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傳統中國畫有哪些特點?

傳統中國畫有哪些特點?

中國傳統繪畫的特點:

壹、首重立意胸有成竹的構思?

中國傳統繪畫創作,以立意為先,許多繪畫理論家都首先強調這壹點,不管是畫山水、畫人物、還是畫花鳥。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有壹段關於"六法"的論述:"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大意而歸乎用筆。"他認為立意在完.畫中才能有變態、有奇意。

二、以線造型以形傳神的造型規律?

"以形寫神"是晉代畫家顧愷之的壹句名言,確立了中國藝術神高於形的美學觀。它與純以抽象性為高的近代歐洲美學觀具很大的區別,即畫人不僅僅於形似.還要升高於神似,畫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於外形之模擬,不拘泥於自然之真實,這壹論見為藝術家建立起藝術應竭力企求之高度。

三、多點透視、計白當黑的構圖法則?

中國傳統繪畫既用焦點透視法,也用散點透視法,既有嚴守真實的畫面空間和布白.也有打破真實按構圖需要而平列的空間和布白,這樣就使物象在畫面出現時,可以按實物在畫面上的藝術需要。

伸長或縮短變化其形象,更換其位置。壹株低於視平線的牡丹花.也可架高於祝平線之上,而取得透視的最佳效果。

四、隨類賦彩色彩相和- -中國畫的色彩法則?

中國畫的色彩,不拘泥於光源冷暖色調的局限,比較重視物體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強調在特殊光線下的條件色。畫那壹件物品,就賦予那壹件物品的基本色,達到色與物、色與線、色與墨、色與色的調和。

五、情景相生氣韻生動的意境?

中國傳統繪畫要求筆與墨合,情與景合、現實中無限豐富的景象,繪畫家以強烈的形象感染力。畫家憑借著這種感受,激起描繪這些景象的激情,於是作品作為情景相生的復寫而重現,使情景交融在壹起。

至於氣韻生動,即是畫家所創造的藝術靈境,不同於壹般的寫生畫,應成為富有生氣,新鮮而活潑,有詩壹般的韻味,使觀者神往無窮。

六、詩書畫印紙筆的獨特形式?

只有中國傳統繪畫,才有題字蓋印的做法,不僅文人畫,可以顯示其詩、書、畫三絕之長,即是壹般的畫作,也總要題字蓋印,這樣才有傳統藝術的濃厚風味。?

題字和詩句,可以提高或補充觀者對作品的欣賞和理解,也豐富了構附的變化,起到互相襯映,互為顯彰,點綴與平衡構圖的多方面作用。?

中國傳統繪畫的工具和材料之性能,也決定著中國傳統繪畫的特色。中國傳統繪畫是運用絹和紙作畫,特別是生宣紙的出現,更加發揮了筆趣和墨彩。宣紙的滲性,毛筆的尖錐,使得筆鋒無窮變化,產生出奇妙的效果。同時形成了各種效法和描法,畫法和筆法。

擴展資料

欣賞

初看國畫,要欣賞的不是畫面如此簡單,還要看壹下幾項是否精美。

畫工

畫家作品,可表現出作者成就。畫面的形象,就是畫工的具體,我們往往主觀批判該畫的好與壞,就是受畫工的影響最大。

書法

中國畫與西方繪畫不同之處,其中壹項就是書法。國畫畫面上常伴有詩句,而詩句是畫的靈魂,有時候壹句題詩如畫龍點睛,使畫生色不少,而畫中的書法,亦影響畫面至大。書法不精的畫家,大多不敢題字,雖然僅具簽署。亦可窺其功底壹二。

印章

畫面上常見印章有各方面使用:

畫家的印璽、題字者私章、閑章、收藏印章、欣賞印章、鑒證印章等。而各種印章的雕工、印文內容、印章位置,都在評介之列。尤其古畫,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鑒賞家的印鑒,可佐真偽。

裝框

中國畫裝裱獨具壹格,常見有紙裱、綾裱兩大類。紙裱較粗,綾裱較精。裱邊的顏色、寬窄、襯邊、接駁、裱工等都十分講究。

功力

從事書畫修養越久的人,他表現出的功力,是初學者無法掌握。尤其是書法,老手多倉勁有力,雄渾生姿。國畫方面,其線條、設計、意景亦表現出作者功力。所以人生經驗豐富的藝術家,其作品往往較年輕畫家有不同表現,這就是功力。

布局

布局看來似是畫面的設計,其實是作者胸懷中的天地,從畫面布局中表現出來。中國畫與西方繪畫不同地方甚多,最明顯之處就是"留白",國畫傳統上不加底色,於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稱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處,有人以書法、詩詞、印章等來補白。

亦有讓其空白,故從布局可見作者獨到之處。

詩句

字畫中的詩詞,往往代表主人的心聲。壹句好詩能表現作者的內涵和學養,壹句好詩,亦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明代畫家張宏所作的《村徑柴門圖》,畫家自題:“村徑繞山松葉暗,柴門流水稻花香。”

描繪松林環抱,崇山拱衛的庭院山莊,高大蔥郁的蒼松分為兩組,如同兩把打開的摺扇,掩護著山坳中的村落。村前稻田臨水,田園豐美,正有辛棄疾“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的詞意。

印文

無論字或畫,常有"壓角"的閑章出現。所謂閑章就是畫面或書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時影響字畫甚大。從印文中也可看到者作者心態,或當時的環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蓋在字畫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百度百科-國畫(中國傳統繪畫形式)

  • 上一篇:企業私域流量運營
  • 下一篇:2022年學校教育教學總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