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烏雞的藥用價值是什麽

烏雞的藥用價值是什麽

江西省泰和縣盛產的烏雞,在我國有著悠久的入藥治病歷史。早在2000年前的漢代,我國勞動人民就認識到泰和烏雞的應用價值,並將其用以入藥。

在舊誌《豫章書》(公元前206年—公元l94年)中記載:“凡傷寒頭痛發熱……若虛極寒極之癥,加姜、鹽和武山雞煎湯服之即愈”。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首次載有“烏骨雞”專稱,並有烏雞入藥的記述:“病蠱者以烏雄雞,並蛇放赤瓦輔上,令雞蛇盡煮,以粥佐而飲之……”  整理於東漢末年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不僅對泰和烏雞的整體,還對其不同部位的藥用價值都做了詳細說明。

例如: 肉——具有調節內臟功能,治療燙傷、耳鳴以及止血功效。

肝——有助於恢復視力,增強體力,促進胎兒的發育。

膽——對治療結膜炎、特瘺疾患、皮膚幹燥有較好的療效。

  胃(嗦囊,包括胃及胃粘膜,俗稱雞內金)—可用於治療胃潰瘍、腹瀉,並具有解熱、利尿之功效。

蛋——可治療中風、燙傷、癲癇等癥。

綜觀2000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對烏雞不同部位的功效表述,對烏雞的藥用價值研究之深,令我們後人嘆為觀止!

此後,泰和烏雞入藥經久不衰、並逐步新。

晉代名醫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均對烏雞的藥用價值進行了闡述。泰和烏雞入藥有滋陰壯陽,強身補氣血之功用,並能補血、平肝祛風,補虛除勞、祛熱生津消渴,治遺精、久痢、骨折,益腎養陰,治婦人經血不調、崩中帶下、虛損諸病。特別是唐代以來,烏雞的藥用更為廣泛、成熟,出現了用烏雞制成的藥丸,以治婦人百病的傳統方劑。

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集我國中醫之大成,在我國醫學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烏雞用以補虛勞體弱、可治消渴、中風、上火、胸腹疼痛,食之益於產婦。可治療婦女崩漏帶下、各種虛弱雜癥,以及成人幼童之腹瀉禁口。任何病癥均可將烏雞煮之,飲湯食肉。將其內臟搗碎攪拌,制成藥丸食用亦可。 “虛勞體弱”是指身體長期患病的虛弱狀態。

“補”是指烏雞可以以其營養,對患慢性病的虛弱體質進行滋補。

“消渴”是指由於體內水分消耗過多,導致咽喉幹渴的病癥,相當於今天的糖尿病。

“中風”不是現代所說的腦中風,而是指中焦(中醫解釋為腹部橫膈膜至肚臍的部位)以下的部位突然感到奇冷,並伴有手腳發涼、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癥狀,屬於胸腹疾病。

“上火”是指火氣上升,頭痛鼻塞。

“胸腹疼痛”是指心絞痛和腹痛。 

“崩漏帶下”是婦科疾病的別稱。“崩漏”是指子宮出血。“帶下”意為由子宮排出較多膿狀粘液的疾病。

“虛弱雜癥”與“虛勞體弱”的說法基本相同。

“成人幼童之腹瀉禁口”是指在嚴重腹瀉時,病人會沒有食欲。

對於上述各種疾病,李時珍說:“無淪是將烏雞煮食也好,喝湯也好,或是把其肉、骨、內臟搗碎制成藥丸食用也好,都會有效”。

不僅如此,李時珍還在《本草綱目》壹書中告訴人們怎樣鑒別烏雞,“舌頭呈黑色者,其肉骨俱黑,入藥效果最佳”。李時珍說:烏雞根據其骨肉顏色可分為骨肉俱黑者和肉白骨黑者兩種。其中,雞舌呈黑色者,其肉骨俱黑,人藥效果最理想。而“肉骨俱黑”則是正宗泰和烏雞的重要特征之壹。  在這裏,李時珍運用我國古代的陰陽五行理論,對烏雞藥效進行了詳細的說明。陰陽五行理論把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作為宇宙構成的基本元素。雞屬於“木”,但它與普通的雞不同,其骨頭是黑色的,所以說烏雞是接受了“木”與“水”的精華。這是因為陰陽五行理淪將“藍、紅、黃、白、黑”中的“黑”對應於“木、火、土、金、水”中的“水”所致。換言之,因為烏雞其骨頭是黑色的,自然也應屬“水”,而現代中醫則認為,黑入“腎”,則利“水”。它對於人體內屬於“木”的肝臟和屬於“水”的腎臟,以及所有血液循環系統的疾病,都有極佳的治療效果。 因此,流傳了2000年已久的“烏雞白鳳丸”是可以治療婦女各種病癥的良藥。該藥是將烏雞燉爛後加入藥,或將雞骨研碎後加入藥,並加以“白風”(即白鴿)制成。

李時珍還強調,男患者要食用雌性烏雞,女病人應食用雄性烏雞。

民間流傳這樣壹句話:“進九壹支雞,來年好身體”。現在正值“三九”天,買壹支烏雞給全家人進行滋補,會對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增加抵抗力,並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目的。

  • 上一篇:為什麽傳統文化中要講究“仁至理義信”?
  • 下一篇:二戰時期,歐洲各國的軍隊野外作戰時都是怎麽加熱罐頭的(尤其是午餐肉罐頭)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