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心理問題是個體在生活投射到自己身上後的心理反應。也有人說心理問題是人格不完善的結果。心理問題是由外界環境因素引起的,如天災人禍、社會變遷、單位倒閉等。,還有內在的——也就是自身的原因,比如遺傳,家庭環境,個人經歷,性格等等。
在宗教中,也有對人為什麽會有煩惱,為什麽會痛苦的深刻分析。
基督教認為人是有原罪的,所以此生就是為了贖罪。這個理論被稱為“原罪論”。原罪論,即在基督教中,認為任何人生而有罪,他們的罪是從他們的祖先——亞當和夏娃生下來的。他們偷了智慧的果實,學會了男女之恥。
天主教用撒旦的七個惡魔的形象來代表七種邪惡,即七宗罪:驕傲、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暴食和欲望。這種人生而有罪的觀點是基督教教義的出發點和核心。正因為人生而有罪,所以基督教的祈禱人要善良,要贖罪才產生。
佛教其實是在解決人類苦難的問題。佛教教義認為,人生來就有煩惱,佛教教義的核心是“解脫煩惱”,而不是那些真的與佛教無關的問題,比如求神拜佛,加持佛菩薩。
煩惱,在壹般人的心目中,通常是指內心的厭倦或焦慮。而佛教所指的煩惱,涵蓋的範圍要廣得多,有煩躁、抑郁、焦慮,還有貪婪、執著、自私、傲慢、虛榮、嫉妒、卑鄙、錯誤的見解、疑惑、猜疑、憤怒、仇恨、殘忍、厭惡、無知、愚昧、麻木、無條理等等。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壹種消極的情緒,壹種不好的心理狀態。
學佛最根本的目標就是擺脫這些煩惱。最經典的佛經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其中最核心的壹句話是“能除壹切苦,是真不空”。佛教也關註人們心中的“苦”的問題。
宗教在世界上有幾千年的歷史,信徒眾多,這至少說明兩個問題:
l煩惱或苦難是人的必然成分,必然存在;
l解除痛苦,消除煩惱,救贖原罪,其實就是解決內心的問題,這是壹生的教訓。
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從心理學的角度很難理解,從宗教深不可測的教義中也很難找到真正的解釋。所以我們會用最簡單最樸素的語言來解釋人的內心為什麽會有問題。
人是感性的動物,任何外界的信息都會給我們帶來感官上的體驗。比如舌頭嘗到蜂蜜,會覺得很甜;聽到優美的旋律,耳朵會感到舒服,眼睛看到美麗的風景會感到輕松愉快;聞聞鼻子上的花香會讓妳神清氣爽...
這些都是外界事物帶來的感官體驗。然而這些都是美好的經歷,生活有好的壹面,也有不好的壹面,比如臟眼睛,臭鼻子,吵耳朵,苦舌頭...這些雖然不好,但也是感受體驗。
這些都是感官體驗,更深層的是情感或心理體驗,也有好有壞:
好,比如事業發達,夫妻恩愛,家庭幸福,身體健康,等等。
不好的,比如事業受挫,愛人背叛,家庭矛盾,身患重病,等等。
毫無疑問,當我們經歷好的感情時,我們的內心不會有問題,當我們經歷壞的感情時,我們的內心會有問題。而在這壹生中,妳能避免生活中的這些不好的經歷嗎?顯然不是。
當妳在經歷不好的事情的過程中,內心的感受會面臨問題。這種感覺就像壹把尖刀,割在妳的心裏,很痛卻揮之不去。如果妳找不到合適的方式來結束這種狀態,那麽長此以往,妳的內心會不斷受到折磨,會留下巨大的傷疤,最終可能導致嚴重的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疾病。
那麽,為什麽我們心裏會有問題呢?簡而言之,就是因為人生有起有落,人生充滿了起起落落。吃的話,只能選擇好吃的;如果妳看天空,妳可以只看滿月;但是我們要面對的是生活,真實的生活,壹種我們無法選擇的生活。所以,妳會嘗遍所有的味道,看到所有的天象。
人生的餐桌上,突然端上壹盤妳最不喜歡的苦菜,難以下咽;如果妳不吃飯,妳會餓死的。妳如何選擇?
這個比喻有點嚴肅,但生活通常就是這樣。我們能做的是選擇,而不是挑剔。對於生活,有時候我們無法選擇。我們能選擇的,其實是我們對生活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從我們出生的那壹刻起,心靈和我們的身體就開始同步成長。我們每天都吃東西,鍛煉身體,攝取營養,我們的身體不斷成長,長得更高更壯。
但是我們的心智,對於很多人來說,從來沒有想過餵養,鍛煉,澆灌,施肥心智的成長,殺蟲防害,紮營。怎麽能指望突然擁有強大的心智?
當我獨立的時候,雖然我身高七尺,長得很帥,但是我還是壹個嬰兒的狀態,根本沒有長大。
沒有斷奶,當然就沒有成長;沒有成長,當然是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