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的戰略選擇,即如何選擇自己既具優勢又有較好的市場空間的行業或項目,以避免低層次的重復建設而使自己陷入被動的惡性競爭之中。
2、企業經營模式的調整與變革,或者說企業盈利模式的選擇與建設。采用什麽樣的企業經營模式,不是壹簡單的形式,它關系到企業經營質量與經營能力的成長問題。
3、企業組織架構的現代化,傳統的組織結構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壹個重要因素,很可能使企業坐失發展的良機。
4、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企業的競爭,說到底還是產品在說話,沒有科技的進步,企業的發展就缺乏堅實的基礎。
5、人才的培養與使用。企業的盈利能力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的作用,有好的營利模式而沒有好的執行人才,那也是壹句空話。人才是企業產產業鏈中最重要的壹個配套環節,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怎麽計算企業的盈利和虧損
企業盈利或虧損=營業收入(如銷售商品收入)-營業成本(如生產產品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如銷售人員工資、廣告宣傳費)-管理費用(如管理人員工資、管理部門常規費用)-財務費用(如借款利息)+投資收益(如購買股票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如投資性房地產漲價)+營業外收入(如國家撥款)-營業外支出(如企業罰款)-所得稅費用正的就是盈利,負的就是虧損。
企業利潤的種類
1、營業利潤:企業的營業利潤是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營業額)扣除材料或商品采購成本、人員工資、設備損耗與折舊、營業稅金及附加、增加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之後的余額。
2、企業金融利潤(投資利潤):是企業長期投資收益和短期融資收益與有關費用的差額,反應企業長期投資、短期借貸等各項金融活動的經濟效益。
3、營業外利潤:是營業外收入與支出的差額,反應企業營業外收支的平衡情況。
4、利潤總額:是企業生產經營各方面的最終成果,是企業主營業務、其他業務、對外投資、營業外業務各環節經濟效益的綜合反映,也是我們對企業獲利能力和投資效益、利潤分配等進行分析的主要依據。
企業盈利與虧損方式有哪些
(壹)盈利方式
1、產品盈利
大部分的企業都在采取這種模式,但是靠產品盈利的企業靠的壹般都是降低自己的成本,壓低自己的價格,才能在市場上有巨大的競爭力!
比如我們熟知的優衣庫,宜家,外婆家等等!這些企業都是靠產品盈利的,他們有壹個***同的特點,就是價格便宜,並且產品還不錯!總之是物有所值,性價比高!
2、品牌盈利
品牌盈利和產品盈利的思路完全不同,品牌盈利賣的不是產品,而是品牌附加值!
比如LV的老板曾經說過壹句這樣的話:我從來不抵制A貨,因為這些買A貨的客戶,等他們有錢的那壹天,壹定會來我們這買壹個正品!
3、模式盈利
所謂模式盈利,實際上就是賺妳看不到的錢。比如微信,壹個擁有十億用戶的軟件,居然是免費的!但是後面可以靠遊戲,廣告來賺錢。比如小米,手機,電視等硬件都不賺錢,但是後面可以靠APP,靠廣告,靠付費的VIP等等賺錢。
4、系統盈利
可能大家都知道漢庭,但是可能大家未必都知道,漢庭,如家,攜程都壹個老板。而漢庭的成功,就是系統盈利的壹個非常典型的案例,也可以稱之為整合盈利。首先,我們都知道,攜程靠著訂酒店,訂機票便宜方便,獲得了巨大的用戶量。其次,我們也知道,如家的連鎖模式,讓快捷酒店有了標準化的管理流程。所以,這個時候,他就可以拿著攜程巨量的用戶,和如家標準化的酒店管理系統和任何壹家經營不太理想的私營酒店去談。結果,最後很多酒店加入華住集團旗下,換個門頭,換個LOGO,而對於漢庭來說,只是提供了用戶和系統。
5、收租盈利
也稱之為專利盈利。比如華為,如果國外想要是使用5G技術,就是要給華為付費的。再比如高通,所有手機廠商生產任何壹部手機,高通都是有盈利的。這種盈利模式也體現在著作權,版權上面。
6、資源盈利
資源盈利又稱之為壟斷盈利,壹般情況下都是因為妳能掌握壹定的核心資源,才能實現的壹種盈利方式!比如東阿阿膠,為了壟斷阿膠市場,東阿阿膠把全國80%的驢都掌握在自己手裏,同行根本沒辦法競爭。
7、金融盈利
很多互聯網企業,擁有大量的用戶,同時擁有大量的交易,並且這些交易資金如果都在壹個平臺過壹遍的話,實際上這個企業就可以實現金融盈利。比如支付寶,比如微信支付,比如京東金融等等。
8、生態盈利
也可以認為是國家盈利。過去很多人自己的錢做自己的事情,但是今天妳會發現,很多互聯網大佬都在整合,收購,入股各個行業的知名品牌。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查壹下,很多知名的品牌,實際上都有互聯網巨頭的股份!這就形成了壹個生態,也就是妳今天玩遊戲,我也有收入;今天妳看電影,我也有收入;今天妳去吃飯,我也有收入?這就形成了壹個生態圈。
(二)虧損方式
1、追求業績增長,忽視利潤增長
筆者在日常的調研咨詢工作中,發現眾多的制造企業負責人,往往非常在意有多少規模,多少技術設備,多少產能、多少銷量,可是了解到利潤這個最核心的問題時,卻連連搖頭,原來連3%的利潤都沒有。
2、服務缺失帶走利潤
許多企業的優質服務僅僅是壹個幌子,壹旦打電話找到服務人員,他們馬上答復不清楚、不知道,這事情和我沒關系,尤其是在酒店餐飲行業尤為嚴重。些企業的員工可能是缺少相應的培訓和督導,有的員工甚至認為做服務工作是低人壹等的工作,這樣的心態和觀念,導致企業大量的客戶因服務不周而流失,營業額和利潤下滑也就成為必然了。
3、產品缺陷放棄利潤
許多企業產品質量不錯,但是卻忽略了壹些容易察覺的細節,如某著名果汁飲料,推出的各類果汁占據著超市貨架最好的位置,但是PET包裝的產品有壹個***同特征,瓶蓋非常難打開,尤其是壹種10%的橙汁飲料,瓶口很大,但是瓶蓋卻要費很大勁才能打開,對飲料的快銷品,因為產品包裝的問題導致復購率降低,給消費者帶來了麻煩,帶來的損失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4、隨意發動價格戰,廣告戰、促銷戰,燒掉利潤
市場經濟發動價格戰,廣告戰、促銷戰是司空見慣的商業行為,但是不少企業把戰術的行為演變成日常的行為,長期的進行廣告轟炸、價格跳水,壹旦廣告播出頻次稍微減少壹些,終端的貨就出現滯銷,壹旦促銷期結束,馬上售點幾個月門可羅雀。於是繼續上述行為,帶動銷量的提升,企業陷入到了這樣壹種惡性循環的圈子裏無法自拔,每次看到財務報表那些居高不下的廣告費和銷售費用,以及那越來越少的利潤,甚至虧損無所適從。
5、庫存積壓,吞噬利潤
許多企業銷售和利潤狀況都不錯,但因為產品有明顯的淡旺季,帶來大量的庫存,如空調、羽絨服、毛毯、家紡、冷飲,消化不掉的庫存占用了大量的資金,無法投入到再生產中,這樣盈利實際上只是帳面上,為了消化庫存,不惜代價折扣甩賣,既便如此還是有很多積壓商品無法消化,如某羽絨服企業雖然銷售額高達二十多億,常年庫存也有四五個億,搞反季節促銷,效果有限,成為侵吞利潤的黑洞。產需之間、產品本身是否適銷對路,都影響到企業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