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興手法最早出現在《詩經》中。《關雎》第壹章有“關雎鳩,在河洲。”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話中,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與河上的鳥兒和諧歌唱,兩者之間有某種意義和氛圍的聯系,接近於比較;再比如《自保篇》第三章,從傳統的比興開始,寫到“桑葉在它落下之前是茂盛的”。它先是用茂盛的桑樹描繪自己的青春,然後又把誘人的桑葚比作醉人的愛情,把熱戀中的少女比作壹只貪婪快樂的小鳥,語重心長地告誡:不要沈溺於愛情。第四章沿襲上壹節,以“桑落,乃黃落”為開篇。相比於被流年帶走的青春,曾經光芒四射的少女在歲月中浪費了美麗的容顏,婚後長期過著清貧的生活,被拋棄的命運自然在這個時候降臨到她身上。第三、四章將女主人公愛情生活的變化與自然現象進行對比,從上升的詩歌中衍生出表達其情感生活的詩歌,從而表達女主人公對丈夫喜新厭舊行為的怨恨。最後壹章以“齊有岸,嵇有盤”比喻自己無盡的不幸。“吉”是隨處可見的低濕之地,“齊”則是女主角婚前與孟幽會、結婚時、被拋棄後必經之河。非常合適,比較有意義。這既激發了讀者的聯想,又增強了寓意,產生了生動而富有詩意的藝術效果。它既繼承了《詩經》中比喻的傳統,又進壹步發展了其以詩為基礎,用比興的詩歌《離騷》。《詩經》中的比興,大多比較樸實,往往是情景交融下的真實描寫。比興材料只是人類熟悉的自然物或日用品,而屈原的《離騷》賦予了《詩經》中原始的比興材料以生命,如草木、魚蟲、鳥獸、雷電等。讓他們感動,甚至讓他們有寄托詩人思想感情的意願。所謂“好鳥好草”壞鳥和臭東西,相對於“醜”,詩人“愛”和“抱”,“以荷花為衣,以芙蓉為衣”,用不同的花和草裝飾自己,展現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這樣,比興與所表達的內容合二為壹,使全詩具有象征性,拓展了詩的意境和表現力。其次,《詩經》中的比興往往只是壹首詩的片段,是簡單的比喻和聯想,而《離騷》則是在壹個漫長而龐大的體系中展現其內容。如果詩人把自己比作女人,以此為起點,他把男女關系比作君臣關系;與其嫉妒美德,不如嫉妒美麗;求媒體比較與楚王交流者;壹份婚姻契約勝過君主和大臣之間的會面。比喻還用在其他方面,比如以馬治國,用規矩比喻國家的法律,讓情感有了更具體的依附和寄托。從形象本身來說,《離騷》中的比興和諧是虛構和想象的,但從表達的內容、思想感情來說,卻是完全現實的。這就開辟了後世“以景抒情”和“以物表誌”的表現手法,使全詩生動多彩。《楚辭》這種浪漫主義的寫作方法對中國古代文學,尤其是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有許多後代在寫作中使用了比較的技巧。比如《孔雀東南飛》的開頭以“孔雀東南飛,飄零五裏”為開頭,用具象的意象激發讀者的想象力,讓人不禁聯想到夫妻的分離與美鳥的愛情,從而給全詩蒙上壹層悲壯的氣氛,起到了駕馭全詩的作用,造成了下面的故事。又如《歸園》,把自己比喻為“鳥戀老林,塘魚思念老園”,以表現詩人厭惡官場、回歸自然的情懷。還有單句不使用比喻手法,而是整體形象對比,如《牽牛星》。全詩用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無法重逢的民間故事來形容壹個充滿憂傷的少婦的相思,含蓄而悲涼。
總之,比興手法的運用,增強了古詩詞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加了古詩詞的韻味和形象感染力,使中國古詩詞永遠散發著迷人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