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秋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文章

中秋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文章

中秋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文章

據歷史學家推斷,中秋節賞月的習俗最早由古代宮廷文人提出,後流傳到民間。以下是我幫妳整理的關於中秋節的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文章,供妳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壹、中秋節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文章:中秋節的發展

據歷史學家推斷,中秋節賞月的習俗最早由古代宮廷文人提出,後流傳到民間。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首》中,就有“秋有明月”的詩句說:“仰望明月,寄情千裏。”在唐朝,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許多詩人在他們的傑作中寫了關於月亮的詩,中秋節開始成為壹個固定的節日。《唐太宗書》記載了8月15日的中秋節。傳說唐朝的玄宗在月宮夢遊,得到了五顏六色的羽衣,中秋節的習俗開始在民間盛行。

北宋時,正式將八月十五日定為中秋節,出現了“小餅如嚼月,內有酥、餡”等時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記》說:“中秋之夜,妳家裝飾露臺,民爭酒樓戲月”;而且“弦滿熱情,貼近居民。夜晚,它像壹朵雲。房間裏的孩子,甚至晚上的婚禮大戲;至於夜市,至於熟悉。”吳夢曰:“此際,金鳳凰沁人心脾,玉露清涼,桂花飄香,銀蟾滿光。太子孫的兒子,壹個擁有巨室的富戶,無時無刻不在爬危樓,在廊下玩月,或開廣亭,大擺宴席,用琴瑟高聲歌唱,以此來預言晚上的歡樂。即使是帶墊子的房子,妳也可以登上壹個小平臺,安排家庭晚餐,聚集在妳的孩子周圍,獎勵節日。雖然窮鄉僻壤的窮人懂得在農貿市場上喝酒,但他勉強歡迎這種歡樂,並拒絕浪費它。這壹夜,街上賣買直到五鼓,月上玩遊人,丈母娘在城裏,直到火燒不盡。”更有意思的是,新編著的《醉翁筆記》描述了的風俗:“青城家的孩子,不分貧富,可以自己上十二三個,都用大人的眼光裝飾,在樓內或中庭燒香,各有所向;男人願意早早去蟾宮,爬仙女月桂樹。.....女人們希望自己長得像嫦娥,像明月壹樣圓。"

明清時期的賞月活動非常流行。“它的水果蛋糕壹定是圓的”;每個家庭都要設立壹個“月光陣地”,朝著月亮的方向“拜月”。魯《京華年》載:“中秋之夜,人各有月宮之象徵,象徵自在如人而立;陳瓜果在庭,餅面畫月宮蟾免;男女拜香燒之。”田汝澄《西湖遊記》雲:“黃昏,人筵賞月,或與白湖同船,沿江而遊。蘇堤之上,攜手唱和白日無異”;“人們用月餅互相邀請,取團圓之意”。夫差敦沖的《燕京年譜》說:“中秋月餅京都第壹,別處糧食不足。到處都是月餅。大的壹尺多,上面畫著月宮蠟兔的形狀。”“每年中秋節,宅邸朱門都會贈送月餅和水果。到了五月滿月,陳瓜國當庭為月,祭毛豆、雞冠花。正是時候,彩雲初散,孩童喧嘩。這真的叫做節日。只有月亮獻上,男人才不拜。”與此同時,500年來,燒香、走月、放天燈、栽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拖石頭、賣男妓等節日相繼展開。其中賞月、吃月餅、吃團圓飯的習俗流傳至今。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據歷史記載,“中秋節”壹詞最早出現在《李周》壹書中。到了魏晉,就有了“告尚書鎮牛惑,中秋夕與左右微服過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壹個固定的節日。《唐太宗書》記載了8月15日的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代,到明清時期,它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壹。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二、中秋節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文章:中秋節的傳統活動

傳統活動

祭月,賞月,賞拜月。

《禮記》中已經記載了“秋暮暮月”是祭拜月神的意思。這時候就要舉行迎寒拜月的儀式,擺香案。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舉行迎寒祭月的活動。擺壹個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要切成蓮花形狀。月下,把月亮雕像對著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輪流拜月,然後主婦切團圓月餅。提前把人裁掉算算全家的人數,家裏的和外地的,都算在壹起,不能多裁或少裁,大小要壹樣。在少數民族中,祭祀月亮的習俗也很流行。

相傳古代齊國的醜女無鹽。她年輕時,對拜月教非常虔誠。長大後,她以優越的品德入宮,卻得不到寵愛。八月十五見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來,他立她為皇後,中秋節拜月由此而來。在月亮中間,嫦娥因其美麗而聞名,所以少女拜月希望自己“像嫦娥壹樣,容顏如明月”。在中秋節晚上,雲南傣族還有“拜月”的習俗。

中秋節賞月的習俗在唐代非常流行,許多詩人的傑作中都有關於月亮的詩。到了宋代,中秋節賞月更加流行。這壹天“貴家裝飾亭臺,民爭酒樓戲月”。明清時期拜月的賞月活動更為廣泛,拜月壇、拜月亭、觀月樓等許多名勝古跡仍保留在中國各地。文人墨客對賞月情有獨鐘。他們或登樓賞月,或泛舟邀月,飲酒作詩,留下了許多名句。比如杜甫的《八月十五日夜月》,用象征團圓的明月來烘托他在異鄉的漂泊之憂;宋代文豪蘇軾,中秋醉酒,寫下《水調歌頭》,比喻人因缺月而離合。直到今天,全家人坐在壹起欣賞天上明月的美景仍然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壹。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中秋節除了賞月,觀潮是另壹項中秋節活動。中秋節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在漢代梅成的《七毛賦》中有詳細的描述。漢代以後,中秋觀潮更加流行。朱廷桓的《明補武林往事》和子木的《孟良錄》中也有觀潮的記載。

燃燒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助月的習俗。如今,湖廣壹帶仍有在塔上堆瓦燃燈的習俗。江南有做燈籠船的習俗。現代中秋節燒燈籠的習俗更盛。今天,周雲金和何在他們的文章《閑說四季》中說:“廣東的燈籠最盛,家家戶戶在節前十天用竹條紮燈籠。制作水果、鳥獸、魚和昆蟲以及“慶祝中秋節”等等,並在漿糊紙上塗上各種顏色。中秋夜燈的內燃蠟燭用繩子綁在竹竿上,高高地掛在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做成字型或各種形狀掛在房屋高處,俗稱‘樹上中秋’或‘豎著中秋’。有錢人家掛的燈可以高達幾十尺。家人聚在燈下盡興飲酒,普通人豎起壹根旗桿,兩盞燈籠盡興。這座城市充滿了燈光和玻璃世界。”似乎自古以來,中秋節燒燈籠的習俗在規模上似乎僅次於元宵節。

猜謎語

在中秋節月圓之夜,有許多燈籠掛在公共場所。人們聚在壹起猜寫在燈籠上的謎語。因為這是大多數年輕男女最喜歡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也會聽到愛情故事,所以在中秋節猜燈謎也是男女之間愛情的壹種形式。

吃月餅

賞月吃月餅是中國各地中秋節必不可少的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滿,月餅又甜又香”。月餅壹詞源於南宋吳的《梁璐夢》,當時它還只是壹種小吃。後來,人們逐漸將賞月與月餅聯系在壹起,象征著家人團聚,承載著他們的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節朋友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福建廈門還有富貴餅的習俗,富貴餅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賞桂花,喝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節吃月餅,賞桂花,吃各種用桂花做的食物,其中蛋糕和糖果最常見。

中秋之夜,月中擡頭看桂花,聞桂香,飲壹杯桂花酒,慶壹家人的甜蜜,成了節日的美好享受。在現代,人們大多以紅酒代替。

玩燈籠

中秋節沒有大型的元宵節,玩燈籠主要是家庭和孩子之間的事。早在北宋時期,在《武林舊事》中就記載了中秋節是壹種習俗,有“放壹盞小紅燈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節打燈籠大多集中在南方。比如佛山的秋節,有各種各樣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糠燈、瓜子燈、鳥獸、花木燈等。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之夜會舉行中秋活動,樹會豎起來,意味著燈會高高豎起。孩子們在父母的幫助下,用竹紙做成兔子燈籠、楊桃燈籠或方形燈籠,橫掛在短桿上,再豎在高桿上。它們科技含量高,色彩鮮艷,為中秋節增添了另壹道風景。孩子們經常互相比賽,看誰站得高,高得多,燈光最精致。此外,還有天燈,即孔明燈籠,由紙制成,綁成大型燈。燈下燃燭,熱氣升騰,使燈在空中飛舞,惹人嬉笑追逐。此外,還有孩子們提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在月亮的下遊欣賞。

在廣西南寧,除了用紙和竹子綁成的各種燈籠供孩子們玩耍外,還有簡單的柚子燈、南瓜燈和橘子燈。所謂柚子燈,就是把柚子掏空,刻上簡單的圖案,套上繩子,裏面點上蠟燭,很優雅。南瓜燈和橘子燈也是去掉果肉做成的。雖然簡單,但是制作容易,很受歡迎。壹些孩子還把柚子燈放入池水中進行遊戲。

廣西有壹種樸素的秋燈,用六根竹條紮成燈,貼上白紗紙,插上蠟燭。掛在祭月臺上供祭月,或供小孩玩耍。

燃燒塔

燒瓦燈(或燒花塔、燒瓦塔、燒扇塔)的遊戲在南方廣為流傳。如《中國民族風俗誌》卷五:“江西中秋之夜,孩子們通常在野外撿瓦片,堆成有洞的圓塔。黃昏時,在明月下的柴火塔中焚燒。瓦片壹燒紅,再往火上倒煤油,頓時田野紅彤彤,亮如白晝。直到深夜,沒人看的時候,它才開始倒利息,這就是著名的燒瓦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用磚瓦砌成的空心塔,裏面填滿樹枝,燒成灰。同時還燒煙堆,也就是拜月結束後燒的成堆的草和柴火。廣西邊境地區焚燒芬達與此活動類似,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朝著名抗法戰士劉永福焚燒逃入塔內的芬達(法國侵略者)的英勇戰鬥。福建晉江還有壹個“燒塔男孩”活動。

傳說這壹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建立後,漢人受到血腥統治,於是漢人進行了不屈的抵抗,各地開會過中秋節,在寶塔的頂樓上點燃了小號。類似於山頂平臺的大火,雖然這種反抗被鎮壓了,但是燒寶塔的習俗還是保留了下來。

三、中秋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文章:嫦娥奔月女神

古時候天上同時有十天,莊稼枯萎,百姓苦不堪言。壹個名叫後羿的英雄有著無窮的力量。他同情受苦的人民,拉起弓,壹口氣射下九個以上的太陽,命令最後壹個太陽準時升起落下,造福人民。後羿的妻子叫嫦娥,後羿除了打獵,其他時間都和妻子在壹起。很多有誌之士來此求學從師,別有用心的龐孟也加入進來。

壹天,後羿在昆侖山拜訪朋友,向王太後要了壹包仙丹。據說吃了這種藥可以立馬升天成仙。但後羿舍不得離開妻子,臨時將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收藏。嫦娥把藥藏在梳妝臺的百寶箱裏。三天後,後羿帶領隨從去打獵,別有用心的龐孟裝病不出門。後羿帶領眾人離開後不久,龐孟持劍闖入內殿後院,威脅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龐孟的對手。危急之時,她轉身打開百寶箱,取出仙丹,壹口吞下。嫦娥吞下藥,立即飄離地面,沖出窗外,飛向天空。因為嫦娥牽掛著丈夫,她飛到了最近的月亮上,變成了仙女。

晚上,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著訴說白天發生的事情。後羿又驚又怒,拔劍要殺小人。龐孟早已逃之夭夭。後羿惱羞成怒,傷心欲絕,仰望夜空,呼喚嫦娥,這時他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有壹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後羿思念妻子,便派人來到嫦娥最愛的後花園,擺了壹桌香,擺上嫦娥最愛的蜂蜜和鮮果,在月宮裏遙祭嫦娥。聽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人們在月亮下支起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運和平安。從那時起,中秋節拜月的習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

  • 上一篇:中秋微信朋友圈文案短句(精選66句)
  • 下一篇:江西旅遊及江西旅遊促進會名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