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正式將八月十五日定為中秋節,出現了“小餅如嚼月,內有酥、餡”等時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記》說:“中秋之夜,妳家裝飾露臺,民爭酒樓戲月”;而且“弦滿熱情,貼近居民。夜晚,它像壹朵雲。房間裏的孩子,甚至晚上的婚禮大戲;至於夜市,至於熟悉。”吳夢曰:“此際,金鳳凰沁人心脾,玉露清涼,桂花飄香,銀蟾滿光。太子孫的兒子,壹個擁有巨室的富戶,無時無刻不在爬危樓,在廊下玩月,或開廣亭,大擺宴席,用琴瑟高聲歌唱,以此來預言晚上的歡樂。即使是帶墊子的房子,妳也可以登上壹個小平臺,安排家庭晚餐,聚集在妳的孩子周圍,獎勵節日。雖然窮鄉僻壤的窮人懂得在農貿市場上喝酒,但他勉強歡迎這種歡樂,並拒絕浪費它。這壹夜,街上賣買直到五鼓,月上玩遊人,丈母娘在城裏,直到火燒不盡。”更有意思的是,新編輯的《醉翁筆記》描述了的風俗:“青城家的孩子,能自己長到十二三歲,不分貧富,都用大人的眼光裝飾,到樓上或中庭燒香,各有所向;男人願意早早去蟾宮,爬仙女月桂樹。...女人希望自己長得像嫦娥,像明月壹樣圓。"
明清時期的賞月活動非常流行。“它的水果蛋糕壹定是圓的”;每個家庭都要設立壹個“月光陣地”,朝著月亮的方向“拜月”。魯《京華年》載:“中秋之夜,人各有月宮之象徵,象徵自在如人而立;陳瓜果在庭,餅面畫月宮蟾免;男女拜香燒之。”田汝澄《西湖遊記》雲:“黃昏,人筵賞月,或與白湖同船,沿江而遊。蘇堤之上,攜手唱和白日無異”;“人們用月餅互相邀請,取團圓之意”。夫差敦沖的《燕京年譜》說:“中秋月餅京都第壹,別處糧食不足。到處都是月餅。大的壹尺多,上面畫著月宮蠟兔的形狀。”“每年中秋節,宅邸朱門都會贈送月餅和水果。到了五月滿月,陳瓜國當庭為月,祭毛豆、雞冠花。正是時候,彩雲初散,孩童喧嘩。這真的叫做節日。月只可得時,男不拜。”與此同時,500年來,燒香、走月、放天燈、栽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拖石頭、賣男妓等節日相繼展開。其中賞月、吃月餅、吃團圓飯的習俗流傳至今。
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像其他傳統節日壹樣,它發展緩慢。古代皇帝有壹套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陽,秋天祭祀月亮。早在李周,“中秋節”壹詞就有了記錄。後來貴族學者紛紛效仿。在中秋節期間,人們觀看並崇拜天上又亮又圓的月亮,寄托他們的感情。這種習俗流傳到民間,形成了壹種傳統活動。直到唐代,人們更加重視這種拜月習俗,中秋節成為壹個固定的節日。唐太宗紀記載“八月十五中秋”,流行於宋代。到了明清時期,它和元旦壹樣有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壹。
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砸藥等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中秋節的傳說之壹——嫦娥奔月
相傳古時候天上同時有十天,莊稼曬死,百姓窮困。壹個名叫後羿的英雄有著無窮的力量。他同情受苦受難的人民,登上昆侖山之巔,充分利用自己的神力,拉開弓,壹口氣射下九個以上的太陽,命令最後壹個太陽按時升降,造福人民。
後羿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他娶了壹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除了打獵,後羿所有的時間都和妻子在壹起,人們羨慕這對美麗恩愛的夫婦。許多仁人誌士來此求學從師,別有用心的孟鵬也混了進來。壹天,後羿去昆侖山訪友,求道。他碰巧遇到路過的王太後,向她要了壹包仙丹。據說吃了這種藥可以瞬間升天成仙。但後羿舍不得離開妻子,只好暫時把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嫦娥把藥藏在梳妝臺的百寶箱裏,卻被反派孟鵬看到了。他想偷長生不老藥,讓自己長生不老。三天後,後羿帶領隨從外出打獵,別有用心的孟鵬裝病留下。後羿帶領眾人離開後不久,孟鵬手持寶劍闖入裏屋後院,威脅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鵬的對手。危機時刻,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箱,取出仙丹,壹口吞下。嫦娥吞下藥,立即飄離地面,沖出窗外,飛向天空。因為嫦娥牽掛著丈夫,她飛到了最近的月亮上,變成了仙女。晚上,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著訴說白天發生的事情。後羿又驚又怒,拔劍要殺小人。孟鵬很早就逃走了。後羿又氣又心碎,他仰望夜空,大聲呼喚著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有壹個搖曳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地追著月亮跑,可是他追了三步,月亮退了三步,他退了三步,月亮前進了三步,他無論如何也追不上。後羿無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來到嫦娥最愛的後花園,擺上香案,擺上她最愛的蜂蜜和鮮果,在月宮裏遙祭依附他的嫦娥。聽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人們在月亮下支起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運和平安。從那時起,中秋節拜月的習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第二個傳說——吳剛摘得桂冠。
還有壹個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據說月亮上廣寒宮前的桂花樹生長茂盛,高達500多尺。下面有壹個人經常砍,但是每砍完壹次,砍的地方馬上就合上了。千百年來,這棵月桂樹永遠不能被砍倒。據說這個砍樹人叫吳剛,漢朝西河人,曾經跟著仙人上了天,但是他犯了錯,仙人就把他貶到了月宮,每天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工,以示懲罰。在李白的詩中,有“欲在月中,自付寒”的記載。
中秋傳奇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群眾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奮起反抗元朝。朱元璋聯合各種抵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嚴密,消息傳遞起來非常困難。軍事家劉伯溫想出壹個計策,命令部下把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進餅裏,然後派人分別送給各地起義部隊,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夜響應起義。起義那天,所有的反抗者壹起響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久,徐達攻占元朝,起義成功。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極了,趕緊傳話,說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全體將士都要與民同樂,並且要把當年開戰時秘密送來的“月餅”作為時令糕點送給大臣們。此後,“月餅”的制作越來越精細,品種越來越多,如碟狀,也成為很好的禮品。中秋節過後,吃月餅的習俗在民間流傳開來。
農歷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節。這是秋天的中間,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在中國的農歷中,壹年分為四季,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中、吉三個部分,所以中秋節也叫中秋節。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滿月更圓更亮,因此也被稱為“月夜”和“八月節”。在這壹夜,人們仰望天上如玉的明月,自然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此機會寄托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因此,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
我國古代就有“秋暮暮月”的習俗。晚上的月亮是為了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舉行迎寒祭月的活動。擺壹個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必須切成蓮花形狀。月下,把月亮雕像對著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輪流拜月,然後主婦切團圓月餅。提前把人裁掉算算全家的人數,家裏的和外地的,都算在壹起,不能多裁或少裁,大小要壹樣。
相傳古代齊國的醜女無鹽。她年輕時,對拜月教非常虔誠。長大後,她以優越的品德入宮,卻得不到寵愛。八月十五見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來,他立她為皇後,中秋節拜月由此而來。在月亮中間,嫦娥因其美麗而聞名,所以少女拜月希望自己“像嫦娥壹樣,容顏如明月”。
在唐朝,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在北宋時期。8月15日晚上,全城的人,無論貧富老少,都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向拜月表達他們的願望,祈求月神的保佑。在南宋,人們互贈月餅,這意味著團圓。在壹些地方有活動,如舞草龍和建造寶塔。自明清以來,中秋節的習俗變得更加流行。很多地方形成了燒香、栽中秋樹、點塔燈、放天燈、走月、舞龍等特殊習俗。
如今,在月亮下玩耍的習俗遠沒有舊時代盛行。不過,宴飲賞月還是很受歡迎的。人們在求月中飲酒,以慶祝更好的生活,或祝願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
中秋節的習俗和形式很多,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節也是孝敬父母的日子!別忘了多關心爸爸媽媽!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日正好是秋天的中間,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中國古代歷法把秋天中間的八月稱為“中秋節”,所以中秋節也叫“中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滿月視為團圓的象征,所以8月15日也被稱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經常用“月圓”和“缺月”來形容“悲歡離合”,而在外地生活的遊子們也是靠月來表達自己的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仰頭望,是月色,再仰身,忽思故鄉”等詩,“知今宵露為霜,家中月色多明!”杜甫的《春風綠在江南岸》,宋代王安石的《明月幾時照我》,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壹個古老的節日,祭祀賞月是壹個重要的習俗。古代帝王有春日祭月的社會制度,民間也有中秋祭月的風尚。後來賞月比祭月更重要,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娛樂。中秋節賞月的習俗盛行於唐代,許多詩人在他們的傑作中寫下了關於月亮的詩。到了宋、明、清時期,拜月的宮廷和民間賞月活動規模更大。到目前為止,中國有許多歷史古跡,如拜月祭壇,月亮亭和月亮塔。北京的“月壇”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用於皇家祭祀月亮。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時,就在露天搭起壹個箱子,桌案上擺著月餅、石榴、棗等水果。拜月之後,壹家人圍坐在餐桌旁,邊吃邊聊,欣賞明月。現在,拜月的祭月活動已被群眾大規模、豐富多彩的賞月活動所取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壹種習俗,象征著團圓。自唐代以來,月餅的制作變得越來越精致。蘇東坡在壹首詩中寫道:“小餅如嚼月,酥中有漿”,清代楊光復寫道:“月餅餡為桃肉,冰淇淋為糖膏”。好像當時的月餅和現在的還挺像的。
據歷史記載,“中秋節”壹詞最早出現在《李周》壹書中。到了魏晉,就有了“告尚書鎮牛惑,中秋夕與左右微服過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壹個固定的節日。“唐叔?唐太宗紀記載中秋節在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代,到明清時期,它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壹。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8月15日是中秋節,人們互相送月餅以示團聚。《帝京風光略》也說:“八月十五,祭月,餅圓,瓜錯分,瓣刻蓮花。.....那些結了婚的,省親的,將來都會回到婆家,這就是所謂的團圓節。中秋之夜,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團圓”的習俗,即烙壹個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餅內有糖、芝麻、桂花、蔬菜,外面壓著月亮、桂花樹、兔子。中秋節過後,家裏的長輩會根據人數把蛋糕分成塊,每人壹份,如果有人不在家,留壹份給他們,以示家人團聚。
中秋節時,雲少霧多,月色皎潔明亮。除了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許願團圓等壹系列活動外,壹些地方還有舞草龍、造佛塔等活動。除了月餅,各種時令鮮果、幹果也是中秋節的美味。
中秋節起源的另壹種解釋是,農歷八月十五恰好是水稻成熟的時刻,所有家庭都崇拜土地神。中秋節可能是秋報的遺產。
中秋節的飲食習俗
在古代,漢族人的中秋宴會習俗是宮廷中最高雅的。比如吃螃蟹,在明朝的宮廷裏很流行。用香蒲蒸過螃蟹後,大家圍坐在壹起品嘗,配上酒和醋。吃完後喝蘇葉湯並用它洗手。宴會桌區擺滿了鮮花、石榴等時尚的東西,上演著中秋神話劇。清宮裏,某院向東擺了個屏風,屏風兩邊放了雞冠花、黃豆工藝、芋頭、花生、蘿蔔、鮮藕。屏幕前有壹張方桌,上面放著壹個特大號的月餅,四周是蛋糕和水果。中秋節後,月餅按皇家人口數切成若幹塊,每人象征性品嘗,稱為“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不可想象。例如,末代皇帝溥儀送給內政大臣應劭的月餅“直徑約兩英尺,重約二十磅”。
中國有20多個少數民族也慶祝中秋節,但節日和習俗不同。壯族人習慣在江裏的竹筏上用年糕和拜月,姑娘們把燈籠放在水面上衡量壹生的幸福,唱著優美的民歌《請月亮顧》。韓國人用木桿和松枝搭起“賞月架”。先請老人到架上探月,然後點亮觀月架,打長鼓,打窯洞,壹起跳“農家舞”。節日前的“虎日”,仡佬族在全村宰殺壹頭公牛,留下公牛的心臟,供中秋之夜祭祖迎新谷。他們稱之為“八月節”。侗族人在這個時候讓年輕人郊遊、聚會,稱為“甘平節”。第壹天是蘆笙會,第二天是二人轉。年輕人應該化妝來表達他們對心上人的愛意。傣族人對著空氣放了火,然後圍坐在壹起喝酒,品嘗狗肉湯鍋,豬肉幹,鹹蛋和鱔魚幹,笑著看月亮。黎族人稱中秋節為“八月會”或“聲調節”。屆時,各集鎮將舉行歌舞晚會,各村由壹名“調頭”(即領隊)帶領參加。到了姜奇之後,大家互送月餅、香餅、甜餅、花巾、彩扇、馬甲,絡繹不絕。晚上,他們聚在火堆旁,烤野味,喝米酒,唱大曲,於是未婚的年輕人趁機尋找未來的伴侶。
中秋節和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最早見於蘇東坡的壹句“小餅如嚼月,內有酥糯”。唐五代只有“把玩月湯”之類的,沒有月餅。月餅,作為壹種食物的名稱,與中秋節賞月聯系在壹起,最早出現在南宋武林舊事中。從明朝開始,關於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記述就多了起來。《萬部雜記》說,每逢中秋,人們做蛋糕互贈,大小不壹,稱為“月餅”。市場商店裏賣的月餅裏經常會裝滿水果,這些水果的名稱各不相同。壹些月餅的價格高達數百美元。《Xi潮之樂》中還說,8月15日被稱為中秋節,人們互相贈送月餅作為禮物,以獲得團圓的意義。這壹夜,家家戶戶都舉行盛宴賞月,或者帶著裝著月餅的箱子和酒壺到湖邊通宵遊玩。西湖的蘇堤上,人們三五成群,載歌載舞。和白天壹樣。從這些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杭州秋夜賞月的盛況。
長期以來,中國人積累了豐富的月餅制作經驗,月餅的種類越來越多,工藝也越來越精湛。鹹的、甜的、肉的、素的都有異味;光面和蕾絲各有特色。明末彭在《幽州風土誌》中寫道:“月宮餅作銀蟾紫影,壹對兔遍地。後悔內內偷藥的那壹年。我回不去寒冷,待在晏丹也很累。”這表明,這位別出心裁的廚師在月餅上再現了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成為食品藝術圖案的形象。清代夫差敦沖《燕京年間》>:也有“月餅遍地,最大者有壹尺余長,繪月宮嫁兔之形”的描述。說明古代月餅從內容到形式都已經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