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的繪畫被西洋畫吸收的特點是什麽?

中國的繪畫被西洋畫吸收的特點是什麽?

二十世紀以來,隨著與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繪畫的語言和思想逐漸被引入中國畫的創作領域,使中國畫空前繁榮,產生了許多這壹層面的畫派和藝術風格。色彩語言的豐富拓展了“色彩隨類”的內涵,西方現代繪畫的構圖、變形、肌理為中國畫創作提供了無限的空間。新材料的應用和新觀念的引導,賦予中國畫新的生命源泉。林風眠、徐悲鴻等先行者很好地融合了東西方繪畫,把外來的東西變成了中國的,形成了新的繪畫語言,促進了中國畫的發展,特別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發展。近年來,工筆畫中出現了吸收日本繪畫的技法,從而豐富了中國畫創作的形式和手段。如國畫大師黃,融合了西洋畫中的光、點、朦朧感,表現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在中國畫發展史上樹立了壹座高峰,被譽為國畫的頂級人物。他對中國畫的吸收也有壹個結論:“現在我們應該自己站起來,發揚我們民族的精神,向世界張開雙臂,隨時準備和任何來的人握手。”“繪畫無中西之分,有筆墨,可以自然,西洋畫給人的印象是抽象的。”可見,西方文化藝術的影響所引起的中國畫的巨大變革,無論從思想、內容、形式、技法,都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這種巨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壹,它拓展了中國畫的表現領域,與重視智慧、掌握知識的西方文化相悖。中國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烈的道德意識。從蘇格拉底的“知識就是道德”到西方培根的“知識就是力量”,說明知識(求真、重視智慧、掌握知識)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意識主要表現在繪畫上:藝術價值以道德為基礎;畫的質量就是人品的質量。中國畫的獨特境界,隱者的清高奇俗之情,胸中的出逃,都是中國傳統道德的表現;四君子,歲寒三友,“雙清”主題都是道德的象征。西方文化傳入中國以來,在創作內容上為中國的繪畫提供了借鑒,也讓許多覺醒的中國畫家意識到,中國人所蘊含的道德意識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繪畫發展的瓶頸。人體之美,靜物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社會之美,甚至所有人類的不完美,人民的苦難,都可以表達畫家的感情,成為繪畫的主題。也能產生藝術美,發現人性的價值。這種在西方文化影響下的多元價值追求,突破了中國畫原有的藩籬,拓展了藝術表現的世界,這無疑是西方現代主義對中國畫最根本、最深刻的影響。二是促進了中國畫意識的形成。如前所述,國畫的評價標準往往以內容所表達的道德價值為標準。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國畫的內容是以道德和文學為基礎的,繪畫本身的獨立性相對較弱。自印象主義以來,西方現代繪畫壹直是壹種獨立的藝術形式,以造型為目的,排除了描寫和說教的內容。中國畫雖然不能完全沿襲西方的做法,但擺脫過去在內容或題材上對道德與文學的刻板依附,擺脫中國畫作為道德與文學的圖解,使中國畫逐漸擺脫傳統格局,走向繪畫的獨立,也是在西方現代主義影響下的壹個重要變化。第三,造型、結構等繪畫語言的轉換。中國畫的本體語言不斷受到西方話語體系的沖擊和滲透。得體的造型和色彩觀念與筆墨語言的碰撞,使中國畫在結構和觀念上發生了變化。這種非筆墨邊緣語言壹方面為本體的重組帶來了契機,另壹方面也動搖了“筆墨中心”的根本標準。黃曰:“推陳出新,如按時間順序有四季,春流突出,雖只是遠行,卻也不易。”。這種“規律”是筆墨最基本的標準,也是表現感情、創造環境、抽象表現等“內在美”的精神。林風眠曾提出以形式創新來改變中國畫的衰落,主張藝術要反映時代的需要,表現現代精神。美國學者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認為,現代城市生活的特點是強調其視野,因為“首先,現代世界是壹個城市世界。.....第二,是當代傾向的本質,它包括行動的欲望(相對於沈思),對新奇的追求和對感覺的渴望。最能滿足這些迫切欲望的,就是藝術中的視覺成分。”
  • 上一篇:簡述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
  • 下一篇:為什麽說風水是建築施工的靈魂?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