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融合了儒、釋、道的思想,突出了道家“自甘墮落以適合自己”的隨意性;它迎合了中國人的實用心理。這是區別於日本茶道的根本標誌之壹。和諧--中國茶文化的不朽靈魂。
用茶招待客人是中國的壹種習俗。客人來了,帶壹杯香茶,是對客人極大的尊重;即使客人不來,也可以通過送茶來表達親友之間的親情。宋代《東京夢中國》記載,開封人的友愛意識很高,外地人受欺負時,會來救援。有些新來的人住在北京,有些北京人搬了新房,鄰居們都來奉上茶湯,或者邀請他們到家裏喝茶,這就是所謂的“茶托”。
在現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以茶傳情,不僅滲透到了千家萬戶,還被用於機關、團體,甚至成為國家禮儀。茶是禮讓和友誼的象征,也是親和力和和諧的體現,無論是宋代汴京鄰裏的“制茶”,還是現在人們用茶待客、茶會。
沈默的
“靜”是中國茶道的靈魂,“和”以“靜”為基礎。沒有寧靜的氛圍和境界,“和”只是壹顆破碎的心。中國茶道是修身養性之道。靜是中國修煉茶道的必經之路。
當妳悟出了“靜”字,妳就能洞察壹切,如暴風驟雨般思考,內心是快樂的。道家主靜,儒家主靜,佛教也主靜。古往今來,無論是羽士、高僧還是儒生,都把“靜”作為修行茶道的不二法門。因為靜則明,靜則空,靜則能空靈,靜則能洞察鏡中,體則細致入微。可以說:“要想達到茶道的神秘境界,除了靜字,別無妙法。”
中國茶道通過茶事營造壹種靜謐的氛圍和空靈的心境。當茶香滲入妳的內心,妳的心靈會在空靈中顯得空靈明亮,妳的精神會在空靈中升華,妳會在空靈中與自然交融相遇,達到“天人合壹”的境界。
高興的
“逸”是“靜”和“和”,因為“逸”是靈魂的跳動,是脈搏,是生命瞬間的頓悟和心境感受,是優雅生活中的壹絲壹毫的感動和顫抖。
中國茶道是壹種雅俗共賞的方式,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它不正式,不拘壹格。不同地方、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對茶道的追求是不同的。歷史上,王公貴族談論茶道都以“茶之寶”為中心,意在炫富、附庸風雅。文人學士講茶道重在“茶之韻”,意在持物,啟發文思。佛家說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擺脫茶點不足,禪定悟道。道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力”,意在品茶養生,成仙。普通人談茶道,重在“茶的味道”,以解渴、去腥、去累為目的,享受生活。
任何人都可以在品茶活動中獲得舒適愉快的感受。儒生可以“樂”,羽生可以“樂為生”,和尚可以“自在”。中國茶道的這種“悅性”使其擁有了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而這種“悅性”也是中國茶道區別於強調“靜”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標誌之壹。
真實的
真實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中國人不容易談道。壹旦他們談到道,他們就會堅持道,追求道的真理。真實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真”不全是真假,而是生活中真善美的真。“真”是理解、徹底、平靜、寂靜和宇宙...中國茶道在茶事上講究“真”,不僅包括茶要真茶、真香、真味;環境是真山真水;掛名家原作;最好的器皿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還包括對人真誠,尊重客人,說話真誠,真的無憂無慮。茶活動的每壹個環節都要認真,每壹個環節都要真實。關愛生命,珍愛生命,讓身心健康舒適,讓生活真實,做到“每壹天都是好日子”,是中國茶道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