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

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

教師要在德育過程中插入壹些感人的教學環節或活動,讓學生在交往和思考中與美、醜、善、惡產生內在的情感沖突,自覺拒絕醜惡的行為,走近並欣賞良好的品行。這就是道德法制的說教意義。以下是我給妳總結的,希望對妳有幫助。

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知識點

1.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可持續發展道路、綠色發展道路、新型城鎮化、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

2.兩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資源節約型社會。

3.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理論、科學發展觀和思想。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它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5.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

6.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7.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生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8.立國之本:四項基本原則;

9.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10.興國的關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11.民族性的根源是:民族文化;

12.民族的靈魂是:民族精神。

13.黨和政府壹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是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14.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15.實現民族復興的根本途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16.解決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17.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徑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18.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的根本途徑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19.基本國策:對外開放、計劃生育、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20.治國方略: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健康中國、創新驅動、壹帶壹路。21.發展觀: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以人為本、低碳生活等。

22.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享受。

23.五個文明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社會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24.“五位壹體”總體布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25.“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26.“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7.“兩個壹百年”的奮鬥目標:

到建黨壹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到新中國成立壹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8.本世紀前二十年的“中國夢”(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

29.中國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兩個階段的目標是什麽?

①2020-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②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30.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即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

31.中國文化的特點是:歷史悠久,博大精深。

32.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與時俱進。

33.中華傳統美德的特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

34.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的意義:

(1)有利於增強中國的綜合國力;

(2)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 * *與繁榮的實現;

(三)有利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35.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36.黨的目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7.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福祉。

38.中國的快速發展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選擇,是強國之路。

39.創新的目的: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

40.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特征是人民當家作主。

41.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有效的民主。

42.人民民主的本質: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

43.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獨特形式和優勢是協商民主。

44.三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

45.四尊重: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

46.四大: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鬥精神的人民,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

47.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國。

48.依法治國的要求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9.依法行政的核心:規範政府行政權力。

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法治。

法治的要求:

(1)法治要求實施良法。

(2)法治應該是現實的、良好的。

51.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52.中國人口的基本特征: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低。

53.中國人口的新特點:

①增速放緩。

②出生率低。

③老齡化加劇。

④男女性別比例失衡。

⑤城鄉分布不均。

⑥“獨生子女”社會問題突出。

54.三個不會變: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

55.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56.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57.解決臺灣省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壹的途徑。

和平統壹、壹國兩制

58.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壹個中國原則。

59.“九二* * *識”的核心:堅持壹個中國原則。

60.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61.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新的歷史起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62.中國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源泉或根本原因:

(1)中國* * *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3)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④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

63.中國道路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64.同壹個理想,就是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65.中國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指導思想是:馬列主義、鄧小平思想、鄧小平理論、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鄧小平思想。

67.面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我們的必然選擇是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68.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內容:

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

(2)自由、平等、正義和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觀。

69.面對創新,國家實施什麽策略?這個策略的核心是什麽?

面對創新,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核心是科技創新。

70.***同壹個家園的特征:壹個開放的世界,壹個發展中的世界,壹個緊密聯系的世界。

71.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

(1)商品生產是在全球範圍內完成的。

(2)商品貿易是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

72.我們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

73.威脅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恐怖主義

74.中國的發展思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75.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76.第壹個建立“人類命運壹體”概念的國家是中國。

77.新興產業: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空間技術、人工智能等。

78.我國的憲法原則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79.我國的國家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81.人權的本質和目標是:人的自由平等的存在和發展。

82.我國國家機關的組織和工作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原則。

83.憲法的核心價值是規範國家權力的運行,保證公民權利的實現。

84.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是人身自由。

85.現階段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86.中國多黨合作的基本原則是:長期生存、相互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87.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相關文章:

★全壹九年級思想品德書

★九年級政治知識點

★初中九年級政治知識點

★人教版九年級政治知識點總結

★道德與法治知識點總結

★ 2019-2020學年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學期期中試題及參考答案

★以道德與法治為主題的漫畫

★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知識點總結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案範文精選五篇。

  • 上一篇:2020年什麽最賺錢_2020年創業點子大全
  • 下一篇: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