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古人對雷電現象有怎樣的認識?

中國古人對雷電現象有怎樣的認識?

大自然中的雷電現象,早就引起了我國先民們的關註和研究,並被記載下來,從而大大地豐富了人們對電的認識,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我國古代對電現象的認識,是從雷電現象開始的。隨後,在建築物上設置了許多避雷裝置,既有傳統建築的藝術魅力,也是電學領域的壹個創舉。

雷公和電母是神話傳說中的壹對天神。他們兩人司掌天庭雷電。傳說雷公視力差,難辨黑白;夫人電母寸步不離,捧著鏡子,先行探照,明辨是非善惡後,雷公才行雷。

電母和雷公成了天生的壹對。雷公面目猙獰,電母相貌端雅。雷公手持槌楔,電母手持雙鏡。他們壹旦做法,就烏雲密布,狂風大作,飛沙走石。

雷公投下壹個大響雷,就會“轟隆”壹聲震耳巨響,惡人便身首異處。

傳說雷公住在雷澤,他龍首人身,有壹個碩大無比的肚子,他常常拍自己的肚子來娛樂。每拍壹下,就會發出“轟轟”的雷聲。

雷神因為自己肚子的特別之處被黃帝看中了,於是就被抓來做成壹面大鼓。但沒有了雷神也不行,黃帝就找了雷神的壹個親戚來充當他的角色。

這個新雷神皮膚的顏色好像朱砂,眼光灼灼如閃電,身上的毛和角有3尺長,形狀好像壹只獼猴。於是在後來的傳說中,雷公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猴臉和尖嘴,俗稱“雷公臉”。

在這個神話中,壹方面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現象最原始的認識;另壹方面表達了人們懲惡揚善的願望。而我國古代學者對於電的認識,恰恰就是從雷電現象開始的。

我國古代對雷電的認識由來已久。遠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蔔辭中,就已經出現了“雷”字。“雷”字最上面壹橫表示天,最長的壹豎表示雨,裏面的小點也是雨;下面的“田”字表示田野,由於當時實行的是“井田制”,所以寫成了“田”。而整個“雷”字則表示下雨時,在田野上空發出的雷聲。在西周時期的青銅器上,也已經出現了“電”字,繁體“電”字的上面是個“雨”字,下面是個“電”字。整個“電”字不但表示了人們在田野上空所見到的強烈閃光的形狀,而且還表示了只有在下雨時才能夠看到這種閃光。

雖然這裏的“電”字是專指閃電,但是它已經向我們傳遞了這樣壹個科技信息:古代的先民們不但用文字的形式,形象地描畫了閃電,而且還明確表示了它的出現與下雨有關。

古代對雷電形成的原因也有認識。在漢代以前的書籍中,就已對許多發生過的雷電現象進行了記載,並對其形成的原因及其本質進行了探討,先後提出過多種不同的解釋。

東漢時期的王充在《論衡?雷虛篇》中也用類似的觀點來解釋雷電的成因。他明確指出:夏天陽氣占支配地位,陰氣與它相爭,於是便發生碰撞、摩擦、爆炸和激射,從而形成雷電。

王充還用具體的實例來說明雷電就是火,駁斥了當時盛行的雷電為“天公發怒”之說。特別是他能把對各種物質現象的觀察聯系起來思考,並作出概括,反駁謬論,反映了壹個無神論者的思考和判斷。

唐代以後,人們關於雷電現象的成因又有了新的認識。唐代的孔穎達在《左傳?疏》中說:“電是雷光”。

對於雷電的巨大威力,宋代理學家朱熹的解釋更有趣,他說雷電是“陰陽之氣,閉結之極,忽然迸散出”。用現在的物理語言表示,這就是說當陰陽二氣的能量積累達到壹定的極限值時,這些能量便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爆發,於是就見到了閃電,聽到了雷聲。

元末明初思想家劉伯溫在其著作《劉文正公集》中說道:“雷何物也?曰雷者,天氣之郁而激發也,陰氣團於陽,必迫,迫極而迸,進而聲為雷,光為電。”這段話基本上是對前人關於雷電成因所作出的壹系列解釋的歸納性總結。

對雷擊過程中出現的壹些現象,我國古代的學者們也曾做過詳細的記載,並提出了他們通過仔細觀察後所得出的分析結果。

從南北朝中期開始,直至明末清初,這方面的記載屢見不鮮。例如490年編撰的《南齊書?五行誌》中就有記載:“雷震會稽山陰恒山保林寺,剎上四破,電火燒塔下佛面,而窗戶不弄也。”

用今天的電學知識來分析,落雷時,雲層與地面之間放電,佛面壹般塗有金粉,是壹層導體,強大電流通過時將產生高溫使其發熱以致熔化。

木制的窗戶其絕緣性能壹般都比較好,尤其是刷過油漆的窗戶,如不遭受雨淋,壹般不會遭受雷擊而能保持原樣。

北宋時期科學家沈括對上述類似現象的記載更為詳細,他在《夢溪筆談?神奇》中,記述了內侍李舜舉家的房屋在遭受暴雷雷擊以後,房屋各處都保持原樣,只有墻壁和窗紙都變黑了,屋內木架上放置的各種器皿,其中有鑲銀的漆器,銀全部熔化流在地面上,而漆器卻沒有被燒焦。

有壹把質地很堅硬的鋼A,在A鞘中熔為鋼水,但A鞘卻保持原樣。於是沈括就用佛家的“龍火”與“人火”來解釋這壹奇特現象。

這裏所謂的“龍火”實指雷火,意思是說雷火因為有水而更“熾”。沈括通過雷電對金石和草木作用的不同效果,實際上已經描述了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區別。

明代也有此類記載。明代末期科學家方以智根據這些記載,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雷火所及,金石銷熔,而漆器不壞。”這比前人講得就更加明確了。

尖端放電也是壹種常見的電現象。古代兵器多為長矛、劍、戟,而矛、戟鋒刃尖利,常常可導致尖端放電發生,因而這壹現象多有記述。

早在漢代,人們就已經開始對尖端放電現象進行觀察記錄了。《漢書?西域傳》記載,金屬制成的長矛尖端,在壹定條件下有放電現象。

這個記載至少證明:我國至遲在東代,就已經觀察到雷雨過程中的尖端放電現象,這比西方要早1600多年。

我國早在戰國時期就可能知道雷擊是可以避免的,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其時已經出現了用大青石建造的“避雷室”。

南北朝時期劉宋朝的盛弘之在《荊州記》中對此作過描述:“湖陽縣,春秋蓼國樊重只國也。重母畏雷,為母立石室以避之,悉以文石為階砌,至今猶存。”

古代人其實並不知道絕緣避雷的道理。他們建造石室,僅以為大青石堅固,不易為雷所劈裂罷了。但它表明,當時我國已經能采用適當的措施來躲避雷擊了。

在《漢書?五行誌》中,記有“文帝七年六月癸酉,未央宮東闕災”、“太初元年,柏梁臺災”等數十條這樣的記錄。在柏梁臺遭雷擊後重建時,有個方士向漢武帝提出在屋頂設“鴟尾”的防雷擊方法。

“鴟尾”就是在屋脊上安裝壹些由銅鐵所制,狀如牛角壹樣的金屬尖端刺向天空的裝置。

經過長達數千年的變化,“鴟尾”已有多種外形。有變為龍形物以鐵制龍舌或龍須,龍尾刺向天空的;也有呈鳥鵲或雄雞狀。雖然這些安裝在屋脊上的裝飾物的外形都不盡相同,但是它們都有幾條鐵制尖端物刺向天空,這就是它們***同的特點。

除了“鴟尾”外,在我國古代的許多建築物上還設置有各種動物形狀的瓦飾,尤其是那些昂首向上伸舌並塗有壹層金屬塗料的吻獸,實際上已經起到了避雷的作用。

例如,江蘇省高淳縣固城湖西北有壹“保聖寺塔”,建於239年,總高31.5米。塔頂就有4米高的鐵制古剎,是由覆缽、相輪、寶葫蘆等幾部分組成。該塔長期以來雖多次損壞,卻未遭雷擊,看來塔頂鐵剎也起了避雷的作用。

在我國古代的許多高大殿宇的建築群中,常有所謂的“雷公柱”之類的設置,而這些設置通常是采用壹些容易導電的材料直達地下,這實際上就是最原始的“避雷針”。

明代初期朱元璋定鼎金陵之後,曾派大臣到北京去搗毀元帝的舊宮。參與此事的工部侍郎蕭詢後來寫有《故宮遺事》壹書,記錄了他當時在北京的見聞。

據該書記載,他在北京萬壽山頂的廣寒殿旁曾親眼見到了金章宗所立的“鎮龍鐵桿”。

金章宗在“廣寒殿”避暑時,由於夏天多雷,就不能不考慮位於山頂建築物的防雷問題。鐵桿上端的“金葫蘆”呈尖端狀,鐵桿又使金葫蘆和大地相通;因而所謂的“鎮龍”,實際就是“避雷”。

蕭詢所見到的就是為“廣寒殿”免遭雷擊而建造的“鎮龍鐵桿”,這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避雷針”。其建造時間要比富蘭克林發明的避雷針早數百年。

  • 上一篇:求建築業發展前景調查
  • 下一篇:為什麽醫藥B2B不溫不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