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什麽是“八五思潮”

什麽是“八五思潮”

85思潮,是指1980年代中期中國大陸出現的壹種美術思潮。當時的青年不滿於當時美術的左傾路線,厭煩了蘇聯(俄國)的美術窠臼,厭煩了傳統文化裏的壹些價值觀,試圖從西方現代藝術中尋找新的血液,從而引發的全國範圍內的藝術新潮。

起初,“八五思潮”主要是將矛頭針對專制時代的“極左”藝術和“文革”傳統,目的是想將長期制約藝術創作的政治意識、長官意誌、社會倫理和道德規範完全排除在藝術創作之外,但沒過多久,它又將矛頭對準了傳統文化中的若幹價值觀,而且,新潮藝術家基本是在借用西方現代藝術的觀念與手法來達到他們的目的,以至有人調侃地說,中國青年藝術家用極短的時間重演了西方現代藝術近百年來的歷程。

對於這場思潮,有不同的觀點:壹種認為,它給中國美術界帶來了新的生機、新的氣象與新的文化景觀。同時,它還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美術界多元化與參與國際對話的局面;另壹種觀點認為,這場思潮沒有立足於本土文化,甚至是壹個“全盤西化”的運動。總的來說,八五思潮是壹次激烈的反傳統的運動,它是在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層危機感中產生的。它對當代的美術甚至電影、音樂等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過程:

1984年10月1日至31日,由文化部、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第六屆美展,分不同畫種在九個展區同時舉行,同年12月10日至次年1月10日,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盡管這壹屆展覽較以往的全國美展,對形式美的追求以及對作品的樣式構成更為重視,對題材的限定也寬容得多,但還是招致了廣大青年藝術家的不滿。發表在《美術思潮》1985年第1期上的《中央美院師生關於全國美展座談會紀要》就充分體現了這壹點。據作者費大為介紹,出席座談會的師生不僅尖銳批評了六屆美展重題材、輕藝術的傾向,還大膽批評了美術與社會交流渠道單壹化的問題——即“完全由政府部門組織展覽會,負責出版物”的問題。有發言者尖銳地指出“流通渠道的唯壹性是不利於美術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的。就目前情況來看,經過層層審批的全國美展已不能反映中國美術的最新發展和真正水平,從而已失去對全國美術的領導作用,這種情況短期內是無法改變的。因此打破渠道的唯壹性,通過多種渠道使美術與社會發生聯系,使美術風格的多樣化,得到充分的體現與發展,是當前壹個重要課題。”

事實上,類似看法已相當廣泛地出現在當時的各種美術會議及美術刊物中,例如在1985年4月下旬舉行的“黃山會議”上,與會者也紛紛對由題材決定論所導致的公式化、概念化、單壹化現象提出了嚴肅的、有分量的學術批評。而且,會議鑒於美術界對藝術本質、功能、創作方法的理解還十分陳舊,提出了觀念更新的問題。

以上兩個會議和當時發表的壹些理論文章都足以表明:出於追求藝術現代化、多元化的目標,廣大藝術家,特別是青年人,以反思六屆美展為契機,不僅極大地升華了前幾年探討的學術問題——即從批判“題材決定論”到提倡藝術民主,從批判創作模式單壹化到強調創作個性等,還對幾十年來壹貫制的展覽模式也表示了強烈不滿。由於學術探討激勵著自由創造的氣氛,並制造了“求新求變”的集體時尚,所以,1985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國際和平青年美展”率先推出了壹批不迎合政治口號、擺脫文學描述、打破自然時空和手法多樣化的作品。這些作品令人們耳目壹新,得到了廣泛的好評。批評家張薔對展覽曾經給予了高度評價,在《繪畫新潮》壹文中,他寫道,“它對中國青年的美術創作的深遠影響為舉辦者始料所不及,它像壹個標桿,豎立於中國向現代化進軍的美術起點;它像壹篇宣言,預示了現代藝術的流向;它又像壹面旗幟,啟迪著青年藝術家們施展才華。”[3]受其鼓舞,在稍後的日子裏,許多青年藝術群體相繼在各地舉辦了不同類型的藝術展覽與學術研討會。人數之眾、作品之多,渠道之廣泛,觀念之新穎,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壹時間形成了波瀾壯闊的青年美術新潮——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八五思潮”,其以新生的銳氣和巨大的活力猛烈地沖擊著舊傳統、舊觀念、舊格局、舊方法。比較著名的有“北方藝術群體”、“廈門達達”、“江蘇紅色旅”、“浙江池社”、“湖北部落部落”等。配合這股新潮的出現,壹些具有前衛意識的學術報刊,如《美術思潮》、《美術報》、《畫家》等應運而生,而資格更老壹些的學術刊物,如《美術》、《江蘇畫刊》、《美術研究》等則開辟了相當多的版面關註新潮美術,這在新中國的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 上一篇:京劇臉譜要怎麽寫作文
  • 下一篇:什麽是確有專長中醫師資格證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