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為什麽我們總是記不住信息?

為什麽我們總是記不住信息?

上周,我和同事壹起去送材料。我們以前從未去過那個地方。停車後發現是新停車場,車牌查詢系統還沒啟用。於是同事去車尾,我去車頭找停車號。結果停車號就在車尾的地上。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同事:找到了。是B52。我記性不好。請幫我記壹下!

我:妳這樣說我就記不住了。我必須看到數字才能更好地記住它。

所以,他壹邊說著,壹邊向車尾走去。

發完信息,我下樓開車,間隔十分鐘左右。果然同事忘了車位號,我記得很準。我們沒費多大力氣就找到了那輛車。

妳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寫下B52這個消息,它的用途會在文末透露。)

妳壹定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汽車鑰匙在哪裏?我昨天開車了!

他讓我去哪個店取快遞?

看看妳是否買了所有的東西:雞蛋、牛奶...哎呀,我總是不得不買三樣東西。為什麽我記不起少了什麽?

每天這樣的情況太多了,這些事情太瑣碎了,深入到生活、工作、學習的方方面面。如果處理不好,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

為什麽我們總是記不住信息?

要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必須首先了解:我們的記憶是如何工作的?

我做了壹張圖來描述記憶的工作過程:

我們通過聽到或看到壹個信息形成兩種類型的“感覺記憶”;

感覺記憶形成後,會迅速進入“工作記憶”(用於加工感覺記憶的記憶資源區);

工作記憶對信息進行解碼,並將其轉化為“長期記憶”。理論上,長時記憶是指:能記住壹輩子的信息;

回憶信息時,從長時記憶中提取工作記憶。

這是壹個新信息被永久記憶並在需要時提取的過程,也是記憶的工作流程。

那麽,當妳記不住信息的時候,工作中哪壹步出了問題?

主要有兩個地方:

當感覺記憶進入工作記憶時;

工作記憶用於信息處理。

先說第壹個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當感覺記憶進入工作記憶時,如果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就很容易變得模糊甚至消失:

第壹,分散註意力。

比如說。

我剛要開門,就接到了同事的電話。她告訴妳:後面開會要用的材料在文件夾6,需要打印14份。

妳打算壹進門就直奔電腦,找到對應的文件夾,打印出妳需要的份數。這壹系列動作本身不會有太大問題。

然而壹開門就發現前壹天走的時候忘記關窗了,桌上的紙張被風吹得散落壹地,秩序也被打亂了。妳趕緊去拿紙,按頁碼重新排好。這些動作只花了壹兩分鐘。

這時候,問題來了。妳坐在電腦前,試著回憶:

信息在哪個文件夾裏?

好像要印13份。

最後妳不得不放棄掙紮:打電話問她!

二是時間間隔過長,信息不重復。

感覺記憶中的信息在被工作記憶處理之前會暫時存儲在短時記憶中(短時記憶後來被研究者歸為工作記憶)。

理論上可以保持信息1分鐘左右,這段時間足夠調用工作記憶進行處理,然後轉移到長時記憶,但前提是信息是重復的,如果不是,短時記憶中的信息只能保持10-20秒。

我們舉上面的例子來說明,這兩種情況的區別更容易看出來。

早上同事告訴妳的文件夾6裏的資料要到下午開會的時候才能用,妳就想:時間還早,先幹點別的,下午再打印。

接下來的時間裏,妳沒有去想“文件夾6”和“14文檔”的信息。大多數情況下,妳對這兩個信息的記憶會在會前模糊甚至完全忘記。

這是記憶信息過程中第壹個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

我們接著看第二處:工作記憶在處理信息時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工作記憶類似於電腦記憶,容量有限。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喬治·G·A·米勒(George G A Miller)在1956期《心理學評論》上發表了壹篇論文,題目是《神奇的數字7 ^ 2:我們信息處理能力的局限》。

文章闡述了我們的工作記憶同時處理信息的極限是:5-9個信息單位。1信息單元可以是:

壹個漢字(字母)或短語;

壹個數字或壹組數字;

完整的句子;

......

但是,這個數據後來發生了變化。近十年來,記憶研究專家達成了這樣的認識:工作記憶同時處理信息的極限是4 1個信息單位。

換句話說,在這個階段,我們的工作記憶壹次能處理的感覺記憶的最大數量是:3-5個信息單位。

第二個問題是,如果我們能夠同時獲得的感覺記憶的數量超過了工作記憶處理的極限,我們的記憶就很容易變得模糊甚至消失。

比如說。

我跟朋友說:我要去超市。妳想讓我順便給妳帶點什麽嗎?朋友說:那給我拿壹斤香蕉來!很久沒喝酸奶了。我想再要壹盒酸奶。

當她要出門時,她說:沒有衛生紙了,請再拿壹卷紙來。

到了樓下,她從窗臺上沖我喊:再來十個雞蛋,求妳了,謝謝!

不算我自己想買的東西,她給我的信息已經占據了我工作記憶的四個信息單元,會加重我的認知資源和記憶資源的負擔,結果很可能是:錯過購物。

當然,這種簡單的信息,我們用手機記下來完全可以避免遺漏,但是其他復雜的信息對我們工作記憶的處理能力要求很高,不是簡單的記錄就能解決的。

在記憶的過程中,正是因為這兩個地方容易出現問題,所以我們記不好信息。這種情況有什麽解決辦法?

說白了:有什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記住信息?

記住簡單信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時、用心地重復。

以文件夾6為例,可以這樣做:

不管是馬上開會還是幾個小時後開會,掛了電話第壹件事就是在進門前重復“文件夾6”和“14文件”的信息。然後不管地上的文件,打開電腦,找到文件夾6,打印14的文件,然後撿起地上的文件或者處理手頭的其他工作。

“及時專註復述”對記憶簡單信息特別有效。妳也可以試試。

對於復雜的信息,用心復述顯然不容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使用壹種叫做“組塊”的記憶技能。

我做了壹張圖來說明信息組塊前後的形態差異和信息單位的差異:

那麽,如何組塊呢?有三種方式:

將新信息與對妳有意義的事物聯系起來;

將新信息與長期記憶中的信息聯系起來;

使新信息有規律。

我單獨解釋壹下。

讓復雜的新信息變得容易記憶的最方便的方法是把它和對妳有意義的事情聯系起來。

以記憶壹長串數字為例,可以拆解成朋友的生日、自己的年齡、各種紀念日、氣溫、瓶裝水的重量、以數字命名的店鋪名稱等等。

就像上圖,我壹眼就能完整的記住原始信息的八個數字,我能準確的叫出來,因為我在記的時候,把它們分組成兩個信息單元,對我來說很有意義(是我很喜歡的壹個歌手的生日)。

我們也可以將新信息與我們已經記住的信息聯系起來。

之前看心理學教材的時候看到,前額葉皮層是負責思考、決策等理性活動的主要腦區。

當時我的長時記憶中關於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信息很少,前額葉皮層暫時聯系不上,就用其他方法記憶。

後來我看到了大腦的“杏仁核”,知道它是負責調節情緒活動的主要腦區,我立刻在長期記憶中將其與前額葉皮層聯系起來。從速度上來說,記住杏仁核更快,消耗的腦力更少。

如果找不到關聯性,可以有規律的整理信息,比較容易記住。可以用節奏模式或者時間模式來組織。

分別舉例。

比如妳想記住這壹系列數字:1 3 1 0 5 8 5 0 6 2 0 0 4 7 6,妳可以用妳習慣的方式在它們之間加上節奏,幫助妳記憶,變成:

1310暫停,5850暫停,6200暫停,476,

或者

131暫停,058暫停,506暫停,200暫停,476。

這種方法對於記憶電話號碼、身份證、銀行卡號等長號碼特別有用。妳也可以試試。:)

女生可能更清楚,壹般2-3天敷壹次面膜。比如我周壹敷的面膜,下壹次應該是周四或者周五敷,但是我壹般都忘了間隔不是2-3天。

如何用時間模式整理“每2-3天敷壹次面膜”的信息,使之有規律?

可以每周固定敷面膜的時間,比如每周壹、周四晚上固定敷面膜,這樣就不容易忘記了。

使用這三種方法,既可以節省內存資源,又可以避免遺漏信息。雖然還需要多壹步:結合信息,但記憶效應告訴我們,在組塊上花時間和腦筋絕對值得。

最後,整理壹下本文的結構:

存儲器的工作過程是:

聽或看壹個信息,形成感官記憶;

它會很快進入工作記憶;

工作記憶加工後,轉入長時記憶;

回憶信息時,長時記憶可以提取工作記憶。

我記不好信息,因為記憶過程中有兩個問題:

當感覺記憶進入工作記憶時;

工作記憶用於信息處理。

解決方案:

對於簡單的信息:及時細心的復述;

對於復雜的信息:組塊。

有三種方法可以分塊:

將新信息與對妳有意義的事物聯系起來;

將新信息與長期記憶中的信息聯系起來;

使新信息有規律。

好了,最後我們來做壹個互動:妳還記得文章開頭我讓妳試著用自己的方式記憶的那條信息嗎?能不回頭快速準確的叫出來嗎?:)

這裏分享壹下我的記憶方法:我用的是區塊記憶法,整理成三個區塊,分別是“地下室”、“壹周工作五天”、“休息兩天”。

然後我在背那條信息的時候,居然寫下了這句話:我在地下室工作,每周休息五天,所以答案是:B52。

語塊可以完全不合邏輯,只要對妳有意義,方便妳記憶。目的是記的快,叫的準。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妳記憶信息有所啟發和幫助。如果對內存方面的文章感興趣,也可以看看我之前寫的兩篇:

每天刷信息。妳還記得妳昨天讀的東西嗎?

總是在尋找什麽?這四種方法幫妳輕松搞定!

  • 上一篇:中學體育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改善?
  • 下一篇:二月二擡龍首的習俗是怎麽形成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