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年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這樣壹個惹人爭議的橋段:盛家六女盛明蘭嫁給了顧廷燁,顧廷燁穿的是壹身緋紅色長袍婚禮服,而盛明蘭穿的婚禮服卻是青綠色的,並不是傳統女子所穿的大紅色,這引起了追劇愛好者廣泛的討論。
其實電視劇中的禮服顏色是正確的,不是導演不用心,而是宋代的婚禮服就是"紅配綠",在中國古代,婚禮服的顏色經過了兩千多年的變化,有著各種各樣的顏色,而人們喜聞樂見的大紅色,是明清時期才流行的。如果妳對此仍然感到疑惑,那麽就跟我壹起走進古人的世界,看看他們的婚嫁禮服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知否》劇照
周代:玄纁之色,以天地為色
敬仰天地,以玄纁為婚禮服色熟悉歷史的人應該都發現過這樣壹個現象:越是離我們久遠的人,就越崇拜天地,每當國家遇到大事都要祭天拜地,最有名的"泰山封禪",就是遠古人民表達對天地敬意的壹種方式。因為對天地無限尊崇,所以他們自然而然的把這種尊崇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周代婚禮服的色彩,就恰如其分的體現了這壹點。
周制婚禮
周人認為天為玄色,就是尊貴的黑色,地為纁色,就是淺紅色,所以《儀禮.士婚禮》中記載:周代婚禮服是"玄纁之色"、"天地之色",即為上身純黑色,下身淺紅色,黑色為主,紅色為輔,這種顏色表達的是對天地的最高敬意。男女結婚的時候,男子頭戴爵弁、身穿玄端禮服,體現男人的頂天立地,女子身穿玄色純衣纁袡禮服,體現女人的端莊大氣。
黑紅相間,彰顯婚禮的莊重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影響的還原了周代男女婚禮的場景:以戰國為背景的《麥田》中,璐邑城主劇蔥大人和佳人驪結婚的時候,穿的就是純黑的禮服,只有壹點紅色的點綴。
《羋月傳》中楚國公主羋姝出嫁時,婚禮服整體以黑色為主,紅色為襯托,將王後的母儀天下完美的展現了出來。但是有壹點和電視劇不同,那就是周人的禮服雖然雍容華貴,神聖不可侵犯,但是他們的婚禮並不熱鬧,《詩經.郊特牲》中記載:男女結婚是不敲鑼打鼓,不講究排場的,壹切都很低調,壹般就是兩個人同喝壹杯酒,婚禮就算完成了。
玄纁色禮服還有壹個好處,那就是人們今天常說的"黑色百搭",以黑色為基礎的玄纁色婚禮服,可以很好的襯托紅色,而且"黑色顯白",可以有效的遮蓋膚色問題,讓人看起來神采奕奕。黑色也可以掩飾人們年齡上的尷尬,怎麽穿都顯得年輕大氣,"低調奢華有內涵"。
周制婚禮
魏晉南北朝:純白無瑕,仙氣飄飄
玄纁之色從周代開始就壹直是婚禮的流行色,流傳了將近壹千多年,到了魏晉南北朝,人們認為這種顏色太古老又太深沈,是時候應該換壹種顏色了。但是魏晉的人似乎有著"穿越者"的眼光,他們把婚禮服設計成了純白色,和今天的婚紗差不多。
魏晉古書《東宮舊事》中寫到:"太子納妃,白紗、白絹衫。"兩個要結婚的人穿著潔白的婚禮服,仿佛是兩位仙人,如果腳底下有壹朵雲,他們就真的可以修仙了。
白色在今天的人看來沒有什麽,但是在極為重視婚喪嫁娶的古代可是大忌諱,自古以來都是白喪紅娶,魏晉之人結婚時穿著自身白嫁衣,是在詛咒自己麽?
魏晉風範
事實並非如此,古代也是有時代劃分的,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點,魏晉南北朝時司馬氏專權,殺害了很多鐵骨錚錚的士大夫,人們看到世風日下,興起了壹種玄學之風,其指導思想為老子的"清靜無為",追求純真自然和返璞歸真,而白色恰好可以用來體現他們心中的純凈無暇,於是白色婚禮服就應運而生了。
隋唐宋:紅配綠,百年流行色
繁榮的文化,開放的婚禮服色隋唐壹改魏晉流行的純白色,采用了大膽的紅綠配色,這種婚禮服配色壹直延續到了宋代。結婚時男子穿緋紅色長袍,新娘穿青綠色衣袍,也就是《知否》中盛明蘭結婚時所穿的綠嫁衣。男人之所以穿緋紅長袍,是因為隋唐誕生了科舉制,科舉中榜的男子壹般都要穿上紅袍子騎馬遊行,享受眾人的崇拜,結婚時穿紅袍子也是為了彰顯男人的地位,女子穿青綠色,是因為綠色象征著春意盎然,春回大地之時正是結婚的好日子。
喜慶大紅
隋唐宋服飾的艷麗與當時的文化發達有關,隋朝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但是它的統治者隋煬帝並不是像史書上說的那樣,是壹個昏暴兇惡的人,他治理下的隋朝富庶安康,也是萬國來朝,外國人都贊嘆中國人精美的珠寶華服,是他們從來都未曾見過的華麗。唐宋的文化就更加發達了,那些奇裝異服的百姓,都是當時社會文化高度發展的縮影。
那個時候的女子尤其開放,她們平時就喜歡穿藕粉色、石榴紅、草綠色這些鮮艷的顏色,男子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穿的壹直都是緋紅色,平時都穿的這麽珠光寶氣,婚禮的時候就更加雍容華貴了。《新唐書.車服誌》中記載:唐代舉行婚禮時,男子身穿紅色紗袍,女子身穿衣花鈿禮服,顏色為青綠色,鞋子、襪子、腰帶也都是青綠色的,頭戴金銀琉璃花釵,看起來美若天仙。
唐朝婚禮
變幻莫測的青色紅綠配色壹直是隋唐宋的婚禮服的"主流色",其中的紅色基本上沒有什麽變化,只有淺紅和深紅兩種顏色,但是青綠色這種色彩卻是變化多端的,它經歷了由綠色到藍色、再到青綠色的轉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前者是男子衣領的顏色,在先秦時期青色就是綠色,是人物的象征。後來人們又認為青色代表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所以應當在"萬物青青"的時候舉辦婚禮,只是當時染色的技術有限,制作不出來人們想要的青綠色。
青色壹直沒有出現在婚禮服中,主要是因為它最初的顏色是復雜多變的,青色經常和其他的顏色融合在壹起,比如青黃色,成語"青黃不接"就是這兩種顏色的組合,而且以前也沒有"青"這個詞,我們今天所說的"青色",在隋唐以前就是綠色。青色與藍色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青色是從藍色中分離出來的。
宋朝民間
古人為了冶煉青銅,需要用到藍銅礦和孔雀石,壹個為藍色,壹個為綠色,兩者的原料比例如果控制不當,就會出現介於藍色和綠色之間的顏色,人們覺得這種顏色神秘莫測,於是就把它叫做"青色",最初的青色很不穩定,大多數都是深藍色的,有時候也可能是深綠色。
隋唐時代衣服染色技術發展,青綠色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青雲直上、平步青雲"這些以青色為色彩的褒義詞,也讓大家覺得青色是貴重的顏色,於是大家都穿青衣,在婚禮中穿青衣顏色未免淡薄,於是華美艷麗的青綠色婚禮服才正式誕生。青綠色婚禮服經過了這麽久的發展,在婚禮中當然是"氪金大佬"壹樣的存在,比男子的紅袍子更加驚艷,也能襯托出女子的美麗婀娜與儀態萬方。
《清平樂》大婚劇照
明代:鮮艷明麗的大紅色婚禮服
從皇家專用紅色,到"全民皆紅"明太祖朱元璋是壹個"霸道總裁",他認為自己出身貧寒,能坐擁天下完全是靠自己努力得來的,所以洪武朝廢除了延續千年的丞相制度,皇帝壹個人處理所有政務,雖然辛苦了壹些,但是從此可以政由己出,將國家權力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服飾制度作為區分平民和統治者的工具,當然也要進行壟斷,朱元璋明確規定:平民百姓從此不可以穿黃色,士人娶妻可以穿九品禮服,但是顏色不能過於鮮艷,民間女子結婚只能穿紫色、綠色、桃紅色婚禮服,不許穿大紅色,並且不允許鑲嵌金繡,以免混亂尊卑秩序。
明初只有皇家成員結婚時才能用大紅色,外穿紅羅長裙、大紅色袖衣,裏面穿紅褙子,頭戴紅蓋頭,腳踏紅繡鞋,壹身紅色,喜氣洋洋。當時的老百姓看到皇室成員結婚如此氣派,那種鮮艷的紅色好像壹團篝火,散發著火熱的氣息,比起隋唐時的青綠色婚禮服,顯得更具有高級感。奈何皇帝不準百姓穿大紅色婚禮服,他們也只能垂涎三尺。
明代婚禮
明朝後期對婚禮服的約束從有到無,皇帝根本就沒有心情去管平民結婚所穿衣服的顏色,於是大紅色婚禮服開始光明正大的在民間流行,不僅在婚禮中可以穿,平常生活中也能穿紅衣,紅色漸漸成為了整個社會的流行色。明代婚禮服比起隋唐宋,來了壹個"大反轉",從之前的"紅男綠女"變成了"紅女綠男",男子結婚時穿青綠色狀元服,女子披紅蓋頭,身著紅羅裙、紅褙子、紅褲子、紅繡鞋。
自明代開始的"中國紅"中國古代女子從很久以前就喜歡紅色,唐代的女子喜歡穿大紅色的襦裙和色彩鮮艷的石榴裙,壹度引領了時尚潮流,紅色本身就具有美化身材和引人眼球的作用,沒有哪個女子會抵禦得住紅裙的誘惑,而讓她們穿上壹身的正紅色,風風光光的嫁為人妻,那更是她們夢寐以求的事,所以這種單純的對色彩的喜歡,在明代逐漸轉化為對紅色的壹種無法割舍的感情,這種濃烈的喜歡同樣影響著和他們壹起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子,為了適應妻子的喜好,到了清代,男子的婚禮服也成了大紅色。
壹直到今天,紅色結婚禮服都是中式婚禮中的主題,和大紅色禮服壹起誕生的,還有紅鞭炮、紅燈籠、紅對聯、紅蘋果,紅色自從明代成為婚禮服的主色之後,就成了人民群眾最喜聞樂見的顏色,並且逐漸變成了中國人認同感最高的顏色,那壹抹帶有"中國紅"的大紅色,就是紅色所帶有的喜慶意義轉化為中國文化的象征。
中國紅無可替代
結語
從周代的玄纁色,到魏晉南北朝的純白色、唐代的緋紅色和變化莫測的青綠色、明代的大紅色,每個朝代的婚禮服都獨具特色,有著與眾不同的美感,反映的是不同時代的宗教、文化、政治的發展,也是歷代先民不同審美情趣的最好見證,無論是威嚴莊重的玄纁色,還是純潔無瑕的純白色,或是鮮艷如火的大紅色,都是每對甜蜜夫妻生命中最重要的顏色,這種顏色無與倫比,穿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輝,在中國人的傳統婚俗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