農歷春節:10月15日,為農歷正月十五,又稱“大年初壹”、“農歷新年”。它是中國傳統民間節日之壹;
14.冬至節:公歷12月22日左右,俗稱“冬至”、“長節”或“亞歲”。冬至既有自然內涵,也有人文內涵。它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壹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同的傳統節日。
15.臘八節: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是臘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並祈求豐收的傳統。
16.烹飪節: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在中國民俗中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農歷新年、謝節、竈王爺節;
17.農歷除夕:農歷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是壹年結束的最後壹個晚上。壹年結束的最後壹天叫做“歲末除”,意思是舊的壹年到此結束,被新的壹年取代。
傳統節日的形成是壹個國家或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累和凝聚的過程。中國古代傳統節日的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現象、歷法等人文和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涵蓋哲學、人文、歷史、天文等各個方面,蘊含著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
擴展信息:
中國傳統節日的發展;
中國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豐富的社會文化生活,也積澱了深厚的中國歷史文化內涵;
2.大部分節日習俗在古代就已經出現,但習俗的豐富和普及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節日來源於人文和自然文化,最早的習俗活動與原始崇拜和祭祀文化有關;
3.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其活動的載體,如廟會、元宵節、舞獅、農歷、龍舟競渡、祭神、祭祖等。
4.大多數傳統節日都是在古代形成的。先秦時期,由於南北風俗不同,南方和北方的風俗尚未融合普及,許多古代節日和習俗活動在中原文獻中鮮有記載。
5.漢朝是中國統壹後的第壹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使風俗習慣相互融合,為節日習俗的傳播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6.該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最初的嚴肅祭祀的氛圍轉變為娛樂禮儀。此後,節日變得豐富多彩,許多體育和娛樂活動出現,並很快成為壹種時尚。這些習俗持續發展,並長期存在;
7.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流傳至今。
來源:搜狗百科-中國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