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文”這個詞用得不多,但“人”和“文”這兩個詞用得很多。我們要特別註意“文”這個字。相對於商人,周人更重視“文”,相對於武學士,孔子註重培養文學士,使“士”階層“文化”再次轉向。儒家之學也是人文之學,儒家之教也是人文之教。它長期脫離宗教,理性化,以人為本,重視歷史和文學,具有強烈的人文主義和人道主義意識。在這種人文學術的陰影下,如上所述,不僅神學和自然科學不發達,就連社會科學也包裹在人文學術中,沒有獨立快速的發展。
我們可以從中國傳統知識中把握“人文”的概念。傳統中國的知識常被稱為“經、史、子、紀”:“經”包括五經(詩、書、禮、易經、春秋)、六經(加樂,但樂經不存在)、七經(加論語、孝經)、九經(說五經中禮分三禮,春秋分三傳)。史即史,其主幹為正史;子主要是先秦諸子;收藏是各種流派的收藏,主要是文學。而這四個方面是開放的,其要點可以說是文史哲。壹個古代學者應該涉獵這四個方面。中國古代的學習主要是壹種人文的學習。
中國文化的傳統內容,確實是以人文學科的基礎學科——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為中心的:保留了世界上最豐富、最長的有文字記載的史書,從3000多年前的正史,到各種地方誌,甚至家譜;它有著非常優雅精致的文學瑰寶,尤其是在詩歌方面;也有深刻而有見地的哲學思考,還有書畫等藝術上的精品。就連中華民族的氣質和性格也已經“人文”到了相當的程度。在世界進入現代社會之前,它是壹個人口中文人比例最高的國家,主要的政治職位由學者占據。這些文人閱讀的書籍主要是人文經典,社會上也普遍存在對文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的羨慕和尊重。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文化從文明開始就是這樣。塑造中華民族這壹性格的最重要的歷史變革發生在周朝,延續到春秋戰國時期。看來,周朝之前的商朝還是壹個崇天、崇鬼神、崇巫術、生機勃勃、文化上相當粗獷豪放的時期。殷商現存的甲骨文中已經使用了“教”和“學”兩個字,但當時的殷商貴族普遍只練武功和音樂,註重生活的享受,甚至很少節制地走極端。例如,他們似乎經常在黑暗中喝醉。在商紂王,它不僅是皇室的“酒池肉林”,而且下面到處都是酒精中毒,以至於在西周。
到了西周時期,統治者開始建立“親親”色彩濃厚、禮樂文明的宗法等級制度,而且越來越“溫柔”。比如在貴族交往中頗為流行的寫詩、看樂、有詞、說詞的習慣,就越來越受到“禮儀”的束縛。這種改變的得失不言而喻。此時上層貴族的文化主要表現為“詩、書、禮、樂”,“禮”可以說是壹個總稱,壹個概括。“禮”其實是壹種等級化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從從業者的角度來說,是貴族獨享的,也就是所謂的“禮不可超庶人”。等級制度無處不在。在世界進入現代社會之前,等級制度是壹種常見的制度形式。而中國古代等級禮儀制度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理想形態包含了壹種精致、典雅、細膩的含義,即孔子所謂“溫柔”之下的“禮”。春秋初期的貴族家庭在壹定程度上表現出這種意蘊。雖然春秋時期的貴族文化,至少在孔子之前,主要不是表現在經典和藝術品的創作上,而是表現在他們的言行上,特別是詩歌、音樂觀賞和各種禮儀活動上。他們說的每壹句話,做的每壹件事,舉手投足,進退有度,唱的諷刺,就像壹件藝術品,那是尚未衰弱墮落的貴族的藝術。【我】印象最深的當然是那段生活最終凝結出來的壹些優秀的人格和美德。總的來說,傳統社會是壹個非常重視質量而不是重量的社會。是壹個主要追求人的優秀和優秀而不是人的廣泛平等的社會。在道德上,是壹個尊重人格和美德多於原則和規範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