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走好2018中國工業的腳步?

如何走好2018中國工業的腳步?

產業強,國家就強。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比上年增長6.6%,增速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工業生產增長自2011以來首次加快。此前,工信部部長苗偉指出,2018年,主要預期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5%。

目前中國工業經濟有哪些亮點?從“6.6%”到“6%左右”,這個變化的意義是什麽?2018中國工業發展為什麽放緩?未來的路會是怎樣的?

1.看勢頭:工業經濟穩中向好。

數據

2017年,我國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增速提高0.5個百分點。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為近五年來最高水平;近9000家新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批量生產。此外,工業企業效益繼續改善。2017至1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1.9%。

在徐工集團的智能工廠裏,設備會“說話”,數據會轉化為生產指令。

如今,徐工集團已經實現了生產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和可追溯,可以享受數據,連接和可視化設備,環境監控系統也可以監控和預防廢氣和廢水,從而推動“綠色制造”。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總裁陸川表示,徐工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臺,使工程機械行業從“生產工具型”向“智能互聯型”轉變。

這些變化的背後,是徐工集團、濰柴動力等壹大批先進工業企業銳意創新,這也是中國工業發展的壹個縮影。

首屆中國工業設計展展出的動車組模型。新華社

2017年,中國工業收獲了壹份亮眼的“成績單”: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比上年增長6.6%;工業強基工程取得新突破,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C919大型客機、AG600水陸兩棲飛機成功首飛;新型智能硬件等產品層出不窮,高端數控系統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高端裝備創新成果豐碩...

2017年,中國工業在實現增長的同時,也在進行結構調整。

據統計,去年我國鋼鐵產能超額完成5000萬噸年度目標,1.4億噸“地條鋼”全面出清,“僵屍企業”兼並重組紮實開展。運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進落後產能退出取得明顯成效,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過剩產能得到進壹步化解。

"中國工業經濟呈現出穩中向好的勢頭."苗偉說,2017年,中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技術改造投資占全部工業投資的44.6%;工業增長新動能加快培育,在節能環保、工業機器人、無人機、冰雪裝備、郵輪遊艇、智慧健康養老等領域培育了壹批新的消費增長點。全年新能源汽車應用推廣超過70萬輛,保有量超過654.38+0.7萬輛,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壹。

2.看全局:全球競爭日趨激烈。

趨勢

如今,以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世界工業強國都在爭奪新的競爭高地。其中,美國推出“再工業化戰略”,德國提出“工業4.0”,日本實施“復興戰略”...錯過了前兩次工業革命,試圖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迎頭趕上的中國,也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積極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最近,東北振興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專家表示,由於歷史原因和自然稟賦,重化工業在東北經濟結構中的比重顯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設備需求大,對以重化工業為主的東北經濟結構有利;但當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東北重化工業將受到影響,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也隨之而來。

事實上,老工業基地的轉型發展反映了中國工業面臨的壹些機遇和挑戰。

經濟呼喚綠色發展。圖為銅陵萬能發電廠六期機組擴建工程。明亮的畫面

“中國整體進入工業化中後期,制造業傳統比較優勢逐漸減弱。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迫切需要跨越轉方式、優結構、變動力的關口。”苗偉指出,工業發展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低端過剩和高端供給短缺並存,發展質量和效益仍然不高,核心技術仍然受制於人,制造業發展困難依然存在。

從國際上看,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網絡形態不斷湧現,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應用技術不斷拓展升級,5G時代逐漸開啟,工業加速向高端、智能、綠色、服務方向發展。世界各國在工業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

德國質量協會最近公布的壹項市場調查顯示,82%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制造”是“德國制造”的對手。比如汽車領域,中德汽車廠商的競爭已經開始。寶馬集團首席執行官哈拉爾德·克魯格(Harald Crueger)表示,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壹個歷史轉折點,來自中國的競爭迫使寶馬加快電動汽車的研發。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對此,苗偉認為,中國的基本發展條件、社會主要矛盾和形勢變化,意味著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進入戰略攻堅期,將從量的積累和突破逐步向質的飛躍和體系能力的提升轉變;意味著中國產品、中國企業、中國制造將更深入地參與價值鏈高端的國際競爭與合作,逐步從技術、標準、規則的模仿者、跟隨者、跟隨者轉變為追趕者、創造者、引領者。

3.看發展:創新、提質、活力

情況

舊廠房承載著工業發展的記憶。日前,山西金華紡織廠舊址改造完畢,“蝶變”成為壹個具有文化氣質的城市工業文化空間,重新煥發光彩;山東濰坊煙草復烤廠轉制為濰坊1532文化產業園。廢煙草發酵倉庫變成了商務辦公室,倉庫被改造成了電影制片廠,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參觀。

在重工集團大連加氫反應器制造有限公司的車間裏,壹排排大型反應器靜靜地矗立著,工人們正在進行焊接作業。隨著雷聲,橙紅色的運輸機械手緩緩駛過,周圍的墻上貼滿了“發展源於創新,創新成就未來”等標語...

環顧四周,記者與站在反應堆前的壹位老工人聊了起來。這位50歲的工人名叫王傳珠,已經在這裏工作了30多年。“最近廠裏進行了技術革新,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對未來充滿信心。”他說。

壹旁的技術人員余倫告訴記者,“立足中國,裝備世界,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在不斷創新,努力實現這壹目標。”。

創新是這個老牌裝備制造企業的關鍵詞,也是中國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新動能持續快速增長,加快制造業優化升級,繼續推進“三去壹降壹補”,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專家認為,從長遠來看,中國的產業優勢不應建立在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基礎上,而應充分發揮綜合優勢,實現創新能力、質量水平和人力資源優勢的多重提升,豐富和提升工業文明的內涵和質量,不斷走向全球領先水平。

2018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苗偉表示,今年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中力量解決動力電池系統等50個左右關鍵瓶頸,支持培育壹批專精特新的“小巨人”。同時,加快重大裝備研制,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網絡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主動布局工業互聯網,大力發展智能集成產業。

苗偉指出,傳統產業是結構調整的重點,要提質增效,通過引進新技術、新管理、新模式,使之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活力;要破除低端低效產能,分解落實鋼鐵去產能年度任務,建立打擊“地條鋼”的長效機制;進壹步推進“增品種、提質量、創品牌”戰略,推動民族品牌振興,促進工業經濟穩定增長。

會越來越好的。

  • 上一篇:聊齋誌異——翔宇譯
  • 下一篇:給壹個勤奮好學的人寫壹篇400字的作文,舉兩個例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