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作為壹種面向廣大觀眾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具有巨大的社會效應。“它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在混亂的現實中找到清晰的道路,以超越時代對立面的勇氣和力量對待生存和追求。”在經濟文化發展嚴重不平衡的當今社會,對傳統戲劇進行適當的改良,使之更適合現代人的審美視角,從而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發揮豐富群眾精神世界的作用,是壹個重要的命題。對此,很多人提出,中國傳統戲曲和“舶來”戲劇應該相互借鑒,相互促進,而相互借鑒的前提是分析兩者的異同。
眾所周知,戲劇之所以不同於影視,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必須依靠舞臺才能存在。舞臺表現在戲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下面將主要從舞臺表現的角度來討論戲劇和歌劇的異同。第壹,追求藝術境界
中國傳統戲曲追求的藝術境界是寫意而不是寫實。傳統戲曲和傳統水墨畫壹樣,追求的是“似而非似”,“美”而非“真”。正是因為這種寫意的風格,在戲曲舞臺上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表演道具。開門不需要門,騎馬不需要坐轎。千軍萬馬鏖戰,只用了幾個跑龍套的招數和手勢就表現的淋漓盡致。演員依靠自己程式化的表演和觀眾的聯想與想象來創造場景,展開情節,傳達感情。
另壹方面,受西方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現實主義的影響,戲劇這種從國外移植過來的戲劇樣式,追求的是與中國傳統戲曲恰恰相反的藝術精神。在漫長的歷史中,戲劇壹直強調對現實的真實反映,努力再現生活的真實,揭示生活的真諦。舞臺上的表演者要牢牢把握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特征,找到合適真實的表演形式,依靠舞臺上的各種道具,通過肢體動作和臺詞來表現角色。總之,如果說戲劇是以“假”求真,那麽戲劇就是以“真”求真。
當然,戲曲和戲劇都是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離不開虛構和模擬。無論是以“假”求真還是以“真”求真,反映現實世界都是他們的最終目的。二、藝術表演節目
中國傳統戲曲自宋代形成以來,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中國傳統戲曲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壹套極度誇張的藝術程式,重視程式化的表演“技巧”。演員先向師父學習壹套固定的表演節目,再結合要表現的具體形象特征,將各種表演節目組合成具體的戲劇動作。國劇舞臺動作誇張刻板,如“開霸”、“調冠”、“騎馬”、“走邊”。這些動作技術含量高,難度大。青衣,花旦,袖飄;畫臉,武勝,劍凜然。壹招壹式,如果不長期練習,是永遠掌握不了的,更談不上高超。除了動作,戲曲的唱腔和器樂也有自己固定的程序。唱功的獨特和雄壯就不用多說了。俗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戲曲表演節目的難度可見壹斑。
與中國傳統戲曲不同,話劇以對話為主,雖然可以使用少量的音樂和唱腔,但主要的敘事手段是演員在舞臺上的無伴奏對話或獨白。話劇沒有固定的表演節目,演員從不熟悉的詞開始學習表演,比話劇更有現實作用。同時,也正是因為它沒有壹個標準,讓演員有了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更充分的展現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同樣的劇本,由不同的演員表演,可能會給觀眾帶來不同的心理震撼和唱功,這是傳統戲曲確實很難做到的。
但是,歌劇的美是依附於節目的。在所謂現代化和現實化的過程中,戲劇絕不能放棄其程式化的基本屬性。其實節目的固定性並不影響歌劇的美感,甚至歌劇的觀眾往往對節目更熟悉,更喜愛。“史詩的偉大就在於它不靠懸念”。從這個角度來看,傳統戲曲就像壹部偉大的史詩——觀眾可能對它的壹舉壹動、每壹句歌詞都很熟悉,但他們仍然熱愛甚至沈迷其中。對於舞臺藝術來說,觀眾的喜愛是其最大的價值。第三,看和演的關系
現代戲劇觀看與表演關系的壹大特點是,在站臺入口處有壹堵無形的墻——“第四堵墻”,將演員與觀眾隔開。演員必須學會在公共場合孤獨,只管好自己,不管群眾的反應。這個特點在戲劇表演中非常明顯。在這種關系中,演員是中心。
戲劇很文藝,欣賞戲劇主要是看它的思想性。劇的表演過程具有整體的連續性,不允許無故打斷,更不允許插入與劇情無關的內容。觀眾要提前買票進入劇場,按號入座。不可取做與看劇無關的事情,甚至鼓掌也只適合在幕間休息和演出結束後,以免幹擾演出。事實上,當戲劇形成時,它往往是宗教儀式的組成部分。宗教儀式莊嚴肅穆。參加宗教儀式的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贊美上帝的偉大。在觀看展現上帝偉大成就和聖人之旅的戲劇時,他們也懷有崇敬之情。此時戲劇表演處於精神高位,觀眾處於精神低位,觀眾的心態視角是向上的。雖然後來的戲劇脫離了祭祀的宗教氛圍,但這種仰視的心理視角依然留有祭祀儀式的痕跡。
(2)
中國傳統戲劇的觀看和表演的關系趨向於以觀眾為中心。在觀看演出的時候,妳可以自由地做與演出無關的事情,也可以隨時表達自己的好惡甚至幹擾演出。雖然這反映了戲曲在形成之初作為壹種為人民服務的娛樂活動的本質和戲曲演員在舊社會地位的低下,讓人不禁深有感觸,但邊喝壹壺邊鼓掌或欣賞戲曲已經成為戲曲文化的壹部分,在今天也無法評判其好壞。
總之,戲曲和戲劇作為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各有利弊,各有其審美價值和社會價值。文化交流和融合是壹個不間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它們仍應保持其獨特的舞臺呈現形式,不失其精髓,為人民文化生活的不斷繁榮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