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四大刺客有兩種說法,很多答友都回答的很詳盡了,我這裏還想說壹說,因為看到這個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壹部很好看的電視劇《千秋英烈傳》,壹***八個部分,專門講類似刺客的這種俠士的故事,從春秋戰國壹直到近代,情節跌宕起伏,俠義精神突出,各種明星大腕精彩演繹,看了讓人熱血沸騰,除了配音有點小缺陷,可以說十分完美的電視劇。單單明星就有劉德凱、關詠荷、郭晉安、錢小豪、袁潔瑩、關禮傑、林國斌等等,大部分是悲劇結尾,充分表現了俠士刺客的悲壯人生。裏面就講述了四大刺客中的兩位,荊軻和聶政,專諸跟豫讓沒有演繹。
荊軻刺秦王,這壹段在語文課本裏都寫過,燕太子丹想殺秦王,看中了荊軻,為啥看中他呢,倒不是說荊軻武藝多麽出眾,而是因為荊軻心理素質最好,不然見了秦王嚇得哆嗦,武藝再高也沒用。謀士田光跟太子丹說了壹堆勇氣的理論,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脈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荊軻就是那神勇之人。為了請荊軻,可以說不擇手段,荊軻說句千裏馬肝美,丹就挖了千裏馬肝,荊軻贊美美人手好看,丹就剁了手給荊軻。後來荊軻終於答應了,帶著骨勇之人秦舞陽壹起,假借看地圖給秦王,荊軻不愧神勇之人,秦舞陽都嚇得沒人樣了,荊軻還能笑著替他解圍。後來刺殺失敗,荊軻身死,丹也沒有好下場。不過在劇中演繹的情節更多,裏面丹為了拉攏荊軻,獻上了自己妹妹,後來妹妹愛上了荊軻,荊軻死後,她也隨著在江上自殺了,配樂響起,特別悲壯。
第二個是聶政殺俠累。因為韓國大夫嚴仲子被俠累迫害,所以找到了聶政想報仇。那時候聶政有母親要養活,還有姐姐未出嫁,所以沒答應,但是嚴仲子給他很多錢他也不要,母親死的時候嚴仲子親自主持葬禮。聶政終於被說服了,守孝三年後殺了俠累,然後被人圍攻,為了避免連累別人,聶政自毀容貌自盡。但是他姐姐知道他,仍然跑去認識,而且大聲對旁人說出事情經過,讓人知道聶政威名,最後自盡在聶政身旁。
劇中演繹要復雜的多,劇中聶政本來就是俠累殺手,後來脫離組織,找壹地方養活老母姐姐,而這個姐姐不是親姐,和他互有情愫。嚴仲子還是拉攏聶政,但是聶政因為有家人,堅決不答應。後來嚴仲子想了壹毒計,找人殺了聶政老母嫁禍給俠累。聶政大怒要殺俠累,但是顧忌姐姐情分,怕她無人照顧,姐姐自殺成全聶政,最後聶政殺俠累時發現嚴仲子才是真兇,殺了嚴仲子以後在姐姐墓前自盡。
再有壹個刺客就是專諸,吳國公子姬光對他們大王僚不服,想殺了他。伍子胥給他舉薦了專諸,這僚喜歡吃烤魚,於是眾人想了個計策,借機獻魚,把劍藏魚肚子裏刺殺。於是,專諸專門學了三年烤魚,又有專人打造好壹把鋒利短劍,終於找到壹個機會殺了吳王僚,專諸也被僚的侍衛剁成肉醬。姬光自立吳王,也就是闔閭,也是那個吳王夫差的老爹。
還有壹個是豫讓,不同於其他幾個被人推出去做刺客,豫讓是自願的。豫讓本來是晉國當門客,不受重用,直到遇到了正卿知伯,知伯對他敬重。後來知伯攻打趙襄子,反被趙襄子聯合韓魏壹起把知伯滅了,自此以後開始三分大國晉,也就有了戰國的韓趙魏三國。那豫讓想到了知伯好處,就要報仇,刺殺趙襄子,那趙襄子看他是個義士,開始就饒了他,但是豫讓不死心,毀容吞炭,再次刺殺。趙襄子這下不能忍了,說妳豫讓跟知伯前也跟過別人,知伯滅了他們妳不報仇,我滅了知伯憑啥妳就跟我較勁?豫讓又說了段很有名的話:別人以眾人待我,我眾人報之,知伯以國士待我,我國士報之。這就是士為知己者死啊。豫讓殺不了趙襄子,就說刺趙襄子衣服幾下就當報仇了,趙襄子敬重他,還真的脫衣讓他刺。最後豫讓自殺了。
除了這四大刺客,有的還說壹個刺客是要離,這也是那闔閭找來的刺客,他殺了僚不夠,還要殺僚的兒子慶忌。為了博取慶忌信任,要離害了自己的妻兒,刺殺慶忌時,遭到了慶忌反撲,但是慶忌非但不記恨他,還放他走。要離十分悔恨,最後自殺。
古代的四大刺客故事都很悲壯,即使刺殺成功,也都要自殺收場,而利用他們的人往往成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