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是飲食體系的核心。我國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麥為主。另外,小米、玉米、蕎麥、土豆、紅薯和各種豆類也占有壹席之地。除了米飯外,各種面食如饅頭、面條、油條以及豐富多彩的粥類、餅類和變化萬千的小吃使得人們的餐桌豐富多彩。
壹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為:蘇、浙菜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魯、皖菜猶如古拙樸實的北方健漢;粵、閩菜宛如風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內涵豐富充實、才藝滿身的名士。
中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由於氣候、物產和風俗的差異,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口味愛好迥然不同。源遠流長的烹調藝術經過歷代人民的創造,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其中聲望較高的有山東、四川、江蘇、浙江、廣東、湖南、福建、安徽八大菜系。
山東菜分濟南、膠東兩派,以濃少清多,醇厚不膩見長。
魯菜,又叫山東菜。歷史悠久,影響廣泛。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國四大菜系之壹,以其味鮮鹹脆嫩,風味獨特,制作精細享譽海內外。古書雲:“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齊魯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的美好地域,為烹飪文化的發展、山東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齊桓公的寵臣易牙就曾是以"善和五味"而著稱的名廚;南北朝時,高陽太守賈思勰在其著作《齊民要術》中,對黃河中下遊地區的烹飪術作了較系統的總結,記下了眾多名菜做法,反映當時魯菜發展的高超技藝;唐代,段文昌,山東臨淄人,穆宗時任宰相,精於飲食,並自編食經五十卷,成為歷史掌故。到了宋代,宋都汴梁所稱“北食”即魯菜的別稱,已具規模。明清兩代,已經自成菜系,從齊魯而京畿,從關內到關外,影響所及已達黃河流域、東北地帶,有著廣闊的飲食群眾基礎。
山東古為齊魯之邦,地處半島,三面環海,腹地有丘陵平原,氣候適宜,四季分明。海鮮水族、糧油畜牲、蔬菜果品、昆蟲野味壹應俱全,為烹飪提供了豐盛的物質條件。庖廚烹技全面,巧於用料,註重調味,適應面廣。其中尤以“爆、炒、燒、塌”等最有特色。正如清代袁枚稱:“滾油炮(爆)炒,加料起鍋,以極脆為佳,此北人法也。”瞬間完成,營養素保護好,食之清爽不膩;燒有紅燒、白燒,著名的“九轉大腸”是燒菜的代表;“塌”是山東獨有烹調方法,其主料要事先用調料腌漬入味或夾入餡心,再沾粉或掛糊,兩面塌煎之金黃色。放入調料或清湯,以慢火焅盡湯汁,使之浸入主料,增加鮮味。山東廣為流傳的鍋塌豆腐、鍋塌菠菜等,都是久為人們所樂道的傳統名菜。
魯菜還精於制湯。湯有“清湯”、“奶湯”之別。《齊民要術》中就有制作清湯的記載,是味精產生之前的提味佐料。俗稱“廚師的湯,唱戲的腔”。經過長期實踐,現已演變為用肥雞、肥鴨、肥肘子為主料,經沸煮、微煮、“清哨”,使湯清澈見底,味道鮮美。奶湯則成乳白色。用“清湯”和“奶湯”制作的數十種菜,多被列入高級宴席的珍饌美味。
烹制海鮮有獨到之處。對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制堪稱壹絕。在山東,無論是參、翅、燕、貝,還是鱗、介、蝦、蟹,經當地廚師妙手烹制,都可成為精彩鮮美的佳肴。僅膠東沿海生長的比目魚(當地俗稱“偏口魚”),運用多種刀工處理和不同技法,可烹制成數十道美味佳肴,其色、香、味、形各具特色,百般變化於壹魚之中。以小海鮮烹制的“油爆雙花”、“紅燒海螺”、“炸蠣黃”以及用海珍品制作的“蟹黃魚翅”、“扒原殼鮑魚”、“繡球幹貝”等,都是獨具特色的海鮮珍品。
善於以蔥香調味。在菜肴烹制過程中,不論是爆、炒、燒、溜,還是烹調湯汁,都以蔥絲(或蔥末)爆鍋,就是蒸、扒、炸、烤等菜,也借助蔥香提味,如“烤鴨”、“烤乳豬”、“鍋燒肘子”、“炸脂蓋”等,均以蔥段為佐料。
隨著歷史的演變和經濟、文化、交通事業的發展,魯菜又逐漸形成了濟南、膠東兩地分別代表內陸與沿海的地方風味。
煙臺菜屬膠東風味,以烹制海鮮見長。膠東菜源於福山,距今已有百余年歷史。福山地區作為烹飪之鄉,曾湧現出許多名廚高手,通過他們的努力,使福山菜流傳於省內外,並對魯菜的傳播和發展作出了貢獻。煙臺是壹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山青水秀,果香魚肥,素有“渤海明珠”美稱。“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是歷史上對煙臺酒樓之盛的生動寫照。山東風味獨特的海鮮菜,以煙臺為代表,僅用海味制作的宴席,如全魚席、魚翅席、海參席、海蟹席、小鮮席等,構成品類紛繁的海味菜單。著名的風味飯店有蓬萊春、會賓樓、松竹林、天鵝飯店等,都是以經營傳統膠東風味菜而著稱。
青島不僅有景色秀麗的海濱風光供人遊覽,也有佳肴供人品嘗。青島也以善烹海鮮弛名,基本屬於福山風味,但又不乏本地特色,口味註重清淡、鮮嫩,講究花色造型。隨著對外開放和旅遊事業的發展,青島市為數眾多的賓館飯店爭相開業;壹些歷史名店、老店,經過裝飾改造,也獲得新生。著名的春和樓飯店,被譽為島上明珠的青島飯店,均以其設備整潔典雅,菜品精細味美,服務熱情周到而著稱。 出於曲阜的孔府菜歷史悠久,用料講究,刀工細膩,烹調程序嚴格、復雜。口味講究清淡鮮嫩、軟爛香醇、原汁原味。對菜點制作精益求精,始終保持傳統風味,是魯菜中的佼佼者。原曾封閉在孔府內的孔府菜,80年代以來也走向了市場,濟南、北京都開辦了“孔膳堂”。
魯西、魯北禽蛋菜、泰安以豆制品為主要原料的素菜,以及魯中地區具有齊國遺風的肉、魚菜,各具特色。
山東菜正是集山東各地烹調技藝之長,兼收各地風味之特點而又加以發展升華,經過長期的歷史演化而形成的。80年代以來,國家和政府將魯菜烹飪藝術視作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采取了繼承和發揚的方針,從廚的壹代新秀在茁壯成長,他們正在為魯菜的繼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四川菜素有“壹菜壹格,百菜百味”的佳話,以麻、辣、味濃著稱,分成都、重慶兩支。
從地域上說,川菜是中國西部四川這塊地方出現的菜。按行政省看,川菜就是四川菜。只是這麽看,就機械了。川菜它早已不僅是四川人喜愛的,而是中國各地甚至海外許多國家的人所愛好的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川菜它也是屬於中國的,屬於世界的。
川菜的歷史
概括地說川菜發源於古代的巴國和蜀國,它是在巴蜀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按中國歷史演變序號——朝代來說,川菜歷經了春秋至秦的啟蒙時期後,到兩漢兩晉之時,就已呈現了初期的輪廓。隋唐五代,川菜有較大的發展。兩宋時,川菜已跨越了巴蜀疆界,進入北宋東京、南宋臨安兩都,為川外人所知。明末清初,川菜運用引進種植的辣椒調味,對繼承巴蜀早就形成的“尚滋味”、“好辛香”的調味傳統,進壹步有所發展。晚清以後,逐步形成為壹個地方風味極其濃郁的體系,與黃河流域的魯菜,嶺南地區的粵菜,長江下遊的淮反揚菜同列。
川菜的基本特征
川菜發展至今,已具有用料廣博、味道多樣、菜肴適應面廣三個特征,其中尤以味型多、變化巧妙而著稱。“味在四川”,便是世人所公認的。
懂烹飪的人有個***識:美食是以美味為基礎的。美味則需要調味技巧來創造。
川菜之味,以麻辣見長。且看川菜怎樣運用辣味,就能和別的地方比較出它的長處了。辣椒與其它辣味料合用或分別使用,就出現了幹香辣(用幹辣椒)、酥香辣(糊辣殼)、油香辣(胡椒)、芳香辣(蔥姜蒜)、甜香辣(配圓蔥或藠頭)、醬香辣(郫縣豆瓣或元紅豆瓣)等十種不同辣味。四川常用的23種味型,與麻辣沾邊的達13種,如口感鹹鮮微辣的家常味型,鹹甜辣香辛兼有的魚香味型,甜鹹酸辣香鮮各味十分和諧的怪味型,以及表現不同層次麻辣的紅油味型、麻辣味型、酸辣味型、糊辣味型、陳皮味型、椒麻味型、椒鹽味型、芥末味型、蒜泥味型、姜汁味型,使辣味調料發揮了各自的長處,辣出了風韻。
川菜的烹飪方法
川菜擁有4000多個菜肴點心品種。這些菜點是由筵席菜、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風味小吃五個大類組成的。當今流行的川菜品種既有對歷代川菜品種的傳承,也有烹飪技術工作者的不斷開拓、創新。
眾多的川菜品種,是用多種烹飪方法制作出來的。常用的烹飪法,大類有30種,這當中既有壹些全國通用的,也有壹些四川獨創的。如四川獨創的小炒、幹煸、幹燒、家常燒就別具壹格。小炒之法,不過油,不換鍋,臨時對汁,急為短炒,壹鍋成菜,菜肴起鍋裝盤,頓時香味四溢。幹煸之法,用中火熱油,將絲狀原料不斷翻撥煸炒,使之脫水、成熟、幹香。幹燒之法,用中火慢燒,使有濃厚味道的湯汁滲透於原料之中,自然成汁,醇濃厚味。家常燒先用中火熱油煵炒豆瓣,入湯燒沸去渣,放料再用小火慢燒至成熟入味勾芡而成。川外人熟悉的麻婆豆腐就是用家常燒法烹飪的。
川菜的特產原料
四川既然稱"天府之國",烹飪原料當然是多而廣的。56萬平方公裏境內,沃野千裏,江河縱橫,物產富庶。牛、羊、豬、狗、雞、鴨、鵝、兔,可謂六畜興旺,筍、韭、芹、藕、菠、蕹(Weng),堪稱四季常青,淡水魚有很多佳品,江團、巖鯉、雅魚、長江鱘,以四川產的為珍。即便是壹些幹雜品,如通江、萬源的銀耳,宜賓、樂山、涪陵、涼山等地出產的竹蓀,青川、廣元等地出產的黑木耳,宜賓、萬縣、涪陵、達川等地出產的香菇,四川多數地方都產的魔芋,均為佼佼者。就連石耳、地耳、綠菜、側耳根、馬齒莧這些生長在田邊地頭、深山河谷中的野蔌之品,也成為做川菜的好材料。還有作為中藥冬蟲夏草、川貝母、川杜仲、天麻,亦被作為養生食療的烹飪原料。四川人飲食特別講究滋味,因此,很註意培養優良的種植調味品和生產、釀造高質量的調味品。自貢井鹽、內江白糖、閬中保寧醋、中壩醬油、郫縣豆瓣、清溪花椒、永川豆豉、涪陵榨菜、敘府芽菜、南充冬菜、新繁泡菜、忠州豆腐乳、溫江獨頭蒜、北碚萵姜、成都二金條海椒等等,都是品質優異者。與烹飪和筵宴有密切關系的川茶川酒,其優質品種亦為舉世公認。
前面僅是說到四個基本情況。川菜在形成和發展、完善過程中,還有壹些因素,諸如四川有尚滋味的飲食傳統習俗,有熱心飲食之士的烹飪研究,有民族的口味融合,有善於吸收各方面烹飪精華的"拿來主義"精神,等等。我們希望川外、海外人士多到四川走走、看看,領略壹下川菜川味的無窮奧妙,分享四川人的食之樂,飲之樂,味之樂,筵宴之樂。四川人歡迎大家。
江蘇菜註重原湯原汁,濃淡適口,甜鹹適中。分揚州、蘇州、南京三大派別。
蘇菜即江蘇菜。由淮揚、金陵、蘇錫、徐海四個地方風味組成,其影響遍及長江中下遊廣大地區,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江蘇菜的特點是:用料廣泛,以江河湖海水鮮為主;刀工精細,烹調方法多樣,擅長燉燜煨焐;追求本味,清鮮平和,適應性強;菜品風格雅麗,形質均美。
江蘇為魚米之鄉,物產豐饒,飲食資源十分豐富。著名的水產品有長江三鮮(鱘魚、刀魚、鯝魚)、太湖銀魚、陽澄湖清水大閘蟹、南京龍池鯽魚以及其它眾多的海鮮品。優良佳蔬有太湖蒓菜、淮安蒲菜、寶應藕、板栗、雞頭肉、茭白、冬筍、荸薺等。名特產品有南京湖熟鴨、南通狼山雞、揚州鵝、高郵麻鴨、南京香肚、如臯火腿、靖江肉脯、無錫油面筋等。加之壹些珍禽野味,林林總總,都為江蘇菜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江蘇菜風格清新雅麗,反映在刀工精細,刀法多變上。無論是工藝冷盤、花色熱菜,還是瓜果雕刻,或脫骨渾制,或雕鏤剔透,都顯示了精湛的刀工技術。
江蘇菜以重視火候、講究刀工而著稱,尤擅長燉燜煨焐,著名的“鎮揚三頭”(扒燒整豬頭、清燉蟹粉獅子頭、拆燴鰱魚頭)、“蘇州三雞”(叫花雞、西瓜童雞、早紅桔酪雞)以及“金陵三叉”(叉烤鴨、叉烤桂魚、叉烤乳豬)都是其代表之名品。
清鮮平和、追求本味、適應性強是江蘇風味的基調。範曾先生為《中國名菜譜·江蘇風味》專輯題詞"家山秀色、清雅風味"是對江蘇風味的最好概括。無論是江河湖鮮,還是禽畜時蔬,都強調突出本味的壹個"鮮"字。調味也註意變化,巧用淮鹽,擅用蕈、糟、醇酒、紅曲、蝦籽、調和五味,但不離清鮮本色。
江蘇菜式的組合亦頗有特色。除日常飲食和各類筵席講究菜式搭配外,還有“三筵”具有獨到之處。其壹為船宴,見於太湖、瘦西湖、秦淮河;其二為齋席,見於鎮江金山、焦山齋堂、蘇州靈巖齋堂、揚州大明寺齋堂等;其三為全席,如全魚席、全鴨席、鱔魚席、全蟹席等等。
江蘇菜歷史悠久。據出土文物表明,至遲在6000年以前,江蘇先民已用陶器烹調。《楚辭·天問》記載了彭鏗作雉羹事帝堯的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江蘇已有了全魚炙、露雞、吳羹和講究刀功的魚膾等。據《清異錄》記載,揚州的縷子膾、建康七妙、蘇州玲瓏牡丹鯀等,有“東南佳味”之美譽,說明江蘇菜在兩宋時期已達到較高水平。至清代,江蘇菜得到進壹步發展,據《清稗類鈔·各省特色之肴饌》壹節載:“肴饌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師、山東、四川、廣東、福建、江寧、蘇州、鎮江、揚州、淮安。”所列十地,江蘇占其五,足見其影響之廣。
江蘇又為名廚輩出之地:帝堯時的彭鏗,春秋時的太和公(或作太湖公),明代的曹頂,以及中國第壹位被立傳的廚師王小余、儀征蕭美人和號稱"天廚星"的董桃楣。
江蘇的烹飪文獻亦十分豐富。著名的有元代大畫家倪瓚的《雲林堂飲食制度集》、明代吳門韓奕的《易牙遺意》、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等,此外,歷代史書、詩詞等記江蘇名產名肴也是屢見不鮮。
江蘇菜按照自身風味體系又可分為淮揚風味、金陵風味、蘇錫風味和徐海風味四大流派。
淮揚風味以揚州、淮安為中心,肴饌以清淡見長。歷史上,揚州是我國南北交通樞紐,東南經濟文化中心,飲食市場繁榮發達。“揚州三把刀”之壹的廚刀著稱於世,揚州名廚遍及海內外。周恩來總理在開國大典招待會上用的就是以淮揚風味為主的菜肴。名菜有“鎮揚三頭”、“鎮江三鮮”、淮安“長魚席”等。
金陵風味,以滋味平和、醇正適口為特色,兼取四方之美,適應八方之需。尤擅烹制鴨饌,金陵叉烤鴨、桂花鹽水鴨、南京板鴨以及鴨血湯等頗具盛名。清真菜在南京也頗具特色,名店馬祥興的四大名菜(松鼠魚、蛋燒賣、美人肝、鳳尾蝦)為其代表。此外,夫子廟小吃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名傳遐邇。
蘇錫風味,以蘇州、無錫為中心。蘇錫菜原重視甜出頭、鹹收口,濃油赤醬,近代已向清新雅麗方向發展,甜味減輕,鮮鹹清淡。蘇錫近幾年發展很快,在繼承傳統風味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既講究食用以味為主,又講究觀賞,形成觀食俱佳的格局。松鼠桂魚、母油船鴨、梁溪脆鱔、常熟叫化雞、常州糟扣肉等均為膾炙人口的美味佳肴。此外,蘇州糕團獨樹壹幟,享譽海內外,蘇州玄妙觀、無錫崇安寺小吃亦很有名。
徐海風味,指徐州、連雲港壹帶。徐海菜以鮮鹹為主,五味兼蓄,風格淳樸,註重實惠,名菜別壹格。霸王別姬、沛公狗肉、羊肉藏魚、紅燒沙光魚等名菜為其代表。
近十余年來,江蘇烹飪教育事業得到迅猛發展,學校教育、職工在職培訓,大大提高了廚師的文化素養和業務技術水平。隨著烹飪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江蘇菜在繼承傳統風味和基礎上,勇於揚長避短,勤於學習兄弟菜系的精湛技藝和風味特色,使之日趨完美。
浙江菜鮮脆軟滑,香酥綿糯,清爽不膩。包括杭州、寧波、紹興三個支系。
浙江烹飪,源遠流長。它基於“魚米之鄉,文化之邦”,兼收江南山水之靈秀,受到中原文化之溉澤,得力於歷代名廚師承前賢的烹飪技藝和矢誌不渝的開拓創新,逐漸形成為醇正、鮮嫩、細膩、典雅的菜品格局。浙菜取料廣泛,烹調精巧,尤以清鮮味真見勝,是中國著名的八大菜系中的江南壹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壹份瑰寶。
浙江省簡稱浙,雄居華夏古陸北緣,瀕臨萬傾東海,全省氣候溫和,物產富饒,交通方便,文化昌盛。境內北半部處於我國“東南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河汊稠密,盛產稻、麥、粟、豆、果、蔬,水產資源豐富,四季時鮮源源上市;西南部系丘陵地帶,林木修竹漫坡,多產山珍野味,農家雞鴨成群,牛豕肥壯, 殷實富足;東南沿海地區,海塗廣漠,島嶼星羅棋布,有我國最著名的舟山魚場,出產各種經濟魚類和貝殼水產品500余種,總產值居全國之首。長期以來,從事烹飪的勞動人民在生產鬥爭和社會生活實踐中,廣泛利用富饒的飲食資源,創造出眾多膾炙人口的名饌美點。它意寓著壹種文化和藝術,凝聚著廣大廚師智慧的結晶,反映人類歷史的文明和進步。
浙江烹飪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曰:“東方之域,天地所始生也,漁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史記·貨殖列傳》中有“楚越之地……飯 稻羹魚”的記載。
1973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發掘壹處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擁有大量秈稻、谷殼和很多菱角、葫蘆、酸棗的核以及豬、鹿、虎、麋(四不象)、犀、雁、鴉、鷹、魚、龜、鱷等40種動物的殘骸,還發掘出陶制古竈和壹批釜、罐、盆、盤、缽等生活用陶器。據科學部門考證,這些文物距今約有7000年左右的歷史,是長江下遊,東南沿海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最早的地層之壹。
事實表明,早在遠古時代浙江勞動人民就開始利用自然資源,進行簡易烹調飲食生活,開創了長江流域豐富燦爛的原始文化。在春秋末年,越國定都“會稽”(今紹興市),它地處海濱,土地肥沃,適宜農業,兼有漁鹽之利,在中原各國的經濟、文化和生產技術的影響下,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使錢塘江流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得到很快的發展。南北朝以後,江南幾百年免於戰爭,隋唐開通京杭大運河,寧波、溫州二地海運事業拓展,對外經濟貿易交往頻繁,尤其是五代(公元907年)吳越錢(liú 流)建都杭州,經濟文化益顯發達,人口劇增,商業繁榮,曾有“駢墻二十裏,開肆三萬室”之稱。所有這些無不影響烹飪事業的崛起和發展,當時宮庭菜肴和民間飲食等烹飪技藝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北宋時汴梁人稱杭州為“地上天宮”。 宋室南渡,定都臨安(今杭州),在此中華民族第二次大遷移中,北方名流巨族和勞動人民大批南移,蔔居浙江,隨之帶來了京城烹飪文化。在江南大地上經濟與都市建設***相並進,對外貿易和旅遊事業方興未艾,南北烹飪技藝廣泛交流,推動了以杭州為中心的南方菜肴的革新和發展。〔宋〕吳自牧的《夢梁錄》卷十六“分茶灑店”中記載,當時杭州諸色菜肴有280種之多,各種烹飪技法達15種以上,精巧華貴的酒樓林立,普通食店“遍布街巷,觸目皆是”,烹調風味南北皆具,飲食市場壹派興旺景象。
自南宋以後幾百年來,雖然政治中心在北方,但言物力之富,文化之發達,工商之繁庶,浙江必居其壹。
新中國成立以後,浙江飲食業發展迅速,酒樓、飯店錯落有致,菜肴珍品琳瑯滿目,服務門類日趨齊全並建立起壹支訓練有素的高級廚師的骨幹隊伍,成為國民經濟第三產業的重要部門,也是人民生活中須臾不可缺少的壹個行業。在社會物質和文化改善的條件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膳食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吃講營養、講衛生、講究口味多樣,成了城鄉人民的普遍要求。在生產實踐中,廣大廚師利用獨厚的飲食資源,施展高超精湛的技藝,烹制出雅俗***賞,風味各異的佳肴美點3000余品,為浙江食壇上增添了朵朵奇葩異卉。 浙江的名廚和食家,為發展祖國的烹飪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早在宋代,臺州人陳仁玉撰《菌譜》,德清人贊寧撰《筍譜》總結了運用本地特產的烹飪經驗,〔南宋〕兩位烹飪女能手,壹位是浦江的吳氏,著有《中饋錄》,收集了浙西南地區76種菜點的制作方法,另壹位是宋五嫂,其芳名與“宋嫂魚羹”流傳百世。〔明〕慈溪名廚潘清渠,寫了《饕餮譜》,詳細記載了浙江等地412種精美肴饌。至清代,著書立說的更多,特別是紹興人童嶽薦的廚膳秘籍《 調鼎集》,著名文學家袁枚的《隨園食單》,匯集了浙江、江蘇壹帶的眾多風味菜,把我國古代的烹飪經驗和廚師的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加以系統的整理,並上升為理論。這些文獻,對後世烹飪界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其中不少菜品在當今浙江各地菜館酒樓尚可見到。當代廣大廚師批判地研究繼承這壹文化遺產,推陳出新,進壹步充實和豐富了“浙菜”的烹飪寶庫。年逾古稀的杭州名廚封月笙,50年代曾以烹調專家身份,應聘由國家派往捷克斯洛伐克傳授中國菜肴的烹飪技術,回國後,壹直致力於杭菜的研究、創新。浙南烹調高手金次凡,刻苦學習烹飪理論,註重實踐,功底深厚,1983年參加全國烹飪名師技術表演鑒定會,榮獲“全國優秀廚師”稱號。杭州天香樓名廚吳國良,曾應邀赴美國費城傳授烹飪技術,飲譽大洋彼岸。還有不少名廚裏手,各有壹手絕技,如蔣水根善烹“西湖醋魚”,被譽為“當代嫂”;丁楣軒精於刀工,制作傳統佳肴,別具壹格;陳阿達技術全面、嫻 熟,操作幹凈利落,菜品色香味型具佳;許祥林擅長食品雕刻和冷葷工藝拼盤,造型別致生動,和諧悅目。
浙江烹飪經歷了漫長的發展裏程,尤其是近代烹飪工作者悉心研究、發掘開拓和提高,使“浙菜”體系日臻完整和統壹,它分別由杭州、寧波、紹興和溫州為代表的四個地方流派組成。杭州自南宋以來,是東南經濟文化重鎮,烹飪技藝前後壹脈相承,菜肴制作精細,清鮮爽脆,淡雅細膩是浙菜的主流,如東坡肉、薄片火腿、西湖醋魚、宋嫂魚羹龍井蝦仁、叫化童雞、油燜春筍、八寶豆腐、西湖蒓菜湯等,集中反映了“杭菜”的風味特色。寧波、紹興瀕臨東海,兼有漁鹽平原之利,菜肴以“鮮鹹合壹”的獨特滋味為多見,菜品翔實,色澤和口味較濃。在料上,“寧菜”以海鮮居多,如寧波雪菜大湯黃魚、鍋燒鰻、黃魚羹、三絲拌蟶、奉化搖蚶。“紹菜”以河鮮家禽見長,富有濃厚的鄉村風味,用紹興酒糟烹制的糟菜、豆腐菜充滿田園氣息,如幹菜燜肉、白扣雞、糟溜蝦仁、魚燒豆腐、清湯魚圓等。溫州古稱“甌”,地處浙南沿海,當地居民的語言、風俗和飲食起居等方面都自成壹體,素以“東甌名鎮”著稱。“甌菜”則以海鮮入饌為主,口味清鮮,淡而不薄,烹調講究“二輕壹重”(輕 油、輕芡、重刀工),代表菜有三絲敲魚、爆墨魚花、錦繡魚絲、馬鈴黃魚雙味蝤蛑、桔絡魚腦、蒜子魚皮等
“浙菜”基於以上四個流派,從整體上看,具有比較明顯的特色風格,概而論之,有以下四個方面:
壹、選料 刻求“細、特、鮮、嫩”。浙江四季物產豐富,大海、江河、泊,平原、丘陵、山地,以及各種養殖場,為四 時菜肴輪番應市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的物質資。
壹“浙菜”選料壹要精細,取用物料的精華部分,使菜 品達到高雅上乘;
二用特產,使菜品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
三講鮮活,使菜品保持味道純真;
四求柔嫩,使菜品食之清鮮爽脆。凡海味河鮮,須新鮮腴美尤以節令取勝;凡家禽、畜類,多系特產,如蕭山雞、奉化鵝、紹興麻鴨、金華火腿、湖羊、南肉等;凡蔬果之品,以時鮮為上,所謂“四時之序,成功者退,精華已竭,褰(qiān謙)裳去之”。
二、烹調擅長炒、炸、燴、溜、蒸、燒。海錯河鮮烹制獨到壹面。“熟物之法,最重火候”, 浙菜常用的烹調方法有三十余類,因料施技,口味多變,尤其擅長六類:
炒菜以滑炒見長,力求快速烹制;炸菜 外松裏嫩,恰到好處;燴菜滑嫩醇鮮,羹湯風味獨特;溜菜脆(滑)嫩滋潤,鹵汁馨香;蒸菜講究火候,註重配料,主料多需鮮嫩腴美之品;燒菜柔軟入味,濃香適口。
這些烹調方法,大都符合原料質地的特點,適宜江南人民喜愛清淡鮮嫩的飲食習俗。浙江名廚高手烹制海味河鮮也獨見壹功,與北方烹魚有顯著不同。浙江烹魚,大都 過水,約有2/3的魚菜是用水作傳熱體烹制的,突出魚的嫩鮮,保持本味。如,著名的西湖醋魚,系活魚現殺, 經沸水氽熟,軟溜而成,不加任何油星,滑嫩鮮美有口皆碑。
三、口味註重清鮮脆嫩,保持主料的本色和真味。 這是食物原料、烹調方法和人民的飲食習俗等客觀特性的綜合體現。〔清〕杭州人李漁在總結烹調經驗時認為, “世界好物利在孤行”(《閑情偶記》),意思是要吃上等原料的本味,但是現代烹飪展表明,凡壹物烹成, 必須輔佐,才能達到“和合之妙”。“浙菜”多以四季鮮筍、火腿、冬菇、麻菇和綠葉時菜等清鮮芳香之物輔佐 ,同時十分講究以紹酒、蔥、姜、糖、醋調味,借以去腥、戒膩、吊鮮、起香。如,東坡肉用紹酒代水燜制,醇香甘美,清湯越雞則襯以火腿、嫩筍、冬菇清蒸,原汁原湯馥香四溢。雪菜大湯黃魚以雪裏蕻鹹菜、竹筍配伍, 湯料芳香濃郁,諸如清蒸桂魚、芙蓉蝤蛑、之江鱸蒓羹等海錯河鮮菜肴,都以主料突出,口味純真而見長。
四、 形態講究精巧細膩,清秀雅麗。“浙菜”此風格可溯至南宋,《夢梁錄》曰:“杭城風俗,凡百貨賣飲食之人, 多是裝飾車蓋擔兒,盤食器皿,新潔精巧,以炫耀人耳目……”。
當今,浙江名廚善於綜合運用多種刀法、配色 、成熟、裝盤等烹飪技藝和美學,把精與美,細與巧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壹道道美饌珍饈。如傳統名菜薄片火腿,片片厚薄均等,長短壹致,整齊劃壹,每片紅白相間,造型尤似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