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壹,深受大家喜愛。下面帶大家了解壹下這個人人喜愛的“團圓節”都有哪些習俗。
1、走月中
秋節之夜還有壹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遊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中秋夜出遊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
2、祭月
祭月,在我國是壹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壹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古時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有著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賞月,托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願。
3、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文字記載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4、乞月照月
舊時東莞有些婦女相信“月老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無意中人者,便於中秋夜晚三更時,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相傳中秋之夜,靜沐月光,可使婦女懷孕。在壹些地區,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婦女便走出家門,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貴子,謂之“照月”。
5、觀潮
中秋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壹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壹中秋盛事。
6、吃月餅
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了,中秋節這壹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壹大象征。月餅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7、燒鬥香
江蘇中秋夜要燒鬥香。香鬥四周糊有紗絹,繪上月宮景色。也有香鬥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間還有燒香鬥的風俗。
燃燈:燃燈以助月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系於竹竿之上,瓦檐上、露臺上等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8、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壹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
9、玩兔爺
玩兔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流行於北京壹帶。明人紀坤(約壹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只大耳朵,亦莊亦諧。在北京壹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遊戲有余。
10、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壹,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壹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贊嘆。
11、聽香
聽香是古代流傳在臺地區的中秋習俗。古時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後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意間或偷聽到的第壹句話,牢記在心,回家再擲茭,判斷來解釋所占蔔事情的吉兇。例如蔔占終身大事,而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
12、燃寶塔燈
中秋燈與元宵燈不大相同。中秋夜點的是寶塔燈,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寶塔燈,即由村童撿拾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為之;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壹個琉璃盞,紅光四射。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
13、拋帕招親
在我國福建壹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壹般是於廣場中搭壹彩臺,布置成月宮景狀,設玉兔、桂樹等。壹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將壹些繡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臺下拋去,如有人接到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臺領獎。有些未婚的小夥在交還手帕時,若“嫦娥”喜歡,則可交友往來,情投意合者便可喜結良緣。
14、偷菜求郎
相傳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壹個如意郎君。在臺灣,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妝飾美麗的女子踏著月光,往別人菜圃中偷摘大蔥及蔬菜,偷摘到之後便預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臺灣有“偷著蔥,嫁好夫;偷著菜,嫁好婿”之諺語。
15、賞桂花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壹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壹堂,已成為佳節的壹種美的享受。
總之,無論有多少習俗,中秋節最應該告訴孩子的,還是團圓的意義,無須榮歸故裏,也無須衣錦還鄉,只要壹家人在壹起,就是最好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