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復壹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征文吧,征文壹般都具有精彩的開頭,給人耳目壹新的感覺。怎麽寫征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征文(通用11篇),歡迎大家分享。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征文1家風和家訓,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每個人家裏都會有家風,家風包括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孝順父母。我家就有壹種家風,那就是勤儉節約。
爸爸常常對我說:‘要省吃儉用,勤儉節約。’我壹直將這句話記在心裏了。每次吃飯,我都會把碗裏的飯粒全部吃完,壹點兒也不會留。
媽媽喜歡用洗菜水,淘米水,洗衣服的水用來沖馬桶,她常常會說:這樣可以省掉不少的清水,也很環保,這是壹個佷好的方法。而爸爸更會節省,他沒有買過錢包,錢包是由壹些廢紙制做而成。壹頓菜夠他吃好幾頓飯了。有時媽媽會開玩笑地說:‘妳這是小氣吧,連壹個錢包都不肯買。’爸爸不服氣地反駁道:這有什麽不好,能省就省,能儉就儉,報紙當錢包,還方便省錢又好用呢!’
廉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風家訓就包含在內。所有良好的家風家訓,都是由子子孫孫代代相傳教育而得來的。盡管我們嘴裏壹直提到要做個廉潔清正的人,近幾年來還是有很多人進了監獄。這些人都是因為家教不好,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就會使孩子走上不良之路。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好的家風習慣,做壹個講文明,懂禮貌,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在學校裏同樣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節約紙張,不和別人比吃比穿。
家家戶戶都有壹種良好家風,我們都要遵家規,做壹個好公民。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征文2家風是家庭成員為人處事的做法和風氣,是家庭內部特征與道德規範,也是壹個家族的性格特征。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家風反而被我們所遺忘與淡化,今天,又重新拾起討論,覺得很有必要。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重視家風的培養,從《顏氏家訓》到《曾國藩家書》,光有關於家風的記載和公開發行的就有百十余種,充分說明,家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流傳較多的如“父慈子孝”、“夫正婦順”、“讀書誌在聖賢”、“為官心存國君”、“五常八德”(五常:禮義仁智信,八德:忠教仁愛信義和平),這些家風家訓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子孫後代教育和社會發展都產生積極的影響。
如今,在社會上時常聽到,說到某個孩子不懂事理,沒有教養,歸根到底就是家教出了問題。註重物質追求,疏於學習,缺乏道德引導和傳承家風的載體;人口流動大,親人相聚少,家庭微型化,給家風傳承難度增大;由熟人社會交往向陌生人社會交往發生了轉變,也給家風傳承帶來外在的困難。種種現象讓家風家被漸漸遺忘與淡化。
重拾家風不僅要依靠社會道德建設,要糾正社會上壹些不良現象,家風的培養營造社會氛圍還需要依靠每個家庭成員的壹代傳承壹代,更需要依賴家長的言傳身教。家長的身教是孩子接受家風教育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徑,家長的喜怒哀樂,愛憎好惡,勤懶儉奢,都會潛移默化影響著下壹代。家風重建,必須從家庭出發,重視家庭的觀念,家庭每個成員都要擁有家風意識,將家庭置於更重要的角色定位。
典範的家風,是催人向善向上,提高人品涵養,勵誌成才的重要因素,優良的家風,可使人在言行舉止上自我約束,好的家風對於社會而言,它是道德的力量和規則的信仰。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傳承優良的家風,道德的滑坡將會停滯,人間的真善美將在家風中流傳。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征文3我的爸爸兄弟四個,壹個姐姐,***計五個。爺爺奶奶去逝得早,長哥為父,長嫂為母,那時的大大就挑起了養家的重擔,把比他小的三個弟弟,壹個妹妹拉大成家。
我的大大有壹手好的木匠手藝,砌房造屋,箍盆箍桶,打家具,雕梁畫棟,滿花到頂的架子床“龍鳳展翅,二龍戲珠,麒麟送子”圖雕刻得栩栩如生,神氣活現,十裏方圓都有名。
我的大大有壹米七八的個子,古銅色的四方大臉,濃眉大眼,尤其是那烏黑的眉毛特長。他愛穿中山裝,戴呢子帽子,壹張威嚴的臉孔,從不見笑。那時候家裏窮,住房困難,兩家住壹個門裏,合用壹個堂屋和院子,兩側底矮的廂房做廚房。我們愛打鬧的霞子,在院子裏鬧哄哄,嘻嘻哈哈,歡聲雷動,歡蹦亂跳,跳房子,跳繩子,踢倦子,只要大大突然出現,我們便鴉雀無聲,就像老鼠見到貓,逼到那塊壹動不動,大屁不敢放壹個,生怕被他臭罵壹頓,立馬壹個個很“識相”地扭頭調皮屁走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我的大大跟大媽壹生沒生過霞子,我的大哥哥過繼他做養子,他壹直“重男輕女”不喜歡我們幾個丫頭,老罵我們“窮丫頭,稀丫頭,窮八代”我們住壹門裏,受他罪呢,他倒的老規矩多呢,“吃飯捧碗站門頭子是要飯的花子,手心對碗心捧碗窮到脊梁心,丫頭家說話低聲細語,座有座像,站有站像,不能抖抖晃晃,不能哼歌舞唱,丫頭插嘴插舌,瘋瘋傻傻大了找不到婆家。”他不但對我們幾個家裏養的霞子“家風嚴,規矩大”。就連娶回來的小媳婦也怕他幾分,誰都不敢遭惹他,對他是敬而遠之,巴不得要他天天在外做木匠,不家來才好。
雖說大大不喜歡丫頭,我考上高中那年,家裏沒錢,不準備上了,老師上門來喊,他爽快地借了七塊錢,讓我重返高中課堂,我壹生難忘。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征文4無論大家還是小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話都是長輩用來教育晚輩的,但什麽是家風家訓呢?現在我就來說說我家的家風家訓。
家風就是壹個家不能缺少的壹種道德品質。俗話說“百善以孝為先”,我的爸爸正是用行動給我做了榜樣。去年冬天,奶奶不小心把手摔傷了,正在工作中的爸爸連忙請好假,在家照顧奶奶,每天進出醫院,在家端茶遞水,盡心盡力照顧,自己瘦了壹大圈。讓我很感動,以後我也要這麽做。從這件事上讓我知道了要孝敬老人的道理。
家訓也是家裏面的壹種規矩。從小媽媽就壹直對我說:“做人要誠實守信,做壹個有原則的人。還要尊老愛幼,對朋友要友好等。”
我會壹直堅持下去,家風家訓對我的家庭來說,非常重要,時刻引領者我們朝正確的道路上行駛。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征文5“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規。”這句話曾經壹直在我耳邊回蕩,讓我明白了每個家庭都有家風、家訓。家風就是家裏的道德品質,家訓就是家裏的規矩。我家的家風就是品德高尚,家訓是誠實守信。
星期五的中午,老師來發錢,零錢不夠了,就讓我去換零錢,我來到商店,老板給了我壹打零錢,我數了數,發現數目不對,這時老板已經進房裏去了,我內心裏有個聲音,走吧,老板沒發現。突然,壹個更大的聲音響起,“趙紫怡,妳是少先隊員,妳學的知識哪去了,怎麽能丟失人的原則?”我趕緊喊來老板,把多的錢還了回去,老板誇獎了我,我臉上火辣辣的。這著實給我上了壹堂印象深刻的思想道德課,以後將時刻警醒著我,做人要誠實守信。
中國歷來都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至今。我們作為未來的接班人,更應該發揚好的家風家訓。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征文6青春期的孩子真是煩人!沒有經歷過與青春期孩子***同相處的家長是無法體會個中的滋味的。毫不客氣地說:煩,累!
前久和壹個老同學聊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對我說了壹句話:“只要引導孩子學好《弟子規》就什麽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我恍然大悟。是啊,壹本小小的《弟子規》卻涵蓋了生活習慣、禮義廉恥、學習習慣、保護環境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它確實是壹本非常優秀的家教讀物。
《弟子規》原名叫《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壹句、兩句壹韻編纂而成,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和求學等時應有的禮儀與規範。清中葉以後此書最為流行,壹度成為私塾的必讀課本,堪稱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不僅如此,它還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讀誦、受益。對家庭和諧,社會風氣的凈化都有極大的好處。說到此,我又想起了多少次去朋友家玩的情景。
朋友家有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孩和同齡的其它孩子不壹樣。他們的言談舉止都十分文雅大方。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都非常好。學習也非常棒。接待客人熱情大方。老大現在在中國工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老二在曲靖壹中,成績也特別好,明年高考。不僅這樣,她們兩姐妹給我們的印象是自幼就特別愛讀書,而且很會招待客人。給我們倒茶續水,席間給客人盛飯夾菜,儼然是個大人的模樣。
大家都誇贊孩子無比懂事勤快,都向其家長取經,他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朋友總是說,他們哪有什麽妙招,只是引導她們從小讀《弟子規》。在孩子讀《弟子規》的時候因勢利導,給她們講講其中的壹些道理。同時,讓她們按《弟子規》裏講的道理去做。當然,做父母的也要註意自己的言行,好好地引導孩子。用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教育孩子。在孩子成長的每壹個階段,都讓孩子學習《弟子規》,調整自己的心態,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到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說到此,我們不凡看看歷史,從古至今,但凡學業有成,事業有成者,其家風家訓均有《弟子規》的影子。
是啊!壹部《弟子規》雖然不是鴻篇巨著,但它卻從每個方面規範了我們的言行。另外,《弟子規》裏還講了忠、孝、仁、義的典故,這些故事十分經典有趣,孩子們樂於接受,也容易接受。同時,這本書裏還講了“余力學文”和“護生愛物”“保護環境”等。在“余力學文”這壹部分主要告訴我們在學習之余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就好好地培養學習壹些情趣愛好,比如琴棋書畫等,對我們的情操修養有很大的提升。在護生愛物,保護環境的意識上也從小得到培養和加強。
《弟子規》這部國學經典,它不僅適用於家庭教育,成為很好的家訓家風教育,也適用於學校教育。如果學校能夠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弟子規》教育,再力爭家庭的支持與配合,嚴格要求和督促孩子的言行,那麽,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應該是有理想,有紀律,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我們的國家和社會何愁優秀的人才呢?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征文7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壹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的有機部分。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我是壹個調皮、愛動的孩子。從小時候,每次上幼兒園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妳,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妳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壹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在幼兒園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爸爸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妳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麽大事!”爸爸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我想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現在,我已經步入小學中年級了,我已逐漸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爸爸、媽媽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壹言壹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壹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壹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麽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征文8推開我們家的大門,妳會發現這裏十分整潔,每壹樣東西都擺放得十分整齊,但是,我們家卻很少做大規模的收拾整理,也極少出現東西找不到的情況。妳想知道這是為什麽嗎?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介紹我們家的這個好家風。不過,話還得從上幼兒園時說起。
在我五歲的時候,養成了壹個壞習慣:隨手拿了東西就隨手亂放,不物歸原位。有壹次,好朋友王啟瑞來我家玩,我們從玩具架上拿了許許多多的玩具來玩,不想玩了就隨手壹扔丟到地上。我們玩得不亦樂乎。等玩完之後,我才發現地上已經堆滿了玩具,壹片狼藉,毫無立足之地—每動壹下就會踩到許多玩具!為了不被困在玩具堆裏,我只好認認真真地做整理:先把玩具堆到壹起,再把它們分門別類地放回玩具架,雖然看起來只有兩步,不過在有父親母親幫忙的情況下,我都用了整整壹個小時!做完“工作”,我累得氣喘籲籲,自言自語道:“唉,累死我啦1我下次再也不拿這麽多玩具出來了。”父親神秘兮兮地說:“我有壹個秘訣,可以讓妳既玩得盡興,又收得很快。”“什麽方法?”我迫不及待地問道。“就是妳每拿出壹樣東西,玩好之後隨手就放回原位,這樣雖然當時有點麻煩,但在妳最後收拾的時候就不用像今天壹樣花這麽長時間來做整理了。”父親慢條斯理地解釋道。“噢,原來如此,這真是個好辦法。”我不禁恍然大悟。想起以前,去父親的辦公室玩,看到他的辦公室既整齊又漂亮,原來就是用的這個好辦法。
於是,我和父親母親做了壹個約定:以後我們用完了東西後,都及時放回原位,每個人都互相監督,互相提醒。
從那以後,我們家變得既幹凈又整齊,而且大規模整理收拾的次數明顯減少,從每周壹次到每個月壹次。就這樣,我們形成了我們的好家風--隨手拿了的東西就隨手放回原位,做到“物歸原位”。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征文9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正是在這種成長環境中,我們體會著父母的言傳身教、老壹輩的諄諄教導,在生活中學到了很多。
我的家庭是幸福的四口之家,在這個家庭中成長,從咿呀學語的小嬰兒到現在亭亭玉立的女孩,伴隨我的就是在父親從小到大的教誨。父親老實憨厚,性子溫和,待人和善,他的壹生平淡無奇,卻讓我明白了人的壹生,吃虧是福。
那是家裏剛建好房子的時候,壹家人喜氣洋洋,圍坐在壹起,壹向不善言談的他開口說:“房子總算建好了,是件好事啊!”我能聽得出他語氣裏帶著的釋懷與喜悅。
房子是建好了,但麻煩事接連而來了。下著傾盆大雨的那天夜裏,窗外電閃雷鳴,感覺就像的什麽大事就要發生壹樣。“咚,咚,咚!”,“開門啊!”壹陣敲門聲和叫喊聲打破了小屋裏的寧靜。父親連忙起身,打開門,笑臉盈盈地說道:“快快快,進來坐,外面還下著雨呢!”我探身壹看,壹個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正氣勢洶洶,壹臉氣憤地站在門口。“咦,這不是前幾個月出去打工的隔壁老張嗎?”父親見他不肯進來,十分不解,“老張啊,有什麽事進來說吧!”這時,老張揚起鋤頭“嘭”的壹聲,大聲喊到:“別裝樣!妳知道我來是做什麽的!”父親見狀連忙揮起手,想拿開那把鋤頭,老張仍是不肯讓步。這時,母親走過來,端著壹杯茶:“老張,妳這剛回來,累壞了吧!進來吧!”老張這才皺著眉頭,端著茶,大叔走進客廳,憤憤地說:“嫂子啊,妳們建房我不管,但妳們不能占到我家的地啊!我還打算開幾塊菜地啊,可妳們都不跟我說壹聲,要不是我家裏人告訴我,我還不知道呢!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啊!”父親坐在他對面,愁眉不展。母親壹聽這話,不樂意了,“妳這話可就笑話了,我家的房子都建在自家的原地,哪裏占到妳家的地發啊?”隨後,爭吵聲越來越大了,誰也不肯讓步。老張情緒越來越激動,“嘭”的壹拳,打在父親臉上,母親慌亂了,父親踉踉蹌蹌站起來,說道:“老張,這件事沒跟妳商量,算我們不對,我們會給妳壹個交代的。”老張想起剛才那壹拳,不禁有些不安,便扛著鋤頭朝門外走去,臨走時,父親遞給他壹把雨傘。雨夜,又恢復了平靜。
“我說妳這人怎麽那麽傻呢?明知不是我們的錯,那地也不是他們家啊!”母親氣不打壹處來。父親抽著煙,語重心長地說:“老張也是苦命啊!身子不強壯,老伴又走得早,老母親壹個殘疾,還有壹雙兒女也得靠他。更何況,那地的確是有他壹半的。”
第二天,父親決定拿三千塊錢“登門賠罪”。可老張像是明白了昨晚做提不對,怎麽也不肯收下,他說:“大哥,昨天是我不對,太魯莽了。這錢,我不能收,妳家有喜事還被我弄得尋麽不開心,我要是收了,還有良心嗎?”父親笑了,不再強求。老張又拿出那把雨傘,說:“這把雨傘早就把我的怒氣與不滿全都消融了啊!”父親收下雨傘,往外走去,大聲喊到:“老張,今天晚上來我家吃飯吧,咱倆好好喝壹回!”“好!我壹定來!”
那之後,我們兩家關系越來越好。父親的壹天知道同學排擠我時,對我說:“閨女,吃虧是福,妳要懂得隱忍,懂得從他人角度來思考,也要看自身不否有需要改正的地方。”於是,我也學著去改正,去接受、容納他人,漸漸地我也體會了父親所說“吃虧是福”的真諦。
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的家,父親的言傳身教伴著我成長,這積極健康的家風家訓早已融入我們生活,代代相傳。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征文10家風,是壹個家庭的主旋律,社會學家將其稱為“家庭文化”,心理學家則稱為“精神風貌”,其內容是指壹個家庭的所有成員***有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言行表現的總和,也是家庭成員品格、文化素養、道德情操、人際關系的具體體現。
好的家風就是壹所學校。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壹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為規範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兒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孫賢;家風不好,則會給後人造成不良影響。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壹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壹種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良好的家風。
首先要言教。古人雲;養不教,父之過。在我國不知有多少膾炙人口、生動感人的名人家規、家訓,感召來者,滋養後人。如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諸葛亮的“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以及周總理的10條家規等均是。
其次要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則,做出表率。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全、對社會有用之才,這是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古人雲;父母亦師;身教重於言教。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等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左右著孩子壹生的道德行為。
第三要構建和諧家風。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風關系。家庭關系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鬥,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要理智,善與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要發揚民主,主動傾聽孩子的意見,平等協商;要開朗、樂觀,和孩子壹起玩,讓家庭充滿歡樂情趣。總之,要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形成好的家風,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以自我做起,不斷提高為人父母的素養,努力將自己的家庭變成人才的學校。
家風是壹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家風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通過日常生活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著孩子的人格。
但願我們大家都來提高自己,不僅是學識,尤其是修養。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征文11在中國,很多人家中都有家訓家風,當然了,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家家訓就只有壹句話: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
從小,父母就教我要孝順,要懂得尊老愛幼,在這同時他們自己也在用實際行動給我做榜樣:
有壹回,我家因為入保險起了壹點小小的爭執。大家的意見也都不同。就在這時,爸爸決定聽爺爺奶奶的。為什麽呢?用爸爸的話來說,這就是百孝順為先,意思就是要適當的順著老人,讓他們順心。如果沒有順,又哪來的孝呢?
爺爺奶奶年紀都大了,難免有時會有些小矛盾,壹遇到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勸說,從不頂撞爺爺奶奶。盡管他們有時說的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絲毫沒有要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媽媽常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就是說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記得有壹年冬天,爸爸正忙著修暖氣,忽然來了壹個電話,爸爸接完之後就急匆匆的出去了。我心想:“還有什麽事比修暖氣還重要呢?”爸爸壹回來,我就問他:“爸,妳剛才幹嘛去啦?”“去妳奶奶家了,妳奶奶的收音機壞了,我幫忙修了壹下。”我當時很是不解,奶奶的收音機難道比修暖氣還重要嗎?要知道,冬天沒暖氣妹妹會很冷的。後來媽媽告訴了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我才恍然大悟。
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是我家家訓,同時我也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親所好,力為具。’視為我的家訓。從今天開始,我壹定把這幾句話牢牢記住。從現在開始,做壹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這就是我家家風,它在我心中是最棒的。我壹定把它告訴我的同學們,讓我們大家壹起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