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目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有哪些困難?

目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有哪些困難?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代困境及其原因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文化的變遷,各個地區的傳統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瑤族長鼓舞受到了傳承主體、傳承環境和傳播路徑困境的考驗。

(壹)傳承主體的困境及原因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強調其“活”,核心是傳承文化的人。然而,如今傳承人的斷層極為突出,長鼓處於後繼乏人、舞技失傳的狀態。截至2013年底,清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67人,其中僅連南就有1名國家級傳承人和9名省級傳承人。省級以上傳承人的平均年齡為64.2歲,占總數的近70%。現在,連南“鼓王”辛二公已經74歲高齡,部分項目面臨“無傳承人”。

1.城市化的發展與現代文化的影響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新興生活方式的盛行,社會分層的存在和社會流動的可能性,年輕人的人生觀和職業觀發生了很大變化,以至於當前非遺傳承斷層現象非常嚴重,導致非物質遺產保護受阻。社會分層使得社會成員擁有不同程度的財富、權力和威望,地位較高的人更容易實現自己的願望。那麽“人往高處走”就是社會成員普遍的價值觀念,社會流動的可能性更大。傳承人的流動也是壹種社會流動,直接影響著非物質保護的可持續性。壹些非遺傳承人轉行是為了向上流動,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機會獲得自己想要的資源,這是壹種促進自己和家庭更好發展的願望。所以很多年輕人去城市打工,很少跟著龍鼓勵跳舞。他們在城市裏接觸到的更多的是現代舞,比如節奏爆發力強的爵士舞和舞姿華麗的國際交際舞。瑤族人壹般會選擇通過傳遞老人、幫助老人、帶著老人的方式來傳遞那份綿長的鼓勵。但是現在傳承人數量很少,傳承人的培訓經費比較少,很多培訓活動無法正常開展。

此外,根據勢能理論,瑤族文化應歸為勢能區間低的文化,容易受到漢文化、西方文化、流行元素等強勢文化的輻射和滲透,產生文化變遷,使其外延逐漸被擠壓,外延逐漸被吞噬[3](p2)。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逐漸單壹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逐漸壹致,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帶回家,認為家鄉的壹切都是“土著”。外來新思想和現代強勢文化的沖擊,使瑤族青年淡化了“少數民族”的身份認同意識,扭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的文化認同功能,對傳統文化失去興趣或拒絕接受,文化認同受到文化變遷質量的影響,長谷逐漸處於“人死”狀態。

2.忽視教育和缺乏人力資源

教育是向上流動的助推器。俗話說“學官最好”,學習成績優秀的人可以獲得更多進入更高社會階層的機會。所以很多瑤族人為了獲得向上流動的機會,讓孩子重點上文化課,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關註很少。壹方面,傳承長鼓舞的困境也是由於瑤族人對教育的忽視。第壹,忽視家庭教育。雖然學校編寫了《姚長鼓勵》等教材,開設了校本課程,聘請了老藝術家授課,但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要想將來高考,留在大城市,必須專心文化學習。家長的影響導致大部分學生學習長鼓勵的興趣和積極性不高,學生只是以應付的方式學習。第二,忽視學校教育。學生繁重的課業和教學內容剝奪了他們學習和受鼓勵的時間。而且大部分學生都是寄宿制學校,龍鼓勵的傳承都是普通孩子留在父母身邊,以身作則。寄宿學校的發展也剝奪了孩子們和父母呆在壹起學習長鼓勵的機會。

3.缺少資金,缺少文化科目。

瑤族當地經濟本身不夠發達,沒有專項保護資金和多元資金來源投入長鼓舞的傳承保護。保護經費大部分來自政府撥款和部分瑤族表演收入,社會參與度不夠高,只有政府進入,嚴重影響了長鼓舞的開發利用。長鼓舞是以人為主體的舞蹈,必須通過錄像等音響設備保存,投入不足。另壹方面,也造成瑤族地區技術力量薄弱,專業技術人員缺乏,設備落後,影響了長鼓舞的保護。並且缺乏多學科的融合和碰撞,導致研究視角狹窄,方法和措施不夠多樣化。

此外,現階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多為政府主導下的自上而下的保護過程,政府掌握著文化資源的操控權,導致文化主體間性缺失,難以真正體現文化的真實性和認同感[4](p41-45)。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對主題和嘉賓觀點差異的無知和忽視。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是由美國人類學家哈裏斯提出的。主題觀是指盡可能從當地人的角度理解文化,客觀是指研究者從外國觀察者的角度理解文化[5](p36-38)。所以傳承人的觀點和看法是主題,而政府、專家學者的觀點是嘉賓。由於地位、動機、價值判斷的不同,主、客雙方的觀點往往大相徑庭。如果不重視傳承人的主觀意見而過分關註客人的看法,實行鄉土方式的“宏大敘事”,就會造成瑤族缺乏文化資源的管理權,失去“話語權”,導致昌都姆保護過程中主體性和參與性的缺失,文化自覺的逐漸缺失。

(二)傳承環境的困難和原因

良好的媒介環境有利於民俗文化的傳承,在傳播組織的運作和管理中呈現出整體氛圍,是大眾傳播活動中參與者行為趨同形成的習慣模式。傳承環境是在媒介與社會的長期互動中形成的,是壹種無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影響媒介主體的極其重要的因素。然而,目前連南的傳承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人們重經濟輕文化的思想和世人的欣賞水平逐漸世俗化、階段性,影響了長鼓的傳承,神聖性下降,使其缺乏民族內涵,民族精神受到汙染。原因如下:

旅遊業可以促進對外文化交流和當地文化的搶救和發展,但也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期刊文章的分類查詢在期刊庫中。

第壹,文化傳承與旅遊發展的矛盾。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傳統文化被過度商業化,不再是祭祖的需要,而更傾向於謀生,其性質和功能發生了很大的偏離。而且當地的旅遊開發基本都是漢族人經營的。為了謀取經濟利益,他們不斷改造傳統文化,使之盡可能滿足遊客心目中“異想天開”、“異鄉”的期待,功利色彩和短期效應強烈,缺乏文化內涵和可持續發展。外國遊客只註重表現形式,很少了解文化中蘊含的民族精神。第二,傳統價值觀變了。外來者的進入,把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帶到了瑤區,對瑤民產生了“示範效應”。他們民風淳樸,與世無爭,逐漸認同外面的金錢社會,爭強好勝。同時,也可能使瑤族人自卑排外,喪失民族個性,汙染民族精神。

(三)傳播途徑的困難和原因

文化的傳承也取決於傳播路徑。傳輸路徑可分為聲、光、電、字等。根據媒體形式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報紙、DM傳單、廣播電視、互聯網、移動平臺、口碑等。根據不同的媒體工具。傳播中的路徑越寬,越容易傳播。但目前長谷的宣傳大多是政府主導的線下活動,比如壹些演出節目、節慶活動等。世界上對長谷的了解大多是基於這些節目和節日,很少在網上宣傳。就連官網,南方政府,也很少描述長谷,瑤族人自己也不擅長宣傳。傳播路徑非常狹窄,形式非常單壹,使其處於“閨閣人不知”的狀態。

導致傳播路徑困境的主要原因在於瑤族地區文化符號的無序,而文化符號是壹個地區具有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的載體。然而,瑤族地區的民族符號多樣化但個性不突出,鮮為世人所知,不利於當地民族文化符號的保存和發展,也不利於經濟的持續增長[6](p1)。文化符號,如長城,是中國的象征,凝聚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賦予自己特定的民族身份。瑤族地區文化符號混亂,沒有創造出優秀的文化精髓,品牌意識薄弱。說到民族舞蹈,苗族的蘆笙舞、傣族的孔雀舞大家都知道,而長鼓舞相對不為人知,不利於推廣,導致當地旅遊業發展緩慢。

綜上所述,長谷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受到了各種困難的考驗,推而廣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也面臨著諸多困難。因此,我們為保護非物質遺產做出人為努力是合理和必要的,關鍵是應該實施什麽對策來更有效地保護非物質遺產。

  • 上一篇:2017湖北漢口銀行襄陽分行招聘啟事
  • 下一篇:為什麽叫清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