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臨渙茶館的優勢特色

臨渙茶館的優勢特色

和全國其他地方的茶館壹樣,臨渙茶館具有壹般茶館的***性,也蘊涵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和鮮明特點。

以家為店。臨渙老茶館的最大特點是以家為店。臨渙集鎮坐落在澮河北岸,老茶館大都近水臨街,多依家舍而設。

獨特水質。俗語謂“茶好不如水好”。在天水、井水、江水、湖水、泉水中,茶對泉水情有獨鐘,而臨渙的泉水又最宜沏茶。臨渙城下四大古泉各具特色,它們是回龍泉、金珠泉、飲馬泉和龍須泉,四泉沿澮河之水“┗”形排開。臨渙得天獨厚的古泉資源,是臨渙茶館名揚四方的壹大優勢。1998年水文專家對臨渙泉水進行過專門化驗鑒定,確認臨渙泉水含有23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這些礦物質活絡通經,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因而對人體健康具有多種功效。另外,臨渙泉水的張力極強,沏泡的茶水高出杯沿而不溢。臨渙回龍水是硬水,同樣是壹杯茶,用回龍水泡制的就比用平常水泡制的重約1兩。

獨特茶料。臨渙茶館的茶有著鮮明的特色和唯壹性,茶葉的唯壹性是臨渙茶館“茶”的精髓。臨渙當地不產茶,臨渙茶館使用的茶也並非壹般的茶葉,而是專門取自兩百裏以外的六安的茶梗,臨渙人把這種低廉的茶梗叫做紅茶棒。說來也怪,在六安本地很少有人用這種棒棒茶,在其他地方用棒棒茶的幾乎沒有。最令人驚異的是,這種茶梗經臨渙泉水的沏泡,霧氣結頂,色艷味香,入口綿甜,回味無窮。但是壹旦將這種茶梗帶出臨渙,用其他地方的水沏泡,永遠不可能有這麽好的味道、舒適的感覺和奇特的功效。很明顯,六安的棒棒茶與臨渙的古泉水達到了不可代替的完美結合。常飲這種棒棒茶,有春生津、夏消暑、秋提神、冬生暖的奇特功效,另外還有解酒的功能。臨渙棒棒茶的另壹個特點是多飲不撐腹,無論喝多少,都不會有撐脹的感覺。飯前飲之能增進食欲,飯後飲之能幫助消化,閑暇飲之可舒神清心,勞累後飲之能解疲提神,常年飲之能延年益壽,壹時飲之能充饑解渴。早些時候,除紅茶棒外,茶館還使用過秫稭庫子(高粱稭皮)、桑葉等作茶料。

宿州清代誌上記載著這樣壹則故事:臨渙本地有壹財主,老年時,隨當官的兒子到了外地。暮年的財主經常心胸煩悶、體乏無力,壹天到晚總打不起精神,做什麽都沒有心思,吃什麽都沒有胃口。壹天,忽然想起了臨渙泉水,於是托去臨渙貿易的壹位船工捎帶泉水。當時澮河水漲,船工到了臨渙碼頭,只得停留在碼頭橋的東面,無法到達回龍水的地方。船工就地裝了壹罐澮河水帶了回去。財主命人把水燒開,把茶泡好。已經習慣了臨渙回龍泉水的財主剛喝了壹口,就發現此水不是龍須泉水,於是命人召來那位船工,很很地責罰了壹頓。後來財主經常托船工捎帶臨渙泉水。員外經常飲用臨渙泉水,八十多歲時依然精神,耳不聾,眼不花,走路不靠拐杖。

獨特茶客。臨渙茶館的茶客五花八門,三教九流。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販、拉車挑擔的朋友往往在此歇腳,風塵仆仆中喘口氣、喝碗茶、吸袋煙;再不然,掏出窩窩頭、鹹菜,喝著茶吃頓午飯……。但是常來飲茶者,大都是當地有些年紀的人,六、七十歲的老人占了茶客的壹大部分。這些茶客滿臉皺紋,手指關節尤其粗大,吸著劣質的煙。他們壹大早從自己家中出發,有著離茶館二、三十裏,不急不躁地緩緩地走來,不時地與路見的熟人打聲招呼,或調侃幾句,然後繼續走自己的路。來到茶館,先緩慢地伸出手,從褲袋的深處掏出壹個布包或紙包,舉到眼前,壹層層揭開,從中摸索出舊而平整的分幣或毛票,很認真地數夠三毛錢,遞給茶館的主人。茶館的主人拿來壹把茶壺和壹個茶盅,從地面放著的壹個塑料袋子裏抓壹撮棒棒茶梗,放在茶壺裏,從熊熊爐火上提起壹把水燒得翻滾的鋁壺,往茶壺裏倒水沖泡,然後端起茶壺、拿起茶盅,送到茶客選定的桌子或臺子上。茶客便開始慢慢地喝,細細地品。這樣,每天擺在門口的長條矮桌圍坐得滿滿的,每人面前壹把茶壺,壹只茶盅,徐徐地品那紅褐色的茶水。他們行動遲緩,表情木然,反映遲鈍,對采風的攝影家、采編的記者都視而不見,對周圍的壹切都無動於衷。有壹種嗜茶上癮、壹整天泡在茶館的茶客,被當地人稱作“茶瘭子”,早晨茶館沒開張就在門口等著,茶館壹開門就沖進去,晚上茶館打烊時才依依不舍地離去,臨走時還要帶壹壺回家。 獨特底蘊。棒棒茶以其獨有的魅力吸引著萬千農家茶客,個中原委不僅僅因為它的價廉,很大程度上歸屬於數百年來老茶館的文化積澱:那厚重淳樸的鄉土文化,綿綿延續著棒棒茶的歷史。臨渙人飲茶不是僅僅停留在止渴的生理滿足上,而是作為生活方式和文化情調糅進了每壹個日子。空氣裏彌漫著嗆人的咽葉味,滲和著茶水味,混在壹起味道怪怪的。就是茶館裏的這種怪味,才是老茶客們最感親切的氣味,缺了它,他們會感到生活枯燥又乏味。這些老人哪兒都可以喝茶,但獨獨喜歡來到茶館裏,主要享受的是壹種氛圍、壹種情趣、壹種滋味。他們看重茶館,這些才是最重要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壹日,大清早趕來,摸著黑回去。這些老茶館的館主心裏也清楚,營造壹個茶文化的民俗氛圍和心理空間比營利更重要。作為老茶館,不僅是壹處喝茶的地方,而且是許多老茶客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有壹位70多歲高齡的老茶客,每天不惜跑上數公裏路,來泡茶館。盡管茶葉、煤炭價格大幅上揚,開茶館其實已利潤不多,但是象江淮茶館的周誌田這樣生於斯、長於斯的茶館館主認為,萬萬不可因些許私利而薄了親情。臨渙茶館的業主大都恪守這壹點——寧可少賺不賺,也得顧及鄉鄰四方。

茶價低廉。老茶館茶價低廉,只消花上很少的錢便可不計時辰地泡在茶館裏。茶客進了茶館,首先向茶館主人打聲招呼:“來壹壺茶!”或“來半壺茶!”茶館主人為要壹壺茶的茶客送去壹把手提陶瓷大茶壺和兩個小茶盅;為要半壺茶的茶客送去壹把陶瓷小茶壺和壹個小茶盅。壹壺茶價在明代為壹個字錢,在清代為壹個銅子,在民國時期為兩個銅子,在五十年代為人民幣五分錢,在六十年代為人民幣壹角錢,在七十年代為人民幣壹角五分,在八十年代為兩角,在九十年代為三角。茶客壹次付錢,喝完後,殷勤的茶館主人馬上又給妳添滿。喝多長時間以及喝多少茶任隨茶客,不再收取壹分錢。

  • 上一篇:旅遊景點現場講解員應該怎麽解釋?
  • 下一篇:316l不銹鋼板制造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